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臺懷之事

山水環繞,五臺懷抱,乃稱臺懷。五臺山乃佛教聖地,臺懷鎮則是五臺中心,小小的鎮甸,戶不過千,周遭依山傍水,鱗次櫛比,供養着數十座寺廟,可謂集五臺佛寺之精華。

當然,集中有集中的好處,方便朝廷的處置,軍隊四面一圍,道路一堵,爾後便是順理成章,有序展開清查整頓。

面對朝廷的重拳打壓,無情掠奪,天下佛門整體上保持着“佛系”,少有激烈反抗,但也不是完全任人魚肉,坐等宰割。至少,在壞事臨頭之際,各地僧侶逃亡之風盛起,而這些人卻是不知,皇帝目的之一,便是讓他們無佛寺以託庇棲身,返僧爲民。

在王景崇北上河東之前,臺懷鎮這邊,便已然爲官兵所圍。有趣的是,臺懷屬忻州,固山圍寺之兵,卻屬代州,那是楊業訓練的團練兵,不過千餘,便將周遭徹底控制。

“陛下果真慧眼識人,楊將軍不愧軍中後起之秀,練兵得法,統軍有方,僅觀此軍容士氣,足見其能啊!”在主事軍官的引導下,遍掃周遭甲士之精良,王景崇感慨着,向代州兵,或者說代州兵背後的楊業示好。

楊業沒有親自來,派了身邊的得力下屬代州馬軍指揮使王審琦帶人前來。

王審琦很年輕,看起來是個厚重穩妥的人,聽聞王景崇的誇獎讚歎,心中雖不免得意,臉上卻無驕意,拱手輕笑應道:“楊將軍統軍之能,末將也是十分佩服的。司使的讚譽,末將會如實轉達,想來楊將軍聞之,也會十分愉悅。”

對王審琦的反應,王景崇略感意外,忍不住多瞥了他一眼,沒曾想,這姓王的小將,居然如此上道,似乎看破了自己的用意。不由暗道,天子鍾愛年輕人,提拔俊秀,就他所知,應擢之人,俱有其過人之處。即便如此,遠在僻遠的戍邊營使,不名一文之輩,也有此過人之處。

王審琦時年二十五,性純謹,有方略,負勇力,善騎射,家洛陽,晉末漢初之際,避難於野。乾祐元年李守貞據河中,勾連華、同作亂,朝廷平叛,王審琦參軍,被補充到時任潼安軍使的楊業帳下,隨其作戰戡亂。河中亂平,積功爲什長,籍歸殿前禁軍。

楊業奉命戍代之時,隨其北上,在代州,楊業露其鋒芒,整頓猥雜,打擊不法,秣馬厲兵,抵禦犯寇。在雁門關外,同遼兵進行了不下十次的小規模交鋒,有幾次甚至是主動出擊。

而在這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王審琦也顯其功能,作戰勇猛,進退有據,在對遼作戰中屢有斬獲,深受楊業重視,特地向樞密院舉薦,請其功勞。入得天子耳,然後王審琦便很“幸運”地被劉承祐擢爲代州馬軍指揮使,掌一營兵馬,可謂越遷。

年紀不大,升拔很快,但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性,武夫驟起,並不稀奇。沒有異聲,甚至沒有引起旁人過多關注,畢竟,大漢已經有了不少更加年輕的州團練使,殿前軍中的青年將校也如雨後春筍般冒頭。

心思轉動間,王景崇臉上卻是掛上了點笑容,不是笑面虎,更似笑面狼。

“此間佛寺整頓情況如何了?帶我看看!”遙看五臺,遠眺佛寺層疊,寶塔如林,王景崇說道。

“臺懷鎮大小佛寺共計三十二所,僧尼累千,根據朝廷制令,州州鎮行文,僅保留顯通、壽寧、棲賢、普恩四座,僧衆五十。末將及州縣差官吏,已着手將其餘諸寺,逐步清整,人手不足,遣俗僧衆,時下留爲苦力......”

順着道路短行,聽其敘述,王景崇輕鬆道:“讓僧衆親手毀墮其寺,誅心之舉啊,不過,也算人盡其用!”

“司使,指揮使,有重大發現!”漫步視察間,一名身形孔壯的軍官腳下生風,快步迎來,情緒振奮。

王景崇來了興趣,王審琦則問道:“有何發現?”

