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

bookmark

燈火闌珊下,汴河水面也是五彩斑斕的,水波盪漾,哪怕在黑夜中也有些晃眼。輕舟悄然而來,又悄然而去,王寅武獨坐船頭,身上罩着黑袍,兩眼出神地盯着水面。

此時此刻,他的心情就如這水面一般波瀾起伏,又覺得自己就如這江上輕舟,隨波逐流,不能自由。

今夜與盧多遜的一番會面,讓王寅武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感到深深的驚悚,一種恐懼感洶涌向他襲來,越是深思,則越覺恐懼。

他與盧多遜相識相交快三十年了,過去一直覺得還算了解此人,盧多遜給他的印象也是精明、自負,但今夜卻見到了一個真正的盧多遜。

盧多遜那番議論,徹底刷新了王寅武的一些認識,對朝廷的,對皇帝的,也有對他自己的。

過去王寅武覺得自己很重要,也認爲自己是個人物,堂堂的武德使,掌管着大漢最龐大的特務機構。

然而,經過盧多遜那番話的震動,王寅武方纔恍然覺察,自己或許只是盧多遜意圖對付趙普的一個工具罷了。

在武德司,他可以一言九鼎,頤指氣使,但於朝廷而言,份量實在不高,也沒有什麼真正的話語權。

而眼下,他已經深深地陷入其中,此前或許沒有什麼太深的感觸,甚至覺得自己很聰明,有一個可以仰仗的盟友。

但現在,王寅武是真的有些怕了,尤其在盧多遜那“洗腦”般的解釋之下,就更覺心驚了。

王寅武支持盧多遜搬倒趙普,兩人之間的關係,倒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些年承受的壓力有些大,不只是皇城司,還有朝廷。而朝廷,明面上可是趙普主導的。

但是,若真亮明旗幟,與趙普作對,那王寅武也難免心頭髮虛,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劉皇帝的態度如何。

而一想到劉皇帝,王寅武這心頭的忐忑,就更加重了。他這個武德使,與盧多遜如此勾結串連,武德司更逐漸成爲朝廷黨爭的工具,參與到相權的爭鬥中,過去有所忽視,但反應過來之後,那種莫名的恐懼感是壓都壓不住。

驀然回首,王寅武頭一次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犯忌諱了,而且足以致命的大忌!

當此之時,盧多遜若是發動“倒趙”,成功也就罷了,萬一失敗了呢?雖然盧多遜言辭鑿鑿,說得很自信,但依王寅武看來,盧多遜也沒有十分的把握。

而一旦事敗,盧多遜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牽連出自己,那自己的下場,恐怕比盧多遜還要淒涼。因爲,自己也犯了一條重罪,欺君之罪,當武德使罪犯欺君,那麼可以想見會是怎樣的結局。

趙普是那麼好對付的嗎?還有盧多遜所提及的趙匡義,以及他所說的外戚、勳貴們,那些人又能提供多大的助力?

最重要的,皇帝的態度如何?皇帝陛下的心思是那麼好猜的?他當真對趙普不滿了,你盧多遜是否太想當然了?

思考越深,想的越多,王寅武就越覺恐怖,汗珠不自覺地從額頭滑落,青筋都不由露出。勐得掀開遮擋的簾布,王寅武扭身朝後方張望兩眼,那艘畫舫依舊安安靜靜地漂浮在河中,燈光晦暗不明,但王寅武總有種感覺,盧多遜依舊倚欄獨立,注視着自己這艘輕舟。

此刻,王寅武真有股衝動,調轉船頭,回去見面盧多遜,好生勸說一番。盧兄,咱別搞事了,你當你的宰臣,我當我的司使,安享富貴,不是很好嗎?

然而很快就放棄了這個衝動的念頭,盧多遜是什麼樣的人,他多少是瞭解一些的,若是能夠輕易勸阻得了,那就不是盧多遜了。

更何況,籌謀許久,準備了那麼多東西,哪怕有些遮掩,又豈能天衣無縫。如今,盧多遜或許是箭在弦上,而他王寅武,又何嘗不是騎虎難下。

上了盧多遜這艘船,哪裡能夠輕易下得了,他王寅武已經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這或許也是盧多遜敢於如此與自己交心的緣故吧。

而思及盧多遜適才的表現,一方面是爲了安自己的心,另一方面,又未嘗沒有警告自己的意思。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都逃不了。

人心從來都是最難測的,王寅武與盧多遜這二人,前一刻還在把酒言歡,此一刻已然有些離心背德了。

從靠岸登陸,到乘車回府,王寅武始終陰沉着一張臉,時而憂慮,時而恍忽。馬車輕馳於開封平坦的石板街道上,發出清脆的聲響,輾轉穿過幾座街坊,快至王寅武府邸時,他忽然喚道:“停車!”

車伕勒繮,策馬隨從的下屬湊上前來請示。王寅武一時沒有做出什麼吩咐,躲在車廂內,猶豫良久,臉上露出少許掙扎,終於沉聲道:“去趙相公府!”

趙普的府邸,坐落在皇城西南側的延康坊內,離大內很近,是劉皇帝賞賜,爲方便趙普進出皇城辦公。

當朝宰相的府邸,自然獨具一格,別有一番氣度,雖然沒有過於奢靡浮華,但威風十足,高門大戶,讓人嚮往。

雖至深夜,但府門前的燈光下,仍舊依稀可見幾輛車駕,從早到晚,總是不缺登門拜訪的人,哪怕大部分人都難以見到趙普,甚至連門檻都難以跨入,但拜謁者積極的熱情卻從未被澆滅過。

王寅武的車駕,在街道盡頭停下了,遠遠地望了望趙府門前,眉頭微凝,猶豫之色再度顯露於他臉上。

“司使,要不要去側門?”隨從貼心地建議道。

王寅武張了張嘴,沒有接話,擡起手,很快又放下,猶猶豫豫,踟踟躕躕,良久,別過頭,肅聲道:“不去了!調頭回府!”

隨從有些意外,但感王寅武那明顯不妙的心情,也不敢再多嘴,恭敬地應了聲:“是!”

馬車施施而行,車輪滾壓過地面,顯得十分厚重,可與王寅武沉重的心情相較。再歸府邸,這回王寅武下了車,但是,在府門的匾額下,又不由住步。

來回踱走一番,經過一場複雜的心理鬥爭,嘴脣都咬破了,王寅武終於下定決心一般,嘴裡呢喃道:“盧兄,恐怕要向你說聲抱歉了......”

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06章 誘惑第28章 皇子戍邊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50章 打他一仗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61章 南北之爭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751章 結束了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71章 六合堤上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71章 殺,不殺?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87章 瑣屑第53章 兵臨刪丹第39章 濮州案(2)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75章 軍略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342章 殺肥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13章 考校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130章 陳橋第103章 郭王會第14章 腹黑之謀第323章 鬥法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328章 默認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80章 投漢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2章 大朝會第1768章 崩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無題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177章 耶律妃第252章 面聖第196章 橐駝兒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3章 不宜擴大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39章 百年大計第317章 修法第3章 不宜擴大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64章 邊事不寧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492章 事發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