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

bookmark

回到廣政殿的趙普,並沒有在垂拱殿時那般坦然自如,遊刃有餘,老臉上甚至有點後怕的表情。【.\nCOM思兔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面,無錯內容修復最及時,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器訪問.\nCOM官網】一想到老皇帝最後那惡虎般的眼神,趙普便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趙普不知道他在劉皇帝面前耍的花招會不會奏效,信心總歸是不足的。

老皇帝如今對任何人事都不可能完全信任,包括引爆此次風波的王禹偁,老皇帝就當真能容忍嗎?對其所說,就全盤接受認可?

只怕那寬容動情的表面下,是一顆隨時噬人的心,王禹偁也是好運,多少次遊離於生死邊緣,這背後究竟有多恐怖,怕是他自己都沒有意識清楚。

此番,又在御前大放厥詞,在趙普看來,既不知輕重,更不知死。

“趙公!”回到政堂,落座還未及吃口茶,便見一名官員走了進來,鬚髮灰白,但精神矍鑠,正是尚書右丞辛仲甫。

辛仲甫曾任刑部尚書,後遷尚書侍郎,等趙普還還朝復相,更進一步,擔任右丞,成爲趙普最得力的下屬,也是朝廷中樞屈指可數的實權人物。

“不知情況如何?”落座,辛仲甫也不客氣,直接詢問道。

瞥了他一眼,趙普嘆道:“天威震動,龍顏大怒!”

“可想而知!”辛仲甫頷首,面無意外:“那王禹偁怎樣了?”

“垂拱殿中的小風波算是平息了,但是河隴一場軒然大波正在醞釀了!”趙普凝眉長嘆道。

見辛仲甫關切的目光,趙普簡練地把劉皇帝交待之事講述了一番。辛仲甫聞之,也在少許沉默後,說道:“如此也好,河隴一些官員,做得也確實過了……”

“好了!”趙普擺手示意了下,然後衝外邊喚道:“來人!”

很快地,一名值日官入內,恭謹地拜道:“相公有何吩咐?”

“去一趟都察院,把左都御史請來!”趙普吩咐道。

“是!”屬官不敢怠慢,立即動身去了。

收回目光,趙普又看向辛仲甫,繼續方纔的話題:“陛下要我們就王禹偁所奏隴西之事進行調查覈對,然而隴西的情狀你我心裡也都有個把握,縱然與王禹偁所言有出入之處,總歸是不大的。

從榆林之亂到遠征安西,從盧多遜案到官場整肅,這近十年來,西北就沒消停過,換了那麼多人,也殺了不少人,依舊是積頑難改。

大政之下,官民疲敝,是可以理解的,然有人籍此興風作浪,上下其手,咎歸朝廷,利歸私囊,陛下豈能容忍?”

“這都是盧多遜當年留下的禍患!”辛仲甫沒來由地說出這麼一番見解。

甚至把趙普都驚了下,老眉擰了下,不由多看了他兩眼,畢竟盧多遜可是趙普的死對頭,哪怕人早已作古,但至今思來,仍舊記憶猶新。而當年盧案爆發時,也正是眼前的辛仲甫對其主審的。

“之瀚,過往之事,就休要再提了,當下該考慮的,是河隴的局面當如何收拾。”趙普這麼說道。

“不知聖意如何?”辛仲甫問。

趙普道:“陛下顯然有嚴懲厲誡之意,然而令人奇怪的則是,這一回卻還沒有動用皇城、武德二司,而是讓有司操辦!”

對此,辛仲甫也琢磨了下,而後說道:“聖心難測啊!然,不用二司,對朝廷體統而言卻是好事,能少不少冤屈,也能更好把握分寸。但此事,還得費些辛苦,以報聖躬,不知趙公有何打算?”

聞問,趙普直接看着辛仲甫道:“老夫有意,讓之瀚兄與楊郡公、王禹偁一起去河隴,既表重視,也能辦好此差!就是要辛苦之瀚親自跑一趟了!”

辛仲甫心中默默盤桓一陣,拱手道:“責無旁貸,不敢言苦!只是,楊郡公通情理,王禹偁嘛”

提起這個王禹偁,趙普也不禁面露頭疼之色,想了想,道:“不妨事,天都已然被他捅破了,到了西北,照規矩辦事即可!”

辛仲甫微微頷首,略作遲疑,又道:“趙公當知,西北困弊,根在何處,倘若不尋治本之法,就是處置再多官員,怕也只是揚湯止沸!”

趙普想到了什麼,思忖片刻,輕聲說道:“陛下今日鬆口了!”

