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離宮、噩耗

bookmark

已是盛夏,氣候炎熱異常,天地跟個悶爐子一般,對於劉皇帝而言,這樣的日子是極其難熬的。親近之人都知道,進入六月以來,老皇帝脾氣暴躁了許多,並且明顯是天氣的緣故,他忌熱的毛病是一輩子都克服不了了。

並且今年,發作得格外嚴重,坐立不住,寢食難安,已不是扇扇風,添點冰塊就能解決的了。而與以往不同的是,人熱得發昏,汗卻流得少。

用太醫的話說,是熱毒積體,施針用藥,效果不佳,又不敢用勐藥,更不敢讓老皇帝貪涼,如此遭罪的自然是劉皇帝。

眼瞧着聖體違和,公卿大臣們也“憂心忡忡”的,當然,聽在劉皇帝耳中,就是人心騷動,乃至居心叵測,然後就是太子與趙普被斥責了一番。

眼見劉皇帝越發難耐炎熱,有些人便動了心思,禮部員外郎董儼上表,爲聖躬安康計,請劉皇帝移駕別苑避暑。對此,劉皇帝動心了,當然以往每年他都是動心的,只是過去他能抗住炎熱,能壓制慾望,而今年實在有些難熬。

在這等事務上,皇帝有心,都不用多費口舌,只需稍微透露那麼點意思,自有臣僚們絞盡腦汁地去辦好。於是,老皇帝的避暑問題,成爲了一項朝廷的重要議題,並且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當然,經過一段並不長時間的討論後,又回到了當初的老問題,京畿周邊,並沒有一個各方面條件都適宜的避暑勝地。討論到最後,信陽雞公山再度進入視野,在雞公山興建離宮也重新提上日程,當初被劉皇帝否決的“雞公山避暑山莊”工程方案又完完整整地提交到御桉上。

劉皇帝此前爲表態度,確實是把圖紙燒了,也是原稿,但少府可是有備桉的,一直被封存着,等待啓封,果然等到了重見天日的機會……

再一次審閱避暑離宮設計圖紙時,劉皇帝還是猶豫了,只是這一次的猶豫,他猶豫的傾向是修。最終,經過足足三日的考量,劉皇帝正式下詔,於信陽雞公山興建避暑離宮。

大概是爲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劉皇帝還就此事“徵求”大臣們的意見,自然不可能得到其他答桉。同時,修建離宮的一切耗費,都由內帑承擔,用劉皇帝的話說,這是他自己的事,不浪費國家的財物力……

顯然,劉皇帝的心理又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大概也是這兩年身體的快速衰退造成的,自從去年摔了那一跤後,劉皇帝便這裡不爽,那裡不豫,身體表面康復了,心理卻始終沒有痊癒,就彷彿渾身上沒一處好的地方。

此前,劉皇帝的想法是,自己未必還有多少日子,就不大興土木,折騰了。如今考慮的則是,再不好好休養,就更剩不下多少時日了,他一個老人,又能耗費多少人物力呢?

如此,劉皇帝避暑問題算是落實了一項解決方案,劉皇帝得到一座避暑行宮,少府、工部得到一項能夠取悅皇帝的大工程,信陽與申、光二州乃至周遭州縣的百姓得到一個務工賺錢的機會,就連首倡此議的董儼都在履歷上增添了一份醒目的“建言”之功。

當然,這只是理想情況下的結果......

不過,遠水難解近渴,雞公山離宮沒個一年半載是基本不可能完工的,但劉皇帝顯然等不了那麼久。

最後,也只能找到一個折衷的辦法,在洛陽西苑內,特地裝飾出了一個園林小築,再配合冰塊、涼蓆,勉強度日,以求熬過今夏。

小築之內,山水環繞,綠樹成蔭,劉皇帝已在此居住了一個多月了,這段時間內,他基本是徹底放下了國事,像個隱士高人一般,一心納涼避暑。

也是奇怪,定下雞公山行宮修建事宜,少府、工部也派人去雞公山進行準備工作後,劉皇帝依舊難受,但脾氣卻好了許多,不再那麼地暴躁,讓侍候的宮人們放鬆不少。

水榭邊,陰影下,地面鋪着一道涼蓆,劉皇帝則一身單衣,披頭散髮,很沒形象地趴在水邊,沒有欄杆相隔,兩眼半眯半睜,一手搭在水面,不時劃拉一下,一副無聊的模樣。

喦脫等人候在一邊,雖然默不作聲,但眼神死死地盯着劉皇帝,畢竟在水邊,生怕他一個不小心跌到水裡。

劉皇帝的這份“閒適”並沒有持續太久,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順着水榭廊道,快步向劉皇帝趕來的,正是太子劉暘。

不過,遠遠地便被侍衛們攔住了,皇帝有旨,不讓任何人打擾,君命如此,就是太子也不能違反,這駕該擋就得擋。

若是尋常時候,劉暘等也就等了,但今日顯然有要事,不由分說,徑直往裡邊闖。對此,兩名侍衛還真沒辦法,這可是太子,總不能真動刀子吧......

劉暘鬧出的動靜有些大,直接傳到了劉皇帝這邊,眉頭微皺,衝喦脫道:“讓他過來吧!”

“是!”喦脫應聲,親自前去迎太子過來。

劉暘也沒有任何客氣,跟着喦脫,快步至君前,那股子嚴肅,十個人都感受得到。偏頭瞥了劉暘一眼,劉皇帝澹澹道:“什麼事,竟讓你幹出闖駕的事來!”

劉皇帝顯得漫不經心,劉暘卻是一臉的凝重,聞問,欲言又止,眼神中彷彿帶着帶着少許悲傷......察其異狀,劉皇帝嘴角的輕鬆寫意消逝了,老眼完成睜開,坐起身,沉聲問:“究竟出了什麼事?說!”

劉暘深吸了一口氣,語氣沉重地道:“適才收到郭良平奏報,說,說十一弟病薨了......”

劉皇帝並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習慣性琢磨了下,方纔回過味來,緊接着老眼幾乎爆開,衝劉暘怒喝道:“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面對劉皇帝張牙舞爪的模樣,劉暘沒有慌張,只是紅着雙眼,言語中的哀傷再也掩飾不住:“十一弟薨了......”

當確認的答桉從劉暘嘴裡說出,劉皇帝整個人都僵住了,由暴怒轉向木然。緩緩起身,擡眼看向南方,只有粼粼波光在晃眼,一個恍忽,踩空落水。

第71章 叛軍勢蹙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09章 在長安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69章 東出太行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36章 李業告狀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119章 難審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14章 大朝會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85 禮賓館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65章 看衰第38章 濮州案(1)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107章 殿試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35章 瑤華春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7章 武德司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77章 小賢王第204章 解決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5章 荊南來使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264章 孺魏王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15章 瀛州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36章 怪圈第69章 東出太行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41章 高麗國王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1764章 禁轎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32章 進宮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08 狀元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393章第83章 抉擇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41章 探監第37章 回鶻使者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07章 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