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海外擴張

八月秋高,值得欣喜的是,大漢又迎來一次大豐收,各州百姓歡欣鼓舞,喜迎豐收,哪怕是在開寶盛世的當下,對於黎民黔首而言,也再沒有比田畝豐收更值得喜悅的。哪怕身處東京城內,都彷彿能嗅到那溢散於空氣中的稻香,那代表着飽腹,代表着希望。

瓊林苑,金明池岸,劉皇帝拄着一根竹節,慢悠悠地信步於蕭疏泛黃的草坪上,空氣中瀰漫着的桂花香氣,分外醉人,秋高氣爽,湖畔風光,實令人心曠神怡。

金明池內,仍舊停泊着十幾艘戰艦,這是常駐東京的水師,自然比不得大漢海軍中的鉅艦、大船,不過級別卻不低,畢竟,在大漢水師中所有指揮使以上軍官的升遷,都需要到京中受訓,受訓的地點就是這金明池水軍,雖然有些不合理,但從政治上考量,就產生了這樣的規定。

朝廷要保證對海軍的控制與影響,在金明池上自然起不到多少訓練作用,畢竟大漢的海軍已經完成了從內河水師到海軍的蛻變,因此,更多的,還是進行“政治審查”以及忠君愛國教育。

如今的大漢水軍,基本自成系統,主力艦船基本的停住在河南、江南、福建、廣東的幾大軍港了,再包括高麗、流求、安南,由七支大小艦隊構成。

其中,在官兵的招募選拔、培養訓練,也有極大的自主性,這些年,水軍或者說海軍的發展,也始終呈現一種昂揚向上的趨勢,哪怕在兵制變革中,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海軍是進攻型兵種,朝廷養着如此規模的一支專業海軍,自然不只是爲了保衛疆土,大漢雖有萬里海疆,但來自海上的威脅,幾乎沒有。

因此,大漢海軍,實則就是爲擴張準備的,自從帝國的陸地戰略轉變爲收縮防守之後,劉皇帝鼓勵培養了多年的開拓精神,就寄託到海軍上了。

而縱觀大漢海軍這二三十年的發展,也確實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且不提過去在歷次涉及到水戰、海戰的國內戰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從近十年來看,海外貿易的高速興起,海上絲綢之路的蓬勃發展,這些繁榮背後,大漢海軍就是最爲基本的支撐,爲之保駕護航。

如今,向南洋傳播大漢文明與榮光的,除了那些海商之外,其主力軍,就是大漢海軍地。三年前,由安南海軍都指揮使郭良平上表,組織軍隊,進行了一次遠洋航行,一方面做遠航訓練,另一方面則向海外諸夷展示大漢國威。

大漢海軍,發展了這麼多年,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中,老一輩的功臣勳貴們,如郭廷渭、張彥威者,已早已退居歸養。

如今,負責海軍事的,乃是海寧侯劉光義以及林仁肇,海寧侯劉光義甚至還掛着一個樞密副使的頭銜,被看作海軍地位提升的標誌。

但是,老一輩海軍將帥們的子弟、門生,依舊充斥於海軍這個大系統內,像郭氏家族,就有數十人,充任各級指揮與職事。

作爲海安侯郭廷渭的長子,郭良平的前途自然是有保障的,對於他提出的遠洋計劃,朝廷中有些異議,尤其是對海軍興起飽含警惕的“大陸軍派”,直接拿勞民傷財、徒勞無功來表示反對。

不過,劉皇帝對於郭良平的建議,到持高度認可的態度,並大大褒揚一番,劉皇帝那裡認可了,那下邊的阻力也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準備,在中樞的支持下,遠洋艦隊組建完畢,從安南地區的金蘭港出發,劉皇帝親自命名:橫海艦隊。

這支橫海艦隊的組建,原本是不打算大動干戈的,但是在組建的過程中,左添一點,右增一點,規模一下子就上去了。

最初按照郭良平的計劃,只打算出動安南海軍一部,有個十來艘艦船,兩三千人就足夠了。但經過中樞一番商議,覺得太小氣,於是,樞密院下令,從諸軍港抽調戰艦、官兵,僅作戰艦船,就調動了五十二艘,其餘輔助船隻,也超過百艘,官兵及輔助人員超過逾兩萬。

除此這外,沿海的諸市舶司,還各自組建商隊,滿載着大漢的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隨航,而得知此消息,一些有海貿產業的權貴們也跟着參與進來,至於民間的海商,同樣很積極,出海的收益從來不低,但往往面臨着各種各樣的風險。

但是,若跟着大漢海軍一道遠航貿易,那自然之外的風險,幾乎是降到最低了,有如此威武雄壯的海軍護商護航,那生意還能不好做嗎?

