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襄陽王

第1771章 襄陽王

過去無數事實與案例都證明,帝國的重心不在京城,而在那座鑾駕。劉皇帝所處,纔是大漢的絕對權力中心。

與之相比,帝都在哪裡,反而成爲次要的了,即便以洛陽之雄壯,因爲帝駕長期不在,也失了幾分顏色。

當初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新洛陽方纔落成,然而真正使用的時間卻不長,不論是何原因,終顯遺憾。

劉皇帝以洛陽爲京,看中的是它的山河形勝,但真要說哪裡住得舒服,顯然還是開封。

而問大漢的貴族公卿們,也是更喜歡東京的,那裡的繁榮可以說已經達到這個時代的頂峰,同時也更靠近河北、中原、東南這些大漢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除軍事之外,政治、經濟、交通的優勢太大了。

在如今這個時代,在黃患威脅沒有爆發的情況下,洛陽雖是千年古都,但與開封相比,就當下而言,也確實不那麼受歡迎。

更關鍵的,在於習慣,太原是龍興之地,開封是肇基之地,洛陽算什麼?劉皇帝始終不肯大修開封皇宮,或許也存着那麼一絲玄妙的顧慮,要是開封徹底完善,變成一個完整的安樂窩,他怕是真不願意挪窩了,那修洛陽就毫無意義了。

當年西遷洛陽,攏共待了不到十年,自泰山封禪,西歸之時,途經開封,駐足停留,一停經年,便至開寶二十二年。

因此,過去的這些年,洛陽難免尷尬,雖是大漢名正言順的帝都,但皇帝常年不在,朝廷機構冷清,職能也再度爲開封所替代。

然不論歷史底蘊,城池廣大,還是宮室壯麗,洛陽都是勝於開封的。可以相見,二都之爭,會是長期性的。

不得不說,符後的病逝,對洛陽而言,是一個契機,一個迎回皇帝與朝廷的契機。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時隔多年,劉皇帝再度駕臨西京。

由於國喪期間,迎駕儀式自然沒那麼熱鬧,但多了幾分莊嚴肅穆。

鑾駕自北而來,繞城而行,至定鼎門外,洛陽府及留臺官吏們,早已準備好了迎駕事宜,格外仔細,不敢有絲毫大意,若是出了什麼差錯,抑或引得劉皇帝不愉,那後果難料。

定鼎門前,鑾駕在御者的操作下停了下來,緊跟着,整支隊伍從行進狀態解除。在所有圍觀者好奇兼敬畏的目光中,簾幕掀開,順着步梯,劉皇帝緩緩走下。

雖然他竭力地表現着自己的強健,不需人扶,意圖僞裝出一個堅硬的外殼,但是,那股遲暮之態仍舊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符後的死對他的打擊,確實是巨大的。

此前劉皇帝的髮鬢還夾雜着少許灰色,但如今已是一片雪白……然虎老威猶在,越是如此,越是讓人敬畏。

悽風襲面,劉皇帝仰首望着洛陽高大巍峨的城垣,注視了一會兒,低喃道:“洛陽,朕沒記錯的話,有十年未見了吧……”

“官家,整整十一年了!”嵒脫聽了,輕聲道。

“真是不短啊!”劉皇帝感慨了句:“壯麗依舊啊!”

“只有官家在,纔不負西京之名,否則,再是壯麗,也如無物!”嵒脫小心地恭維道。

“安守忠呢?”劉皇帝問。

眼下的西京府尹乃是襄陽王安守忠,自從安東都督府卸任,休養幾月後,便被起用,任洛陽府尹。

在大漢諸多勳貴望族中,安氏算是比較低調的了,沒有什麼過錯,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擁有傳承的二十四功臣家族中,存在感如此之低的,大概也就安氏了。

然而,安氏恰恰是大漢爲數不多的異姓王之一。大漢公侯衆多,但在王爵的授賞上,可謂吝嗇了,對宗室尚且嚴格限制,皇子都是幾個經考覈,何況異姓了。

時至如今,大漢異姓王,也就符、趙、安、錢四家,並且家家都有極深的歷史淵源。這其中,安氏的份量,怎麼看,怎麼比,都顯輕薄。

符氏自不用多說,這是三代以來的常青樹,一大家族在軍政壇上影響力十足,從劉知遠開始就多加籠絡,更別提符後與太子這層關係了。趙匡贊家族,則有鎮守幽燕,屏障河北之功。淮海王錢弘俶,則把兩浙完完整整地獻給朝廷。

與這三者相比,安氏的王位來得有些太容易了,皆因安審琦坐鎮山南,制壓兩湖,拱衛中原之功,而這一點,如今看來,說服力實在不強。在很多人眼中,當年安審琦的作用,換個任何一個有能力的疆臣,都能做到。

