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

bookmark

魏王劉旻在洛陽,到如今也僅剩下這麼一座府邸了,這些年下來,非但沒有置辦新的產業,就連早年的一些土地、莊園、房宅、產業都處理掉了。

魏王府一向是冷清的,即便主人歸來,也只熱鬧了那麼些許,因爲待在府中的除了劉旻與少數幾名僕人之外,便是三百衛士了。

雖因規矩所限,所有衛士都卸去甲冑、強弩,但王府依舊被搞得像個軍營,令行禁止,軍威森嚴,於旁人而言,這魏王府當真是個龍潭虎穴了。

不過,對堂堂趙王來說,就不夠看了,那些剽悍無比的百戰之士,見了劉昉幾乎都下意識地低下腦袋,以示恭敬。

並沒有等待通報,劉昉直接跟着王府管事尋劉旻而去。時辰雖已晚了,但魏王劉旻還沒就寢,非但沒睡,還很有閒情逸致地吃酒品菜,優哉遊哉,不過食案近側,同樣掛着一張圖,安西三國轄境及周遭勢力分佈圖。劉昉至堂間,首先看到的,也是那張圖,住步盯了一會兒,目光方纔轉向劉旻。

“四哥來了?”不知道吃了多少酒,劉旻的臉是微微泛紅,但見到劉昉,明顯清醒了許多,慌忙起身,朝劉昉一禮,指着食案道:“未及親迎,還望恕罪!”

“四哥,快坐!”親自引導劉昉入座,劉旻又朝一邊的僕侍吩咐道:“加軟席!再添一副杯碟!”

劉旻態度雖然殷勤,但分寸之間總給人一種矜持的感覺,對此,劉昉也沒多作話,撩起袍腳,跪坐於席墊上,一舉一動都透着股嚴肅。

劉旻則等僕人把餐具擺上,這才陪同着落座,看着滿臉肅然的劉昉,輕聲笑道:“四哥可是稀客啊!不過,有事何勞親來,只需派個人通知一聲,小弟自當上門,聽候吩咐!”

聽劉旻這麼說,劉昉擡眼,直直地注視着他,看得劉旻嘴角的假笑凝固了,方纔說道:“六弟,你我兄弟之間,一定要有這些虛僞客套之辭嗎?”

劉昉此時的眼神裡,包含了太多東西,劉旻感之,目光也不由挪開了,輕輕地吸了口氣,一本正經地應道:“那就開門見山,四哥夤夜來訪,所謂何事?”

聞問,劉昉眼皮子都沒眨一下,仍然盯着他,淡淡然地道:“太和樓的酒沒有吃盡歡,還有餘興在此小酌?我剛從宮裡出來,以你的見識,難道不知我的來意?”

劉旻斟酒的手頓了下,然後繼續着手上動作,從容答道:“先帝駕前養了兩條狗,如今看來該是被二哥馴服了。也不大緊,本非密會,所言所議,無不可與人言者.”

見劉旻這副不以爲意的樣子,劉昉眉頭擰起,但沉默少許,方纔以一種嚴厲的語氣道:“劉文淵年輕氣盛,不知分寸,你也不曉輕重,要和他們一起鬧?”

面對劉昉的質問,劉旻卻是回了個意外的眼神,道:“難道四哥對你的北庭國,就一點都不在意?”

不待,劉昉迴應,劉旻又自言自語道:“也是,北庭那等窮僻之地,如何配讓四哥掛懷!先帝如此安排,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就是我也難免爲之不平,區區北庭國,如何值得四哥對大漢的赫赫功績?”

聽其言,劉昉仔細打量了劉旻兩眼,有些悵然地說道:“你的見識,何時變得如此狹隘了?我,又是貪利好名之人嗎?”

迎着劉昉的目光,劉旻卻有些心虛地不敢與之對視了,沉默少許,略顯失禮地自己先悶了口酒,道:“四哥自是堂正坦蕩,我當然自愧不如!

我很清楚,在安西,是四哥一直謙讓於我,心中也常懷感激。只是.”

說到這兒,劉旻看起來有些壓抑了,見狀,劉昉眉頭稍微舒展,擺手道:“既往之事,不需再提了!我是先帝之子,是大漢親王,無論何事,只依詔令而行,不論先帝,還是今上!”

劉昉表情肅然,語氣更是斬釘截鐵,劉旻聽了,明顯呆了下,方纔苦笑道:“在衆兄弟心目中,或許四哥纔是最難釋懷的那人!”

“那就是你們看錯了我劉昉!”劉昉淡淡道。

擡眼看向劉昉,也就在此時面對這個四哥,劉旻竟不禁生出了從未有過的自慚形穢的感覺。沉吟少許,劉旻低聲道:“爹崩逝不遠,就有人着急跳出來,更改先帝之政,打壓諸國皇子!身爲先帝之子,豈能坐視不理,任人炮製?”

“所以你們就準備串連生事?”劉昉厲聲道:“你們針對的是呂端?還是新朝新皇?其中問題厲害之處,你難道沒有一點認識?”

