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

隨着漢軍目標轉移,作戰重心的偏向,使得各營寨內,摩拳擦掌,準備力戰攻城的將士有所沉抑。尤其似孫立、王彥升等輩,更是按捺不住,幾番向劉承祐請戰,被劉承祐一通訓斥,當劉承祐嚴厲起來的時候,沒有人再敢忤應,頓時便老實起來了。

候騎接續不斷,偵探北來,報告陳覺軍的動向。算上曲折起伏,合肥距離壽春,遠不足兩百里,陳覺硬是花費了足足五日的時間,方纔靠近壽春,亦步亦緩,沿途嚴防漢軍之突襲,可謂小心到了極點。只可惜白費了表情,漢軍並無襲擾的意思。

上元節之日,天子降詔,大發肉食,犒賞全軍,共度佳節,以酬將士征戰之苦,有所遺憾的是,大戰將起,禁止飲酒,少了些氣氛。

御帳內,諸將賀喜,天子劉承祐發表了一番上元賀辭,勉勵將帥,共食筵席之後,就在一片狼藉間,直接議軍。

還是慕容延釗,頭先講解敵情:“合肥唐軍,分爲前後兩路,主將陳覺率戰兵三萬餘及役夫兩萬在前,都監許文禛率兩萬軍民押運糧械輜需在後,沿淝水道北上。

合肥唐軍,猶以步軍爲主,除下蔡大戰後,唐廷北調,還有就是自楚地調回的唐軍,稍有戰力。

此番唐軍進兵,尤爲謹慎,日行不過三十里,並將所有馬軍派出,廣佈哨騎。且隨軍攜帶有大量的輜車、拒馬、大盾、長槍。根據軍情司與武德司所察,其所攜之大小弓弩,足有五千具,配有箭矢五十萬支。綜其情勢,是備我軍突襲,以及憚我北方鐵騎!

以唐軍如此緩慢的腳程,明後兩天,當兵臨壽春以東!”

“要說唐軍不長教訓,但觀其這小心翼翼的進軍動作,充分的軍需準備,倒是盡取一‘穩’字;若說其記了教訓,難道以爲憑其軍,這般穩步推進,便能解壽春之圍!”劉承祐評價道。

王全斌微表鄙視,道;“唐軍如此小心,卻是深懾陛下天威,我軍戰力。車盾雖多,可抗我鐵騎,卻無異於自縛手腳!”

沒辦法,在這淮淝平原上,論陸戰,匱於騎戰的唐軍,天然地便處於劣勢。想要進軍,又要抵禦漢騎威脅,只能選擇這般呆板而被動的戰法。

“諸位,朕已決定,暫時擱下壽春這塊硬骨頭不啃,先行率軍南下,吃了陳覺軍這口肥肉,再行回師破城!”略作沉吟,劉承祐一拍桌案,表情鄭重道:“朕向來喜歡結硬寨,打呆仗,以衆凌寡,以強凌弱!但此次,朕又要試試以寡敵衆了!”

“至於南下的兵馬......”劉承祐環視一圈,在座諸將,都下意識地挺起了胸膛,隨後不顧孫立、李重進、王彥升幾人期待的目光,直接道:“朕親率奉宸營、鐵騎、龍捷、龍棲、奉國五軍前往,護聖、小底並靖江水軍、淮北州兵、民夫,嚴守大營!”

劉承祐直接對朝着孫立等人道:“迎擊陳覺,朕將行營步騎抽調大半,必至大營空虛。然而,我徵淮輜需,泰半囤於此,此間斷不容有失,守備行營,亦是重任,事關大軍命脈,爾等不得大意,以免爲城中守軍所趁!”

見劉承祐說得嚴重,幾人不敢怠慢,只能應命。劉承祐的目光掃過,在王峻身上停留了一下,快速恍過,朝向訓道:“大營守備,以典其事,諸將奉命!”

又看向王峻:“王卿隨朕出征,以備諮詢!”

向訓有些意外,尋而鄭重保證,很多時候,關鍵的事情,關鍵的任務,劉承祐總能想到這向星民。王峻則漠然,表情冷淡,應命。

“韓通!”

“在!”聽天子點到自己,韓通兩眼頓時瞪得滾圓,期待地望着劉承祐,聲音高昂。

“你率鐵騎軍,先行南下,先將唐軍的哨騎馬軍,給朕悉數剿殺了,先閉其耳目!”劉承祐下令道。

“遵命!”

