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洗禮

bookmark

時辰還不算晚,但夜已沉了,弘德殿的接風宴在一片溫馨和諧的氛圍中結束了。(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nCOM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內侍掌燈引路,蕭妃母子二人,緩緩朝寢居而去,珊的燈光映照在臉上,露出兩張沉靜的面龐。

一路無言,哪怕回到殿室,一時間也是緘默。宮娥端盆送水,蕭妃接過絹巾,輕輕地擦拭面部,彷彿要將臉上的醉意抹去。

在弘德殿,蕭綽也是飲了些酒的,來自高昌道葡萄美酒。在當今之大漢,葡萄的種植雖然是遍地開花,伴隨着的是葡萄酒業的大發展,但若論質量、口感,還得是高昌道的葡萄酒最爲“正宗”。

不過,近些年,由於安西戰爭的緣故,也影響到了葡萄酒的釀製,價格日高,高昌葡萄酒也以其稀缺性,成爲一種奢侈品,尋常時候也基本只有權貴們能享受到正宗的高昌葡萄酒。

劉文濟也慢條斯理地洗手潔面,過程中仍未說話,一直到侍女們被屏退,蕭綽看着沉默已久的兒子,低聲問道:“羨慕嗎?”

劉文濟如今雖然才十三歲,於天家而言,也不算小了,蕭綽的問題雖然沒頭沒尾,但劉文濟卻明白她指的是什麼。稍作斟酌,應道:“羨慕!”

怎麼能不羨慕,適才的弘德殿宴,雖然只是家宴,但明顯多了個主角,太子劉暘的光芒似乎轉移了一部分到劉文渙身上。過去東宮之內,兄弟之間,劉文濟一直是處於一種隨從附庸的狀態,從來不爭,也沒想過爭。

然而今日,當劉文渙得到父親的認可與祖父的賞賜,當旁人將目光獨獨矚目於劉文渙身上,當身份地位的懸殊變得明顯後,劉文濟是有些心血來潮的。

此時的劉文濟,並不能準確描述出自己的感受,但總歸是有些不舒服的,或許有羨慕,有嫉妒,還有不甘

聽得兒子給出的乾脆答案,蕭綽不免意外,頭一次以一種探究的目光審視着他。原本,蕭綽以爲對這個問題,劉文濟是會給出相反的答案,哪怕只是矜持地表示一番,結果卻有些出乎她意料。

而比起這個答案,其背後透露的一些細微的變化,則讓蕭綽有些心慌,又莫名地有種期待。緩緩近前,坐在劉文濟身邊,嘴帶笑意,溫和地說道:“爲何羨慕?”

劉文濟搖搖頭:“不知!只是羨慕!”

蕭綽問道:“是羨慕獲得爵位?還是祖、父的寵愛?”

劉文濟沉默了下,道:“那些都是大哥應得的!”

看着滿臉平靜的兒子,蕭綽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掰正他的身體,認真地問道:“告訴娘!你也想要嗎?”

面對這個問題,劉文濟明顯有些緊張,臉上掩飾不住一種名爲期待的神色,深吸了一口氣,低聲道:“兒只是覺得,自己該向大哥學習。等兒到十六歲,不知是否也能如大哥那般,腳踏實地,行萬里路!”

聞言,蕭綽臉上再度綻開一道笑容,濃郁的笑意甚至顯得明媚,擡手輕輕地撫了撫劉文濟後腦勺,道:“你未必要行萬里路,亦可讀萬卷書!”

聽到這則建議,劉文濟兩眼微亮,但很快又變得黯然:“讀萬卷書,也能封侯嗎?”

“文濟,你當知曉,你與世間那些士林學子不同,你讀書識理,並非像他們那般爲了功名富貴。你的出身決定了,你不需要爲了區區爵位而煩惱,同樣,你也不能過於積極地去爭取一些本該得到的東西”蕭綽輕嘆道。

對蕭妃的話,劉文濟聽得很認真,但顯然不大明白,並且直接搖着頭:“孃的話,兒有些聽不懂!”

