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老將出馬

bookmark

喜悅的高潮總是不會長久,潮落之時,賽華殿中的氣氛也跟着回落了。雖然都是親戚,但看着天子那張喜怒不興的臉,心裡都忍不住打起嘀咕。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賢妃母子不便多擾,此間便散了,稍後自往集英殿,參加家宴!”劉承祐袍一擺,朝衆人吩咐着。

“是!”

“你月內之期初過,四郎也畢竟一嬰孩,不便多拋投露面,好生保養身子......”親握折小娘子之手,劉承祐溫聲道。

折小娘子展顏一笑,點了下頭:“多謝官家!”

下意識地給皇子緊了緊襁褓,以免其着涼,瓊目之中,盡是母性光芒。

擡頭看向劉承祐,又指着殿中爲數不少的賀禮,輕聲說道:“這些金玉寶器之物,置於殿中卻也無用,還是進獻帑藏,以充國用。”

一片赤誠,劉承祐可以肯定,這並不是小娘子的逢迎之舉,心下感嘆,嘴上依舊輕柔:“都是親戚長輩們的心意,收下吧。”

折小娘子這才點頭,掃了那些泛着珠光寶氣的器物,心中已存着尋一寶箱,束之於閣的想法,她知道,劉承祐實則並不喜歡那些奢玩之物。

朝偏室方向瞟了瞟,太后李氏正在那邊,與幾個舅舅交談,尤其是方被解職奪權的李洪信三人,看起來氣氛很融洽。朝裡邊靠了靠,側耳傾聽,不是特別清楚,但隱約間的內容還是讓劉承祐心下放鬆。

李氏,在替他安撫舅舅們,讓他們放下顧慮......

給了折從阮一個眼神,老臣會意,跟着劉承祐,出殿而去。漫步於宮廷廊道間,內侍宮娥護於前後,遮風擋雪。

符、高兩丈人都有恩典,劉承祐當然不會忘記折從阮,相比於符、高,劉承祐對摺公的感覺實則要更親切些。因爲,綜合各方面,折公與符、高二公相比,都遠遜對方。沒有兩大將門家族的巨大影響力,折從阮也更容易得到劉承祐的信任。

然後,折從阮被從府州調入中原,接任符彥卿的兗州節度使,至少從表面上看,是對老丈人的一大恩典,畢竟從貧瘠邊地調到中原大州。並且,在符彥卿的治理下,兗州可謂政通人和,發展恢復很健康,折從阮來,基本上養老享福的。

只是,被從老巢調離了......

當然,劉承祐並沒有做得太明顯,折從阮去職後,直接以還沒有見過面的丈人折德扆繼任,繼續保持着折氏對府州的統治與影響,同時加官進爵,向天下人昭示他對摺氏的信任與看重。

也不是再沒其他小動作,劉承祐以“子不便逾父”的道理,將府州降爲防禦州,節度使降爲防禦使,仍保留永安軍額。雖未易實,僅更其名,但從名分上,已然在施加朝廷的影響了。

“據聞賢妃乃公之明珠,來京探望一番,可曾放心,朕沒有欺負折娘子吧!”漫步間,看着一臉老態的折從阮,劉承祐溫言道。

“陛下言重了!”折從阮搖頭,老懷寬慰的捋須:“我家孫女,長於邊野,雖識禮儀,卻不拘小節,老臣此前,只恐其不耐禁宮森嚴,觸犯陛下。”

“那折公可就小看娘子了!”劉承祐道:“朕也甚愛其颯爽英姿,不拘一格!”

聞言,折從阮側身一拱手:“如此,老臣也確實放心了!”

“公且把心放寬!”在胸前一指,示意了下,劉承祐袍袖擺動,背手於後,關心起折從阮近況:“任職兗州,可曾習慣?”

