第86章 鬚髮花白

bookmark

“哈哈,你小子,膽子夠大,這麼多年,也只有你這小兒敢說我的字不好看!”崇政殿內響起一陣劉皇帝的笑罵聲,不過聽其語氣,並沒有任何慍怒,反而很開懷。

條案上橫擺着文房四寶,邊上是一大兩小三道身影,劉皇帝站着,皇孫劉文渙墊着腳,下巴磕在案沿,四歲的劉文濟個字矮,則乾脆坐在條案上。

劉皇帝笑聲是衝劉文濟發出的,對這兩個孫兒,他是同樣喜愛的,今日又命人到東宮把兩人接來,陪他練字。

剛寫好一幅字,童言無忌,當劉皇帝問他們寫得怎麼樣時,年幼的劉文濟給了一個比較真實的答案。

劉文濟雖然還不怎麼識事,但也本能地知曉,面前這個老頭子,是要討好的。劉皇帝那笑吟吟的樣子,還是有些感染力的,因此,又稍微改口,說:“孫兒不是說祖父字不好看,只是不如先生的字好看!”

清脆的聲音入耳,劉皇帝更樂了,擡手點了下劉文濟的額頭:“你拿東宮教習的字來與我比,那可就是欺負我了。他們是要靠寫字吃法,謀取功名,他們那叫書法,你祖父我可不靠筆墨吃飯,沒得比......”

劉文濟顯然並不理解劉皇帝話裡的意思,見劉皇帝笑,也跟着笑。一旁,早已入學的劉文渙要安靜一些,明亮的眼睛盯着劉皇帝的新作,嘴裡還唸叨着。

“文渙,嘀咕什麼呢?你看出什麼門道了?”見其認真的模樣,劉皇帝伸手摸了摸劉文渙腦袋,問道。

劉文渙昂起頭,稚嫩的面龐上帶着少許羞臊,道:“孫兒學藝不精,有一個字不認識。”

順着劉文渙手指處看過去,劉皇帝一臉的慈和,說道:“這個字念‘羆’,是一種兇悍的棕熊!”

劉文渙似乎又學到了,顯得有些歡喜,好奇地問道:“這是您新寫的詩嗎?”

“不是!”劉皇帝搖了搖頭,自嘲道:“你祖父是沒有半點詩才的,早年有幾首拙劣之作,至今思來,倍覺汗顏!”

說着,劉皇帝的語氣充滿了感慨,悠悠道:“至於這首詩,是一位偉人寫的!”

“偉人?”劉文渙更加好奇了,問道:“這世上,還有比祖父更偉大的人嗎?莫非是哪一位古代帝王雄主?”

劉皇帝不由笑了,輕聲道:“用帝王來形容之,都是對他老人家的折辱,不過確實是雄才大略,包舉宇內,囊括天地,心繫蒼生,堪稱一代聖賢啊。

曾今,我也是格外崇拜尊敬他老人家的,不過,祖父活成如今這模樣,怕也是他老人家要打倒的對象了......”

見劉皇帝滿嘴的推崇,劉文渙眉頭微蹙,說道:“世上若是有這樣的人,就應該早點拘拿問罪,以免後患!”

聽其言,劉皇帝愣了一下,然後呵呵笑了笑,又摸了摸劉文渙的腦袋,沒有再說什麼。目光平靜而深邃,落到條案上的詩篇,上邊寫着:

獨有英雄驅虎豹,

更無豪傑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

凍死蒼蠅未足奇。

教員的詩篇,總是充滿了別樣的魅力,令人心折,令人嚮往。哪怕劉皇帝這個又封建、又獨裁的帝王,仍舊保持着一種發自內心的仰慕,當然,只因爲不在一個時代......

“官家!”喦脫這個時候走了進來,躬身一禮。

見狀,劉皇帝來了興致,衝他招招手,道:“你來看看,朕新寫的字如何?”

聞言,喦脫殷勤近前,佝着腰以欣賞的目光瀏覽一遍,然後便開始吹捧模式:“陛下這篇字,筆勢有力,靈活奔放,堪稱上佳。這首詩更絕,小的觀之,直覺一股磅礴氣勢,撲面而來,直欲臣服......”

