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楊業述職

bookmark

崇政殿東廡,是一片規整過的朝室,裝飾一如整座宮殿的風格,簡約樸實,只有幾方席案,供平日覲見的朝臣歇息待召。

眼下,除了兩名殿侍之外,便只有楊業與王審琦二將了。二人對坐,食案上邊擺着酒肉菜食,三葷兩素,四菜一湯。二人也是餓極了,狼吞虎嚥,王審琦原本是有些拘束的,不過見楊業如在軍戎,也跟着放開了。

酒食氣味交織在一起,案上也只剩一片狼藉,二者又碰了一杯,一飲而盡。在這隆冬,暢飲美酒,對於他們這樣戍守北疆的武將而言,卻是一種享受。

王審琦臉上表情不似楊業那般痛快,紅潤似乎是憋出來的一般,他不長於飲酒,但這可是御酒,皇帝親賞,總得吃點。只可惜,宮中的御酒,酒麴是經過改良的,其烈性,遠超其想象。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仲寶兄,你這酒量,還需鍛鍊鍛鍊啊!”看着王審琦的表情,楊業笑道。

王審琦則苦笑着搖頭:“將軍知我向不能飲酒,這美酒佳釀之樂,註定與末將無緣啊!”

“如不能飲,那便不需強求,適可而止!”一道穿透力十足的聲音傳來。

擡眼看,一襲龍袍,漫步而來者,正是天子劉承祐。楊、王二人慌忙起身見禮,被劉承祐伸手止住:“不必拘禮,坐!”

行至食案前,張德鈞親自端過一張交杌,一撩袍腳,正姿坐下,掃着桌面狼藉,輕笑道:“是否足食?”

“多謝陛下款待,臣二人已經果腹充飢!”楊業說道。

授意之下,張德鈞又執酒壺斟滿三杯,劉承祐舉杯邀之:“朕滿飲,你們隨意!”

言罷,飲盡。皇帝話裡雖然客氣,楊業與王審琦,也沒什麼猶豫的,同樣一口悶。

感受着那股辣意自喉嚨淌過,體會了一番,劉承祐方纔平和地問道:“戍邊兩載,體悟如何?”

面對皇帝的問話,楊業心中看起來也頗具感慨,想了想,迎着皇帝的目光,十分豪氣地說道:“臣據雁門,契丹人若南犯,可擋十萬兵!”

觀其豪氣干雲之態,劉承祐倒也未覺其大言不慚,反而輕輕撫掌:“將軍有此自信,朕當勉勵之!”

話說出口,楊業反倒自覺狂妄了,訕訕一笑,解釋道:“臣出此言,非信口狂言。雁門自古天下雄關,城垣堅不可摧,高踞山脊,依山傍險,道路崎嶇險峻......”

用了不短的時間,楊業將雁門關的周遭環境,地勢之利,城防佈置,兵力分佈,糧械儲備,防禦策略,應變措施等,一一敘來。楊業平日裡本非健談之人,但事關職責,卻是滔滔不絕。

劉承祐臉上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但聽得還是很認真,與自己所知,比對衡量,對雁門關的情況,有了更深的瞭解。

“兵馬不需多,糧械充足,雁門臣足守之!”楊業又強調了一遍。

劉承祐消化了一番楊業所說,卻是嘆道:“天下九塞,雁門爲首,可惜朕至如今,都還未見識過雄關之高峻險狹!”

言罷,態度愈加溫和,讚許的目光投在楊業身上:“朕尚慮你年輕氣盛,志得意驕,而今聽你言雁門之形勝御備,如數家珍,深切綮肯,朕過慮矣!”

聽劉承祐這麼說,楊業正臉上也不由流露出少許不好意思。

“你所言者,皆是御備之事,可有想過,出塞北擊?”劉承祐突然變了氣質,語速極快,威視赫赫,逼向楊業。

有那麼一絲不適應,迎着皇帝壓迫性十足的目光,楊業神情逐漸鄭重,認真地思索了許久,謹慎進言:“陛下,恕臣直言,三五年之內,並非北出雁門的良機!”

“哦?”劉承祐的反應,比起楊業大談雁門防禦的時候,還要感興趣:“你又有何見解?”

“其一,國力所限;其二,兵力不足;其三,知己而不知彼,契丹非卒滅之國!”楊業說:“河東擁山川之險,關城之堅,縱北虜鐵騎之強,也難以突破,背後有朝廷與河東依恃,臣足以當之。然如出塞,草原遼闊,無所依仗,雲中之地,縱可奪之,也非我兒郎所能長久立足。”

“而況......”說着,楊業流露出一抹遲疑:“陛下前有言,大漢戰略所向——”

劉承祐直接揮手打斷,瞥了眼一旁老實待着的王審琦,對楊業道:“確實是長進了!過去的楊業,一心統軍練兵,可不會考慮這許多!”

“陛下委臣獨當一面,臣時懷憂恐,如履薄冰,唯恐辜負陛下信任,是故凡事,不得不多考慮一些!”楊業揖手。

“代州而今有兵多少?”劉承祐轉變話題問。

回答還是那般迅速肯定:“經過兩年輪戍及募集訓練,州城團練兵及諸鎮堡戍卒,共計三千五百人,馬軍三營一千五百卒,步軍四營兩千卒。”

“王審琦便是馬軍第一營指揮使!”楊業還不忘在皇帝面前提攜戰友。

“以代州民力,供養這諸多兵馬,甚是艱難吧!”

楊業答道:“代州地貧民寡,幸有朝廷支援,與河東供給糧秣!”

“河東之錢糧協應,未曾短缺吧!”劉承祐凝眉。

楊業似乎不知道如何回此問,有些支吾,咬咬牙,還是道:“這半載來,晉陽所供錢糧,僅有往年六成!”

“呵呵......”劉承祐微微一笑,輕嘆一聲,神思之間,似有鬱結。

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雙目一如平常般精明有神,對着楊業,滿臉的意味深長:“歸代之後當知,備北不忘南,御外需顧內!”

楊業愕然而擡首,面上浮現出少許的疑慮,正欲開問,劉承祐卻不打算給機會,揮揮手:“好了,朕乏了!”

心中帶着些遲疑與不解,與王審琦前後腳出宮而去,腦中不斷回想着劉承祐最後的叮囑,思考着其用意所在。

“將軍!”皇城宮門前,王審琦的聲音打斷了他。

偏頭,楊業穩住心神,吩咐道:“仲寶,你也有些年頭未回家了吧,我放你半月假,回家省親!”

“謝將軍!”

深吸了一口皇城門下的冰冷空氣,楊業招來部曲,前往馮府而去。正好,可以找馮道諮詢分析一番,天子意圖。

第371章 殺,不殺?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7章 鼓譟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407章 麻煩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95章 遼帝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7章 鼓譟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102章 絕境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78章 火油彈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2章 分食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93章 噩耗連連第62章 緊鑼密鼓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145章 了結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404章 冬夜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7章 武德司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85章 賜宴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89章 安南冬歸人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492章 事發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41章 雌威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