蕭綽還是一副循循善誘的模樣,輕聲道:“雖然娘並不想說起一些事,更不希望你受到干擾,但今日話已至此,你便姑且聽之。你身上流着一半契丹人的血”

“可是我從來不認爲自己是契丹人!”劉文濟突然爆發了,有些激動地衝蕭綽道。青蔥的面龐雖然稚嫩,但表情十分嚴肅,目光異常堅定。

迎着其堅定且帶着質詢的目光,蕭綽微微一笑,平心靜氣地道:“娘知道!娘也從不認爲你是契丹人,也不希望你是,但旁人如何看待,卻不是我們母子能左右的了!”

“大漢有那麼多各族文武,功臣勳貴,乃至開國元老,難道朝廷不曾視他們爲國人?難道史冊上沒有記載他們的功績,昭烈廟沒有祭奠他們的英靈?”劉文濟道。

“你說的很有道理!”劉文濟質問是如此鏗鏘有力,蕭綽聽之兩眼則更加明亮了,以一種認可的語氣道:“但是,有些事實是無法改變的,娘確實是隨你外祖父南下的契丹女子,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

誰也無法否認你是漢人,因爲你是大漢皇孫,身上流淌着一半天下最珍貴的血脈。然而,你若想獲得與你大哥同等的東西,卻註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聽母親這般說,劉文濟眉頭緊緊地鎖起,牙齒下意識地咬着脣,很是用力,幾乎咬出血,但蕭綽沒有阻止他,今日的話,對劉文濟的衝擊顯然是巨大的。

但這些事是必須要經歷的,十三歲不小了,在草原上甚至已經可以看作成年勞動力,也該經事了。雙拳握緊,氣息粗重,胸脯幾度起伏,劉文濟忽然擡眼看向蕭綽,兩眼微微泛紅:“祖父與爹也是如娘所說那般看待我嗎?”

聞問,蕭綽笑容溫和而具備感染力,柔聲道:“你從小就受你爹薰陶,又常被召見侍奉祖父膝下,你覺得他們有對你區別相待、另眼相視嗎?”

劉文濟想了想,繃緊的身體慢慢放鬆下來,肯定地道:“沒有!”

“你要知道!”蕭綽微微頷首,鄭重地道:“你或許需要數倍的努力,方能得到外臣民們的認可,但是,千萬外臣民的意見,都不如你祖、父二人的想法重要!”

見劉文濟若有所思,蕭綽又悠悠然道:“娘再回答你適才的問題。讀萬卷書,未必能封爵,但是,你大哥行萬里路,所行只是西北一路,所見只是安西一隅。而你若能讀一萬卷書,卻可見朝廷、萬民,以及整個天下”

母子倆的談話,持續了很久,一直到夜深人靜,劉文濟方纔告退。而最後,蕭妃再度給劉文濟一個叮囑,要他牢記今夜的話,但不可對外泄露半個字,同時,他對祖與父,對東宮二妃,對劉文渙,乃至對才一歲的三弟劉文澎的態度,都要一如既往,不得有任何怠慢。

劉文濟身上,過去呈現的最大特點,就是聽話,同時還認死理,重承諾,答應母親的事情,就更不可能食言了。

不得不說,這一夜的談話,對劉文濟的觸動很大,雖然還有諸多迷惑不解之處,甚至顯得懵懵懂懂,但十三歲的劉文濟,在精神上,經受了一番從未有過的洗禮。

至於這樣的洗禮,會對他造成多大的影響,對他的未來產生多大的作用,還有待檢驗。至少這一夜後,很多對劉文濟熟悉的人都發現了,皇孫殿下身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一些不可名狀的變化,有些奇怪,但並不讓人反感

第70章 大禮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428章 用心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17章 鼓譟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109章 在長安第25章 開寶新政第52章 巫宦之國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52章 聯姻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285章 家務事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707章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94章 寬仁的處置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00章 梁山濼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60章 家事、國事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90章 交趾收復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62章 難得遲疑第37章 新政第153章 削藩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43章 事畢第127章 西路奇兵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39章 長沙第86章 籠絡人心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393章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29章 請纓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08章 井陘第69章 東出太行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7章 戰略所向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342章 殺肥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32章 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