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

bookmark

天高雲淡,層林盡染,一派深秋之景。

東京,皇城,後宮,坤明殿。

空氣瀰漫着丹桂之香,氣味濃郁,不膩,宜人,心曠神怡。正值清晨,天早已放亮,皇帝劉承祐還賴在榻間,懷抱美人,晨起的亢奮業已緩解,手上動作很乾淨,只是細細撫摸着錦被之下皇后細膩的腰身。

“官家,時辰不早了,該起了!”大符伏在劉承祐身邊,輕輕推了一下,說道。玉面柔和,頰帶緋色,親承君露,頗受滋潤。

劉承祐仍閉着眼睛,聲音顯得慵懶:“難得躲個懶,享受溫柔鄉,你卻是要把我往外推啊!”

日漸豐腴的嬌軀緊貼向劉承祐,耳鬢廝磨間,大符淺笑輕聲道:“這可不像平日的官家。君王不起,官家若是在坤明殿待久了,就怕外朝言官們,又有微詞了。大符雖居後位,實乃一介婦人,承擔不起非議,還望官家體諒......”

皇后賢惠明理,平日與之相處交談,總有所得,夫妻之間,琴瑟和鳴,劉承祐也頗爲喜愛,就是這時不時的暗諫鞭策,卻是讓人偶感煞風情。

“以我看吶!有你這樣一位皇后,大漢臣民愛戴尚且不及,又豈敢非議?”睜開眼睛,在皇后小露的玉肩上啜了一口,一邊說着,劉承祐坐了起來。

見狀,大符立刻朝外吩咐着:“來人,伺候官家起身!”

簾幕緩緩拉開,美婢嬌娥,執杯端盆而來,在滿目誘惑之中,劉承祐再度體驗了一把那足以酥軟筋骨、消磨意志的溫柔。

一碗粟米粥,加幾片桂花糕,便是劉承祐的早膳了。膳食的味道很不錯,唯一不佳處,是滿殿馨香中夾雜着一點淡淡的異味,就是屎味......

在案左,罪魁禍首由大符抱着,更換過屎尿布後,大抵不適之處清理過後很是舒爽,不再哭泣,反而不住地朝劉承祐笑。

“還有臉笑,這一大早,便讓人手忙腳亂的!”用力地呼吸了兩口氣,體會了一下漸淡的異味,劉承祐衝襁褓中的皇子道。

彷彿聽懂了劉承祐的話一般,小兒稚嫩面頰上的笑容有所收斂,咳嗽了兩聲,卻是被口水嗆到了。

見此景,大符不由嗔了劉承祐一眼,柔撫着皇子的背:“少兒無忌,官家難道還要與二郎計較?”

去歲冬,劉承祐新添二子,皇后符氏所出,名暘,小名沐哥;貴妃高氏所出,名晞,小名亮哥。

另外,賢妃折氏懷胎亦足十月,時近臨盆,若無意外,天家又將新添一子。

待小兒再度恢復沒心沒肺的歡笑,劉承祐心有所感,嬌妻在側,有子盈懷,若是尋常人家,卻也稱得上幸福安泰了。

“我先回崇政殿了。將入冬,天甚涼,你們母子當善加註意。太后那邊,我暫時不便去,你替我去問問安......”進食結束,擦了擦嘴,劉承祐朝大符吩咐着。

太后李氏尚佛,因爲滅佛之事,甚是來氣,有一段時間了,不怎麼搭理劉承祐。不過,氣歸氣,對於朝廷滅佛之舉,始終沒有多說什麼,以太后之尊干涉,給劉承祐添麻煩。

後宮之中,如論深明大義,太后首當之。時間愈長,對於這個母親,劉承祐是愈加敬重,發自內心的。

“是!我明白!”皇后很理解的樣子,起身作禮:“送官家!”

