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先取許軍

bookmark

淝水以東的大片區域,少經開發,又以丘陵隔斷,人口素來稀疏。自北漢南侵,壽州淪爲戰場,散佈於其間,零落的村莊,百姓大多攜家帶口,南逃至沿江地區,以避戰亂。是故,唐軍自合肥北發,一路來,幾乎難見人煙。

陳覺之進軍,已然足夠慢,而許文禛軍,則要更慢,一則有陳覺軍令在前,二則輜需重械過多。約以五十里外,一整日的行軍,又穩穩地向前進軍二十五里,眼見着天色漸晚,許文禛下令,暫停進軍,就地紮營設帳,埋鍋造飯。

運氣不佳的是,陳覺所寄希望的飛鴿手段,並沒有奏效,自馬仁瑀等奉宸士卒手下逃脫的信鴿,不知道飛哪裡去了。

因所擇之道,過於原始,唐軍之中,隨軍的民夫們,驅車趕畜,也是累了一天。一聞紮營休整的命令,如蒙大赦,只是沒有立即動作,而是就地休息。

見狀,指揮使朱元怒不可遏,趕忙派麾下,督促驅策,用鞭子與拳腳,給那些役夫講道理。嘴裡則罵罵咧咧的:“這些懶貨,如此惰慢,若是漢軍來襲,有得他們哭了!”

待到唐軍行軍隊伍收縮,緩慢地動起來的時候,朱元方纔身心俱疲地尋到許文禛,說道:“所攜輜需,足夠三月之用,一次攜帶這般多,哎......”

聽其言,許文禛說道:“我軍北上援壽,如不多備糧草軍械,如漢軍斷我糧道後路,若無足夠糧秣,如何與之相抗!看得出來,陳覺此番,已經做好了同漢軍持久對抗的準備了!”

說着,又指向東北邊,低嘆道:“淮水之失,使我形勢大蹙,竟然連糧械轉運,都如此受限了!只冀望,皇甫使君與姚都監那邊,能儘快重新打通淮水通道,否則,這仗如此打下去,扛不了多久啊!”

朱元聞之默然,只能跟着嘆了口氣,擡頭,注意道許文禛籠罩着苦意的面龐,不由問道:“許公,我觀你這一路來,神色凝重,似有隱憂?”

聞問,將朱元拉至一旁,許文禛道:“不瞞你說,這越往北走,我這愈感心驚。陳覺言,面對我軍北上,漢軍仍舊困城,不見異動,這本就值得懷疑!”

兩個殿軍軍使,尋得一家馱車,坐下便又討論起軍情起來。朱元表情嚴肅地猜測道:“莫非,是漢軍又欲故伎重施,誘我軍北上?”

說着朱元自個兒搖了搖頭:“我們此番,不似劉彥貞那般輕敵冒進,以此軍力,若至壽春,或許無法戰而勝之,但漢軍想要擊敗我們,只怕也沒那麼容易吧!”

許文禛也在苦思冥想之中,緊皺着眉頭,憂慮道:“不管漢軍作什麼打算,但我眼下深爲憂慮的是,快一日半,沒有收到中軍營騎傳令了!”

“許公怕陳覺那邊,出了變故?”朱元訝然。

“很有可能!”許文禛摸着自己的胸口,慎重道:“我直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不管北邊有何變故,我們都得小心!儘快紮好宿營,派人往中軍查看情況!”

“我們的候騎,有多久沒回營了?”許文禛突然問。

“快兩個時辰了!”朱元吃了一驚。

......

在許、朱二人,還在未成之營地間,坐論軍情局勢之時,劉承祐所遣劫殺之軍,已掩旗擇鈴,效率極高地輕馳而來。

約以七裡外,暫時勒馬,漢騎雖不滿萬,但足足八千戰騎,集聚列陣的場景,在江淮已是十分罕見了,沉默寡聲之間,威勢驚人。

“啓稟都虞侯,唐軍兩萬餘人,正在六、七裡外,已停止進軍,正在調整陣型,安營紮寨!”負責偵探的馬軍指揮,奔至中軍,親自嚮慕容延釗彙報。

“天色還早,竟然不走了?”聞報,慕容延釗即問:“唐軍的候騎可曾殲滅?可曾驚動唐軍,其是否有備?”

“沿路之敵哨,皆被末將等射殺殲滅,觀唐營之狀,未有預警!”

“很好!”慕容延釗表情很冷肅,直接開始發號施令:“郭崇威!”

“在!”龍捷左廂都指揮使當即奉命。

“你率兩千卒,先行前往唐營,趁其不備份,營基未固,遊弋其側,縱橫馳騁,以騎射施以打擊,動其軍心,亂其陣腳!”慕容延釗吩咐道:“記住,本將不是讓你去衝營,打得聰明點,把所有士卒的箭囊射空!”

“是!”奉命之後,郭崇威立刻點了四營馬軍,奔往南方。

“剩下將士,隨本將緩緩南趨,進食乾糧,恢復體力、馬力!”慕容延釗繼續道:“三刻鐘之後,朝唐軍發起攻擊,天黑之前,擊潰這支唐軍!”

