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

bookmark

王溥縱是萬事通,對於康儼被殺的事,也未知。去調查問詢了一番,方知曉情況,向劉承祐彙報了一番。

“我們這個王都帥,還真是威風八面吶,畢竟一個團練副使,說殺就殺了!”聞之,劉承祐則感慨道。

當然,也就因爲是王峻,劉承祐方纔這般態度。如果劉承祐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只怕也會毫不留情地將那康儼梟首示衆。而從王峻前營統帥的身份來說,是有在營中,軍法處置的權力的。

不過,人性從來都是複雜,難以捉摸的,而況於天子。同樣的事,對於不同人,結果往往都是不同的,乃至大相徑庭。

“張永德!”劉承祐把還在同潘美研究戰局的張永德叫到身前。

“陛下有何吩咐?”

迎着張永德好奇的目光,劉承祐道:“朕方遣一老將用事,也欲託重任青俊。在東京的時候,便同郭卿談論過,以你獨領一師!”

突聞此言,張永德面色一喜,不過又流露出少許躊躇之色。見狀,劉承祐問:“怎麼,沒有信心?”

劉承祐這般說,張永德哪裡還能有其他反應,抱拳表態:“請陛下令,末將即往效命!”

“倒也不用着急!”劉承祐擡手,指着輿圖,吩咐道:“壽州以南,廬江地區,比起黃、光,可謂僞唐腹地。繞過壽春南下,難免成孤軍之勢,抓緊時間,好好熟悉瞭解一些南邊的軍情。同潘美一道,朕屆時讓他同你一起!”

“是!”張永德應道。

邊上的潘美聽了,神宇之間,也露出了興奮之色。

稍微處置了一波軍務,劉承祐問張德鈞:“賢妃呢,身體如何了?”

“賢妃娘子正在寢帳歇養,已着御醫診斷!”聽皇帝問起,張德鈞趕忙答道。

劉承祐聞言,眉頭稍微皺了皺,吩咐道:“朕去看看!”

應命,張德鈞趕忙頭前引路。

還在船上之時,折娘子便感身體不適,到下蔡後,也未有明顯的改善。以折氏向來康健的身體,劉承祐只當她北人,難習南方水土,讓她好好休養。不過,這都叫上御醫了,由不得劉承祐不關心。

至寢帳,直到榻前,折娘子正躺於其間,觀其面色,雖然少了些紅潤,看起來,倒也沒有什麼大礙的樣子。

“官家!”折娘子欲起身行禮。

劉承祐側坐於榻邊,輕按其手:“不必多禮。”

又探手在其額頭貼了一下,一股溫熱,卻也不燙,同自己比較了一下,體溫正常。劉承祐輕聲問道:“感覺如何了?”

感受着天子的溫柔體己,折娘子俏臉恢復了些許紅潤,脣角卻帶着點笑意,點了點頭。

見狀,劉承祐眼中生疑,這纔看向邊上的御醫,嚴肅道:“你說,賢妃身體是怎麼回事?”

面對劉承祐威視,御醫不敢怠慢,躬身拱手,微笑着對劉承祐道:“陛下,娘子身體只是稍有勞頓,休養幾日即可。有近般反應,卻是娘子已有孕在身......”

聞言,劉承祐先是驚訝,隨即一喜,撫着娘子嬌靨:“當真?”

“診其脈象,娘子孕已月餘,害喜之狀明顯!”御醫道。

“哈哈......”劉承祐大笑。

帳中內侍女官們,也都堆着笑,向劉承祐表示恭喜。

低頭打量着折娘子,嬌靨如花,目光分外柔和,此女,似乎真的有旺夫貴子之相。心中滿溢着喜悅:“值大徵之際,天降麟兒於朕,此氣運所鍾,吉兆於我軍,必然大勝!你這肚子,爭氣!”

折娘子心情自然也好,感受着劉承祐探進被窩,摸在自己腹部的手,道:“妾伴駕而來,原爲侍奉陛下,而今身體不便......”