回到崇政殿的劉承祐,快速地恢復狀態,進入了自己的角色。君權的逐漸集中,伴隨着的,便是政務的集中,太多的事務需要他親自審閱、決議、批覆。

負擔的加重,讓劉承祐偶有不堪其累之感,但,這是君主集權的必要代價。權柄在手,還欲輕鬆從容,哪有這等好事。

殿中奏事者,有二人,宰相馮道,以及三司副使薛居正。朝中的大臣比起漢興之際,基本已換了一茬,王章雖然仍掛着宰相的名頭,但基本也已退居幕後,在家養病,時下三司主事者,便是薛居正。

薛居正值壯年,好讀書而敏文章,性寬簡,有君子之風,望之不由心生仰慕。相比王章,對於劉承祐這個天子,薛居正儼然要更加恭敬些。

“陛下,這是經三司部吏,計算核議,擬定州縣令錄佐官俸戶,請陛下過目御審!”以一個一絲不苟的姿勢,將手中奏章呈報。

量定州縣官吏俸戶,是劉承祐幾日前給的任務,三司的效率,在劉承祐看來,還是有些慢了。稍微瀏覽了一番,基本是根據戶籍多少量定的,縣三千戶以上,令月十千,主簿八千;二千戶以上,令月八千,主簿五千;二千戶以下,令月六千,主簿四千......

經過衆臣羣議商定的,基本是挑不出什麼漏洞的,順利地從劉承祐這邊通過:“可!朕無異議,照此執行!”

薛居正還未來得及應聲,便聞劉承祐又補了一句:“然天下州縣,在籍丁口數目,還需重新調查覈定。此次整飭佛門,還俗僧衆編戶,正可趁機進行一次全面的丁口調查!”

“人口普查”,在劉承祐一朝,早已陸續展開,只是前礙於朝廷精力有限與對地方掌控力度不足,一直是斷斷續續的,沒有大的突破。觀皇帝此時的意志,是要徹底落實了。

心裡琢磨着如何完成天子下達的政治任務,薛居正沒有贅言,只是受命:“是!”

“佛寺整頓,可有新的進展?”劉承祐轉向馮道。

年歲的增長,似乎沒有在馮老狐狸臉上留下明顯的變化,保持着良好的心態,馮道還是那般,蒼髯皓首,精神矍鑠。而今的馮道,已成爲名義上的政事堂首輔。

“正欲向陛下稟報!”先起身,禮數到了,方纔落座,對劉承祐道:“根據各道州上報,截至九月二十,大漢國境內,已廢置寺院兩萬二千六百二十座,返俗僧尼十五萬九千三百人,執拿犯法託庇罪人三千七百六十三人,收繳土地約以五百二十萬畝......”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一串數據,成果斐然,也代表着釋宗之難,天崩地裂。

“收穫頗豐啊!”劉承祐語調輕鬆,點頭應之。

見狀,馮道不由勸道:“陛下,此次整佛革弊,規模之大,手段之劇烈,已攀至極也。民間頗有非議,黔首不解陛下弘略,不曉朝廷大義,近來各州多有生民憐佛,嘯聚生亂。以老臣之見,對佛寺的整頓,當適時收手了,以緩民情,泄民憤。否則,只怕引起更大的動亂!”

“馮卿老成謀國之言!”見馮道面帶憂切表情,劉承祐直接道:“佛門自詡教法勸善,方外清修之人,而今卻以蠱惑裹挾百姓以抗朝廷,此必私慾作祟,由此可見,整頓之事,猶不可終。事已至此,不可半途而廢,否則留下的,可有更多後患!”

劉承祐這話,實在有些不講道理。自古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朝廷滅佛,對於佛寺而言,已不只是奪財那麼簡單了,有滅道之憂,難道還能奢求彼輩不動如山,安然接受?

Wшw★ тtκan★ C〇

馮道聞之,也是無奈,但也不敢,也沒必要違逆皇帝的意願。

地方上有所反彈,還在劉承祐可接受範圍之內。按照此前的調查,大漢諸道州寺院,約計有三萬五千餘座,而今所廢,距離最初的目標,還差着近萬座。

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410章 剋制第6章 進士樓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91章 作別西行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52章 對峙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17章 鼓譟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21章 西巡第297章 新山陽第104章 在真定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6章 告一段落第30章 收穫第89章 破財贖罪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3章 “梳理”、“優化”第121章 道士第90章 安東國王?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84章 影響第37章 新政第53章 有詩云第188章 後續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58章 正面互懟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19章 回京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25章 頌公亭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348章 老皇帝第484章 不對勁!第55章 乾脆的勝利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71章 兵臨壽春第365章 看衰第175章 在滑州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8章 童謠第470章 分封第33章 真正目的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341章 向錢看第39章 百年大計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24章 辭表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2052章 回京半島史話·奇葩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0章 “寬刑簡政”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06章 倒趙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97章 隰州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98章 秋獵第108章 先取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