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秋後算賬

bookmark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有劉承祐盯着,官府積極作爲,安撫人心,永濟城迅速從歸戰爭的陰影中擺脫出來。手中有糧,府廩中有李守貞留下的豐厚底子,足可使各項善後工作順利展開。

經過簡單的清理,創傷雖然還在,整個城池卻也煥然一新,控制戒嚴有序放鬆,以天子詔,城中戶民照常準備着過中秋,氣氛漸漸和諧。

當然,仍駐於城外的數萬馬步大軍,以及那些尚未拆除的鉤心鬥角連營,時刻提醒着方過去不久的那場短暫卻足夠血腥的戰爭。故城裡城外,秩序井然,沒有什麼牛鬼蛇神敢跳出來作亂。

堂間,劉承祐手裡拿着一封冊文閱覽着,同時聽着扈彥珂關於軍隊這幾日的情況,至於劉承祐看的,則是由白文珂與李洪建彙總各軍提上的立功人員。

輕輕地將冊文往案上一甩,從名冊上便可知,他那個舅舅,這私心竟是一點也不收斂。

“記一下,名冊發與樞密院,班師之後,由樞密院對諸軍將士之功進行覈定,再行軍職調整遷補之事!”劉承祐開口道。

“是!”有親事郎官應道。

“軍心如何?”劉承祐問彙報完的扈彥珂。

扈彥珂立刻答道:“陛下賞賜已經分發各軍,將士喜悅,意氣高昂,心心以念陛下之恩德。”

劉承祐點着頭,張了張嘴,眼神一斜,又止住了。他降下的賞賜,基本是分撥至諸軍爲止,而後由各軍長官在以功分賞。此次他派些些監軍督察此事,但即便如此,仍舊有不少截留以肥私的將校,從上到下,數量很多。

原本劉承祐是想問此事的,但思慮過後,也就罷了。情況他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軍心安定,士氣旺盛,說明還沒有出大問題,或者是底層的官兵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風氣。

不過,經此一番,劉承祐的小本本上,又添上了不少姓名。同時,也下定了決心,這賞駁大權,還得往上收,日後一應賞賜,不說分發到個人,也得到營、都一級,哪怕麻煩一些,也是值得的。

“楊業,你那邊呢?”擡眼看向楊業。

聞問,楊業立刻稟道:“所拔軍士兩千九百四十六人,已經編制完畢,分三軍六營,陛下隨時可御臨檢閱!”

“不錯。”劉承祐直接吩咐着:“詔令諸州鎮,將這部分將士的家小,徙至東京,朝廷這邊也要做好護持安置工作,詔沿途州縣支持。”

“是!”

卻是在遣返關右諸州官兵返回州鎮之時,劉承祐下令,讓楊業自其中選拔精悍魁壯之士,充爲禁軍。這就是對方鎮進行“收其精兵”的一次嘗試,進展很順利。此番西來,劉承祐總歸要在西面節度身上,褥點東西......

而楊業,已然定了,將卸下潼安軍的差事,隨劉承祐還東京統兵。此次平叛,他立功不小,破城之後,又將“河中第一勇將”王繼勳給砍了,連投降的機會都沒給他,必將再度受到擢拔。接下來在禁軍中,劉承祐將有大動作,正需可靠可用之人。

至於潼關,則以前陝州監押、行營壕寨使王玉繼之,當然,隨着李守貞被平,駐軍兵力也將被削減至一千。

“陛下,河中府下各縣的秋收工作,已然展開。據察,各縣、鎮將吏,都勤懇其事......”談完軍事,轉到民事,馮道適時地稟告。

這便是天子所在的威懾了,以如今的情況,河中府下那些官員,對朝廷的詔令,自會盡心竭力而爲。

“朕還是那句話,無糧不穩,朝廷治政,首在農桑。此事,州府要做好督勸工作!”劉承祐吩咐着:“另外,傳詔東京,由中樞發制天下,秋收之事,着諸道州府,勉力爲之!”

“是!”

......

方過正午,劉承祐小憩之後,召李白趙王等十餘名軍使及隨軍的高級將校軍議。只有一個嚴肅的議題,如何處置此戰過程中違法違紀的將士。

這些軍士中,主要分爲兩類。一類爲前番小底軍攻城,怯戰畏敵,臨陣而逃,導致小底軍敗損的軍校,以那何徽、樊愛能二人爲首,另有十餘名中低級軍官,尚在羈押之中。

另外一部分,則破城之後,違令亂紀之人。禁軍之中,龍蛇混雜,良莠不齊,軍紀方面,經過不斷的整治,比起國初之時,已經好多了,但此番作戰,還是暴露出了那些已然根植於骨子裡的毛病。

此前,趁着破城之際,有不少軍官士卒,按照以往打仗的作風,燒殺搶掠,侵害百姓。軍官士卒,有上百人,被韓通與李崇矩當作典型給逮了起來。

對於如何處置這些人,以李洪建爲首的一些將帥,建議從輕發落,貶官降職也就是了,畢竟此戰大勝,叛賊已被平滅,也沒有引起什麼嚴重的後果,懲罰過重容易引得其他將士寒心云云。

另外一派,則以扈彥珂、王晏等人爲首,力主嚴懲,以肅軍政,以正軍法。在他們看來,何、樊二者所犯,乃不赦之罪,三軍士卒見之,得而誅殺的那種,根本沒有寬宥的餘地。至於破城犯法的那些官兵,在天子前有明令的情況下,仍舊大膽觸犯,這不止是違反軍紀,還是無視天子的威嚴,亦無寬免的道理。

還有一些人,莫不作聲,持中立態度。剩下了,則更簡單了,以天子的態度爲主。

而劉承祐這邊,別看他召諸將帥軍使商議此事,不過是做做樣子,討論得再熱鬧,也是無用,他心中早就有所計議。讓他稍感欣慰的是,將帥之中,還是有不少明理的人......

在彼輩爭得面紅耳赤之時,劉承祐起身發話了:“自古強軍,必練如山軍法,苟軍法不立,縱有熊羆之士,百萬之衆,朕安得而用之?何、樊之輩,乃軍中大害,法不可廢,必以嚴刑峻法處置。詔斬之!”

“是!”

可謂,一錘定音。劉承祐發話,李洪建等人,也不敢再出開脫之言。

就趁着日頭正高,劉承祐下詔,收何徽、樊愛能等將校士卒上百人,於轅門斬首。前方施雨露之恩,這番又降雷霆之威,劉承祐這恩威齊施的手段,用得也是越發熟練了。

在整治禁軍的同時,劉承祐又下詔,收押的河中叛軍,所有將校,甄其良莠,辨其忠奸,凡有罪之盡誅之。

此前,劉承祐允諾過,只誅首惡兇頑,餘者不論。故劉承祐悉免其叛亂之罪,但此番所問,卻是追究其作奸犯科之舉。

說到底,劉承祐還是對叛軍進行秋後算賬,只是換了個說法罷了。基層的普通士卒可以放過,那些有軍職的將校,還得用以儆示天下。

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50章 喜訊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313章 晉王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75章 西北邊報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79章 長教訓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2章 如此安慰第31章 邊公在任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403章 抓起來!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6章 告一段落第345章 剝削者第65章 制舉進展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95章 效果已顯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17章 附議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790章 憂勞第150章 蜀亡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248章 西撤!第28章 下獄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27章 出兵爭論第66章 商業互吹第379章 蕭思溫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7章 鼓譟第70章 大禮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372章 封王第25章 李史合謀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86章 駕臨渦口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82章 不手軟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119章 幸西京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96章 言官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08章 新貴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76章 去鄴都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