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楊邠案(4)

bookmark

“既是小人,防他又有何用?而況,楊兄此間境遇,又豈是區區小人作祟?”面對楊邠的提醒,王章似乎並不在意。

“你是這是話裡有話啊!”楊邠擡手指了指外邊,語氣中無限譏諷:“此言若真傳入皇帝之耳……”

不待楊邠說完,王章輕輕地笑了:“或許這詔獄之中,又要添我王某一間囚室了!”

二者對視,短暫的沉默過後,楊邠以低沉的語調打破寂靜:“皇帝遣你來何事?”

遭逢鉅變之後,楊邠似乎並未沉淪下去,數十日的囹圄生活,並未讓他思維生鏽,在看到王章的那一刻,就意識到了什麼。

“陛下讓老臣,審問你的罪行!”王章平靜道。

聞言,楊邠坐直了身體,聲音依舊沙啞,面上確反顯得輕鬆了:“老夫下獄已久,這暗無天日的囚室卻也難熬,正該解脫。王景崇那等宵小,給老夫羅織了什麼罪名?”

王章自袖中拿出了一封冊頁,遞給楊邠道:“謀逆,及其餘不赦之罪十條。”

聞言,楊邠“啞然失笑”,接過冊頁瀏覽起來,神色平靜,但慢慢地,眼神還是不禁暗淡下來,:“此賊倒是用盡機心了!”

“楊某下獄,朝中是什麼反應?”楊邠問。

“初起波瀾,其後平乎靜潭。”王章的回答,讓楊邠有些失望。

“是嗎?”笑意變得淒涼,楊邠將那罪狀隨手棄在地上,擡首看着王章,道腹心之言:“我嘗料想過今日,然至於斯,仍不免感傷,他竟這般急切!”

楊邠嘴裡的“他”是指何人,王章也清楚。打量着老友,淒涼的樣態令人感慨,嘆了口氣,說:“何苦呢?陛下雖然年輕,然神武之姿,明主之像,觀其胸襟,並非不能容人。若你能早放下心中芥蒂,何至於此?”

楊邠搖了搖頭,嗤笑道:“皇帝確有容人之量,然看是何人,是這兩年他在朝中親自提拔的所謂‘英才’!對於我等前朝老臣,只恐早被視爲眼中釘,除之而後快!”

說到這兒,大概是情緒到了,楊邠神色終於有所動容,再度提起他引爲憾事的劉承訓:“倘魏王殿下尚在,斷不至此。天子心性涼薄,於我等而言,並不友善,我之下場,便是明證!”

聽其言,王章老眉不由皺了下,待楊邠情緒自我平復之後,方纔開口道:“楊兄之言有失偏頗,魏王殿下雖則寬厚仁善,然於此亂世方休之際,羣狼環伺,天下爭雄,再是純良仁厚,亦不及權謀手段!陛下能力、眼光、胸懷,皆副其位,可堪雄主!”

“這便是你逐漸與皇帝靠攏的緣由?”楊邠突然問王章。

沒有什麼遲疑,王章點頭默認!

擺擺手,楊邠臉上保持着他相國以來固執的高傲,說:“於此囚室之間,我也勿需同你爭執此事了......”

停頓了一下,楊邠語氣仍帶着嘲弄,問:“可知皇帝打算如何處置我這個罪臣?既遣你來,想必已秘授機宜了吧!”

看着楊邠,王章緩緩道:“陛下有言,楊邠乃大漢功臣,必不致謀逆!”

有那麼剎那的意外,又與王章對視上,從其目光中了什麼,點着頭:“明白了!”

垂下頭,又拿起被他丟在地上的冊頁,細細研讀起上邊的“罪狀”,道:“也不需使王兄爲難了,除謀逆事外,所列罪狀,我部應下了,供認不諱!”

楊邠這乾脆的反應,讓王章再度沉默了,他平日本不是個健談的人,此景此景,更不知要多說什麼了。

“只盼兄能應我一事!”楊邠說。

“請講!”王章點頭。

“楊某是在劫難逃了!我不懼死,唯念府中家小。若皇帝真念我開國之功,不作株連,我死之後,還請王兄照看三個子侄。我膝下三子,長子向來安分,三子平庸,我不慮之。唯獨二子廷偉,若有不肖之舉,勿需庇佑,免害了家門!”

楊邠敞開了託付後事,神情之間頭一次露出不捨,很快被隱去,繼續道:“若皇帝欲誅我楊氏一門,那麼王兄萬不可求情,當善求自保!”

聽楊邠這番交待,王章有種心酸之感,神情動容,張了張嘴,只發出幾聲重重的咳嗽。緩了一會兒,化作一聲短短的嘆息:“我應下了!”

