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事調整

bookmark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臘月將終,天地間的冰冷森寒漸漸消退,崇政殿內,中書門下及樞密院幾名重臣,正畢恭畢敬地候着,這回天子未至,都站着的。

馮道、李濤、趙瑩、範質、魏仁浦,一個個面無表情。都知道,天子因劉審交之逝,心情不佳。這幾日,朝中的老臣,又陸續“致仕”。旁人看不出,這些高官又豈會看不出天子體恤老臣背後的“險惡”用心。

李濤、範質、魏仁浦三人還好,年紀正當時,且多爲劉承祐所倚仗。這些人中,最緊張的要屬馮道了,在場之人,就屬他年紀最長了,別看皇帝一直以來對他恩遇甚重,也捨得放權,可說不準什麼時候便被“體恤”了。

當亂世王朝,亡國天子的宰相,馮道沒什麼興趣,但如今大漢國運漸昌,馮老狐狸還是願意多在朝中逗留幾年,發揮發揮餘熱......

伴着內侍高唱,劉承祐腳步帶風,跨過殿門,直向御案。

“免了!”冕袍一甩,動作短促有力,朝幾名行禮大臣吩咐着。

待幾人落座,劉承祐將手中的一卷書冊放下,開門見山,直接說道:“朕召諸卿而來,是爲中外幾個重職,人員安排問題!洛陽、汝州、鄆州、兗州、安州,無一不是國家重州要地,官員選派,需得慎重!”

言罷,便看向範質:“鄭國公調任之事,朕早讓你等商議,連同廢朝三日在內,五六日過去了,還沒個結果嗎?”

從天子的態度中,明顯感受到了一絲不滿,範質也難保持其一貫沉肅的形象,更不敢表現出平日的急躁,趕忙起身稟道:“回陛下,經臣等議,鄭國公軍中勇將,治軍有餘,而理政不。放之於州鎮牧民之位上,弊大於利,不若用以鎮塞戍邊,既可解洛陽弊政,又可發揮其能!”

範質等人,與其說是商討,莫如說是猜度皇帝的心思纔是。

“這等考慮,可!”果然,聞言只稍思之,劉承祐便點頭表示認可,問:“邊塞之中,可有目標州郡?”

範質趕忙道:“朔方之地,孤懸西北,雖屬漢地,實無良政,以致胡虜猖獗,肆虐於漢土,名不副實。時下,國丈折公正領兵於西北征討野雞、殺牛二族,既復寧州,料想來年開春,更是用兵之時。鄭公前去,正可助戰!”

稟報完,範質便注意着皇帝的反應,結果讓他鬆了一口氣,只見劉承祐沒有一點遲疑,直接同意了:“如此甚好!照此執行,移史弘肇爲朔方節度使,讓他去靈州吧。”

“是!”

“鄭公去職,西京留守當委何人,洛陽乃天下腹心,大漢陪都,重中之重!”沒有一點停頓,劉承祐又問。

“鄭州防禦使景範,在任三載,政績卓然,當行升擢,臣等以爲,可守西京!”馮道操着蒼老的聲音,小心地稟報道。

“景範有政才,經世之能,治洛陽,甚合朕意,朝廷可安!就這樣!”劉承祐又直接同意。

接連兩個人事提議,都得到了劉承祐的同意,殿中氣氛輕鬆了許多,馮道、範質二人,也下意識地鬆了口氣。

“景範既去,鄭州誰人可繼?”劉承祐問。

馮道說:“太常卿張昭,聰敏練達,累朝老臣,可治鄭州!”

張昭,在劉承祐這邊出場率並不低,尤其在繼位之初,朝廷禮制典儀構造方面,有些功勞。

應:“可,以其知鄭州!”

“汝州誰可繼之?”

範質道:“中書舍人魚崇諒......”

不待其說完,劉承祐直接打斷他:“魚卿位在中書,書詔繁委,處置調發,深合朕意,就不派地方了!另外選人!”

“是!”範質停了一下,又道:“禮部侍郎司徒詡,素有能名,爲官清白,明經通義,歷任地方,可任汝州!”