折從阮感慨着應道:“衛王治軍施政甚佳,頗孚民意,老臣僅沿舊策,行蕭規曹隨之事,不勞心力。不過數月,這身體已生髀肉了啊。”

劉承祐點頭:“公一生戎馬,果非貪圖安逸之人啊!”

折從阮卻道:“我等歷盡廝殺,卻也心存安穩,只是如今世道,難得太平!”

言罷,看着微微頷首的劉承祐,折從阮問道:“陛下獨見於臣,不知有何吩咐,如有驅馳,臣雖年邁,卻也願赴之。”

顯然,此公察覺到了什麼。

走了幾步,劉承祐方纔緩緩道:“晉州節度張彥超,行獵墮馬,舊疾復發而亡。朝廷有意移鎮換防,議以邠州王晏復鎮晉州,以安州節度楊承信移邠州,安州乏人,朕思以公往鎮安州!”

劉承祐又道明形勢:“眼下,南方局勢不寧,荊南新舊交替,仍不平穩,湖南那邊,馬氏兄弟鬩牆,兵戈互戕,僞唐、僞劉窺伺於外。安州乃大漢南門鎖鑰,需以腹心統帥之臣鎮定,以防不測。”

Wωω т tκa n ¢〇

沒有直接應承下來,折從阮反露遲疑,見狀,劉承祐直接道:“公似有顧慮,但且直言!”

折從阮直接說道:“南國的局勢,臣不甚清楚,不便妄言。只是從自身出發,臣乃北人,不習南方水土。一身本事,在騎在射,南方水網密集,如有事,恐非臣用武之地。而況,襄州有安審琦,老臣僻處北疆,對其威名也有所聞,有此公在,安州只需遣一勇將足矣。”

“此臣淺薄之見,如陛下實在定不下人選,老臣亦願負命南行!”

折從阮的話,當真說得漂亮!

劉承祐認真想了想,卻也不得不承認,此公的考量有道理:“是朕思慮不周了!”

“朕另選他人吧,大漢戰將千員,差一勇將,還是不難的!”劉承祐道。

“南方不宜,不知公是否願意往西北走一趟?”

聞此言,折從阮來了精神,略顯好奇:“陛下有何差遣?”

“慶州刺史郭彥欽性貪,肆意侵擾州內雜胡,以求賄賂,逼反了境內野雞族,剽掠綱商,亂我西陲。郭彥欽,朕已下詔緝拿回京問罪,慶州之叛,卻未告息。據報,野雞族有勾結寧州殺牛族合亂的跡象。”劉承祐將情況簡單通報了一遍。

“郭彥欽固然當殺,然這些河西雜胡,不服王威,蔑視朝廷,服叛不定,雖爲疥癬之疾,卻也不能放任。否則初開之河西商路,又將塞絕!”劉承祐繼續說:“西北那邊,彰義軍史匡懿近在其側,然聞染病,朕不便勉爲其難。其餘人,多有受限,而欲選一熟悉邊事,長於馬戰,且具統率之才,思來想去,還是公更加適合!”

“老臣願奉命!”折從阮這下回答,很是乾脆。

滿意地點了點頭,劉承祐忽地嚴肅地朝折從阮叮囑道:“威、慶、寧、原諸州,雜胡寄居,然如欲根除之,也不現實,且恐費代價。此番進討,能撫則撫,賜以官職,怙惡不悛者,亦當以雷霆手段擊之。公鎮撫府州多年,此間分寸,當放手把握!”

“老臣明白!”

“另外,據聞這些河西雜虜,部族多牛馬,大漢可正當稀缺之時......”

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283章 降將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274章 厚葬之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41章 劉信遭貶第98章 山道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64章 監國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23章 夜宴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80章 京觀第89章 威壓王帥第42章 難得積極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380章 饒樂國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16章 異見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38章 回宮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11章 大典日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72章 太子妃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1694章 鹽州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8章 權謀手段第90章 安東國王?第50章 喜訊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456章 遺澤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34章 亡國之族第22章 稱帝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