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27 南洋勾吳

建隆五年,渤泥洲,朝暉城。

這座坐落於渤泥洲北部的城市,乃是大漢帝國勾吳國都城,是當下渤泥洲內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也是漢文明在渤泥洲內的傳播中心。

早在開寶中後期,漢人的足跡就已經遍佈渤泥島沿海周遭,並建立了大小不等的貿易點,坤城就是最早的一批的漢人聚居點。

不過,那時帝國的經營重心在南北金洲與爪哇,對渤泥島只是簡單關照,因此漢人在渤泥洲上的發展,處於一種相對緩慢的態勢,對洲內土着邦國渤泥國很謹慎,往來頻繁的漢商常互贈禮物以維持關係,對土着的貪婪襲擊,也只有基本的扞衛抗擊,少有擴大事態。

隨着劉昀、劉淳、郭良平率海陸大軍南下,滅三佛齊,平定爪哇,世祖皇帝大封南洋,漢軍的艦船與軍隊也第一次大規模入侵渤泥島。

在洲內漢商的配合下,迅速佔領渤泥洲沿岸城鎮、據點,這就是一場軍事旅行,幾乎無難度可言,只在攻取渤泥都城的時候稍微遇到了些阻力,但漢軍強大的武力面前,其抵抗也如紙一般脆弱。

建國數百年的古國渤泥,就這樣以一種悲涼無奈的結局收場,國滅之後,整個渤泥洲就成爲了大漢官軍商民的後花園了,自由通商,任意馳騁。

漢人對渤泥道開發程度的加快,也正是從渤泥國滅國之後開始,但是,這片地廣人稀的洲陸,武力征服容易,文明同化也不算難,最大的阻力,反而是一窮二白的開拓與建設。

到建隆五年,已經三十多年過去了,漢人對渤泥洲的探索,也基本只停留在沿海地區,而廣闊的陸地深處,大部分仍舊是處女地,河流所及也大部分被土着部落所佔據。

即便如此,曾經的聚居點與交易場,也在漢人商民的主導下,形成了一個個沿海城市、鎮甸,當然避免不了來自渤泥國餘孽以及不臣野蠻土着的襲擾,但面對這些威脅,都不需正規軍,漢人商民武裝就能對付。而相比之下,蚊蟲、疾病、瘴氣這些惡劣的自然生態,對漢族移民的威脅要大得多。

朝暉城,是在原渤泥國都的基礎上改造擴建而成,不管在漢人眼中渤泥洲是怎樣原始落後,但能夠成其邦國,作爲都邑,其各方面的條件與基礎,總是要優於其他沿海鎮甸。

而從封國的角度來說,世祖皇帝與太宗皇帝對吳王劉暉都還是不錯的,畢竟這一片洲陸中,文明開發程度最高,也相對最成熟的一片土地,都給了他這一脈。

吳王一脈對渤泥洲的經營,始於雍熙四年,當年吳王劉暉因“公府弊案”被判圈禁一年,府中大權交與世子劉文渝,並交待其經營封地,以避朝中風波。

劉文渝當時便開始調措錢糧,徵召人手,籌備出海事宜。以參軍鄭峙爲首,組織起第一批“墾殖團”,人數在兩千人上下,其中涵蓋了公府扈從、僕傭、佃民、工匠以及從社會上徵兆的水手、團丁等等。

當年冬墾殖團自上海港啓航,於雍熙五年二月抵達渤泥城,開始了正式的“墾殖”。當時的渤泥城,只有郭良平遣駐的幾百軍隊以及稅務官,算是官方管理人員,只能維持基本到簡陋的秩序,而其運轉實際是由一干漢地大族、富商說了算。

這樣的模式,前前後後持續了差不多有十年,並且發展得還不錯,但其中伴隨着的衝突、流血與死亡,也是可以想象的,而罪惡往往能在一定時期內澆灌出繁榮之花。

而隨着吳國公府墾殖團的到來,當地的局面立刻就被打破了,因爲真正當家做主、一錘定音的人來了,從名義上與實力上,都是如此。

“吳國公”這條強龍的到來,意味着渤泥城將走向另外一種秩序,必將導致利益的衝突與重新分配,這個過程也註定不可能是平順的。

平心而論,公府墾殖團的到來,還真就有摘桃子的嫌疑,這對苦心把渤泥城經營出來的幾大家族來說,一時間是很難接受的,抗拒心理之下,各種明裡暗裡的牴觸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只不過,小鬼雖然難纏,但原渤泥國土,可是大漢帝國皇帝欽封與吳公的,有着官方的大義,這一點就不是一干所謂家族能夠抗衡的。

