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

bookmark

在高防的阻撓下,耽擱了不少時間,馬全義帶兵進駐節度府,時間正巧,河東兵馬一到,也宣告王守恩的奪財打算落空了。

在馬全義這麼個“小兒”面前,王守恩顯得十分囂張,以功臣自居,一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小衝突產生了。

沒多久,李萬超也帶着肅銳營前來湊熱鬧,對王守恩的貪鄙,他自然也十分厭惡,果斷地站到了高防這一邊。

在幾方聯合施壓下,王守恩極不情願地退出了節度府,忍痛留下了那些錢帛。不過一夜的功夫,“潞州三傑”本就不深的交情,直接宣告破滅,同時,就因爲這個小插曲,王守恩心裡已然鬧起了彆扭。

在向訓的建議下,馬全義使第一軍,只進駐節度府,完全控制北門,餘者人仍由潞州本州軍隊負責。這樣的動作,明顯帶着戒備,但無論是高防,還是李萬超,都積極地配合,唯有王守恩,罵咧不已。

而這些,都看在向訓眼中。他此行,除了聯絡策動舉義之外,另負使命,觀察潞州文武將校前後表現,甄別其心。到占城爲止,他心裡已然有數。

......

沒有出現任何意外,在當日傍晚時分,劉承祐率龍棲剩餘全軍,經過一日夜的行軍,終至上黨城下。

上黨北關,王守恩連同潞州文武並上黨賢達親自於城垣下迎奉。劉承祐身被鐵甲,鳳翅兜鍪下,那張年輕而嚴肅的臉顯得英氣勃勃的。不少人都微感訝異,這二殿下,當真如傳聞中的那般年輕。

“末將王守恩,率潞州文武,恭迎殿下!”望着高頭大馬上的劉承祐,王守恩近前一步,以一種主人的姿態,向劉承祐行禮。

後邊的潞州軍校與職掌官吏隨其後,齊聲拜見。掃了一圈,劉承祐擡腳敏捷下馬,手一揮,聲音沉穩:“諸位免禮。”

“謝殿下。”

這個時候,向訓與馬全義迎了上來,就在城下,簡單地介紹了一番情況。劉承祐頷首,仍舊很平靜地說:“諸位辛苦了!”

擡起頭,就近望着城牆上那兩顆血液已凝固的首級,問道:“那是趙行遷與契丹括錢使?”

“正是!”王守恩卻主動搶話,手上指,有點大義凜然地說:“這二人貪暴無度,罪大惡極,上黨軍民深恨之。故斬其頭顱,懸於城牆曝曬,以懲其惡行......”

聞言,劉承祐若有思索,收回目光,輕聲吩咐着:“將其撤下來吧!”

“這。”王守恩當即說道:“殿下,此等奸佞惡賊,不值得同情。當待其曝幹,再挫其骨,揚其灰,放泄上黨軍民之恨。”

斜了王守恩一眼,劉承祐眉宇微沉,凝視着他,只一眼,便收回,平淡的語氣中透着不容置疑:“撤下來,孤,另有考量!”

王守恩這下,不滿了。

還是高防上前一步,拱手恭謹說:“殿下,天候已晚,還請大軍進城休整。卑職等,已於節度府中設宴,爲您接風洗塵!”

金烏西垂,搖搖欲墜,天色早已晦暗,劉承祐點頭,一招手:“那便進城吧!”

隨着龍棲軍全軍至,上黨的局勢才徹底落入掌控之中。去節度府路上,劉承祐將向訓招到了身邊,小聲詢問:“城中情況如何?”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上黨可謂軍民齊心,以迎王師。”向訓以同樣低的聲音,快速同劉承祐稟報:“爲防止出現意外,殺了趙行遷之後,全城便已戒嚴。第一軍將士,控制着北門與節度府守備。高判官與李將軍,都是深明大義之人,全心推戴獻誠。”

從向訓的話中,劉承祐聽出了些許異樣,問:“那個王守恩?”

眼神往前邊飛了一下,向訓表情間流露出一絲輕蔑,將清晨那點情況道來。

聽完向訓的描述,劉承祐意外之餘,表情卻沒什麼波動。只是腦中回憶起方纔城下王守恩的表現,目光稍稍轉冷。

“殿下,王守恩蔭庇爲官,雖小有大義氣節,但爲人聲名狼藉,貪得無厭。此番舉義,未竟全功,便欲佔公資以謀私利。這樣的人,無大智大勇,卻有小人之心,當此之時,還需善加提防,以免發生什麼意外......”劉承祐還在思忖間,向訓出言提醒。

聞之,劉承祐面色平靜,只是嘴角抽動了一下,似乎帶着點蔑視,應道:“我知道了。”

並不是太長的距離,很快便至節度府,環視府院,能夠瞧出諸多仍舊未收拾完的狼藉,所幸已沒了清晨那仿若強盜過境的場景。

注意到了劉承祐的目光,高防主動說道:“攻打帥府時,趙行遷冥頑不靈,率人抵抗,故有此亂象。”

