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河東之患

“坐!”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謝陛下!”

君臣各安其座,劉承祐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王景崇也不急躁,靜待皇帝詢問。

“河東滅佛之事,你辦得不錯,朕沒有用錯你!”劉承祐聲音如常一般,沉沉道來:“前後之事,悉有詳陳,朕就不細問了。聽聞你在河東有‘意外’所得,事關太原王,朕很感興趣。說說看,太原王乃朕血親皇叔,長年鎮守河東,久未相見,朕這個做晚輩的,應當關心關心......”

劉承祐語氣雖則平淡,波瀾不興,王景崇卻能感受到那隱藏於其後的洶涌,平靜之間蘊藏兇險。

然而,緊繃着的麪皮之下,卻是王景崇稍顯澎湃的心情,他知道,自己在忻州的那個念頭,又賭對了。以天子的強勢與野望,又怎會容忍河東這樣一個近似“獨立王國”的存在,尤其是還是皇叔劉崇。

大抵是錯覺,自下而上望去,王景崇只覺皇帝的目光凌冽駭人。迅速地平復下心情,王景崇仍舊謹慎地應道:“武德司爲陛下張揚耳目,臣在河東,確有所察,且大膽試言之,如有不當處,請陛下恕罪!”

“說!”劉承祐嘴角一咧:“謹小慎微,可不是你王景崇的風格,不必顧忌!”

有劉承祐此言在,王景崇也不故作矜持了,不過仍舊稍稍壓低着聲音,鄭重稟道:“陛下,就臣在河東實地察訪調查,對於皇叔,朝廷需加防備!”

言罷,劉承祐忽地哈哈大笑,有些突兀,笑聲在殿中迴響。就如發泄一般,持續了幾個呼吸的功夫,劉承祐方纔以一種感慨的語氣道:“防備!北守西扼,內防外備,類似的言論朕聽得太多了,眼下如何,連朕的親皇叔都要防着了嗎?王景崇你是何居心?”

一副壓抑許久模樣,“無能狂怒”般發泄一通後,劉承祐變臉一般斂形容,去面色,屏退左右,淡淡地對王景崇道:“說吧!”

“陛下,經臣調查,太原王在河東,潛蓄異志,早已與朝廷離心,早晚必定生患!”

這回,劉承祐沒有打斷他,任他敘來。有些東西,他早有耳聞,但受限於精力,並沒有過多的關注與調查。還是需六聽聽王景崇“實地考察”的結果,劉承祐相信他是用了“心”的。

“太原王在河東,大肆斂財,幾無收斂。河東諸州,寺院財產以海量計,此番滅佛,官兵清剿所得,泰半落於其手。據晉陽探事所報,滅佛中秋之時,一日之間,便有三百餘輛裝滿錢糧財貨的馱車,輸往城中。”

“太原王在王府東南,修建了三座大倉,一屯糧草,二屯兵器,三屯錢貨,集河東諸州之財富,稅收、錢糧大部截留以輸其中,常備一千甲兵守衛。”

“以漢興之際,供養大軍進取中原,河東百姓多貧苦,經年未復,太原王多遣稅官,苛捐雜收,擾民過甚,積怨深厚。此番滅佛,百姓易受蠱惑,河東屢生動亂,亦有此間緣由。而太原王,雖則積極鎮壓,卻也趁機圖財害民,大傷元氣。”

“陛下之制,朝廷之政,河東少有施行落實者,悉出河東節度。諸州將吏,擅自委之,少有報備朝廷,儼然自成一系。”

說了很多,王景崇竟沒來由得心裡有些發虛,尤其在天子靜坐御案,面無表情的情況下。嚥了咽口水,潤潤嗓子,王景崇咬咬牙,繼續道來。

只是,聲音不似初時那般洪亮了:“高祖進兵中原之後,留駐之軍,節度牙兵及州鎮戍卒不足萬。而今就臣粗查,這三年多時間,太原王選募勇士,招納亡命,大造兵甲,而今已有馬步軍三萬之多!勒令還俗之僧,太原王亦遣部將,揀其精壯,充入軍中,得兵數千!”

“河東諸州丁口可有三十萬?”劉承祐突然開口。

“在籍丁口,恐怕沒有!”王景崇給了一個不怎麼確定的回答。

劉承祐卻幽幽道:“以這點人口,供養如此多的兵馬,已非窮兵黷武所能形容,河東治下生民之苦,可想而知。”

天子的考慮,從來高瞻,異於常人。王景崇倒確是從沒往這方面考慮過,做出一副感佩的表情:

“陛下之言,甚是!”

劉承祐發聲後,雖然還有不少情況可以彙報,但王景崇識趣地,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爲他發現天子臉上的“興致”之色,正在逐漸消失,逐漸麻木。

良久,劉承祐深吸了一口氣,輕聲說道:“你今日所報,朕知曉了,暫且爛於心中,勿泄於外。”

“陛下......”劉承祐的反應,大出王景崇意料,忍不住張了張嘴,最終化爲一個字:“是!”

“不過,對於河東的情況,要加強監察,一應情報,記錄在冊。但要記住,武德司下屬,行事務必小心,注意分寸,皇叔畢竟是朕的皇叔,不可小覷輕辱......”劉承祐又補了句。

王景崇聞言微訥,眼珠子一轉,頓時意識到,劉承祐眼下並沒有動河東的意思,當即應道:“遵命!”

左右此次,他不是像在邢州倒楊那般,亡命一搏。照他想法,有今日之報,日後河東形勢,不管如何發展,都用得住他。只有有用,那便是立功的機會。

“河東一行,你立功頗大,朕分遣諸使,監察地方,也唯有你,處事最合朕心。”

“能爲陛下效力,是臣之忠願!”從劉承祐的語氣中,流露出些許讓他期待的意味,王景崇保持着低調謙卑。

“官,暫時朕就不給升了!”劉承祐直接道:“晉爵爲任公,加兵部尚書銜,食邑三百,河東一行,你們所獲錢貨,不必上繳,就當朕的賞賜,由你處置!”

說這話時,劉承祐給了王景崇一道玩味的眼神,令他牙緊。

雖然劉承祐的賞賜,距離王景崇所期待的,仍有差距,但皇帝都這般表態了,他還能多說什麼,甚至不敢表露出一點不滿的情緒,恭敬地跪於殿中謝恩。

“另外,朕欲置武德營,兵額一千,你率右營!”

比起爵位、勳銜、錢財,劉承祐這道賞賜,才讓王景崇喜出望外。

又瞟了眼他身上的傷,劉承祐擺擺手:“既回京,便好生休養創傷,去太醫院尋太醫診斷,配些湯藥!”

“謝陛下!”

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1708章 格局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75章 軍略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53章 有詩云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93章 噩耗連連第383章 敞開談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112章 整風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92章 定州事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401章 老郭威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40章 定論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457章 鄭州第207章 還京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36章 李業告狀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69章 禍事了第85章 浮雕第455章 見聞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73章 道府之爭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98章 溫柔鄉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06章 倒趙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70章 同州之戰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61章 晉陽來人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56章 是非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42章 嶺南在望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241章 “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