在北漢將臣這邊,心心念及援壽唐軍,亟欲張開獠牙之時,南唐大軍這邊,已穩穩地推進到壽春東南四十里,淝水以東。

五萬餘軍丁,車畜頗多,倒也是浩浩蕩蕩。但作爲唐軍主將,陳覺倒是越發緊張了,越是靠近壽春,越是不得不小心。

天色還不甚晚,剛過午時,行軍大陣中,陳覺卻已無再進之心,指着軍左,一片龐大的淝水淺灘,直接下令,暫止進兵,臨岸紮營。

耗費了近兩個時辰的時間,一座犬牙交錯營壘,立了起來。數日的行軍,唐軍上下,已然習慣了,基本每到駐軍地點,都會立刻寨而歇,這般動作,雖則辛苦疲憊,且靡食耗資,但有營壘所依,總讓人安心些。

中軍帳內,陳覺居上,一副儒將風采,諸將列座,開口道:“諸位,我大軍近十萬奉命北上,而今終近壽春,漢軍營壘,就在四十里外。接下來,如何舉措,諸位可有建議?”

陳覺以下,軍職最高者爲老將鹹師朗,作爲南渡北將,鹹師朗在南唐朝廷混得不錯,受到了李璟的重用。隨邊鎬平楚,因功拜爲節度使,雖然沒當幾月,便狼狽而還。失地的罪責,大多被吸引在邊鎬身上,鹹師朗則繼續當着他的高級將帥,以熟悉北兵之故,在援應軍中,爲行軍排陣使。

此時聞陳覺之問,鹹師朗神情鄭重,說道:“陳公,我軍自合肥發,一路北來,其勢如潮。原料漢軍聞之,當派軍攔截襲擾,然如今已近漢壘,猶不見漢軍動靜。以某觀之,其中恐怕有詐,還當小心纔是!”

“此事,本將也有所考慮。試思之,是否我軍兵馬衆多,軍械充足,御備得當,而漢軍兵少,圍城尚且勉強,見我早有警惕,故而不敢輕動!”陳覺說道。

書生之見,鹹師朗心中暗道,想了想,說:“在下以爲,此番進軍,我軍已是準備充分,備足了糧草軍械。眼下,已至壽春遠郊,漢軍必然會有所應對。然不管其如何應對,我們只需穩紮穩打,不給其可趁之機,漢軍也不足過分忌憚!

我數萬大軍,平推至漢軍之側,即便不戰,礪兵以威脅其側,有壽春城內守軍相呼應,漢軍也必處劣勢。拖得越久,則形勢於我軍利,於漢軍則弊。”

“鹹使君之言,深合我意!”對於鹹師朗之言,陳覺看起來很是認同:“漢軍不動,我亦不動,傳令三軍,加固營壘,穩守寨牆,待探查清楚敵情,再作區處。漢軍久屯堅城之下,而今我數萬大軍周旋於外,漢軍必不敢再攻城,已起策應之效。我不急,該急的是漢軍!

傳令後軍許文禛,讓他不必着急,按照本將的佈置,穩步進軍,北上與我匯合!”

“是!”

說來說去,陳覺有大軍在手,心裡稍有底氣,但真讓他與漢軍作戰,心裡還是發虛的,再加有皇帝李璟的告諭在,就穩着來,慫着去。若無視細裡,僅觀浮面,就壽春眼下的形勢而言,唐軍倒確是佔優的。

唐軍兵多人衆,一旦打通糧道,勾連壽春,則可起到內外呼應之效,又兼主場優勢......反之漢軍這邊,千里遠征,師老兵疲,已成兩面受敵之態勢。

稍晚些的時候,陳覺得報,聞唐軍北上,漢軍已停止攻城,固守營寨,並且營內歡聲甚多,在慶祝上元節。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聞之,陳軍雖然意外,卻也下意識地鬆了一口氣,念及上元佳節,將士苦於行軍,也下令,賞賜將士米肉。

而劉承祐得知唐軍的屯兵淝東的舉措,反倒更加輕鬆,與左右笑道:“若陳覺能再大膽些,近前二十里下寨,朕擊之還慮壽春守軍之背襲。如今,呵呵......”

就在乾祐五年正月十七,晨,安安穩穩過了個節的壽春漢軍,在調整佈防之後,劉承祐親率兩萬餘步騎,過淝水浮樑,轉道向南,迎戰陳覺。

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486章 李煜之死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56章 是非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72章 磁州賊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348章 老皇帝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98章 虞美人第406章 調任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07章 殿試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765章 三郡公第18章 詔議國策第3章 不宜擴大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56章 是非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365章 看衰第160章 平定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751章 結束了第146章 黃羊平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8章 權謀手段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252章 面聖第134章 東路軍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59章 睡王上位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98章 事泄了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87章 兄弟第1751章 結束了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47章 應對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92章 萬歲殿宴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410章 剋制第145章 了結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54章 聘納郭女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12章 大朝會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06章 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