慢慢地轉過身體,盤腿坐於草蓆之上,楊邠似失去了所有精氣神一般,佝僂着身體,語氣無限蕭瑟:“楊兄去吧,從來小人難防,同我這個罪臣,不適合久談,勿落人口實!”

......

在王章覆命之前,劉承祐這邊已然受到了王景崇打的小報告,對其“不務正業”,有些不滿。而聽着他對王章的中傷之言,劉承祐沒能壓制住怒火。

這個王景崇是把不錯的刀,但顯然,如不控制,容易忘乎所以。

劉承祐很是生硬地轉折了話題,表情淡漠而問:“在邢州的時候,楊邠曾給鉅鹿郡王手書一封,誘其舉兵作亂,可曾查到送信之人?”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皇帝的目光分明平靜如水,然於此時王景崇而言,卻是那般恐怖,如芒刺背。當劉承祐提到送信人的時候,王景崇心頭驚駭到了極點,然過硬的心理素質讓他穩住了劇跳的心臟,聲音彷彿從嗓子裡擠出來的一般,小心地回答道:“回陛下,臣有遣人調查,武德司亦在搜捕,想來很快便會有結果的!”

目光在王景崇身上停留着,觀察着他緊張的反應,待其越發侷促之後,劉承祐方纔淡淡地說道:“一個小人物罷了,無關痛癢,找不到,也就罷了!”

“是!”心神漸穩,王景崇躬身應命。

埋頭的一瞬,冷汗還是不禁自額頭滲出,王景崇已然意識到,自己在邢州使的那點手段,並沒有瞞過天子。當然,他也並不是愚蠢地以爲能完全瞞過劉承祐,有一個詞叫心知肚明,只是瞞多少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而天子如今的反應,讓王景崇心裡沒底了。

沒有管王景崇複雜的心理活動,劉承祐繼續以平淡的語氣說道:“在楊邠案上,你前後奔波,出力甚多,朕都看在眼裡。有功,必賞!”

劉承祐話,明顯意猶未盡,但言盡於此,效果也是達到了的。從王景崇千恩萬謝的動作中就能瞧出,他顯然領會到了皇帝的警告。

經過皇帝的敲打,王景崇踏出大殿之時,腳步都不禁蹣跚,在殿中的情景,讓他如臨深淵。

恰逢入宮覲見的王章,也無心思上前打個招呼,找幾句罵。急匆匆地出宮,他打算回府,讓劉承祐提到的那名送信人,徹底消失。從天子的態度看,無需他再作他用了,留着反而是個禍害......

在殿中接見王章,對其覆命,劉承祐表示意外。這纔多長時間,對楊邠的審訊便有結果了。

“認罪伏法!這便是楊邠的態度?”劉承祐琢磨着王章的稟報。

“臣以條問楊邠,對所列罪狀,供認不諱,唯待陛下處置!”王章一板一眼地回答道。

眉毛稍微挑了下,翻開王章所呈認罪之書,好生想了想,忽地釋然,劉承祐意識到,自己終究有些小看了楊邠。

朝詔獄方向看了看,視線透過重重宮闈,似乎能瞧見那道孤處囚室的老邁背影。

“朕該如何處置呢?”劉承祐似在自語,又似在詢問。

王章嘴皮動了一下,求情之言卡在喉嚨,思及楊邠的託付,只拱手:“伏惟陛下聖裁!”

起身,揹着手在殿中踱起了步子,緩慢的步調透露了少許劉承祐的遲疑。對楊邠,殺還是不殺,劉承祐此時仍有些無法下定決心。

站在殿門前,斟酌良久,劉承祐望着外邊明淨如藍的天空,輕聲道:“廢楊邠爲庶人,流三千里,不復錄用,永不還朝!卿可代朕公示其罪,安安朝臣們的心,此事,就此爲止!”

聽劉承祐的決定,王章一下子不禁鬆了口氣,望着劉承祐的背影,長拜道:“是!”

第70章 衛公辭世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753章 百年國運+淺談兩點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283章 降將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9章 寫得不錯!第268章 西縣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273 王晏鎮洛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34章 驚陶谷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84章 教訓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81章 內外變動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86章 鬚髮花白第22章 稱帝第243章 總結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106章 誘惑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51章 凋零第433章 聖訓第1714章 百姓苦第31章 議治湖湘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7章 出兵爭論第446章 流光園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27章 延州事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26章 名將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79章 父子問對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1707章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482章 李氏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264章 孺魏王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章 取士不公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380章 饒樂國第9章 寫得不錯!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