而被劉文渝選作墾殖團長的參軍鄭峙,也不是凡人,至少不是善人,這可是在帝國體制內部從基層打熬出來的人,還曾專門去武德司主管的刑徒營參觀學習過。

對於渤泥城幾大家族緊張不滿情緒,鄭峙洞若觀火,不過一直沒有動手,其主要精力都放在墾殖團的安定、南洋官方的聯繫,還有就是把吳國公府的大旗與招牌打出來,宣告這座城池與土地真正的主人到來了。

隨着雍熙六年,來自公府第二批的墾殖團支援到達,已經基本熟悉當地情況的鄭峙動手了,一場收權歸治行動,或者說是立威行動,來得迅疾如火。

就和廣袤南洋地區呈現出來的風貌一般,南下墾殖的大漢官民們同樣感染了不少野性,甚至少了許多敬畏,幾大家族中,竟然有人敢反抗,明晃晃提刀的那種。

一場血拼是無法避免的,即便南下“傳播”文明的漢人,有些也需要鮮血,才能將他們的腦袋滌盪清醒。原本渤泥城有“八大家族”,雍熙六年之後,就只剩三個了,並且其中兩個都與帝國權貴有關。雍熙六年之時,捨得紮根南洋發展的帝國權貴,實則還不算多,但渤泥城就有兩個。

在完成基本的整頓收權之後,鄭峙爲首的公府墾殖團,也正式開始了對渤泥港城及其周遭地區的經營。還在渤泥國時代,此地就以農業爲主,加以漁鹽之利,這些也是漢人所擅長的,幾乎無縫銜接,並且漢人帶來的是更加先進、精細的技術辦法。

同時,商業與小手工業,也逐漸被髮展起來,能夠誕生所謂幾大家族,本身就意味着當地在經濟上的積累。而鄭峙做的,是要繼續壯大,爲公府建國打基礎。

一朵文明之花的成長綻放,需要足夠的養分,而滋養南洋“勾吳國”這朵驕花的養分來源,主要有三處,一是當地豐沃的自然水土,二是當地的土着、舊國民,三則是通過南洋航線不斷輸送而來的漢人,尤其是第三者,那是漢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立足的根基。

從雍熙五年起,每年都有吳國公府從帝國本土徵募人口,從帝國的沿海港口,輸送至封地,每次的規模都不算特別大,多者兩千餘人,少者數百到一千,每年一到兩次,但貴在堅持。

一直到雍熙十二年,這個節奏方纔放緩,主要由兩方面的因素導致。其一是成本問題,即便是造船技術、航海技術以及航海路線都相對成熟的雍熙時代,走正規渠道往數千裡之遙的渤泥洲運輸一個人,用最極致的辦法去壓縮成本,平均每個人也得耗費4貫錢往上。

就這,還不包括前期人員的徵召集中、物資的準備供應、到岸後的安頓落戶,還不排除途中的風險,海上行船傾覆的情況比比皆是,就吳國公府的人口輸送,葬身在南海汪洋中的移民,不下四千人,船隻+人員損失及相應撫卹,足以讓吳國公府肉疼到骨子裡。

而各種技術人才、行政管理人員,他們的待遇與要求更高,再加上行政成本,以及墾殖拓荒過程中的損失......種種支出累積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沒辦法,吳國公府做事,得“堂堂正正”,走正規的移民程序,代價就是這般高昂。

然,即便以吳國公府的家底,面對這樣的輸血支出,又能支撐幾時呢?事實上,前後堅持了八九年,損失巨大也不動搖,已經是劉暉、劉文渝父子意志堅定了。

這,或許都是吳王劉暉一輩子最堅持的一件事了,雖然其中,勞心勞力操持此事的,乃是劉文渝。

另一方面的因素,則源於吳國公府內部的牽扯了,準確地講是劉暉諸子之間的矛盾。劉暉共有五子長成,除長子文渝之外,另有文波、文淙、文泳、文渤四弟。

劉暉從開寶後期開始,在政治上是一直遭受打壓的,老子不得志,做兒子也很難在仕途上有什麼作爲,因此,吳國公府下諸子,雖各有經營,但更主要的,還是指着公府啃老。

爵位問題,劉文渝佔着嫡長的優勢,很難推翻,但財產問題就有很大討論空間了,一個個盯得也很緊,尤其是同爲嫡出的劉文波與劉文泳二人,更是眼紅得緊。

公國拓殖,雖然是劉暉定下的,但也不容你長房如此肆無忌憚的轉移財產,那可是二三十萬貫錢啊,看得幾兄弟是異常心疼,心中更有怨氣。

於是,在渤泥洲上的拓殖,從公府的層面,就有明裡暗裡的阻撓。劉文波、劉文泳二人,又時不時地跑到老爺子那裡告狀、訴委屈。二兄弟有一句話倒也沒說錯,再不節制,公府下屬的財產都要被劉文渝搬空了......