因此,等郭良平率領“橫海艦隊”出發之時,就變成一支由四百多艘軍、官、商、民船組成的龐大的艦隊,說是去遠征的,一點都不過分。

那一次遠航,結果是成功的,大漢帝國的馬步軍所向披靡,橫掃東亞無敵手,但海軍出動,馳騁大洋,同樣無可匹敵。

帶隊的,又是郭良平這樣的積極擴張分子,艦隊往返,前後歷時一年半,“拜訪”了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抵達波斯灣,取得了朝廷官方與中亞地區的直接對話。

這是從陸地上,極難實現的,比如此時統治着波斯大部分地區的加色尼王朝,要是從陸上取得聯繫,首先就得先滅了黑汗國,甚至是仍舊處於強盛期的薩曼王朝。

等回到安南之時,大漢又多了十幾個藩屬國,所有大船幾乎都是滿滿當當的,除了商品貨物、金銀珠寶,還包括一些俘虜與美人,另外則是新臣服的諸夷國使者。

遠航的過程與內容,顯然是豐富的,曲折的,但與成果相比,又實在不算什麼。而此前朝廷的投入,在豐碩的收穫面前,更不值一提,都不需細算,只通過計吏憑經驗,就能得出此次遠洋的收益是投入數倍的結論。

別的且不提,就那幾百名美女,這種異域風情,充滿了新奇的誘惑,在大漢的權貴階層中,都很受追捧。

而經橫海艦隊的滿載而歸後,朝廷對於外洋,也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就是那些反對經商、反對海貿的頑固分子,也不得不承認其中的利益。

而從官府到民間,又再度爆發一次出海熱潮,過去的“小打小鬧”,終究不如這種大規模的行動帶來的收穫讓人震撼,令人心動。

作爲發起者與執行者,郭良平得到了堪稱豐厚的獎賞,劉皇帝賜封一等致遠伯,這可不是承廕襲爵,而是自己奮鬥出來的。這在引起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勳貴子弟投身其中,榮譽與利益同時向他們招手時,實在沒有多少人抵擋得住那誘惑。

同時,海軍的價值再度體現出來,其地位再度得到了鞏固,並且,正式開啓了“南下”的戰略轉型。

過去,不論是海上貿易也好,海軍發展也好,重點都是放在北方的,一者北方有高麗、日本這兩個相對成熟的國家,二者大漢海軍的起源與發展是從北方開始。

但是,時移世易,僅僅高麗與日本,已經不能滿足大漢日益高漲的海貿需求,二者,大漢海軍的內部發展需求,也逼迫着向南轉移。

停留在北方,只是故步自封,而放眼大漢四鄰,唯獨有南洋,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爲。而通過多年的發展,很多人都認識到,南洋那些蠻夷地區,雖不開化,但地方是真好,物產是真香,那些金銀、香料、珍珠、瑪瑙、珊瑚,包括糧食、瓜果,實在是大有價值。只要能成功帶回,那就絕對不虧,大多時候是有的賺的。

並且,帝國子民去做生意,特權是自然的,在大漢可能只是一個黔首屁民,到外面,就是大爺,是人上人。

到開寶二十年,大漢在南洋各地開闢的聚點,其中在地圖上標記有名的就達三十七處,至於那些無名點就更多了。

遠航結束後,郭良平回朝述職,又提出建議,要在三佛齊國的蒲羅中島,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作爲大漢在南洋地區的一個支點,籍此掌控南洋商道,維護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同時也保護大漢的商民保護,隨時對當地施加影響力。

蒲羅中島是什麼地方,劉皇帝本來是不知道的,但比對着地圖,經郭良平的解釋,發現,那就在馬六甲海峽的入口,哪裡還不清楚是什麼地方,於是,果斷的同意。

劉皇帝是很滿意的,比起那種需要他親自下令,強行推動,這種由下面的臣僚們,根據形勢發展需要,主動提出的方案,他更加欣喜。

不論是遠航也好,還是在南洋設立海軍基地也好,郭良平都是深得聖心,這大概也是劉皇帝那般大方給予伯爵賞賜的原因。

蒲羅中島是三佛齊國的地盤,如今也是南洋土着國家中的一“大國”,周遭不少小國、勢力,都是其藩屬,而依靠着那條東西方貿易的黃金水道,獲利頗多。

大漢提出這樣的要求,顯然是讓三佛齊國難以接受的,稍顯過分的是,漢使提出要求後,所給的補償,只是減免其對大漢一年的進貢。

此事,扯皮到開寶二十年,還沒個結果,三佛齊那邊,始終堅持不同意,兩國關係也難免惡化,甚至影響到下南洋的漢商漢民的正常經營活動。

而朝廷這邊,卻不耐煩了,劉皇帝交代的任務,拖延這麼久,他們也是有壓力的。而海軍集團內部,就更加不滿了,見外交途徑解決不了,第一反應,自然是訴諸於武力,而樞密院海軍司,已在制定征討三佛齊國的計劃,積極促進的,仍是郭良平。

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56章 腹心之談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70章 大禮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82章 殺俘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9章 寫得不錯!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71章 兵臨壽春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47章 視察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370章 劉鋹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7章 鼓譟第323章 鬥法第79章 “撫遠之戰”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4章 大論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69章 愛將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178章 祭拜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309章 衡釀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80章 進攻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41章 劉信遭貶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397章 指點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46章 黃羊平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46章 郭榮奏事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79章 長教訓第12章 令人陶醉第81章 下蔡大捷第406章 影響擴大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