“當真?”辛仲甫兩眼一亮。

趙普鄭重地點了點頭。

聞言,哪怕以辛仲甫之素養,也不禁搓了搓手掌,壓抑着興奮之情,道:“倘若如此,西北之行,信心倍增,西北官民有望,朝廷上下可安了”

顯然,對於西征之事,自上而下,朝野內外,早已形成了一股反對的力量,甚至不同派系的勢力都達成了共識,只不過礙於老皇帝的堅持,不敢過於炸刺罷了。然而,一旦鬆口,那股被死死壓制住的“民意”也將迅速爆發出來。

莫說西北,就是中樞朝廷又何嘗不是“苦西征久矣”,那麼多支援安西的軍需輜重,可不都是從西北刮地皮得來的,國庫的耗損也是巨大的。

“楊郡公左都御史”做好交待,趙普突然又意識到了什麼,嘴裡呢喃一句,一雙老眼中的意味由深思轉變爲恍然。

老皇帝怎麼可能讓王禹偁去掌管都察院,就他那脾性,放到如此高位,豈不是給自己添堵。

退一萬步說,楊業的左都御史,可也是劉皇帝欽點的,上任也就一年,這是老皇帝佈局朝廷權力的一項重要安排,豈是區區王禹偁所能替代的?

那垂拱殿上,老皇帝那番說辭與表態念及此,趙普臉上也露出一抹諱莫如深的表情。

傍晚,東宮弘德殿,左右侍從被屏退一定距離,獨劉太子劉暘一人,聽着內侍王約的彙報。其口述內容,當然離不開宮裡的消息狀況。

最近一段時間,劉暘就如其對慕容德豐所言一般低調,放下一切權力與事務,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安靜地在東宮做着“寓公”。然而,朝廷上下宮廷內外,能夠擺脫他耳目的事情,實在不多,何況今日垂拱殿之事,本身並沒有保刻意對外保密。

等王約彙報完,劉暘那威嚴的面龐間,也不由復現出少許複雜的表情,沉吟良久,方喟然嘆道:“王禹偁,王元之,書生意氣,這些年,當真是一絲未改啊!

待在地方也好,京中,實在非他這樣的人爲官之地”

甚至於,劉暘覺得,王禹偁只是適合待在州縣,那些離劉皇帝越遠的地方越好,如此,憑他那一腔赤誠與真性情,倒也能護得一方太平、爲百姓做些實事,否則,禍福難料。

以朝廷如今的政治氛圍與格局,對王禹偁這樣的直臣而言,實在不算友好。

嘆息兩聲,劉暘擡頭衝王約吩咐道:“將十弟送來的那盒‘謝公餅’,給趙相公府上送去。”

“是否要帶什麼話?”王約請示道。

“不用!”劉暘淡淡道:“把餅送到即可”

在王禹偁之事上,劉暘與趙普二人之間,也算心知肚明瞭。當初,將王禹偁奏章扣下,真正做出這個決定的,乃是劉暘,趙普只是見證者,至於緣何,當然是爲了保住王禹偁。

而趙普主動攬過此事的用意,劉暘也在得知情況後的第一時間明瞭,不論效果如何,趙普總歸是一片好意。

雖然劉暘自覺坦然,但今時今日,他也一點不敢過於樂觀,如實解釋,老皇帝會是怎樣的反應,是像“理解”趙普那樣理解他這個太子,還是

“殿下,而今內外廷已經傳開了,說陛下已有意罷西征!”王約又提起一事,作爲貼身內侍,他對自家主上在意什麼,也是有些數的。

不過,聽到這則消息,劉暘的面上卻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只是在簡短的思考後,輕聲迴應道:“知道了!”

而若從本心,劉暘當然是不支持繼續西征的了,考慮也很簡單,那是筆虧本生意,並且隨着年月流逝,越來越重。

若定要對外開拓,劉暘是寧肯面向南洋,至少,那裡還能看得到回頭錢

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35章 室韋覆滅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347章 割韭菜第70章 衛公辭世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160章 平定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92章 定州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1790章 憂勞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82章 矛盾第68章 二次北巡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51章 聽政2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88章 天子金令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79章 “撫遠之戰”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25章 開寶新政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21章 西巡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380章 饒樂國第71章 北齊鎮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40章 家宴第175章 在滑州第76章 處置決議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46章 驕將第15章 漸不自知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4章 腹黑之謀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79章 父子問對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51章 林邑國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492章 事發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62章 難得遲疑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30章 蒼山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