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河東巡撫

bookmark

漢宮,淑蘭殿,新取的殿名,也迎來了新的主人,天子新封的周淑妃。

殿中各類花飾之物,奼紫嫣紅,尚透着喜氣。周宗立於其間,很正式地行了個禮:“臣參見淑妃娘子!”

“爹爹快免禮起身,女兒如何當得起!”大周滿臉的笑意,玉容之間,也透着點激動,雙手扶着老父坐下。

打量着愛女,婦鬢蟬翼,玉頰如霜,清眸動人,身着一襲亮麗宮裳。面容雖稍顯稚嫩,但少女的青澀,卻已褪去不少。

又是感慨,又是欣慰,周宗關懷地詢問道:“漢宮之中,可還適應?”

大周螓首輕點,甜甜地笑道:“一切甚好!官家待我甚好,太后娘娘平易近人,聖人與宮中諸位娘子也都十分親善!”

聽其言,周宗卻不禁嘆了口氣。見其狀,大周不由詫異:“爹爹何故如此?”

周宗四下瞥兩眼,小聲說道:“這深宮高牆之內,歷來深晦如海,從來不缺明爭暗鬥。若非我等降俘之臣,身不由己,我是不願意將你送到漢帝身邊的。

你初入宮,爲漢宮新貴,天子自然對你百般寵愛,但如何能夠長久?且難免不受人嫉妒,針對。

漢宮之內,后妃莫不是出身方鎮之後,將門之女,宗族之中,在大漢皆爲高官,掌重權。而今,後宮皆有子嗣,可以想見,此後只怕不只是宮廷爭寵獻媚而已了。

而你,獨身一人,處此漩渦。當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心謹慎啊!”

周宗這一席話,似乎將大周嚇到了,小臉煞白,如水的眸子間,竟有些畏懼。看得周宗都有些不忍,但有些話,他不得不說,不得不提醒愛女。

沉吟幾許,大周方才緩過來,低聲細語的:“女兒已然身處後宮,只當讀詩書,修音律,善歌舞,別無他求......”

見大周的反應,周宗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捋須道:“持此恬淡之心,可保全身啊!”

說着,輕撫其手,周宗又以一種安慰的語氣道:“你可知道,宮中原有一淑妃,乃是大皇子生母,自潛邸之時,便侍候在君側,與天子感情甚篤。天子以此名號封你,可見其對你的重視。是故,你只需安分守己,自可得君之幸。”

大周乖巧地點了點頭。

“娘子,官家來了!”

聞訊,父女倆趕忙收拾好心情,起身出殿相迎。看得出來,對於這周淑妃,劉承祐確實比較寵愛,或可用新奇來形容。后妃之中,如論才藝,只怕沒有人比得上這年方十六的少女,才女帶給劉承祐的感受,自然別樣。

“身體不適?”入殿落座,劉承祐看着大周仍舊泛着異白的臉蛋。

大概是緊張的緣故,大周搖搖頭,輕聲細語地:“多謝官家關心!”

收回目光,劉承祐扭頭看着周宗,語氣溫和地問道:“周公,在東京可曾習慣,北方水土終有異於南方,家人可曾安頓好,內府安排,可有怠慢之處?”

“陛下之關懷,臣銘感五內!”周宗老臉上洋溢着謙和的笑容,恭順道:“有賴陛下賞賜,皆已安頓好,東京繁華,更甚於揚州、金陵,臣流連於此,幾乎忘懷江都!”

“如此便好!”劉承祐呵呵輕笑着,對周宗的順從,表示滿意:“如還有什麼需要,可盡言,朕差人安排!”

“謝陛下!”

同周氏父女交談了一陣,劉承祐起身離去,留二人家常,只是臨走前,在這父女倆身上掃了幾眼,他感覺到了些許異樣。

沒有隔太長的時間,周宗與大周之間的對話,傳到劉承祐耳中,雖然不甚詳細,但大概的意思,是很清晰的。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漫步於宮室,沐浴着春陽,劉承祐不禁搖頭,淡淡一笑:“這個周宗,如此敏感,多疑謹慎,大放厥詞,做那杞人之憂!”

“不過,此人老於世故,這番謹慎,倒也可以理解!劉承祐呢喃道:“他欲求個安順,朕便成全他!”

“傳詔,封周宗爲侍中、端明殿大學士,爵逸公,入昭文館,待詔顧問!”劉承祐吩咐道:“另,再賞周府一座莊園!”

“是!”

