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上元之夜

bookmark

開寶二十六年,春。

洛陽,紫薇城。

夜已深沉,上元御宴才結束不久,與會的貴人們還未全部散去,乾元殿的狼藉還在清理,垂拱殿這邊,劉皇帝卻特地將皇室一家子人召集到一起。

初春的風還寒着,夜色更涼,殿中火燭聯排,將堂間照得一片透亮,或許正值上元佳節的緣故,室內外多了幾分喜慶。

殿內,劉皇帝以一種深沉的姿態坐在御桉後邊,他的龍子龍孫們,則靜靜地跪在殿中,即便太子劉暘也是一般。

除了常住京中的皇子皇孫外,還多了幾張新面孔,特別是秦王劉煦父子。大概是在安東待久了的緣故,劉煦父子與其他天家子弟相比,明顯有所不同,這種不同過去不甚明顯,但在今時今日,已然是肉眼可見。

單那股獨掌一方、大權在握的氣勢,除了劉暘、劉晞、劉昉三人之外,其他人是完全無法對抗。父子倆坐在那兒,氣勢凜然,雖不說話,但足以讓人不敢側目。

當然,眼下衆人的注意力不在秦王父子,都以一種好奇而不失小心的目光觀察着劉皇帝。在這延席方休,賓客盡興而歸之際,劉皇帝缺單獨把他們這些皇子皇孫召到一起,顯然不尋常。

皇子之中,除了在安西脫不開身的魏王劉旻之外,悉數到場,包括被安排回京向劉皇帝親自稟報安西情況的涼國公劉曄,以及劉皇帝的小兒子劉曜。

劉曜乃周宜妃所出,生於開寶十九年,如今還不滿八週歲,和他母親一樣,平日裡很得劉皇帝喜愛。年紀雖然小,但在宮廷制度的薰陶下,一舉一動都一板一眼的,和衆人一樣規規矩矩地坐在軟席上,當然,眼神也同樣往劉皇帝身上瞟。

又是一年過去,劉皇帝明顯衰老了幾分,鬚髮還是那般花白,但背有了更爲句僂的變化,那已經無法挺直的嵴背默默地訴說着他的遲暮。

當然,這個時期的劉皇帝已經顧不得這些許了,至少這半年多來,他再沒有提及自己的老邁。保持着一張嚴肅的面孔,目光甚至有些澹漠地掃視着他的兒子們,良久,方纔嘆道:“難得你們兄弟如此齊聚一堂,難得啊……”

劉皇帝說這話時,目光主要是落在秦王劉煦與涼公劉曄身上的,就近幾年而言,在場諸皇子就他們是常年在外,難以見面的。其他皇子,離京的時間都不算太長,多少能見見面,說說話的。

聽劉皇帝感慨,劉煦似乎也有所感,情緒一下子便上來了,起身向劉皇帝一拜,不禁哽咽道:“未能侍奉陛前,是臣之不孝!”

任誰都能看出,劉煦如此表現,實在有些惺惺作態,不過劉皇帝竟也露出了感動之色,看着劉煦,以一種悵惘的語氣道:“你遠鎮安東,爲國戍邊,能偶爾掛念着,朕心足慰。至於其他,且隨緣分吧!”

說這話時,劉皇帝也下意識地瞪大眼睛,盯着劉煦瞧,似乎如此能更看清眼前這個長子一般,畢竟,曾幾何時,劉皇帝對這個長子還是抱有極高期望的,只是時運使然。

不管劉煦有多少小心思,對於這個長子,劉皇帝始終帶有一份虧欠心理,也存有不小的期望。曾經因爲他一些小動作而惱火,但同時也把安東給他作爲證明自己的地方,而結果也沒讓他失望,劉煦也從來沒有突破過劉皇帝的底線。

對大位有想法,這不是恨正常的事情嗎?想想當初自己是怎麼做的!對劉皇帝而言,爭儲絕不是過錯,關鍵是怎麼爭。

不過,到了劉皇帝如今的狀態,在此事上,是再不想折騰,也不敢再存有任何其他猶豫的心思了。甚至於,他想做的,是要徹底把此事定下,以一個最明確的態度,將那些不該有的心思都給掐滅,也保證皇位的正常傳承。

這樣的考慮,過去的劉皇帝是絕不會做的,如今,卻不得不爲。而這,對於劉煦而言,或許又是一道重創,畢竟希望渺茫與徹底失去希望,還是有些區別的。

想到這些,劉皇帝看着長子,渾濁的老眼中也不免帶上幾許憐憫,情緒格外複雜。

劉煦如今還不滿四十週歲,但頭上鬢間的白色卻一點不少,臉上的皺紋也多了。齊王劉昀只比劉煦小三歲,然而此時照面對比,說二人是父子恐怕也是有人相信的。安東那地方條件終究是惡劣的,而十數年如一日的操心勞力,對劉煦的身體也確實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傷害,這一點,劉皇帝自己深有體會。

迎着老父親的目光,也感受到了其中的複雜之意,劉煦擡頭,剛想開口,劉皇帝又轉向一旁的劉文淵身上。劉文淵已經22歲了,下頷周圍也長滿了稠密的鬍鬚,由於過去近十年在安東的表現,作爲秦王嫡長子,劉文淵也徹底確立了劉煦這一脈繼承人的身份。

由於劉煦身體有所不支,如今已經在安東府協助劉煦處置庶務,劉煦把他放在都督府都宣慰系統裡,專門鍛鍊他在處置安東土着蠻族問題上的能力。

非但如此,劉文淵已然成親,如劉煦之願娶了海寧侯劉光義家的小娘子,甚至於,在去年還誕下了劉皇帝第一個重孫。

看着這個長孫,劉皇帝深沉的面容上露出一點笑容,道:“我家千里馬長成了,和你爹年輕時倒也相像!”

言罷,又看向其他幾名孫子,在場皇孫並不多,除劉文淵外,就太子家兩個,劉晞家的劉文海,以及劉昉家的劉文共,其他皇孫,也沒資格參與。

感慨一番,環視一圈,劉皇帝垂頭稍微醞釀了一下,然後神情平靜,以一種緩慢的語氣說道:“今夜將你們兄弟留下,朕目的很簡單,分家!”

此言一落,即便有所猜測的人,仍舊不免驚愕,訝然地望着劉皇帝。

前排的幾個皇子,基本都是眉頭緊鎖,反倒是太子劉暘,顯得很冷靜,在一陣沉默之後,拱手問道:“請陛下示訓!”

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393章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07章 殿試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309章 衡釀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97章 財計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387章 就國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297章 怪圈第134章 回府第164章蜀臣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380章 饒樂國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455章 見聞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49章 南國風起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48章 教誨第297章 怪圈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19章 幸西京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344章 打個賭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380章 開寶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4章 外戚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1章 黃袍加身第33章 豪強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15章 漸不自知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285章 家務事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270章 立場第79章 父子問對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185章 趙礪案第199章 出宮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38章 賞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82章 殺俘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149章 降表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70章 同州之戰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398章 虞美人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章 父母兄弟第22章 改革急先鋒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41章 高麗國王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