若非是向訓早有稟報,也許劉承祐還真就相信了。瞥了眼王守恩,又看向高防,此人似乎有點回護王守恩的意思。

稍晚些的時候,節度府正堂,燈火通明,一場聯絡感情的宴席開始了。在座人並不算多,潞州文武就王、高、李三人並幾名校官,劉承祐這邊,張彥威、郭榮作陪,另外加上個向訓。其他人,可被他安排接收城池、佈防要地去了。

“我父起兵於晉陽,是爲廓清寰宇,拯溺天下。諸君不懼胡寇勢大,於潞州響應,乃大仁大勇之舉,令人欽佩。舉義之事,如此順利,都是諸位的功勞。我在此,以此酒敬諸位一杯,以表心中敬意......”如今的劉承祐,說起這些場面話,卻也沒有一點不適應了。

只是,平靜的臉上平靜的表情,再配上平淡語氣,總使氣氛略尬。即便如此,一干人也十分給面子地附和。

一杯下肚,劉承祐掃着潞州文武,尤其是王守恩、高防、李萬超三人。

此番下潞州,看起來十分輕鬆順利,甚至有些索然無味。然,只需看三人的出身,便可知,潞州的順服是可預期的。

王守恩,遼州榆社人;高防,太原壽陽人;李萬超,太原晉陽人......不說其他,就鄉黨之間的“情誼”,便足以使他們親近晉陽。再加上,同出於河東武將集團,劉知遠勢力龐大,軍隊強悍,有成就大業的實力,在國家大義的感召之下,全城以降的抉擇,並不難下。

從城下始,劉承祐基本將人認了個全,既在宴席,趁着不算高昂的興致,開始安撫拉攏起人心。

看着臉色微怏的王守恩,劉承祐緩緩地說:“王巡檢家世顯赫,得潞州將士推戴,舉義方纔如此順利。當年韓王(王守恩父王建立爵封韓王)挺劍越馬,與契丹戰,屢建奇功,聲威揚於華夏;今朝王巡檢與潞州諸軍,揮灑大義,共抗胡寇,實有韓王之風。父子兩代,共敵契丹,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

對王守恩的誇獎,劉承祐當然屬違心之論,但是,有的話,縱使虛僞,也不得不講。

感受到劉承祐言語中的“親善”之意,王守恩來了精神,臉上笑容展開,沒有謙虛之意,卻說着謙虛之辭:“殿下謬讚了!末將豈敢與家父相提並論。”

大概是認爲劉承祐心情很好,又受其那般恭維,王守恩眼珠子轉悠了兩圈,面露得色,朝劉承祐低笑道:“殿下,末將有一事容稟。”

“但講無妨。”劉承祐表現得很有風度,伸手示意。

見狀,王守恩眉毛揚了揚,捋着他修葺地很整齊的鬍鬚,說道:“殿下,晨間舉義,殺趙行遷,控制全城,潞州士卒出力頗多。自古就是,有功當賞,府庫之中,尚有資財,殿下何不取之以慰軍心,士卒們受了賞,必定拼死報效......”

“另外,此前趙賊橫行,向全城軍民括錢,以致城中將校官吏拮据,生活困苦,殿下是否也分撥一二,以解其窘迫?”

王守恩話落,堂間一下子靜了下來,在場諸人神色各異,高防與李萬超詫異,郭榮嚴肅,張彥威冷笑,向訓不屑......

至於劉承祐,看着一臉“認真”的王守恩,不禁有種發笑的衝動。

冷笑!

這攜功邀賞,劉承祐還是頭一次遇見。聽王守恩之言,再考慮到其脾性,口口聲聲爲士卒、將校、官吏請命,實則也是在替他自己請賞。若士卒都得賞了,那他這舉義功臣,又怎能少得了。

而觀王守恩那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哪怕以劉承祐的心態,也不禁生出些怒火。

王守恩似無所覺,有點期待地等着劉承祐的反應。不過,劉承祐一時沒有說話,目光清冽,盯着手中把玩的酒杯出神,緩緩地拿起,小啜一口。

心知王守恩所請,惹惱了劉承祐,高防這個時候,立刻舉杯出聲,乾笑道:“殿下,王巡檢喝多了,此乃醉言,勿需在意......”

王守恩本就對清晨高防的阻撓不滿,此時見他又出言壞他財路,表情頓時一陰,正欲發作。

劉承祐此時放下了酒杯,目光恍過堂上衆人,幽幽道:“孤覺得,王巡檢所言,皆是實在話,甚是有理。將士們有功,自當犒賞;官吏們受苦,亦當撫慰......”

聞言,王守恩一下子眉開眼笑的,聲音高昂道:“殿下英明!”

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41章 探監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36章 趙都帥第78章 火油彈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2章 分食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84章 夏州降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64章蜀臣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95章 掘地求生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1779章 四王畢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4章 巡遊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53章 兵臨刪丹第98章 溫柔鄉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773章 質問第23章 夜宴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273 王晏鎮洛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95章 遼帝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347章 割韭菜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5章 荊南來使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49章 降表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108章 井陘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74章 帝崩第241章 “戲言”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49章 邊情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99章 御帳議戰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56章 腹心之談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56章 是非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85章 趙礪案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無題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292章 得意失意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238章 杯酒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