“淑蘭殿這邊,要少去了!”劉承祐淡淡地一揚手,衝張德鈞吩咐着:“通知高貴妃,今夜,朕下榻瑤華殿!”

“小的這便差人!”

......

“陛下!”回到崇政殿,宰臣範質已然等候多時了。

在諸相之中,範質判刑部事,以其剛烈耿介的性格,挺適合這份差事,更重要的事,《大漢刑統》乃其牽頭編制,這些年,推動《刑統》的普及落實,朝廷費了大力氣。

劉承祐召範質前來,所察問者,也是漢律問題。範質回稟道:“《刑統》已成三年,推行於州郡,累有成果,兩京之內,推鞠依制,判罰有據,訴訟得清,大去冤獄!”

聽其答,劉承祐問道:“兩京及近畿如此,兩京之外呢?又是何等情況,朝廷可曾瞭解其真情實況?”

不待其答,劉承祐又說:“朕查過刑部案宗,三年以來,自地方上呈東京複覈死刑者,不足七百起,難道大漢天下州郡,已清平如此?”

聞言,範質當然明白天子所言何意,當即躬身一禮,請罪道:“地方道府州縣,擅自勾決處刑者,猶是不少。此臣等疏忽,督查不力!”

見範質這一板一眼的模樣,劉承祐揮手道:“罷了!方鎮權重,朕知曉,此非卿等全過,不當諉罪於爾等!如欲推制全國,落實律例,並不容易,朕可以理解!”

“陛下此言,臣實汗顏!”範質輕輕一嘆。

劉承祐則說:“《刑統》推行三載,兩京及近畿州縣,在朝廷眼皮子底下,成果如何,一目瞭然。然諸道地方如何,不甚明瞭。朕有意遣專使,巡察地方,清點訴訟,以察成效,你看如何?”

範質頓時心思一動,稍微想了想,頓時應道:“臣以爲,陛下此議,甚可!”

“近來聽聞,河東下屬州縣官吏,有不少枉縱獄案發生,民怨很重!”劉承祐幽幽然地說道:“朕打算以範卿爲河東巡撫使,去一趟河東,以宰相之尊,查察官吏,黜置奸邪,昭揚法律,順便替朕祭拜北都!”

“是!”範質心裡徹底警醒起來了,天子分明是意在“沛公”啊,此行不一般,甚至可能有危險,但範質沒有任何推搪的意思。

注意着範質的神態眼色,劉承祐知道,以此公的機敏,顯然窺探出自己的某些用意了。

“還有一事,想要範卿,參詳一二!”很自然地轉移話題。

“陛下請講!”範質沉身肅容道。

“郭威上書,以父子不當同朝爲由,自請去職,離京爲官!念其老邁,朕不忍其離都,受那跋涉之苦!”劉承祐說道。

聞言,範質陪着點小心,又帶着點試探,應道:“如此,或可將郭榮外放!”

劉承祐說:“郭榮在外多年,累遷軍政,徵淮功勞卓著,論其資歷,也可進京掌權任事!再者,朕方以其爲樞密副使,不便輕改!”

聽天子這麼說,範質明白了,還是打算放郭威出京的。他甚至猜想,劉承祐調整賞職,以郭榮爲副使,只怕早已考慮到這種情況。父子同掌樞密,百官看到了,都會進言調整。

想了想,範質說道:“郭公深明大義,而識大體,請陛下念其忠君體國之心!”

點點頭,劉承祐慢條斯理地:“朕所爲難者,是天下之大,何處適合郭卿!”

範質也考慮了會兒,建議道:“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在鎮多年,依朝制,當遷職調任。眼下,湖南有事,王、周等人已生齟齬,亂事起於不測之間,倘以郭公坐鎮襄陽,可就近調控。陛下,以爲如何?”

脣角,慢慢地綻放開笑容,劉承祐頷首,僅道一字:“可!”

第1695章 袁家莊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73章 解決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218章 進兵第127章 皇城司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24章 巡遊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492章 事發第146章 黃羊平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1章 乾祐滅佛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82章 不手軟第110章 議取淮南世宗篇47 封禪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89章 談話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397章 指點第148章 教誨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298章 事泄了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29章 叔父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76章 視察第3章 臺懷之事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138章 回宮第380章 投漢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65章 決議南征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21章 道士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393章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98章 秋獵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85章 浮雕第40章 郭黨俊傑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53章 遁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64章 孺魏王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336章 怪圈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9章 武夫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2章 大朝會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270章 立場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64章 監國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99章 又窮了第1708章 格局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398章 虞美人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