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處置

bookmark

第1772章 處置

“東京暫時就不回去了,我要待在洛陽,就當陪你娘了!朝廷遷移之事,就由你來安排!”

在進入紫薇城之前,劉皇帝又特地把劉暘叫到身邊,這樣吩咐道,一副要遠離開封宮城那個傷心地的樣子。然而根本原因,還是劉皇帝認爲,開封待了十年之久,也該換換,輪到洛陽了。

即便十一年未歸,洛陽還是嶄新如初,每年內帑在宮室維護保養上的花費巨大,洛陽宮雖新,但由於規模龐大,每年所出幾乎不下於開封宮城。

此番,爲迎帝駕,宮廷內外,便早早地經過一輪整葺,緊急搶修,因此再見洛陽宮,仍舊給人煥然一新之感。不過,此時的劉皇帝,注意力自然不在宮室情況上。

東京崇政殿,西京垂拱殿,幾乎代表着劉皇帝人生的兩個階段,以及執政風格的變化。

只不過,自封禪之後,劉皇帝常住崇政殿,但權力下放,除了個別事務,基本不過問政事,心安理得地當着甩手皇帝。如今,回到西京,再居垂拱殿,卻也未必會束手而治了……

太子等人求見,不見,也不需人陪,連近些年最受寵愛的小周宜妃也沒得能夠侍奉御前的機會。劉皇帝就那麼安安靜靜地,一個人獨眠孤枕。

翌日清晨,暮色深沉,天還未亮開,劉皇帝便早早醒來,在宮娥的侍奉下,洗漱着衣。

符後歸葬,似乎也連同着把劉皇帝的悲傷、痛惜等情緒一起埋葬了,這一覺後的劉皇帝,則更加內斂,整個人身上彷彿武裝上了一層堅硬的保護殼。

王繼恩早早地前來請安,當然主要目的是爲了覆命。過去的一夜,劉皇帝睡得很沉很安穩,但西京城內卻是一片忙碌。

對於駐留西京,很多人都有所預料,但是直接把朝廷遷回洛陽,卻有些出乎意料了。當然,真細思之,又沒有那麼奇怪,當初封禪之後移駐開封的情況是何等相似,只不過這一次,還是有些突兀罷了。

只是,劉皇帝決定了,底下人也只能遵循其意志行事,不敢質疑。洛陽這邊,基礎設施還是很完善的,搬遷重點還在人事活動上,推進起來雖然繁瑣,但絕不困難。

相比之下,對貴族官僚們的影響,就要大得多了。且不提那些隱於表面下的利益糾葛,就一個安置問題,便能讓人手忙腳亂。誰能想到,給皇后送殯,出來就不返回了,得跟着搬家,大部分人事前都沒有任何準備。

達官貴人們奴僕衆多,在西京多有府邸產業,問題倒不大。宮人有宮廷,士卒有營宿,苦的是那些中下層官員職吏,他們也是最困難的,麻煩最多的。

雞飛狗跳間,皇城司也是最爲忙碌的一波人,不過,他們的精力可沒有用在搬遷安置上,他們忙着抓人。

劉皇帝給的標準是言行不當,舉止不矩,當然具體執行過程中,如何衡量判斷,卻是看皇城司那些鷹犬了。

僅西京而言,抓的人並不多,只有三十餘人,但多少有些身份,不是勳貴子弟,便是官僚衙內。普通的平民百姓,倒沒有受什麼影響,他們大部分時候還是乖巧的,對官府禁令也不敢貿然觸犯。

而皇城司監視的,也往往是那些有一定身份的人,一般人即便有再大的狂行浪舉,也沒有多少監視價值,不值得皇城司浪費人力,皇城司的資源同樣是寶貴的。

垂拱殿內,燈火輝煌,光線雖然明亮,但落在劉皇帝臉上也多少顯出些陰沉。王繼恩恭敬地侍候在階下,劉皇帝滿面漠然,慢悠悠地閱覽着奏報。

不知是反應慢,還是看得仔細,過了許久,劉皇帝方纔放下奏章,淡淡問道:“就這些人?”

“回官家!”見劉皇帝似乎有些不滿意,王繼恩趕忙道:“東京那邊,已有專使連夜趕往,即行批捕!”

“怨憤不少吧,就沒有不服反抗的?”劉皇帝問道。

王繼恩語氣中帶有淡淡的自信與少許恭維:“陛下授意,他們豈敢反抗,吏卒一至,束手就縛!”

聞言,劉皇帝沒什麼反應,又瀏覽了一遍名單,道:“還真沒有一個尋常百姓啊!這些人,享受着朝廷的恩澤,家族的福廕,就是如此回報?人若是如此不惜福,天何憐之!”

“敢問官家,如何處置這些人?”王繼恩請示道。

一抹子殺意從劉皇帝眼神中閃過,很快消逝無蹤,擺手道:“挑幾個罪行深重的處決了,以儆效尤,餘者,打入刑徒營!”

“是!”王繼恩拱手應命。

名單上的人,基本都是些官宦子弟,在國喪期間,觸禁犯法,有飲酒的,有跳舞的,有嫖娼的,有賭博的,當然最嚴重還是那些無所顧忌口吐狂言的……

“這個孫思檢是誰?”劉皇帝注意到了一人,疑惑問道。

“稟官家,乃是平原公幼子,年方十三!”王繼恩道。

“嗯?”劉皇帝立刻來了點興趣:“孫立這個老東西,真是不凡啊,老樹猶能開花結果……”

“犯了何事?”劉皇帝道。

“國喪期間,飲酒作樂,殺狗食肉……”王繼恩稟道。

眉毛稍微挑了挑,瞥向王繼恩,意味深長地道:“孫立是個火爆脾氣,你上門去拿他愛子,沒把伱打出府門?”

王繼恩臉上閃過少許異樣,小心地打量了下劉皇帝表情,想要窺探出什麼,但終究失敗了。沉吟了下,方道:“平原公性烈,但面對官家意旨,亦不敢相抗!”

“這話,朕倒是相信!”劉皇帝道:“孫立老雖來,但談不上老糊塗!”

垂首考慮了下,劉皇帝又悠悠道:“孫立這持家之道,實在一言難盡。朕已經殺過他兩個子侄了,這孫思檢就放過吧!

不過,該當受點教訓,小小年紀,便如此不知敬畏,不守規矩,年紀長些還得了?傳旨,發配西域戍邊,至於孫立,教子無方,罰祿半年!”

“此事就這樣吧,待東京事了,不需擴大了……”

“是!”

祝大家新年快樂

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331章 泰來樓第257章 龍舟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71章 叛軍勢蹙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324章 交代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章 柩前繼位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69章 禍事了第1713章 機遇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328章 默認第10章 契丹亂政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0章 收穫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21章 禍從口出第95章 玩陰謀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1779章 四王畢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97章 擴*整頓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50章 喜訊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5章 堂議第237章 七九不和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97章 擴*整頓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84章 夏州降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81章 內外變動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13章 相敬如賓第327章 派系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741章 壓力轉移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204章 北伐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