劉承祐沒說話,似乎在回憶此人的信息,考慮了一會兒,道:“那就以司徒詡知汝州吧!”

“兗州呢?”劉承祐表情,已然漸漸漠然了。

這回站出來的,是馮道:“太子詹事馬裔孫......”

名字方說出口,又爲劉承祐所駁斥:“馬卿乃純儒也,州鎮軍政,繁複糜雜,非其所能用事,還是留他在朝中,在三館治學撰書吧!”

天子的態度,讓馮道心中微驚,下意識地擡眼看了看,

方瞧到劉承祐那張喜怒不形於色的臉,說話更加謹慎了:“戶部侍郎顏衎,諒直孝悌,向以政績聞名,治政經驗豐富,陛下,以爲如何?”

冷淡的目光在馮道身上掃了兩下,看得這老狐狸有些不自在了,劉承祐方纔淡淡應道:“降兗州爲防禦州,以顏衎爲防禦使!”

“是!”沒來由的,馮道鬆了口氣。

思及此番應對,自己所薦之人,再注意着天子那張生人勿近的冷臉,馮老狐狸一下子悟了,若不是顧忌御前失儀,他真想將自己花白鬍子揪掉幾根......

是故,當劉承祐再度問起,鄆州之任,當屬何人之時,馮道開始眼觀鼻,鼻觀心,由其他人去說。

這個時候,宰相李濤尋得機會,搶先開口了:“陛下——”

不過劉承祐沒讓發話的意思,再度生硬地打斷臣下的發言,呵呵一笑:“李相公心中也有賢才可舉?看來諸位相公,是早有人選,都替朕考慮好了,倒是不需朕多費腦筋啊......”

劉承祐這如譏似嘲的話一說出口,馮道、李濤、範質幾人,趕忙起身拜道:“陛下言重了,臣等不敢!”

到此時,誰還感受不到,皇帝心中的不滿。劉承祐是讓他們商討而來的,不是讓大臣們替他安排來的!

“不過,朕還想安排一兩個人!”劉承祐掃着幾名宰相,言語如刀,鋒芒錐心。

幾個老臣,身體同時抖了一下,都埋下了頭,不敢直纓皇帝刀子般銳利的目光。

“鄆州那邊,皇叔早無就鎮之心,軍政之務,這兩年悉出於幕佐。朕以鄆州地處中原腹地,無外寇之擾,也不需節度、觀察、防禦、團練了,此後,便廢鎮爲州。至於治政人選,朕屬意鄭國公之子史德珫,朕觀察他很久了,是個正直之人,由他知鄆州事吧!”

“陛下慧眼識人!”這個時候,豈有人敢持異議,馮道如常出言誇獎,想要親近天子。

“至於安州......”

“請陛下欽命!”這一回,馮道很聰明地請道。

對此這老狐狸識趣,劉承祐是不好再多誇獎了,考慮着人選,一直未說話的宰相趙瑩站了出來:“陛下,老臣有一人選。”

“嗯?”眉頭下意識地皺起,偏頭凝視着此人,在他的印象中,這個前晉遺老,並非不識趣之人。

“說!”

“老臣年邁昏聵,時感精力不濟,自覺已無力長處中樞,佔據宰相之位,自請知安州......”

趙瑩所請,倒卻也出乎劉承祐之意料。

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417章 輕狂第15章 荊南來使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69章 夫妻密談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47章 應對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65章 選擇第55章 燕王病故第381章 功臣閣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41章 西域戰況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761章 新問題第193章 楊邠案(1)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68章 榮寵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39章 連夜南進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376章 對策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48章 西撤!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128章 東路進展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98章 溫柔鄉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4章 亡國之族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27章 皇城司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83章 遼帝之亡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803章 運動第66章 請辭?不許!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70章 同州之戰第121章 登乾元第133章 捷報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3章 新皇詔制第492章 事發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273 王晏鎮洛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97章 決斷!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68章 婚宴第199章 出宮第187章 瑣屑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11章 請教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175章 在滑州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207章 還京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77章 小賢王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371章 殺,不殺?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