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效郭威戰法

bookmark

秋夜下,微寒的風吹拂過十數裡連營,旗幟飄揚,明火晃動。除了必備的寨前守禦軍士與巡邏的士卒外,激情過後的將士們各居己營,枕戈而眠。

連日的行軍,身心雖疲,但劉承祐精神仍佳,就寢難眠,乾脆起身,召來李崇矩與楊業二人,陪他巡視南營。

李崇矩前番由御前侍衛一躍被拔爲內殿直都指揮使,驟起,未免傷了天子名聲,統軍幾個月,很是低調,勤勤懇懇,日益內斂,看起來越發純厚,並且以其樸實謙和作風,得人讚譽,並混得了個“老實人”的名聲。

但無人敢以此輕之,前一個這麼做的,內殿直都校楊廷偉,以犯軍法,差點被他直接砍了腦袋,那可是宰相楊邠的次子。當然,以李崇矩扮豬吃老虎的作風,估計也只是做做樣子,縱使未殺之,以將其軍仗三十,逐出內殿直,腿差點打斷。

楊邠雖愛子,但平日自詡執法爲公,屁都沒放一個,最後主動將其子貶至地方爲官。以其稟性,只怕遲早還會招致禍端。

相較之下,變化最大的,還得數楊業。此前的楊業,年輕氣盛,雖不失謹厚,但仍舊鋒芒畢露。而今,鋒芒猶在,只是不似之前那麼刺眼,但更加銳利。印證了那個道理,良材寶坯,只有經過悉心磨礪,纔可成器。

雖處大軍之中,周遭的保護力量一點也未放鬆,掃着執刀持盾,護衛在側的衛士。劉承祐讓帶隊的趙延進不要太緊張,但效果明顯不好,該怎樣還怎樣。

“平叛到此爲止,朕觀諸軍青年將校,數你楊業最爲突出!”邊走邊說,劉承祐語氣間絲毫不掩欣賞:“北卻賊寇,西制華州,援濟敗軍,挽助頹勢,力抗兇頑……”

“有賴陛下提拔信用,臣慚愧!”面對劉承祐的讚賞,楊業顯得謙遜。

算下來,近來軍中,統戰廝殺,最出彩者,當真莫出於楊業。如今的楊業,已不能用“新秀”來形容了。而楊業倒也沒飄,心裡很清楚,若沒有劉承祐近乎偏心的重用提拔,哪有他楊建功揚名的機會。

而對楊業的反應,劉承祐也很滿意。人在得意之時,往往容易飄,能做到寵辱不驚的,終究是少數,而楊業,顯然屬於少數人。

“楊將軍智勇雙全,那王繼勳號稱河中第一勇將,正面交鋒,也不是楊將軍的對手。自臨蒲城,據末將聞,軍中已有楊無敵之稱!”默然跟在旁邊的李崇矩,突然切入話題。

“楊無敵?”劉承祐眉毛眉毛微揚,有些意外,有些感慨:“名副其實!”

說着,劉承祐突然停住腳步,偏頭看向楊業:“你還未娶親吧!”

楊業愕然,對天子思維的跳躍明顯不適應,下意識地答道:“是的。”

“此戰之後,朕親自替你選一個佳偶,必是名門淑女!”劉承祐雙目閃着亮光,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

聞言,楊業反倒有赧然,訕笑以應。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小底軍的駐地在御營西北,瀕臨黃河,很大的一片營地,帶着人,很有目的性地走入其間,支使着一名小校,讓其領路直奔目的地。

連營之中,一座獨立的軍帳,若無專人引路,着實難尋。擡手止住,欲行禮的看守士卒,劉承祐悄步上前,掀開帳簾入內。

帳內,瀰漫着一股淡淡的藥味,伴隨着的,是一陣隆隆的呼嚕聲,行軍榻上,孫立那壯碩地身軀正躺在上邊。

知道其在與賊激戰中受了傷,劉承祐特來探望關心一番這個舊臣,不過見其這副安穩的睡相,倒有種擾人清夢的感覺。

不過,人都來了。

輕咳了一聲,無效,有些尷尬,變爲重咳,孫立終於被驚醒,迷迷糊糊地,手本能去置於枕邊的手刀,嘴裡罵罵咧咧的:“誰?敢擾某家好夢!”

“看你這中氣十足的樣子,朕倒安心了!”