“遵命!”包括韓通在內,齊聲應命。

慕容延釗率領主力,從容南下,未及靠近,已聞嘈雜殺聲。郭崇威在漢將之中,屬上將,從軍二十餘載,作戰經驗豐富,關鍵是爲人忠厚,作戰聽話,從無自專。

作爲領悟能力、執行能力夠強的戰將,對於慕容延釗的軍令執行得很到位,兩千騎分爲兩撥,交錯繞於唐軍之前,不斷髮射。

唐軍這邊,在漢騎來襲之前,許文禛已然意識到些許不對,同朱元一道,加緊催促軍民,收縮立寨。然而兩萬餘人,軍民混雜,又一路勞頓,唐軍上下的執行力又不高,再是催促,收效亦微。

當漢騎之來襲,緊張之下,動作更快了些,但更多的是,是反應不及,倉皇混亂。唐軍之中,車輛甚多,立寨也是以車盾爲基,面對漢騎的拋射,驚慌之下,多無所適從。

有矇頭大多數人,都是瑟縮於車後,尋找遮蔽,有矇頭逃竄者,竟自亂其陣腳。立寨之間,軍民尤其混雜,使得唐軍亂象蔓延。

在緊要時刻,還是許文禛夠冷靜,同朱元一道,一鎮前營,一鎮中營。面對郭崇威軍的動作,察覺其目的,也算是指揮若定,收攏兵馬,分守車後,廣豎大盾,又支使士卒,貌似設拒馬於周遭,以防漢騎衝殺。

然而,唐軍的物資太多了,倉亂之間,想要完備,根本不可能。於是許文禛壯士斷腕,選擇放棄多餘的輜需,選擇以精兵在中央車營之中鞏固出一片核心防守區域。

稍稍穩固之後,許文禛甚至組織起一支數百卒的隊伍,以弓弩朝漢騎發起反擊,與之對射。當然,漢騎敏捷,比起唐軍的被動挨打,要靈活得多,即便如此,幾番攢射,還真讓郭崇威損失了一些部下。

很快,郭崇威便試探出了漫長的唐軍車陣間,那幾塊難啃的“骨頭”,於是果斷避難就易,傳達命令,往唐陣薄弱處攻擊。

畢唐軍上下,可少有軍官,有許文禛的素質,倉促之間,許文禛的禦敵方法策略,也難通達於全軍。最重要的,是那些隨軍的役夫,他們纔是最不可控的,也是郭崇威的重點打擊對象,很快便有潰散的現象。

等慕容延釗領軍逼近,郭崇威這邊,箭矢多已耗盡,短槍也投擲完,士卒同樣是筋疲力竭。而許文禛,望見自北而來的第二路漢軍,那龐大的馬軍方陣,殺氣騰騰,讓許文禛的心直接沉到了谷底。

縱覽戰場形勢,唐軍的車陣就如一條盤曲的長龍,但傷痕累累,破損無數。郭崇威的襲擊,雖然沒有造成太多的直接殺傷,這條長龍已亂。

觀察敵陣之間,慕容延釗也聽完了郭崇威關於襲擊以及唐軍應對等襲擊,虎目掃過戰場,慕容延釗遙遙一指,直接下令:“韓通率鐵騎軍,進攻唐軍陣尾!”

慕容延釗是欲先斬其龍尾,那裡最混亂,民夫最多,陣勢也最殘破。

“剩下的龍捷軍,由各營指揮使,以營爲陣,繼續繞弋騎射,壓制唐軍,不與其喘息之機!”

“是!”

命令下達,六千漢騎,分爲兩大路,揚起塵煙,氣勢洶洶地朝着唐軍而去。郭崇威則帶領部下,拱衛在慕容延釗身側,休息進食乾糧,恢復體力戰力。

隨着這大股漢騎的相策進攻,本就混亂的唐陣受到了極大的壓力。而論戰場上的指揮造詣,許文禛差了慕容延釗可不是一星半點,在發揮騎兵優勢,尋找破綻,臨機指揮調整方面,慕容延釗做到極佳。

再加漢軍本就高出幾籌的戰力,以及三刻鐘的休息,爆發出來,哪裡是勞軍、驚兵的唐軍所能抵擋的。

很快後營的唐軍直接受不了,潰敗,逃散的逃散,投降的投降。既斬龍尾,再砍龍頭,朱元雖則奮力領軍抵抗,但終難收拾散亂畏懼的軍心,被生擒。

趁其敗勢,漢軍集中力量以攻最後堅守的許文禛,碰了釘子。其完全龜縮於密集的車陣之內,又以親兵督戰,領着近三千殘兵頑抗。

衝擊幾次,無果,傷亡漸大。見狀,慕容延釗直接命令郭崇威驅使抓捕的數千俘虜,扛着大盾、木板,衝擊車陣。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事情往往就是這般奇妙,同樣是生死威脅,這些南唐軍民,寧願如犬牛一般被驅策當炮灰,也不願同漢軍生死相拼。當然,或許是這些人還有種樸素的意識,頑抗漢軍,只有死路一條,若助漢軍將自家軍隊打敗了,便還有生還的機會......

黃昏下,有俘虜衝擊,許文禛的防守,很快便失了效,車陣被逼散,徹底潰敗。

偌大的戰場之上,雖然火光甚多,但局面已定,見再無成建制抵抗的唐軍,慕容延釗徹底鬆了一口氣。作爲領軍主將,沒到一錘定音的時刻,他便無法放心。

總體而言,許文禛軍,並不難打。望着那成片結羣的軍需物資,慕容延釗打起精神,安排處置善後,打掃戰場,清理繳獲。

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一戰,戰果極大!

第120章 折家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88章 童謠第33章 豪強第41章 探監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403章 抓起來!第428章 用心第2052章 回京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341章 向錢看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350章 分封之始世宗篇26 北廷國相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33章 面聖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444章 揣測者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97章 擴*整頓第39章 百年大計第401章 老郭威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1765章 三郡公第89章 威壓王帥第133章 納了第100章 梁山濼第252章 面聖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66章 請辭?不許!第56章 腹心之談第1693章 安西王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66章 請辭?不許!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761章 新問題第456章 遺澤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章 不宜擴大第488章 真實第154章 滅門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27章 不允第196章 橐駝兒第194章 楊邠案(2)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31章 首義三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