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

bookmark

盧多遜的下獄,對大漢而言,毫無疑問,屬於一場極其重大的政治事故,帶來的影響與震撼,也是巨大的。

追根究底,還在於朝臣們所提到的,大漢已經有太多年沒有對宰臣問罪了,大漢沒有“刑不上大夫”這個說法,多年以來,也殺了不少官僚,其中不乏道司大吏,但政事堂中的人物,終究是有些特殊的,畢竟那是朝廷內部權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大臣之一。

到了這樣的地位,已經能夠代表朝廷了,每一人都是柱石般的存在,輕易不能動搖,一旦動搖了,那就是影響巨大,傷筋動骨。

而可以想見的是,盧多遜之事,絕不可能侷限於朝廷內部,向全國擴散,都是必然的事。

廣陽伯府,趙匡義下朝之後,直接回府,只是顯得有些行色匆匆。今日本是他休沐日,只不過劉皇帝下詔臨時大朝,他作爲中書侍郎,自然得在場,哪怕事前有所估計,會有大事發生,卻怎麼也沒想到,竟然看如此一整場的好戲。

被拿下的是盧多遜,但受驚的可是他們這些勳貴重臣......不只是趙匡義,趙匡胤亦然,他到場,還是劉皇帝特地命人交代的,與趙匡義不同的則是,趙匡胤有些難明其中蹊蹺。

如今的趙家,站在前臺的,毫無疑問是趙匡義,但論主心骨,還是趙匡胤,雖然這兄弟之間,這些年有所生疏,但涉及大事,還是能夠同心協力。

趙匡胤也沒有直接回府,而乾脆跟着到趙匡義府上,他也有些疑問,而觀趙匡義的反應,更添疑慮。

書房內,趙匡胤安坐在旁,手裡拿着一杯他並不喜歡的茶水,偶爾飲一口,面無表情,眼神古井無波,默默地看着趙匡義動作。

地方擺着一盆炭火,盆中火焰正熊熊燃燒着,明亮的火光映照在兄弟倆的臉上,也帶來比之酷暑更厲害的炎熱感。

趙匡義稍顯忙碌,正往火盆中投放着一些公文、書信,不時往返,在書房內搜檢着。直到最後一封書信投入火盆,趙匡義方纔大舒一口氣,額頭也被那火熱烤得汗水涔涔。

一直看到燃盡,趙匡義方纔探手拭去額頭大汗,有取過架上的一張毛巾,一邊擦着手,一邊朝外招呼道:“來人!”

“在!”門外侍者入內,不敢擡頭,恭敬應道。

指着火盆,趙匡義吩咐道:“將之處理了!”

僕人退去,屋內只餘兄弟二人,緊張的氣氛隨着趙匡義的坐下緩解了不少。拿起茶杯,也顧不得風度了,趙匡義牛飲一口,看着沉默已久的兄長,嘆了一口氣。

見狀,趙匡胤緊皺着眉頭,道:“這些往來書信,燒了就有用嗎?”

趙匡義有些無奈道:“此時已成禍害,若不焚燬,恐將授人以柄!”

“你這邊是燒了,你能保證盧多遜那邊,就沒有留存什麼?”趙匡胤又問。

對此,趙匡義沉默了,眉頭緊緊地皺起:“他那邊,應當留不下什麼實證,這點警惕,我還是有的!”

“你爲何要與盧多遜攪弄到一起?我提醒過你,此人太過張揚,也太不知收斂,早晚必取其禍!”聽其言,趙匡胤表情很不好看。

面對兄長的責問,趙匡義沉吟了一會兒,悠悠應道:“原以爲,能夠對他稍加利用,扳倒趙普。沒曾想,盧多遜竟然如此不中用,還沒對趙普發難,自己卻身入囚籠,可惜了......”

提及此,趙匡義就有種憋屈感,當然,免不了的是憂慮,擔心此事當真牽扯到自己。從被下獄的情況來看,盧多遜此番就是不死也要脫層皮,甚至連命都可能保不住,至於事態影響究竟有多大,還得看劉皇帝的態度。

然而,正是這種完全不受自己把控的情況,讓趙匡義坐立難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趙匡義感觸尤深。

“盧多遜這樣精明的人,你想利用他,難道他就不是在利用你嗎?如今,他事發了,你覺得你能安然度過?你以爲,你們的勾連,能瞞過陛下的耳目?連十多年前的事情,今日都能一一數落出來,你以爲自己的動作很隱秘?”趙匡胤教訓之時,有些發白的鬍鬚一顫一顫的。

同樣精明的趙匡義此時被這一通訓斥,也難免自閉,沉吟幾許,說道:“我只欲行順勢而爲之事,涉事不深,況同朝爲官,有些交際,在所難免,以陛下之胸襟海量,不至以此責我吧......”

說這話時,趙匡義自己都顯得有些不自信,想了想,又道:“爲今之計,只能儘量擺脫干係,免受牽連!”

“你難道也以爲盧多遜是因爲王禹偁彈劾的那些事而被下獄的?盧多遜那潭水,也不知有多深,有多渾,你自認爲牽涉不深,那陛下如何看待?

以陛下之雄才,對於大臣私下勾連,還是兩個掌握實權的宰臣!你們如今是要聯合對付趙普,若是有朝一日,聯合謀反了,你覺得,陛下不會做猜想呢?”

聽到這話,趙匡義苦笑道:“當今天下,誰人敢反?”

趙匡胤:“盧多遜是權慾薰心,我看你也差不多!”

訓斥了一頓,發泄了一通,趙匡胤的情緒也緩解下來,看着還在那裡凝眉沉思的趙匡義,嘆息道:“我知道你有大志,但你如今已位至宰臣,供職政事堂,朝廷之中,在你之上的能有幾人?你才四十出頭,爲何就不能多加按捺?陛下對你的看重,誰人不知,既然調你回京,就是要用你,爲何不能多些耐心?”

“我這個中書侍郎,若無同平章事的頭銜,與一般的部司官員,有何區別?”趙匡義沉聲道:“何況,政事堂的座椅,只有那麼一張,趙普不倒,何來機會?”

“二哥你也說了,我已經年逾不惑,再等,要等到何時?”

“趙普倒了,就輪到你了嗎?”

“趙普不倒,那他就始終佔着位置!久居相位,朝臣苦之已久!”趙匡義道。

“等着吧,此事還不知要牽扯多少人,但願如你所言,你能夠獨善其身!”

Wшw★тTk an★¢ ○

趙匡義陰沉着一張臉,默默思考着,然而,表面上再鎮定,內心的惶恐始終縈繞着,難以釋懷。

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76章 玉如意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8章 瓊林宴第89章 談話第21章 黃袍加身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81章 兩日而克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381章 功臣閣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33章 延禧驛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68章 撤了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87章 亦有其憂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44章 堂審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465章 遼奸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21章 禍從口出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295章 難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13章 相敬如賓第41章 西域戰況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65章 制舉進展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53章 遁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368章 榮寵第28章 澧陽之戰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36章 盡伏東北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33章 豪強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24章 巡遊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