劉承祐的聲音入耳,孫立倏地一下來了精神,驚坐而起,牽動傷口,疼得齜牙咧嘴,不過倒也認清了背手站在榻前的劉承祐。

趕忙起身欲行禮,被劉承祐止住:“你身上有傷,躺着吧。”

“謝陛下。”

孫立,這個時代造就的標準武夫,這麼長時間下來,已經對劉承祐完全臣服,至少眼下是這樣的。

“怎勞陛下聖躬親來?”孫立有點受寵若驚。

“你是朕的愛將,爲國爲君受創被傷,朕不過多走幾步路,不算什麼......”劉承祐淡淡地說道,這等話語,對孫立這樣的粗人,很有效果。

但見這粗人感動的神色,劉承祐便知,他的目的達到了。

與之閒談了一陣,勉慰一番,劉承祐離去。臨走前,給孫立撂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日後小底軍得給他帶好,並叮囑他儘快養好傷。

......

李守貞麾下的叛軍,在與官軍前後十數日交鋒之中,一共折了五千餘人,尤其是其所倚仗的牙軍,白文珂合軍北進之時,激戰之下死了上千人,可謂傷筋動骨。

在官軍齊聚之後,叛軍主要分爲兩塊,一爲河西津關,屯有三千士卒,以張延嗣、周光遜統率。剩下的一萬兩千餘兵,則據蒲城爲守,在城池不算大的情況下,還足以據城爲守,只是士氣低微。

而針對城防情況,劉承祐迅速地調整了一番官軍佈置。城東,以白文珂統軍三萬,爲行營東面指揮,劉承祐領中軍屯南大營,北面缺一,但有王晏率軍在臨晉一帶布控。河西,叛軍西寨則由藥元福領軍對付,受劉承祐令,那裡是官軍接下來的主攻方向。

河東城堅固,但河西的軍寨,防禦力可沒那麼強。只要拿下西寨,那麼在進一步削弱叛軍士氣的同時,還可將蒲城徹底變成一座孤地。

而在大河之上,尚有大漢的水師巡視其上,姑且算是水師的吧,船隻雖然簡陋,水軍雖然不多,戰力且不強,但掌控河東城周邊的這片水域,還是綽綽有餘的。

劉承祐稍諳虛實之道,雖有意先奪河西寨,但最先起大動作的,還是在河東城下。休整兩日後,隨着後續糧械軍器由水陸兩路輸送到前線,劉承祐下令,以陝州兵馬監押王玉爲壕陣使,率徵集而來的民夫,順寨壘,向河中城,挖塹壕,樹柵牆,立箭塔,層層逼近城垣。

同時,命隨軍的工匠帶頭,裝載弩械,建造砲車,搭設雲梯,準備塹板等攻城裝備。

一番大動靜,將城中叛軍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而見着官軍那逐漸逼近寨牆與箭塔,親自查看了幾次的李守貞頗感威脅,忍不住派王繼勳出擊,欲行搗毀之事,都被早有準備的官軍將士殺潰。

就如此前眼看着白文珂等軍從容立寨一樣,此番城中的叛軍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官軍安全迫近城下,搭設好堅固的攻城設施。

堅固的寨牆後,攻擊範圍內,一排排牀弩、砲車、火炮等攻城重械依次擺開,就如一頭頭露出獠牙的戰爭猛獸,震懾力十足。後方,是上百車巨箭,數萬顆砲石與“火炮彈”,彈藥充足。

劉承祐的戰法,在形式上,與“郭威平叛”相類,但是,目的與效果絕對有異,他欲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以雷霆之勢,攻破城池。

但是,最先發起進攻的,還是在河西。

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36章 怪圈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7章 恩賞問題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83章 抉擇第24章 巡遊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7章 小張探花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92章 定州事第141章 雌威第6章 遺奏十條第94章 汝公出山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317章 修法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278章 軍務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69章 愛將第304章 楚州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21章 道士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37章 回鶻使者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284章 虛了第14章 大論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01章 捐資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406章 調任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227章 延州事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40章 荒唐太子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481章 行宮第331章 泰來樓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55章 符氏姐妹第70章 衛公辭世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69章 禍事了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347章 談話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689章 高規格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5章 襄陽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35章 室韋覆滅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44章 聽政湖湘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8章 史弘肇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