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先安排着

bookmark

“一派胡言!本相所得,盡是先帝賞賜,與他李氏何干?若覺委屈,怎麼不找官家去,敢在坊間傳本相的謠言!”聞言,都不用其細講,蘇逢吉便明白是怎麼回事。

蘇逢吉與李崧之間,還另有一段淵源。當初劉知遠入京,封賞有功之臣,便將李崧宅邸賞給了蘇逢吉。

蘇逢吉也是妙人,不止佔李崧東京之宅,還把其西京宅邸並一些產業給一併奪了。並且,在李崧家宅之內,發掘出不少其隨契丹北徙之前,埋藏於家宅之內的財物寶器。

李崧南歸東京後,自然不敢向權掌中樞,正受寵的蘇逢吉討要。並且,還特意親自上門,將兩京的宅契獻上。沒曾想,反起了壞效果,惹得蘇逢吉不悅。在蘇逢吉看來,李崧那就是在提醒他占人家產的事。

此時,再聞李澄言李家人的怨艾之言,蘇逢吉更是不滿,已陰懷報復之心。

......

已是仲春下旬,氣候日漸回暖,中原大地已然重新覆蓋上了一層綠意,雖然仍不夠濃郁,但總歸是希望的氣息。

自鳳翔戰事結束之後,大漢終於平靜了下來,方鎮消停,民少動亂。對蜀軍一場大勝,影響已在悄然之中擴散開來,人心民氣這種東西,總在不知覺間,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

整體上,大漢的糧荒仍舊沒有得到解決,尤其是南唐斷了兩國市貿,東京尤其缺糧。但是,萬物復甦之際,總歸強國冬季無所覓食的環境。另外,劉承祐的幾道安民詔與積極政策的傳遞,也給了百姓們一些希望。

如今東京市井間,少不了宣傳官家勤政儉約的言論,士民日子若苦,仇恨值都吸引到類似蘇逢吉這樣奢靡成風的朱門貴族身上了。

天子雖然年輕,但有明君之像,無能鄙薄的是那些大臣。

讓劉承祐稍稍安心的是,不似此前,壞消息不斷。朝廷中,除了蘇逢吉、劉信、史弘肇之類有“底氣”的大臣外,奢靡之風實則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遏制,畢竟是皇帝的倡導。

另外,契丹此前雖然蠢蠢欲動,終是按捺住了,讓劉承祐與幽州喘了口大氣。據聞,是契丹國內有貴族叛亂。至於南邊的那些割據勢力,眼看着後蜀被暴打後,老實了。

而陸陸續續的,各鎮節度,也將本該上繳的一部分去歲秋稅,押送至東京。雖然都窮,量不算大,但加起來,也不少了。並且,這是一種信號。

以劉承祐的皇叔,河東節度使劉崇進賦最多。河東畢竟安穩的數年,去歲劉知遠進中原,雖然窮盡府庫,河東各州爲之出盡了血,大量軍民外流,但始終在規治之下。

“陛下,這是樞密院擬出,對蜀一戰,各軍有功將士的獎賞事宜。”垂拱殿中,郭威與魏仁浦聯袂覲見,呈給劉承祐:“請陛下御覽。”

呈上後,劉承祐展開掃了幾眼,便放下,並沒有多少猶豫,提筆便做好批示。最主要的,是對王峻等將帥的嘉獎,前番已然下達過了,這只是後續補充。

“西陲已安,鳳翔可交由王峻逐步撫定,禁軍可還!”劉承祐說道。

王峻直接被拔爲鳳翔節度使,聽劉承祐的意思,是打算將西征的那支禁軍召還。

聞言,郭威微訝,瞟了眼劉承祐,但見他面色如常,擡手應道:“是!”

不過,劉承祐顯然另有想法,看着郭、魏,徵求二人的意見:“朕欲以西征的這支禁軍,屯駐與潼關!二位覺得如何?”

