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恩威齊下

bookmark

叛城下熱情的呼聲漸漸散去,官軍大營恢復平靜之後,南營這邊,劉承祐聚將,舉行了第一次御前軍議。

御帳設在南營,十分寬敞,可容百人,佈置很符合劉承祐的脾性,簡樸實際,沒有多餘的無用裝飾。

端居御坐,接受數十名將校的朝拜,見着這幹元臣大將折腰揖禮,不管其心裡究竟有幾分忠誠與恭敬,總歸是很舒心的。掃過一圈,目光在白文珂、趙暉、周暉等人身上瞟過,有所感,幾人身體下意識地繃緊。

還有一人,華州節度侯章,這匹夫埋着頭,裝着鴕鳥,劉承祐目光停留在他身上時,眼見着其頭埋得更低了。

“臣等作戰無方,致征伐不利,請陛下治罪。”該有的姿態是需要有的,白文珂作爲前線總指揮,率先出列向劉承祐請罪。

“白公免禮!”劉承祐眼下正欲和協諸軍,也不可能對白文珂等將做出什麼處置,出言安撫道:“白公乃大漢西陲鼎重之將,能望卓著,此番調度諸軍,打擊逆賊,前趨叛城,可謂勞苦功高!”

說着,又掃向其他將帥,勉勵道:“李逆舉叛,關右震動,兇頑猖獗,兩面而出。有賴諸君,挺劍躍馬,揚起伐鼓,率衆以迎,踊躍擊賊,方不致賊勢坐大!”

從劉承祐的態度可知,不以前事罪之,不管心中作何想法,總歸念其恩。先聚軍心,後穩將心,就是劉承祐初來的做法。以白文珂年邁之故,劉承祐特賜其座議軍,此番恩舉,則使帳中氣氛愈趨緩和。

隨其後,是周暉請罪,他的事,可要嚴重得多。

“勝敗乃兵家常事!”劉承祐表情平和依舊,似在勉慰,但只頓了下,語氣急轉,冷言厲色訓斥道:“然不敬主將,不聽勸告,不察敵情,擅自出兵,以輕兵攻堅城,累將士死傷,壞我軍紀,傷我士氣。剛愎自用!自以爲是!”

一串的詞眼自劉承祐口中吐出,一句比一句嚴厲。激動處,雙目中幾乎凝出殺意,扭頭問楊邠:“身爲大將,自作主張,任意妄爲,輕慢疏忽,以致軍敗,當如何處置?”

同列御帳的楊邠,忽聞此問,微感詫異,瞟了劉承祐一眼,生硬的面龐間不假辭色,直接道:“當斬!”

周暉在下,原本有些放鬆的心理早就緊張起來了,“當斬”二字自楊邠口中吐出,心中暗罵的同時,只覺頭頰生熱,注意到天子冷厲的表情,撲通跪倒告饒。

對這些元從老將,劉承祐繼位以來,一向恩勉有加,寬和以待,也使得彼輩驕矜難制。但這一次,周暉終於感受到了一絲不妙。

“來人!拉出轅門——”劉承祐一聲冰冷的招呼,使得帳中嚴肅的氣氛推至沉凝。

“且慢。”見劉承祐一副動了殺心的樣子,白文珂不由出身打斷,操着老邁的軀體起身,拱手道:“陛下,周將軍縱有過錯,亦是爲國家平叛,爲陛下盡忠,只是軍情不合,時機不巧,致有敗績。請陛下念起前功,從輕發落。”

白文珂爲周暉說話,有些出人意料,尤其是周暉,皺巴巴的醜陋面容間,難免愕然。劉承祐與老將對視了一眼,心中生起些異樣。

沒有接話,看向一旁的趙暉:“趙公,你覺得如何?”

聞問,趙暉斜了周暉一眼,略作思索,拱手道來:“二度進軍之時,李守貞引兵來拒,周將軍亦帥師力敵之,斬獲不小。念及前功,請陛下從輕發落。”

好嘛,這個時候,倒守望相助起來了。

面對白、趙二公相勸,劉承祐臉上終於露出了少許猶豫。眼神四移,撞到了馮道,這老頭立刻主動進言:“陛下,過程雖有波折,所幸未釀成惡果,而今叛軍已被束於愁城,做困獸之鬥。臨陣之際,若斬大將,是爲不吉。陛下或可稍作貶謫,以安衆心,亦給周都指戴罪立功的機會......”