實事求是地講,劉昉一番責問固然不大好聽,但也算肺腑之言,若非兄弟之誼以及多年同袍過命的交情,是絕不會如此開口的。

劉旻當然自非不知好歹之人,心有所感,也嘆息一聲道:“四哥一番肺腑,我也就坦誠直言了。此番風波,本非諸王挑事,然有人既欺上門來,咄咄逼人,還不容我等反擊?

雖然呂端那些人的提議很剋制,說什麼略作調整,道什麼短暫減省,但是,這等事情,有一就有二,開了這道口子,接下來朝廷便有層出不窮的理由與手段使出來,先帝苦心孤詣構建的封國之制、開拓之風,都將遭到破壞乃至廢止。 封國短點支持,損失些利益,不甚要緊,但我絕不能坐視先帝之志被褻瀆。呂端,開寶功臣,先帝何等恩遇器重,沒曾想,最先跳出來反對先帝,恰恰是這等老臣,真是諷刺,不管爲臣爲子,都必須反擊!”

劉旻此言說得是義正辭嚴,只是想讓人相信完全發乎真心,似乎也有些困難,不過,部分內容對劉昉還是有所觸動的。

沉靜的雙眼中閃過一抹回憶之色後,劉昉方回神,看向劉旻,仍舊口氣嚴肅地道:“所以你們選擇搞對抗,攻訐呂端,攻訐新朝第一宰相,對抗朝廷,對抗陛下?”

“你自忖,能鬥得過陛下?”

面對這直接的詢問,劉旻一時啞然,激動的面龐也漸漸變得凝重,不服道:“難道選擇默默忍受,任人炮製?”

“他呂端,能奈何得了你們這些封國王?敢藐視世祖皇帝之子?你們這些國王,又有哪個是好相與的?”劉昉有些惱火地說道:“你這副委屈之態,又是裝給誰看的?”

一連三問,問得劉旻尷尬不已,臉色變化幾許,粗着嗓子道:“那呂端背後,站的又是誰?”

“既然心知肚明,又何故裝傻充愣,你以爲,二哥會向你們妥協?”劉昉懟回去。

劉旻埋下頭,看起來似乎徹底自閉了,過了好一會兒,擡首,第一次真正直視劉昉,道:“四哥,直說吧,二哥遣你來,究竟有何意圖?震懾?威脅?收買?抑或其他”

劉旻乾脆,劉昉也不再囉嗦,也直白地道:“陛下之意很簡單,封國之事,他還需仔細考量,但你們串謀攻訐呂端之事,不許成行!”

微微停頓,劉昉儘量讓自己語調輕鬆一些,淡然道:“平心而論,陛下態度,足夠坦率,朝廷需要穩定,這個關口,哪個冒頭,就打哪個!”

聞言,劉旻嘴角掠起一道哂笑的弧度,道:“那呂端呢?”

劉昉立刻反問道:“你是想讓陛下親自給你解釋?”

“不敢!”兄弟倆對視了一會兒,還是劉旻率先別開目光,卻以一種嘲弄的語氣道:“四哥,就是侍奉爹的時候,你都沒有如此謙恭謹慎,浮於表面吧!”

聽到這話,劉昉麪皮抽動了幾下,倏地盯向劉旻,眼神凌厲:“你想說什麼?”

“隨口一談罷了!”劉旻擡了擡手,悠悠道:“陛下既然如此坦誠,又勞四哥出面了,我自無不應之理,此事若能到此爲止,我也可以收手。不過,其餘諸王如何想,就與我無關了。

其他人壓一壓或許也就罷了,但南洋諸國,五哥、劉淳、文海、文浣他們,朝廷該給一個交代!不論如何,爹都在天下看着了.”

劉昉對此,也多少有些觸動,深吸一口氣,略帶唏噓地道:“我聽詔令行事,至於其他,我也管不了太多。人心難測,就是骨肉兄弟,又能把握幾分?”

“四哥,今夜呵斥也好,責難也好,感慨也罷,但就此一句,說得最真!”感受到劉昉言語中壓抑的情緒,劉旻輕笑道。

說着,劉旻又斟了一杯酒,雙手捧起,鄭重地向劉昉道:“四哥,我們也有好一陣子沒有坐談對飲了,今夜一醉方休如何?”

劉昉低頭看了看面前的酒杯,淡黃的酒釀在燈火下泛着光彩,又擡頭瞧着面帶期待的劉旻,拾起杯,果斷飲盡。

見劉昉如此給面子,劉旻面露笑意,但緊跟着,劉昉麻利地起身,徑直朝外走去,道:“我還有差事!”

在劉旻的目光下,步至堂門前,劉昉又住步,回頭撂下一句話:“聽我一句勸,別折騰了,早點回安西去吧,京城、朝廷,也是更不該是你們折騰的地方!”

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761章 新問題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284章 虛了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79章 大獲全勝第102章 絕境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97章 隰州第196章 橐駝兒第339章 那一腳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167章 請辭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56章 彌月之喜第429章 向南!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675章 血戰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25章 李史合謀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14章 門庭若市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31章 功成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83章 降將第398章 虞美人第79章 滏陽之捷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35章 瑤華春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44章 堂審第127章 不允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40章 城塌了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84章 夏州降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90章 關右節度第406章 調任半島史話·桓王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192章 劉銖案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53章 有詩云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384章 反響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27章 不允第265章 楊無敵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