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道士

bookmark

跋山涉水,迢迢千里,其間苦累,可不如折從阮嘴裡說的那般輕鬆,豪不矯情地接受賓驛的款待,進食、洗漱、睡覺,享受中原花花世界的腐蝕。

常年待於邊鄙之地,過慣了苦日子,即便中原“窮困”,但真正享受的東西,也是差不了的。在劉承祐的授意之下,對於折從阮的接待規格很高。

當然,所有的節度之中,也只有折從阮有這待遇。其他的節度在東京,都置有別業,館驛招待再周到,哪有關起門的自家府宅來得自有舒適。

即便老年人眠少覺淺,等折從阮醒來之時,兩個多時辰已不要錢地流逝而去,已晡時。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屋外的風似乎又大了些,打開窗,透過空檔便往裡鑽,吹在臉上就像刀子刮一般。不過這點北風,對摺從阮來講,自是算不得什麼了,府州內地可是傳統的苦寒之地,不過這困頓倒是消散地很快。

“我家女郎呢?”隨口,折從阮問起折賽花。

“小娘子去逛冬市了!”牙將回答。

聞言,折從阮腦中似乎浮現出了自家雀躍的表現,嘴角稍微翹了一下,隨即收斂。雖然知道隨行牙將會安排好,仍舊忍不住發問:“隨護人員可曾安排好?”

“請節帥放心,有兩名家將保護,館驛中也派了一名小吏當嚮導。末將提前吩咐了,看時間,也要回來了!”

聞言,折從阮的面上流露出了滿意的神色,既是對牙將的安排,也是對朝廷的招待。

“聽說這祥符驛,是新佈置出來的,名字還是天子親自取的!”在牙將陪同下,折從阮逛了逛簡約而有序的館驛,感慨道。

“看來,天子與朝廷,是真的很重視我府州!”牙將語氣中帶着自豪。

折從阮活動了一下筋骨,老將的身體看起來是真的挺硬朗,噼啪響動聲聽着就有種強健的感覺。一口濁氣自肺中吐出,折從阮道:“朝廷如此禮敬,我們也要給人家面子,吩咐隨衆,東京不比鄉里,都給我收斂些,不許惹是生非,否則莫怪老夫軍法從事!”

“是!”

歷來地方藩鎮覲見,在東京攪弄風雨,惹是生非的,可不在少數。

“節帥,那館丞求見。”

很快,館丞那卑敬的身影出現了,從其口中得知,宮裡來人了。

當身穿朝服、頭頂進賢冠的王溥站在折從阮面前,得體的風度與儀表立刻得到了折從阮的好感,尤其是得知王溥乃制舉第二名,天子近臣,更少小覷之心。

有的時候,觀天子近臣的表現,就能從側面感受到天子如何。作爲時代俊傑,在折從阮面前,王溥風範十足,應對得當,很給劉承祐長臉。

折從阮對王溥,也表現出了足夠的親善,進宮路上,與其攀談着,順便試探着情況。

似乎明白折從阮的心思,王溥也講着折從阮關心的方面:“此番諸使君進京,陛下心中甚喜,得知折太尉來京,更是早早便做好的迎待準備......”

“若非顧念太尉旅途辛苦,只怕午前便要召入宮中敘談了!”

聞言,折從阮白眉都不由往上挑了挑,捋着鬍鬚謙遜道:“老夫何德何能,勞陛下如此看重?”

在折從阮看來,這天子對他的熱情,表現得有些過了,稍顯不真實。就是不知,對其他節度又如何,不過這等話,折從阮不好說出口。

注意到折從阮的神色,王溥溫文爾雅地說:“陛下之言,太尉戍定邊遠,勞苦功高,當得!”

“陛下英明啊。”這大概是折從阮第一次誇劉承祐。

......

折從阮入宮覲見,劉承祐在宮中,可不是呆呆地等着。他正在接見一個名氣比折從阮大太多的人,一個道士。

垂拱殿內,寬椅之上,道士一臉平靜地坐着,袍服古舊,意態自然,渾身透着一股出塵的味道。即便在劉承祐的注視打量下,也安之若素,得道之人的形象,異常飽滿。

劉承祐盯着道士已經看了一小會兒的功夫了,這樣的觀察,稍顯失禮,但劉承祐實在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驚奇,這大概是他頭一次在外人面前如此“失態”了。

若沒有調查出錯的話,眼前的道士,快八十歲了,然觀精壯的體格,違和感太足了。髮髻長髯,免不了泛白,但反襯出其飽滿的精神,連面部的皺紋,都蒼老得不夠明顯。

就任由劉承祐打量着,道士很恬然,眼角之間甚至帶着點平和的笑意。

“道長可讓人好找啊!”劉承祐的城府讓他的失態持續不了太久,很快便收起了驚訝,以一種感慨的語氣說道。

“讓陛下久等,還請恕罪。”老道表情沒什麼變化,應道。

這老道,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陳摶老祖了,此前劉承祐詔令下,讓華州的地方官延請老道來東京。可惜,幾番進山,無果。後來華同巡檢使吳虔裕,甚至派軍進山搜查,當然也是白費功夫。

華山廣大,奇狹險絕,想要找個人,實在太難了。若不是有進山的樵夫言見到過老道,地方的官員早就放棄了。不過,在大雪封山之前,老道主動現身於華州官衙,然後被一干凡人當成神仙中人,畢恭畢敬地護送至東京。

“道長這些年都隱居在華山?”劉承祐問。

老道點着頭,笑容很有感染力:“正是。早年間,倒是往武當、峨眉、青城等地遊歷過。”

心裡嘀咕了一句,這老道倒是能跑。

“那麼多人,遍尋太華而不得,道長莫非當真神仙中人?”劉承祐說。

“緣分未至罷了。”老道免不了神叨叨的,不過並未讓劉承祐有那種厭惡排斥心理。

事實上,只是劉承祐的雙標心理在作祟,在仁明殿中,劉承祐也見過那幾名給太后講佛的和尚,人家同樣是得道高僧。

對陳摶老道,劉承祐顯然另眼相看:“底下人不懂事,攪擾安寧,有礙道長清修,還請道長恕罪。”

“無妨。”老道穩無老狗,笑容都沒有變過。

“道長既肯現身,當是緣分已至!”劉承祐臉上閃過精明的意狀,兩眼之中突然飽含着期待:“以道長之見,朕可有仙緣?”

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3章 不宜擴大第53章 兵制改革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433章 聖訓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1809章 餞行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162章 兵事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78章 滄州府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90章 熱情相待無題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淺談兩點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17章 潑冷水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80章 投漢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1章 大典日第133章 延禧驛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381章 功臣閣第77章 嚇人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380章 饒樂國第446章 流光園世宗篇51 皇太孫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1714章 百姓苦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36章 迎奉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4章 武夫軍閥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99章 御帳議戰第99章 兩個人才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77章 吏職變動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8章 皇子戍邊第68章 湖南亂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106章 敲打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49章 降表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69章 夫妻密談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76章 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