事實上,因爲安審琦坐鎮襄陽,使大漢數年無江漢之憂,等朝廷騰出手之手,收復兩湖,就如庖丁解牛,水到渠成,這其中都有安審琦打下的基礎。當然,很少有人結合開國之初的形勢去看待問題,以及正視當時安審琦的影響力與對朝廷功績。

在大部分人眼中,安審琦只是佔了出道早,名望高,在後晉崩潰之時,又獲得了一塊好地盤,運道十足。對安審琦評價尚且如此,對繼承他爵祿的安守忠評價則更低了,只是有個好爹罷了。

相比之下,丟了王位的高氏,就顯得有些可惜了,難免讓人鳴不平。要知道,高行周當初可爵至於臨清王,也有切切實實平定魏博之功,而比起江漢之患,國初的魏博之亂,可是直接危及到剛剛建立不久的大漢王朝。

就是這樣,高行周死後,王位也沒能承襲下來,雖然名義上是高懷徳主動推辭,然而,背後若無劉皇帝的意志,高懷徳再謙恭,也不至於主動把王爵往外推。

因爲那些非議與流言,安守忠還曾主動上表,請辭王爵。劉皇帝也還真心動過,不過最終還是沒有同意,回了一道詔書安撫。爵銜榮祿,國家所賜,豈能輕辭。

當然,劉皇帝的考慮並不只安守忠一人,若是準了此請,那置其他諸王於何地?再加上,劉皇帝的心眼,也不是任何時候都那麼小的……

“臣等恭迎陛下還京!”很快,安守忠與一干西京重臣趕來,恭敬行禮。

“平身!”

一時沒有作話,劉皇帝仔細地打量着安守忠。不得不說,安守忠保養的不錯,他年紀與劉皇帝相仿,但明顯精神許多,像美酒一般,越陳越香。秋風之中,長鬚與衣袂齊動,這翩翩風度,可把劉皇帝比下去了。

“許久不見,安卿風采依舊啊!”劉皇帝輕聲誇獎道。

聞言,安守忠趕忙道:“臣昏昏老矣,愧不敢當!陛下龍姿鳳儀,聖明之光,令人欽慕,臣數十步外,即不敢仰視……”

“聽說洛陽被你治理得不錯!”劉皇帝又道,語氣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爲免辜負陛下與朝廷信任,臣只是略盡職責,不敢懈怠,如此而已!”安守忠應道。

大概也正是長久地表現出這種低調與謙卑,安守忠方纔顯得不那麼起眼,然而事實上,歷數大漢帝國肇基立業的進程,諸多大事中都有他的身影,不論是淮南之戰、平南之戰,抑或北伐……

當然低調不是沒有好處的,那麼多公卿貴族之中,安守忠是極少數不受劉皇帝猜忌的人,大概也是安家與宮廷沒有牽絆,且不戀權力的緣故。

“這些都是西京留守職吏吧!”劉皇帝又指向安守忠身後的那些人,還不少,足有三十多人跟着到駕前叩見。

“正是!”

在安守忠的示意下,一干人再度誠惶誠恐地行禮,好些人緊張的表現,甚至顯得有些不堪,毫無大漢高官的風采。

劉皇帝只是淡淡地掃了一圈,所有人都像受到了壓制一般,下意識地把頭低下,不敢側目。

“朕看過你們了,你們也看到朕了,朕就不再另做接見了!”劉皇帝淡漠道。

“是!”

如果說過去的劉皇帝,深沉內斂,讓人有莫測敬畏之感的話。那麼現如今的劉皇帝,冷漠到近乎純粹的模樣,則能讓人恐懼到骨子裡。

早年的劉皇帝,爲了營造威嚴,有些冷硬表現太過刻意,露於形跡,那麼現在,幾乎沒有表演痕跡了,然越是這樣,越讓人心頭髮寒。

“進城!”

一直到劉皇帝返回車駕,在場衆人方纔如釋重負。

一名官員驚魂甫定,顫着聲對安守忠喚了聲:“府君!下官等是否有紕漏,陛下這是何意?”

安守忠沒有答話,只是擰着眉,望着鑾駕方向,良久,方纔重重地嘆息一聲:“話不多說,今後做事,務必仔細些……”

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世宗篇50 花落誰家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90章 安東國王?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216章 初夏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28章 封疆大吏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194章 減稅難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21章 大朝第455章 見聞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114章 大朝會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24章 辭表第65章 選擇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5章 堂議第413章 分食第330章 小市民第384章 反響第78章 召還二郎?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474章 立場第96章 言官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6章 遺奏十條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344章 打個賭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175章 軍略第33章 東京城內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769章 影響力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96章 言官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346章 底層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09章 在長安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06章 誘惑第324章 交代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2章 方略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27章 冬至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