聽喦脫這番話,劉皇帝還沒反應,劉文渙、劉文濟這倆兄弟卻瞪大了眼睛,十分驚奇地看着喦脫,劉文濟年紀小,更有些繃不住,咯咯笑了起來。

對此,喦脫也愣住了,侷促地望向劉皇帝,謹慎地問道:“官家,小的是不是說錯話了?”

劉皇帝嘴角也揚起一陣放鬆的笑意,擺擺手:“你沒錯,文濟是笑你太實誠!”

喦脫心中仍滿是納悶,有些尷尬,只能陪着笑。

劉皇帝轉而問道:“有何事?”

聞問,喦脫頓時喜悅道:“趙王殿下一家,已然抵京,正在宮門候詔!”

聽到此訊,劉皇帝是龍顏大悅,道:“劉昉已經回來了?還候什麼詔?還不把他們召進宮來?快去!”

“是!小的立刻去迎候!”見劉皇帝開心,喦脫也喜笑顏開,屁顛屁顛出殿而去。

“走,你們兩個小的,陪祖父去接你們四叔!”劉皇帝一手牽一個,也朝殿外走去。

趙王劉昉這些年,是常駐河西與安西,七八年下來,回京的次數只有三次,最近的一次,還是兩年前。

距離產生美,大概也正是因爲這種天各一方,劉皇帝對這些在外的兒子,感情才更加深厚,對劉昉的回京,也更加喜悅。

劉昉一家子,是整整齊齊,全部回京了。他如今也有兩子一女了,長子劉文共與劉文渙差不多的年紀,也八歲了,次子劉文濤也有六歲,至於小女劉文瀾還沒完全脫離襁褓。

當看到這一家子,劉皇帝也格外動情,親自扶起行禮的劉昉一家:“起來,快起來!”

劉昉顯然也有些激動,甚至喏喏難言,感受着劉皇帝用力握緊的雙手,恭聲道:“爹大壽將至,兒特地攜妻女歸來祝壽,安西路遠,未免錯過吉時,早了些時月......”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劉皇帝重複兩句,以示強調:“回來了,爹就高興!”

認真地打量着劉昉,劉皇帝感慨道:“西北終究不必中原,你皮膚黑了不少,也更粗糙了!”

聞言,劉昉道:“風沙苦寒,兒只當是磨礪,爲國戍邊保疆,也皇子職責所在!”

“好!不愧是我兒,這份豪情不減當年,我家雄鷹,依舊不曾改變啊!”劉皇帝當即讚道:“你也三十歲的人了,看起來也更加成熟了,這身板,依舊結實啊!”

說着,劉皇帝還親切地拍了下劉皇帝胸膛。

劉昉回之以笑,但情緒冷靜下來,看着劉皇帝,目光中也不免帶上了關切,遲疑道:“爹,您......”

“怎麼了?我有什麼變化?”見狀,劉皇帝攤開雙手,大方地展示着自己。

劉昉指出:“您的鬚髮......”

聞言,劉皇帝呵呵一笑,一副坦蕩的模樣:“不妨事,不過又添了幾分白髮白鬚而已,人之將老,不足爲奇。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看起來未必有我年輕......”

“走,進殿敘話!”

哪怕這些年,劉皇帝已經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了,但那老態,卻是日勝一日,這一點,是不以他個人意志爲轉移的。

過去,他只是鬚髮間夾雜着些許白色,如今,已然是半白了。

。wap.

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5章 馬楚內亂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483章 南巡第140章 封王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285章 家務事第218章 進兵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78章 祭拜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383章 敞開談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96章 楊邠案(4)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1章 大典日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99章 北使南歸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66章 陷河陽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149章 降表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62章 薨逝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98章 山道第36章 奉宸營第99章 北巡結束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45章 治安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95章 楊邠案(3)第133章 面聖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18章 蒲陰第4章 君臣同心第150章 蜀亡第175章 軍略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57章 劉老四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353章 信使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