“若非諸公相勸,朕定不輕饒!”見狀,劉承祐這才一撫帥案,盯着周暉道:“降爲小底軍副都指揮,留用軍中,小底軍暫由左右廂都指揮使孫立、吳虔裕典領,待平叛之後,再另作處置。你,可服氣?”

當然不服氣,周暉陰晴變化了一番,但慮而今的情況,哪敢答不服,沉着臉,拜道:“謝陛下不殺之恩。”

劉承祐自不會顧忌其心思,起身在御帳前逛了一圈,嚴肅道:“兵者國家大事,事關生死存亡,萬不得疏慢。朕不怕打敗仗,但是無謂的敗事與士卒損傷,朕絕不允許。望衆將,引以爲戒!”

“謹記陛下教誨!”時下的氣氛,不管劉承祐說什麼,再是驕兵悍將,都得老實地應着。

“陛下。”稍微沉默了下,周暉突然主動進言,似作提醒一般,殺意凜然:“前番與敵廝殺之時,軍指揮何徽、樊愛能怯戰而逃,致使我軍陣腳大亂,損失加劇。何、樊兩指揮以下十餘名逃遁將校,已盡數受縛于軍中,請陛下處置。”

聞言,劉承祐眼中閃過異色,稍微考慮了一會兒,吩咐道:“先拘着吧!”

對於彼輩,在劉承祐心裡,早就判定了結果。只是,他打算事後再處置,就如周暉之事一般,可不算完。這等可供借題發揮的良機,劉承祐怎會輕易放過。

只是他初至,能望未顯,賊未滅,功未成,便大肆殺罰將校,有沮于軍心。以軍法論,周暉之罪,縱免死,也絕不會這般輕巧。只是,這個時代,幾十年下來的軍紀陋習,就是這樣,要是全依法來判,那麼萬軍之中,恐少有無罪之人,這還是在劉知遠父子先後整飭軍紀的結果後。

大漢的國法森嚴,用刑嚴刻,對上下軍士,比起前朝當初,已經格外約束了,但猶不夠。前因軍法之嚴,軍中已有怨氣滋生。劉承祐也知,不能一味地負氣用剛,對軍隊的整改,還待慢工細活。

而此次親征平叛,待擊滅逆賊,攜戰勝之威,方可藉機對禁軍進行更進一步的整改。禁軍出點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之後劉承祐的動作,不懼落人口實。

前事處置完畢,方議兵,商討起破城克敵之事。對於河東城的情況,官軍這邊已然摸得十分清楚,城防、兵力、將領之類的,具已細察。城池之堅利,就擺在眼前,但就是這樣,往往難下嘴。

諸將自是紛紛請命,欲趁天子初至,士氣旺盛,急攻蒲城。爲劉承祐所拒,言河東城臨大河,樓堞完固,不可輕下。

劉承祐雖欲速滅李守貞,但那是戰略上的事情,在戰術上,面對堅城,還需緩圖之。他的腦子一直都是清醒的,若在克城準備不周全的情況下,便令急攻,城若不下,反傷士氣,不妥。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按照劉承祐的打算,需在圍寨鞏固,將李守貞困死,消其意志,亂其人心,且後續輜需到位,攻城重械佈置充分之後,再行嘗試進攻。這個過程,正可供諸軍將士熟悉戰場環境。

將自己的想法,盡陳於諸將,言之有理,衆人乃罷,受命各還營,秣馬厲兵。當夜,劉承祐下令,殺豬宰羊,大犒衆軍,以天子的名義恩賜,再攬一波軍心。

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45章 治安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444章 揣測者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218章 進兵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31章 議治湖湘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31章 功成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779章 四王畢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55章 符氏姐妹第93章 完了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407章 麻煩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36章 趙都帥第380章 饒樂國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49章 降表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461章 癲狂?第118章 棉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17章 機會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8章 皇子戍邊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75章 高貴妃第1773章 質問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91章 暗箭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38章 濮州案(1)第84章 滅佛伊始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127章 不允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452章 皇孫第4章 君臣同心第346章 底層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章 田畔問對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9章 公府密議第353章 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