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

一場家宴,劉承祐席半而走,他除了是一家之主,還是一國之君,國事在他心裡的份量,還是要重於家事的。

約莫以傍晚時分,劉承祐向太后告罪,徑往崇政殿而去。月薄星繁,夜幕之下,宮廷巍峨,時隔四個多月,再度走在熟悉的宮室之間,劉承祐又是別有一番感觸。

“大臣們呢?”劉承祐問。

作爲內侍之首,張德鈞回宮之後,也是忙得不可開交,此時方罷,前來候命。聞問,趕忙道:“諸公正在東殿等候陛下召見!”

應了聲,劉承祐加快腳步,走向崇政殿。殿內,東京朝堂上,權勢最重的幾名大臣,正安靜地候着,待天子快步入內,俱起身恭拜。劉承祐正坐於御案,是等彼朝拜之後,方纔示意其免禮落座。

四個多月未見,看誰都有種眼生的感覺,而於殿中的大臣們而言,攜拓地之功,大勝還朝的天子,威勢愈盛,令人不敢側目。

環視一圈,目光落在馮道身上,劉承祐說道:“朕不在東京,有勞衆卿,坐鎮後方,秉執軍政,操勞國事,調理陰陽。諸公辛苦了!馮卿,這鬢角,又添幾分斑白,可見糜乏,朕心不忍啊!”

“多謝陛下關懷!”馮道當即起身,恭敬應道:“臣等深受陛下信賴,以國事委任,自感任重道遠,不敢怠慢失責!而今陛下得勝還朝,臣等空懸之心,方得安矣!”

聽其言,劉承祐稍微勾動了一下嘴角,輕籲一口,朗聲道:“此番南征,前後動用軍民三十萬,靡費億萬,所幸將士用命,羣臣籌謀,得以盡取淮南,江東臣服,可謂戰果輝煌啊!”

“此皆陛下運籌之略,統帥之明,用人之智!”郭威在下,以一個平穩的姿態,說着恭維的話。

輕笑一聲,劉承祐說道:“籌謀制遠,用兵制勝,破國奪城,佔地取民,乃有此勝。這豈是朕一人之功,文臣之謀,將士之勇,缺一不可!”

劉承祐從來不是自矜其功的人,也沒那麼,更沒有那個必要去與臣下爭功,面容和善,朝衆臣說道:“此番,朕親征於淮南,得以盡心于軍事,而無米糧、軍械、役夫之憂,後顧之慮,皆乃衆卿坐鎮之功!”

聽皇帝這般說,殿中臣僚還能如何,皆起身拜倒,一副感動的模樣,大讚劉承祐英明。

簡單地溝通完君臣感情,劉承祐形容微斂,殿中氣氛眼瞧着嚴肅起來,就如平日裡劉承祐聽政一般。

戰爭結束未久,朝廷治事,雖則已從戰時調整過來,並逐漸恢復正軌,但猶以兵事爲先。郭威率先起身,稟道:“從徵禁軍,已然歸營,匯同諸軍上報,再加後續查驗,此戰南征禁軍將士這損歿詳細已出,臣具表以奏!”

郭威掏出一份奏書,雙手捧上,嘴裡敘述着:“前後野戰、城攻,大小凡四十三起,禁軍戰亡四千三百七十五人,走失二百六十七人,重傷一千三百六十人,輕傷五千一百二十四人!所傷亡者,隊長以上軍官,三百二十六人!”

聞報,劉承祐難免再生“一將功成萬骨枯”之感嘆,說道:“南唐將士之孱弱,朕已知也,即便如此,鏖戰數月,我漢軍精銳,猶傷亡逾萬,不可謂不大!”

當然,郭威所報,只是禁軍官兵的損傷,此戰所徵召的淮北、淮南役夫,其傷亡,則倍之。畢竟乾的,都是髒活、苦活、累活。

劉承祐直接吩咐着。

“遵命!”郭威與魏仁浦,同時應道:“陛下愛兵之心,臣等敬佩!”

