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楊邠案(3)

bookmark

天子的話,讓殿中二人心思俱動。王章眼神微亮,似乎看到一絲轉機,王景崇面無異常,保持着恭敬的姿勢,一副天子忠犬的模樣。

“敢問陛下之意?”試探着,王章問劉承祐。

劉承祐顯然早有打算,不假思索,看着王章吩咐着:“楊邠檻車押還,業已近月,此事確也不好再拖下去。楊邠身份特殊,朕苦思鞫問之人,未有合適者。而今念起,欲以王卿負責此事,想來以王卿之剛直,必能秉持公心!”

天子的打算,讓王章大感詫異,心中不由猜測着他的用意。不過,糾結的神色快速地從其臉上掠過,謹慎地應下:“臣奉諭!”

“王侍郎知悉此案前後,就由他從旁支持王卿推鞫!”劉承祐又指向王景崇。

聞令,王景崇立刻躬身道:“是!”

“對了!”眼神一閃,劉承祐又瞧向王章,語氣有些嚴厲:“一事不煩二主,楊家人那邊,就由王卿交待一下,他們這段時間在東京四下奔走,大擾人心,讓彼輩安分些!”

二臣告退而去,坐在高高地御案後,劉承祐盯着王章老邁異常的背影,表情逐漸收斂起來。

王章今日的表現,雖然面上無恙,但劉承祐心中着實不滿!

有很長一段時間了,王章與鄉黨楊邠疏遠,那是在劉承祐與楊邠矛盾最緊張的時期,那個時候,王章的做法在劉承祐看來,就是在向自己靠攏。彼時楊邠秉政,王章掌財,若是這二者一如既往地“沆瀣一氣”,那麼給劉承祐給造成更大的麻煩,劉承祐奪權的進度會更加緩慢。

後來,以王章兢兢業業,不避流言,不惜名聲,鞠躬盡瘁而爲國家計,操持着大漢艱難的財政,劉承祐還對他生出了感佩之情。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然而此刻,忘卻了王章的那些功勞、苦勞,劉承祐只有一個想法,終究不是與自己一條心的人吶......

壓下心中小小的不快,劉承祐收起思緒,又自案上拿起一疊奏章,隨意地翻閱了一番,嘴角微微勾起,面上漸露玩味之色。

這些奏章,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朝中大小臣子針對楊邠各項“罪狀”的彈劾。朝廷裡,從不缺見風使舵的“精明人”,有意思的是,在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楊氏故吏!

原本對於拿辦楊邠,劉承祐還心懷疑慮,怕引起朝局混亂,然回京之後,細觀朝臣反應,那顆心很快安定下來。他高看了楊邠的影響力,這終究不是太平盛世,在武夫當道的時代,楊邠這文臣,縱使是開國功臣,其份量能有幾何?

擡手捏了捏有些發酸的鼻根,劉承祐現在考慮的,是如何處置楊邠,如何收尾此事。不管如何,楊邠的事,已然掀起了一場政治風波,他可以不顧忌大多數人的想法,然對王章、郭威這些仍我朝廷重權的河東元臣,不免小心安撫。

而王章方纔的表現,已然給了提了個醒!

步出崇政殿,王章在殿前停留了一會兒,泛白的面上表情鬱郁。

察覺到了天子的用意,王章心情愈加沉重。嘴角翹起一道苦澀的弧度,思及天子所提楊家人的活動,楊邠若當真謀反,他那一家子,只怕早被一網拿下了。

而讓自己鞫問楊邠,王章並不覺得,這是在賣自己一個面子......

“相公在想什麼?”王景崇恭敬地聲音響在耳邊。

偏頭一看,王景崇面帶諂色,落在王章眼裡,總覺有股陰鷙之意。並不掩飾自己的厭惡之意,王章以一種嘲諷的語氣道:“我在想,王侍郎忠心,世間難得啊!”

表情一滯,目光中的狠色很快隱去,王景崇垂下頭,當作不明其意,道:“相公謬讚了,下官實不敢當。身負君命,自當盡忠職守,楊邠逆賊一案,相公若有吩咐,下官必全力以助,不敢怠慢!”

“哼!”只以一聲冷哼迴應,王章拂袖而去。

同樣的,王景崇也冷冷地哼了一聲,待其走遠後,方纔陰陰自語:“老匹夫辱我,楊邠已經倒了,你又還能猖狂幾時,呵呵呵……”

皇城西南,靠近武德司衙門的地方,就是大漢詔獄所在,大獄森森,守備森嚴。劉承祐繼位之後,致力於寬刑簡政,開封府一直在甄別冤案,清理案獄,而詔獄被用到的則更少了。

偌大的獄所,並未如其字面上給人的感受那般恐怖,環境並不陰冷潮溼,亦未有駭人的刑具,只是安靜,靜得壓抑可怖。

作爲入獄前官職最高、權力最大的囚犯,楊邠享受着最嚴密的看押,自進入這方地界,就沒有任何外人得以接觸過。

囚室雖不大,但十分乾整,只有少許的狼藉,四周是銅牆鐵壁,少光。楊邠就默默地待在這兒,眼窩深陷,胡茬亂揚,面容憔悴,身形較從前明顯消瘦不少。顯然,雖未遭受酷刑折磨,但獄中的日子,始終難熬,尤其對於曾高高在上、大權在握的楊相公而言。

鐵皮鑲就的牢門被吃力地打開,幾縷並不算明亮的陽光如水泄般漏了進來,對於楊邠而言,有些刺眼,下意識地擡手遮光緩了緩,才望見一身官袍直離門前的王章。

注意到王章身後的王景崇,一股子怒意涌上心頭,直浮冷麪。不過很快收回目光,

嗅着囹圄之中不可避免的腐朽的味道,看着老友,固執地挺拔着上身,與自己對視,雖強撐着,但意態之間的狼狽,卻是無法掩飾的。

微微一嘆,王章一擺手:“你們都出去,把門關上!”

“相公,此舉恐怕不妥吧!”聞言,在後邊的王景崇當即表示異議。

“有何不妥?本相要單獨審問犯官,王侍郎有意見?”王章淡淡道。

見狀,王景崇神情微冷,沉聲提醒道:“相公可不要忘記,楊邠可非一般犯官!再者審訊鞫問,自有條制,相公可不要違規蹈矩!”

無視其言語中的警告意味,王章態度強硬:“陛下以本相主此事,我自有考慮,爾無需於此聒噪,退下!”

在王章的強勢之下,王景崇亦無他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獄吏關上牢門,將自己隔於其外。

然而,在牢門關上的那一刻,王景崇表情變了,變得淡然,眼神閃爍,一點陰險的笑容掛在臉上。

在王景崇看來,這是王章自己將把柄送到自己手上。就此事如何彙報劉承祐,他已然打好了腹稿。王章異狀,屏退左右,獨見逆賊楊邠,二者密談甚久......

“兄如此得罪小人,只怕不妥,還需當心!我之遭遇,當引以爲戒!”楊王二人的交談,以楊邠對王章的提醒開始。

第351章 南粵,危!無題第63章 朝廷應對第296章 反響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46章 郭榮奏事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20章 多子多福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45章 中秋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450章 落幕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69章 東出太行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408章 蠢兒子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77章 耶律妃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94章 楊邠案(2)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341章 向錢看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36章 趙都帥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38章 任其紛擾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344章 打個賭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1713章 機遇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7章 風波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37章 新政第327章 派系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50章 喜訊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15章 漸不自知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21章 大朝第180章 賞功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88章 童謠第31章 進軍令第158章 善後第298章 事泄了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66章 陷河陽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52章 巫宦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