兩峰環繞,狹道直落河谷,通至幽處,經過一段頗爲隱蔽的山道,豁然開朗。目的地,是一片規模不大的工場,四周密佈開鑿痕跡,煉爐不存,火氣沉凝。

指着一干被拿下的僧人,軍官稟道:“這座金礦,規模不小,此間佛寺,竟於深山之中,採礦鍊金。朝廷整治,竟然大膽封山蔽路,毀爐遮掩。若不是小的手下士卒,無意發現,或許真讓這一衆佛徒給藏住了。洞中尚有存金逾萬,玉石銅器、法像珍奇無數......”

聽完敘述,王景崇眼中閃着冷光,陰**:“私匿寶山,積財蓄資,這一衆僧,只怕心存異志啊!”

大概是“職業病”的緣故,王景崇已然考慮着,將周遭僧衆逮起來審問一番,若是能發現什麼,也沒壞處。再者,尚有羅織構陷一道,有此誘因,總有的說項。

功勳,是可以創造的!在這方面,王景崇向來積極主動!

入庫,望着堆積盈滿的金銅之器,王景崇興致高昂,眼紅這大片財富是一方面,功勞簿上又增一筆是另一方面。

“你這是立大功了!”朝發現的軍官道。

立刻差人,清點查驗,又引官兵民夫,着手搬運。

臺懷鎮中,很快陷入熱火朝天的狀態。忙中抽暇,王景崇還命人暗查王審琦的家世來歷,他是看重了其潛力,動了心思,想將他收爲養子。

一則消息傳來,迅速打斷了王景崇某些按捺不住的雜念。

“崞縣有亂民相聚,自稱佛兵,反抗朝廷暴政,攻打縣城,爲縣兵所拒,退據山林,立寨以抗朝廷!”武德司的探事,慌張來報。

聞之,王景崇大驚,老眉高起,這是搞出大事了。不過嚴肅沉凝的面容之下,卻閃着少許激動的抽搐:“亂賊有多少人?”

“不下千人!”

緊張地踱了幾步,王景崇立刻吩咐道:“立刻派人聯絡楊將軍,讓他出兵平亂!”

“叔父,看來這是‘滅佛’引起的動亂,處置不當,天子若怒,恐致大罪啊!”王景崇的侄子有些慌了手腳,緊張地說道。

冷靜下來,王景崇卻是一臉輕鬆,目顯熱切:“不!這可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機會!滅佛終究苦勞,怎有平叛弭亂,來得功高!”

在侄子愕然的目光中,王景崇忍不住笑出了聲,琢磨了片刻,道:“一干黔首愚民,庸賤不堪,成不了大事!不過,時下想辦法平息叛亂纔是最重要的,不止要滅了他們,還有揪出背後蠱惑動亂的逆佛賊僧。如此,正可爲陛下與朝廷‘滅佛’之舉正名,這在陛下那裡,必是大功!”

“叔父打算如何做?”

“立刻將消息具表,呈報東京!將王審琦給我喚來!”

言罷,又命人獻上地圖,研究崞縣位置,考慮行動。王景崇這個人,還是有點料的,沒有多少遲疑,與王審琦稍作商量,留下一部分官兵看守控制檯懷鎮,共領剩餘之卒,北出山林,以趨崞縣。

未至,又有壞訊傳來,五臺縣那邊也有亂起,賊更衆,聲勢比起崞縣還大,縣城被破,官吏被殺,積於城中的五臺佛寺財產盡爲其所奪。

聞訊,王景崇感到緊張了,暗自埋怨自己思慮不周。得知楊業已率軍南下,平崞縣之亂,當即帶人折返,一面集山寺官兵,一面聯絡忻州駐兵,約以擊叛。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第85章 浮雕第397章 指點第313章 晉王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41章 西域戰況第73章 道府之爭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59章 元臣多鄙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8章 侯益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403章 抓起來!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76章 拷問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01章 大整軍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9章 新官上任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67章 宿州一線第98章 追捕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38章 濮州案(1)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36章 西面來人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456章 遺澤第391章 暗箭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55章 山上山下第98章 追捕第12章 方略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31章 議治湖湘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78章 祭拜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27章 皇城司第75章 西北邊報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76章 大才蒙塵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2章 王、鄭二公第119章 幸西京第48章 耿崇美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65章 舊邸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50章 打他一仗第99章 又窮了第393章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99章 御帳議戰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4章 西南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