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楊業述職

崇政殿東廡,是一片規整過的朝室,裝飾一如整座宮殿的風格,簡約樸實,只有幾方席案,供平日覲見的朝臣歇息待召。

眼下,除了兩名殿侍之外,便只有楊業與王審琦二將了。二人對坐,食案上邊擺着酒肉菜食,三葷兩素,四菜一湯。二人也是餓極了,狼吞虎嚥,王審琦原本是有些拘束的,不過見楊業如在軍戎,也跟着放開了。

酒食氣味交織在一起,案上也只剩一片狼藉,二者又碰了一杯,一飲而盡。在這隆冬,暢飲美酒,對於他們這樣戍守北疆的武將而言,卻是一種享受。

王審琦臉上表情不似楊業那般痛快,紅潤似乎是憋出來的一般,他不長於飲酒,但這可是御酒,皇帝親賞,總得吃點。只可惜,宮中的御酒,酒麴是經過改良的,其烈性,遠超其想象。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仲寶兄,你這酒量,還需鍛鍊鍛鍊啊!”看着王審琦的表情,楊業笑道。

王審琦則苦笑着搖頭:“將軍知我向不能飲酒,這美酒佳釀之樂,註定與末將無緣啊!”

“如不能飲,那便不需強求,適可而止!”一道穿透力十足的聲音傳來。

擡眼看,一襲龍袍,漫步而來者,正是天子劉承祐。楊、王二人慌忙起身見禮,被劉承祐伸手止住:“不必拘禮,坐!”

行至食案前,張德鈞親自端過一張交杌,一撩袍腳,正姿坐下,掃着桌面狼藉,輕笑道:“是否足食?”

“多謝陛下款待,臣二人已經果腹充飢!”楊業說道。

授意之下,張德鈞又執酒壺斟滿三杯,劉承祐舉杯邀之:“朕滿飲,你們隨意!”

言罷,飲盡。皇帝話裡雖然客氣,楊業與王審琦,也沒什麼猶豫的,同樣一口悶。

感受着那股辣意自喉嚨淌過,體會了一番,劉承祐方纔平和地問道:“戍邊兩載,體悟如何?”

面對皇帝的問話,楊業心中看起來也頗具感慨,想了想,迎着皇帝的目光,十分豪氣地說道:“臣據雁門,契丹人若南犯,可擋十萬兵!”

觀其豪氣干雲之態,劉承祐倒也未覺其大言不慚,反而輕輕撫掌:“將軍有此自信,朕當勉勵之!”

話說出口,楊業反倒自覺狂妄了,訕訕一笑,解釋道:“臣出此言,非信口狂言。雁門自古天下雄關,城垣堅不可摧,高踞山脊,依山傍險,道路崎嶇險峻......”

用了不短的時間,楊業將雁門關的周遭環境,地勢之利,城防佈置,兵力分佈,糧械儲備,防禦策略,應變措施等,一一敘來。楊業平日裡本非健談之人,但事關職責,卻是滔滔不絕。

劉承祐臉上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但聽得還是很認真,與自己所知,比對衡量,對雁門關的情況,有了更深的瞭解。

“兵馬不需多,糧械充足,雁門臣足守之!”楊業又強調了一遍。

劉承祐消化了一番楊業所說,卻是嘆道:“天下九塞,雁門爲首,可惜朕至如今,都還未見識過雄關之高峻險狹!”

言罷,態度愈加溫和,讚許的目光投在楊業身上:“朕尚慮你年輕氣盛,志得意驕,而今聽你言雁門之形勝御備,如數家珍,深切綮肯,朕過慮矣!”

聽劉承祐這麼說,楊業正臉上也不由流露出少許不好意思。

“你所言者,皆是御備之事,可有想過,出塞北擊?”劉承祐突然變了氣質,語速極快,威視赫赫,逼向楊業。

有那麼一絲不適應,迎着皇帝壓迫性十足的目光,楊業神情逐漸鄭重,認真地思索了許久,謹慎進言:“陛下,恕臣直言,三五年之內,並非北出雁門的良機!”

“哦?”劉承祐的反應,比起楊業大談雁門防禦的時候,還要感興趣:“你又有何見解?”

“其一,國力所限;其二,兵力不足;其三,知己而不知彼,契丹非卒滅之國!”楊業說:“河東擁山川之險,關城之堅,縱北虜鐵騎之強,也難以突破,背後有朝廷與河東依恃,臣足以當之。然如出塞,草原遼闊,無所依仗,雲中之地,縱可奪之,也非我兒郎所能長久立足。”

“而況......”說着,楊業流露出一抹遲疑:“陛下前有言,大漢戰略所向——”

劉承祐直接揮手打斷,瞥了眼一旁老實待着的王審琦,對楊業道:“確實是長進了!過去的楊業,一心統軍練兵,可不會考慮這許多!”

“陛下委臣獨當一面,臣時懷憂恐,如履薄冰,唯恐辜負陛下信任,是故凡事,不得不多考慮一些!”楊業揖手。

“代州而今有兵多少?”劉承祐轉變話題問。

回答還是那般迅速肯定:“經過兩年輪戍及募集訓練,州城團練兵及諸鎮堡戍卒,共計三千五百人,馬軍三營一千五百卒,步軍四營兩千卒。”

“王審琦便是馬軍第一營指揮使!”楊業還不忘在皇帝面前提攜戰友。

“以代州民力,供養這諸多兵馬,甚是艱難吧!”

楊業答道:“代州地貧民寡,幸有朝廷支援,與河東供給糧秣!”

“河東之錢糧協應,未曾短缺吧!”劉承祐凝眉。

楊業似乎不知道如何回此問,有些支吾,咬咬牙,還是道:“這半載來,晉陽所供錢糧,僅有往年六成!”

“呵呵......”劉承祐微微一笑,輕嘆一聲,神思之間,似有鬱結。

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雙目一如平常般精明有神,對着楊業,滿臉的意味深長:“歸代之後當知,備北不忘南,御外需顧內!”

楊業愕然而擡首,面上浮現出少許的疑慮,正欲開問,劉承祐卻不打算給機會,揮揮手:“好了,朕乏了!”

心中帶着些遲疑與不解,與王審琦前後腳出宮而去,腦中不斷回想着劉承祐最後的叮囑,思考着其用意所在。

“將軍!”皇城宮門前,王審琦的聲音打斷了他。

偏頭,楊業穩住心神,吩咐道:“仲寶,你也有些年頭未回家了吧,我放你半月假,回家省親!”

“謝將軍!”

深吸了一口皇城門下的冰冷空氣,楊業招來部曲,前往馮府而去。正好,可以找馮道諮詢分析一番,天子意圖。

第98章 溫柔鄉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243章 總結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404章 冬夜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3章 取士不公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30章 滿堂春宴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465章 “教匪”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192章 劉銖案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124章 辭表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79章 “撫遠之戰”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480章 “新對策”第480章 “新對策”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97章 心虛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330章 小市民第164章蜀臣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818章 慈母敗兒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80章 春夜第77章 間策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198章 轉折點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695章 袁家莊第370章 劉鋹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353章 信使第1675章 血戰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3章 考校第65章 選擇第150章 聽政第125章 冬至宴第145章 了結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33章 西巡結束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1章 禍從口出第69章 夫妻密談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