基於這兩方面的因素,渤泥洲方向,來自吳國公府從帝國本土的輸血放緩了,甚至陷入了停滯。然而,經過近十年的不懈支持,以及鄭峙等人的辛苦經營,渤泥洲的開拓也日見成效,不只是渤泥城,還向外擴散到幾乎整個北部渤泥洲,將原渤泥國最傳統統治區域都正式囊括治下。

在渤泥國統治時期,其盛時都城人口也就逾萬,這個數字在雍熙十二年的渤泥城,已然突破兩萬,其中漢人就佔一半多。

而能供養一座兩萬人口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種最直觀的開拓成果展現,畢竟這意味着足夠的物產供應。當然,達到這等程度,其中的辛苦與犧牲,也是難以計量的。

對公府來說,最大的損失,要屬於鄭峙的病逝了,這個開拓前期最主要的執行者,也是最重要的控局者,更是最大功臣,在長期的勞累與辛苦中,染上疾病,暴斃而亡,而其留下的,是一個初具雛形的南洋吳公國。

當然,對鄭峙之死,惋惜之餘,吳國公府也給予了足夠的尊榮,封其爲馬驛伯,以其子鄭臺繼嗣。

同時,還在渤泥城內,給鄭峙立廟、樹碑,敘其功勳,讓後人永以銘記。因其最初是以參軍之職主持對渤泥洲的開拓,其廟名“參軍廟”。在渤泥洲內,參軍之職不只一人擔當,但參軍廟紀念的獨指鄭峙。

鄭峙死於雍熙十年,他死後,渤泥城少了一個主事者,對於繼任者,公府那邊重新打造了一個“管理層”,像鄭峙那種一家獨大的情況是不允許出現了,公府同樣防備着。

於是新的主事之權,被一分爲三,從渤泥洲當地提拔了一名開拓功臣劉褚負責軍事,此人乃是公府家將出身,劉文渝又將心腹王泰派去主管民政。

更爲重要的,劉文渝將幼弟劉文渤也派去南洋,主持大局,在劉暉諸子之中,庶出的劉文渤與劉文渝關係最佳,可謂親密無間。此事對於南洋吳國來說,意義尤其重大,這意味着劉暉一脈,正式向南洋邁出了步伐,這是關鍵的一步,也是歷史性的一步。

雍熙十三年,在啓動渤泥洲拓殖將近十年後,劉文渝親自動身出海,以吳國公世子,也以主人家的身份,駕臨渤泥洲。

劉文渝此行,除了視察十年開拓之成果外,也宣告南洋吳公國的正式成立,這當然首先得到了皇帝與朝廷的認可。雖然開國儀式上,作爲公國君主的劉暉缺席了,但並不妨礙其重要意義,北渤泥洲的歷史已然就此翻開了一頁新篇章。

開國之初,除了封賞功臣之外,劉文渝還將渤泥城更名爲朝暉城,取吳公劉暉名字中的那個暉字,也是對新吳國公國的美好寄望。

不得不說,新吳公國在南洋的拓殖建立,其過程堪稱是教科書級別的,基本完整地呈現了一個大漢封國從無到有的過程,絕不是中央朝廷一道金冊冊封就完事的。

到太宗駕崩,康宗繼位,劉暉晉吳王,封國也跟着升格成爲王國,在朝廷國書上,記爲“勾吳”,當然在民間與南洋地區也多呼之爲新吳。

也有稱之爲北吳的,因爲吳國的主要領地範圍在渤泥洲北部,同時在東北、西北部沿海各據一部分土地城鎮。至於渤泥洲其他區域,則分別爲劉淳建立的雍國以及劉晗建立越國所佔領。

等到劉文濟繼位,從康宗時代便一直以王太子身份統治吳國的劉文渝,終於熬死在太和樓彈了二十年琴的老父劉暉,成功轉正,繼位稱王,那時,他也已經四十歲了......

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27章 皇城司第1769章 影響力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52章 六穀土豪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361章 安東國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78章 火油彈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199章 出宮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488章 真實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364章 過韓府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34章 崇元殿中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53章 遁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170章 御宴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7章 小張探花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15章 瀛州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41章 西域戰況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49章 醫政第82章 矛盾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383章 敞開談第1769章 影響力第97章 擴*整頓第67章 又去一老第97章 隰州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39章 長沙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18章 商賈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4章 君臣同心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90章 關右節度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53章 兵臨刪丹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95章 遼帝第37章 覆滅在即第75章 高貴妃第270章 立場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25章 冬至宴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93章 生於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