郭威與魏仁浦俱是一愣,不過都不是凡人,聯想到潼關的地理位置,似乎明白了什麼,二人對視了一眼,由魏仁浦開口說道:“潼關當關中、河南、河中三地咽喉,要衝之所,派軍駐守,以備不測,臣以爲可,並無意見。”

郭威也點頭。

以備不測,備何不測,郭威與魏仁浦或多或少都有些數。近來,李守貞雖然安分了許多,但河中的消息仍舊紛傳東京,再加平日議政議軍,從劉承祐的扣鋒中,都能有所察覺。

何況,翻開地圖便能發現,潼關距離河中府直線距離不過五十里,倘有事,北渡黃河便可直趨蒲州。用朝發夕至來形容,可能都是慢的。

“西征禁軍,尚餘多少人?”劉承祐問道。

“據前報,馬軍亡二百六十七人,傷一百二十六,步軍亡八百七十七人,傷一千三百四十一人,馬步軍共失蹤七十八人。所餘將士,除傷重至殘者之外,能戰者尚餘三千二百餘人......”如數家珍一般,魏仁浦道出。

“三千餘馬步軍,足用!”對魏仁浦的強記技能,劉承祐已見怪不怪,直接說了句,又忍不住叮囑道:“對了,亡傷殘將士的撫卹,務求豐實,歸家到戶!”

“是!”

“陛下屬意,何人領軍鎮守潼關?”郭威問。

“楊業如何?”劉承祐毫不猶豫。

見狀,二人哪裡還不知如何表示,郭威道:“楊業雖然年輕,但智勇雙全,鳳翔一戰,可見其用兵之智,以其統兵,付以大任,臣以爲可!”

“臣附議!”

“那就這樣,於潼關設潼安軍,以楊業爲軍使兼潼關團練使!一應軍需,由西京、陝州、同州、華州,還有河中支應!”劉承祐招來範質,吩咐道:“擬製之時,補一句,讓楊業給朕看好風陵津!”

“是!”

風陵津,是黃河南流東折的要津,自此北渡,可直逼蒲州。劉承祐針對的誰,幾乎是赤裸裸的了,還讓李守貞協調糧秣。

殿中稍微沉默了一下,魏仁浦稍作猶豫地問道:“陛下,如此安排,是否會激怒河中?”

“刺激是一定的!”劉承祐一拂手,袖袍揚起,冷冷地說:“朕容他自主,容他猖狂,但是,此次是朕出招,就看他如何接招!”

“朕倒要看看,李守貞,敢不敢反!”劉承祐的聲音迴響在殿中,那是種憋了許久的鬱氣爆發出來的感覺。

事實上,在劉承祐的計劃中,等時機成熟,李守貞,不反也得反。

“趙匡贊到哪兒了?”劉承祐突然問。

“據此前陝州趙使君報,其已過石壕鎮,估其腳程,此時應該到西京了!”郭威彙報。

鳳翔戰罷,趙匡贊有“使命”在身,欲北上,順便率部曲,押送數百蜀軍俘虜東來獻俘。

“太慢了!”劉承祐想了想,說:“派人傳訊趙匡贊,讓他火速來京,俘虜另遣人押送!”

“是!”

注意到郭威與魏仁浦疑惑的目光,劉承祐嘆了口氣,將他收到了密報提了句:“幽州來信,燕王的病,加重了!”

郭、魏二人,立刻便明白了。

“白公就任京兆了吧!”

“已然接管永興軍!”

“古稀之年了,辛苦老臣了......”

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123章 幽燕事了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84章 教訓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7章 附議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397章 指點第1768章 崩第297章 新山陽第239章 進退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93章 楊邠案(1)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337章 特權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769章 影響力第38章 殿議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314章 還京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43章 “梳理”、“優化”第115章 瀛州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2章 父母兄弟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5章 馬楚內亂第74章 萬歲呼聲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7章 陶谷自薦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52章 聯姻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242章 戰後第121章 道士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41章 祭關公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62章 薨逝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93章 完了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13章 市井之聲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40章 荒唐太子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