“你倒也不用多想!”劉承祐搖搖頭,安慰道:“朕身邊這麼多人,還怕沒有人伺候嗎?你有孕在身,當好生養胎,再給朕誕下一子,此次南征,朕記你一大功!”

沒有多久,皇妃折氏有孕的消息,傳遍了徵淮大軍。在軍中宣慰使的賣力宣傳解釋下,皆言此乃天降吉兆,護佑大軍,南征之戰,必然大勝。類似的宣傳,對於將士們而言,是很有洗腦效果的,總歸是喜事,大夥也信這種說辭,原本以寒冬之故,有些回落的士氣,再度上揚起來。

隨後,劉承祐再度召集徵淮諸將軍議,議定十一月一日,動兵南下,再圍壽春。

賢妃折氏以有孕之故,留於下蔡安養。折娘子以身體之故,原本打算還東京,以免給劉承祐添麻煩,但以其孕初,怕路遠折騰出問題,纔打消了此心思。

折娘子還建議劉承祐,再從東京召人來軍前侍候,比如貴妃高氏,直接被劉承祐拒絕了。他劉承祐可不是離不開女人的人,再者,在軍中他不只是皇帝,還是統帥,也不好再從東京召后妃......

劉承祐用兵,從來就一個“穩”字。南進壽春,先以韓通率鐵騎、龍捷騎兵南下,遊弋於壽春周邊,又讓向訓派遣一支水軍南下,將壽春周邊,水陸通道切斷,隔絕其內外消息。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其後,又率下蔡大軍,主力、輔兵及民夫七萬餘,推土機式地穩穩南下,至壽春城前,三裡之外,以步騎策應,大作土木工程,築壘造營。

先營北寨,以中軍、龍棲、鐵騎駐之;次營西寨,以護聖、奉國軍駐之;再營南寨,以龍捷、小底兩軍駐之;東面臨水,立水寨而阻之;又營寨於東北,加以輔卒、民夫,再造浮樑於淝水。

一步一樁,兩日一寨,穩如老狗,一點機會都沒有給城中的守軍。何敬洙二人,不是沒考慮過出兵襲擾,然而見到漢軍那般小心謹慎,獅子搏兔的戰法,也就息了心思。

壽春城下,比起前番,天子劉承祐御駕親臨,北漢大軍聲勢浩大,更盛往前。五座水陸大寨,將壽春圍得水泄不通,將鎖死,困牢。

營壘不只牢龐大固,還稍稍兼具舒適,大量的輜需,陸續南來,屯於城外,兵加糧秣,數以百萬計。北漢大軍,在劉承祐的指揮下,做足了在壽春城下過冬的打算。

而圍城的漢軍,除掉輔卒、民夫之外,僅善戰之步騎,各軍加起來,便將近四萬,可以說,東京禁軍大多半的精華,都被劉承祐帶來了。

壽春雖則堅固,但面對北漢大軍如此相迫,卻也有種搖搖欲墜之狀。城中軍民,除了何敬洙,等少數死硬份子,難免人心動盪,尤其是其中的百姓。何敬洙這名老將,雖然愛兵惠民,但終究到任時間不長,到任之後,也只專于軍事,還未騰得出手,施恩於百姓,而聚民心。

隨着漢軍再圍困壽春,赫赫兵威,直衝鬥牛,淮南大地上空的陰冷,也難敵漢軍兵甲之森寒。消息傳至江東,金陵朝廷,又是一陣手忙腳亂。

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28章 封疆大吏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24章 辭表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40章 封王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492章 事發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1689章 高規格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713章 機遇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480章 “新對策”第383章 敞開談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10章 坦白第252章 面聖第370章 劉鋹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44章 箇中弊端第337章 特權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690章 拼圖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67章 劉煦娶親第48章 耿崇美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30章 收穫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40章 家宴第157章 提親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35章 室韋覆滅第27章 父子座談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340章 定論第74章 萬歲呼聲第3章 不宜擴大第27章 郭威病了第482章 李氏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00章 梁山濼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18章 棉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95章 效果已顯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769章 影響力第450章 落幕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48章 處處矛盾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751章 結束了第482章 李氏第52章 六穀土豪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73章 西北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