“南征諸軍將士功勞,兵部已然審定結束,營指揮以上,凡一百六十五人,悉已整理完畢,詳記其事,請陛下審閱,策勳授賞之事,還需陛下與廷臣共議!營指揮以下,另備明細,按例因功敘賞,待覈定之後,即可降賜!”魏仁浦也拿出一封奏章,呈上。

劉承祐掂量了幾下,甚是厚實,能由他親自過目的,都是禁軍中上級軍校將帥之功。稍微翻看了兩眼,劉承祐衝着一臉操勞狀的魏仁浦說道:“魏卿辛苦了,待朕閱後,再作批覆!”

“是!”

掂量着手中奏冊,劉承祐看着衆臣說道:“厚厚一本功勞簿,盡是將士廝殺作戰,破軍占城之功。如朕前言,諸卿坐鎮籌措,理政撫民,亦是大功,另有諸節度及各州配合作戰調度之職吏,亦不能忽視其勞!”

“也當登記成冊,上報覈實,由朝廷酌情施以褒賞!”劉承祐衝馮道吩咐着:“此事,就交由馮卿處置!”

“是!臣替內外職吏,拜謝陛下天恩!”馮道說道,言語間帶着喜色。

作爲執宰者,定功勞,分果子,劉承祐當然不會厚此薄彼。他也是想向天下人宣示一件事,只要對國家與朝廷有功用者,他都不會忘記。

不過,這麼一來,朝廷又要額外多支出一部分廩資了,看三司副使薛居正那緊鎖的愁眉,便可知其性情如何了。但對於此事,還不能開口反對,若是張口,必然犯衆怒。

大漢立國以來,一直在和惡劣的財政作鬥爭,劉承祐即位以來,情況更甚,雖然開源節流,休養生息,但實在經不住天子劉承祐的折騰。大有爲之主,一舉一動,無不牽動天下,帶來的不一定是千秋太平,萬世功業......

“陛下,南征之後,鐵騎、龍捷、龍棲、小底、護聖、奉國諸馬步軍,損傷且衆,再加陛下留駐於兩淮各部。東京禁軍數量銳減,已不足以拱衛兩京及滑、澶諸關鎮,倘有戰事,亦不足發。”郭威又拿出一份奏章,呈上,說道: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經臣等商討,建議以兩萬兵額,自各節度、防禦、團練麾下,選拔精壯,充入東京!其中河東諸州,選拔五千,魏博三千,成德兩千,餘者自其他州鎮,酌情依制遴選。請陛下御審!”

接過,劉承祐仔細地審閱了一遍,問道:“如此,是否會影響邊備?”

樞密院的奏策,當然很合劉承祐之意,一石二鳥,強幹弱枝,欲削方鎮,先收其兵。但是,北漢朝立國近六載,發展到如今,中央的權威已然確立,且日益穩固,地方節度對於朝廷的威脅,已沒有想象般的大,尤其在劉承祐這又取得一大功業的情況下。

他雖有意繼續強化集權,收節度之兵,卻不急於此,其他地方還好,但是邊州節度,他不得不警醒。若是使得地方軍隊過於孱弱,豈不是給異族可趁之機。

郭威則道:“經樞密詳細籌算,當無大礙。陛下還朝,以漢遼劉兩國如今的情勢,北部邊防,已能滿足需要,且可適當削減,調整更戍。關右多出悍士,以孟蜀之故,可壓後徵調。定難軍李氏,可詔其進獻勇士,充入馬軍。

河東十州,雖龍興之地,立國以來,未逢戰事,不需諸多兵馬。除選拔入京之外,還當酌減,放軍爲民,加固忻、代、府、麟之防,餘者保證基本駐防即可......”

“既然經過樞密院羣策討論,料想無虞,就照此執行吧!”聽其解釋,略作沉吟,劉承祐說道:“不過,當謹記,此事當宜緩,不宜暴急,所選之卒,必須精良,不許有濫竽充數者,先頒詔吧!”

“是!”

定議的同時,劉承祐也不由多瞥了郭威幾眼。

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76章 大才蒙塵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63章 武德奏事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273 王晏鎮洛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31章 泰來樓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18章 商賈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67章 請辭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76章 雍王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97章 決斷!第147章 德勝渡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35章 許州兵匪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707章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80章 過鄴都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376章 對策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371章 殺,不殺?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50章 喜訊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287章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167章彈冠相慶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370章 劉鋹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175章 在滑州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349章 邊情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95章 大洗牌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52章 聽政3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32章 天子上門第78章 火油彈第1775章 調整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