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輕狂

bookmark

“你的這些想法與見解,在垂拱殿有同你祖父說過嗎?”等劉文渙侃侃談完,劉暘略顯關切地問道。

小心地望了劉暘一樣,劉文渙搖頭道:“未曾!”

“爲何?”

劉文渙略顯遲疑,猶豫片刻,還是決定實話實說,垂首道:“西征不只是六叔與安西將士建功立業的大事,更是祖父一力支持的,兒雖有些看法,卻也不敢狂言造次......”

“那又爲何要對我講?”劉暘澹澹地道。

自然獲取過一些消息,太子對於安西用兵,是持保守態度,存保留意見的.......不過,這話就不敢直接說出來了,否則逢迎之舉就顯得太露骨了。

稍微琢磨了下,劉文渙說道:“祖父只是簡單過問兒西行之旅中的經歷見聞,並未以安西軍政考校!”

聞言,劉暘若有所思,輕嘆道:“乳臭未乾,如何能諮之以軍國大事……”

不知爲何,聽到劉暘這感慨,劉文渙心中沒來由地產生了一股強烈的恐慌感。望着劉暘,劉文渙躬身拜道:“爹,是不是兒說錯了什麼?”

迎着劉文渙緊張而關切的目光,劉暘嚴肅的面龐柔和了些,平靜地說道:“沒有!”

停頓了下,劉暘又衝劉文渙娓娓道來:“你所言,有片狹之處,也有可取之處,非無的放失,思之是有幾分道理的!

西征以來,朝廷確實付出了沉重代價,西北的百姓也確實受苦,官兵民皆已疲憊不堪,這些都是事實。

但是,看問題不能僅着眼於表面,你祖父難道不知安西遠征給朝廷帶來的負擔碼?朝廷諸公不知嗎?

都知道!但爲何還是要西征?那是因爲你祖父雄圖遠略,早已超乎於當代,他是爲了打破千年以來中國統治西北的侷限,是爲了大漢西北之永固!

百年大計,豈因一時之困難而卻步?”

說到這兒,明顯發現劉文渙的表情凝重了許多,劉暘繼續道:“你祖父的考量,未必能說服天下所有人,朝廷上下心懷異議者也不是一兩人。

你是天家皇孫,是太子之子,同樣可以不贊成這樣的政策,但若是連基本的認識瞭解都做不到......”

劉暘說這話時忍不住搖了搖頭,而劉文渙明顯感受到父親隱隱流露的失望之情。少年意氣,尤好面子,此時面對劉暘,劉文渙有種無地自容之感,低着頭,面紅耳赤地道:“是兒見識短淺,未明祖父之遠略......”

見狀,劉暘擺擺手,正起身體,衝他微笑道:“也不必過於介懷,看得出來,此次西行,你收穫不淺。

至少我在你這個年紀時,可沒有萬里之行的經歷,腳踏實地去縱覽大漢江山的無限風光。還是你祖父說得對,皇子不能久養於宮中,需要多出去走走看看......”

聽劉暘這般講,劉文渙好受了些,表情逐漸恢復正常,拱手道:“爹的教誨,兒謹記在心!”

“這一趟出行,辛苦了,好生歇息一番,多陪陪你孃親!”劉暘擡手揉了揉太陽穴,一副疲憊的模樣:“至於回宮後的安排......對了,你自己有什麼想法?”

面對這突然的轉折,劉文渙有些措手不及,但經過此次出行,見識過外邊的大千世界,再讓劉文渙迴文華、武英殿修習,怕也沒那個耐性了。

不過,想了想,劉文渙還是沉着地道:“兒經此一事,自覺學識大有不足,還需刻苦用功,鑽研文武技,以報效朝廷!”

聞言,劉暘默默地觀察了劉文渙一會兒,就彷彿在琢磨此言的真假。思考少頃,緩緩道:“給你三日休息時間,三日之後,回軍校報到,把耽擱的學業、訓練補上。

結業之後,我會給你派個差事,在實職差遣中,繼續鍛鍊......”

“是!”劉文渙平靜地應道,心中則暗暗驚喜。

“走吧!晚膳應該準備得差不多了......”言罷,劉暘起身,打算去正殿。

劉文渙立刻跟上,突然想到了什麼,湊近身,有些猶猶豫豫地道:“兒還有一事,想向爹彙報!”

“你說!”劉暘隨手一擺,示意道。

“兒回京途中,在河西結識了一名少年壯士,當時便覺得其頗爲不凡,見識出衆,豪爽大方,頗令人欣賞,兒也邀之同行。

此人名叫康明睿,乃是京中豪商康寧之孫,行至關內時,京中傳來消息,說康氏謀反......”

關於劉文渙與康明睿結識的事情,武德司那邊早已報告劉皇帝,劉暘也從趙德芳、慕容永仁那裡知道了。

而人,已經被鎖拿了,康氏“謀反”的消息過境後,在趙德芳與慕容永仁的力主下,由劉文渙親自下令捉拿。如今人正被關在武德司獄,準備同新一批的“叛黨”一起處決。

這件事,劉暘本是不打算過問,簡單揭過即可,但劉文渙主動提了,劉暘也就住步了,偏過頭,滿面嚴肅地道:“怎麼,你想替那康明睿求情?”

面對劉暘那一臉的威嚴,劉文渙心下微驚,原本的念頭也迅速打消掉了,連連搖頭道:“既是叛逆,自無容情可言!兒只是好奇,這康氏乃是大漢豪商,那康明睿也是多識明理之人,怎會造反作亂。兒猶聽聞,爹當年還曾親自接見過康寧,對其大加讚賞......”

劉暘怎麼也沒想到,劉文渙竟會說出如此不知輕重的話,幾乎勃然大怒,有生以來第一次惡狠狠地斥罵道:“你給我住嘴!

你這是何意,是責朝廷冤屈了康氏,還是在影射我?我看你是得意忘形了!押運一趟軍需,就受封一等侯爵,這爵位來得太容易了,但要丟掉,也同樣不難,或許只是因爲幾句昏妄之語!”

劉暘顯然是真生氣了,劉文渙也從未見父親如此發作過,心中大慌,直直地跪下,叩請道:“還請爹息怒!是兒輕狂無知,胡言亂語......”

看着劉文渙,劉暘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低沉地道:“起來吧!”

言罷,慢步走向正殿,眉頭緊鎖,神情鬱郁,心中憂嘆:“揠苗助長啊......”

劉暘本來打算在劉文渙回來之後,就帶在身邊,習政察事,用心培養,如今改主意了,還不到時候,仍需再多磨礪一番,也需更多的考察。

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361章 安東國第455章 見聞第83章 遼帝之亡第49章 南國風起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89章 談話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32章 進宮第6章 相形見絀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429章 向南!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79章 勢孤危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68章 機遇第124章 定難軍事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46章 郭榮奏事第52章 聯姻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052章 回京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76章 太子還京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8章 瓊林宴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1768章 崩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01章 藩臣離京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97章 再臨井陘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127章 冬至宴3第1803章 運動第1720章 靜默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273 王晏鎮洛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707章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159章 還朝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12章 兄弟第33章 兩廣運動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完結感言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37章 整編事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385 禮賓館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9章 勸諫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61章 北使南歸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77章 安陽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