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

bookmark

等鍾謨走出皇城正南門時,天色已然黑透了,周邊守備森嚴,禁軍衛士如同雕塑一般佇立不動,對於他這個從宮門內走出布衣,目不斜視。

夜幕之上,掛着一輪彎月,月色黯淡,不過皇城之下,鍾謨神情之間,卻帶着一抹釋然,回首望了望如山聳峙般大漢皇城,重重地舒出一口氣。

與漢帝一番問答,其放自己回金陵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想讓自己作爲北漢在南唐小朝廷中的內應,爲其效力。於鍾謨而言,這並不是太值得喜悅,因爲深思之,這似乎是顆帶毒的果實。

首先,他若自東京南歸,能否得到李璟與南唐朝廷的信任就是個問題,若是像李德明那般,被問個通敵之罪,那樣的結果可不是他想見的。

其次,做背主之徒,心裡有些過不去。若在漢廷,被賜個一官半職,心裡倒還那麼大障礙,要是回金陵,食唐祿,卻做背君叛國之事,傳出去,對名聲總歸不好。

但是,思來想去,鍾謨發現,自己並沒有更多的選擇。漢帝一召見他,那麼接下來他在東京市井苟活的餘地都沒有了。另一方面,雖然能夠忍受潦倒生活,打心裡邊,鍾謨確實不願長久如此,再加上,妻小宗族皆在江東,能夠回鄉,總歸是好事。

還有一點便是,鍾謨對漢帝所說,倒也盡是心裡話,他是真的覺得,按照眼下的局勢發展下去,北漢削平諸國,一統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走一步,算一步,鍾謨只能暫作此打算。大概是知道鍾謨的拮据與窘境,劉承祐賞了他百兩銀錢,懷裡揣着賞賜,沉甸甸的,不過鍾謨腳步卻輕快無比。回到租住處時,鍾謨已然想好了,回到金陵後,如何向李璟解釋,又如何面對南唐朝臣的詰問。

......

“陛下,那鍾謨拿着禮部所發關牒,登船南歸了!”宮內,劉承祐收到了彙報:“鍾謨臨行前,厚報寄居人家與對其施恩者,在城中僱傭了兩名隨從,以作護衛......”

“既能念宿食之恩,但願其能不負朕的厚望!”劉承祐淡淡地說了句,吩咐着:“傳命沿途關卡,與其方便!”

“是!”

芒種過後,氣溫明顯提升了,河北的大片麥田已然開始收割。東京這邊,又是一場夏雨,雨量甚大。

“陛下,慢點,衣服溼了!”張德鈞舉着把大傘,亦步亦趨地跟着,嘴裡提醒着,有些忙亂。

一直到樞密院內,劉承祐的腳步方纔放緩,張德鈞收起傘,趕忙幫忙撣着皇袍上沾染的些許雨珠。

“好了,自己打理一下!”劉承祐指着張德鈞留溼了一大半宦袍。

樞密院內,是有條不紊的景象,因天氣之故,更少忙碌,多了幾分悠閒。一路所過,官員們盡數放下手中的事務行禮。

軍機房內,折從阮與郭榮兩使,正在討論着什麼,得知天子親臨,趕忙出來迎拜。

“免禮!”

“給陛下烹茶!”郭榮朝屬下吩咐着。

“坐!”劉承祐大馬金刀坐下,朝折、郭二人示意了下,問道:“在談什麼?”

郭榮輕笑道:“澧州曹胤上報,周行逢向朗州用兵了,自長沙出兵七千,水陸兩進,目標直指武陵!”

“這個周行逢,倒是先坐不住了!”劉承祐不禁笑道。

在淮南戰事結束以來的這兩個月裡,湖南那邊可謂是風雲突變,以馬楚舊將王逵、周行逢等結拜兄弟爲主角,圍繞着朗州,上演了一陣風雲變幻、兄弟反目。

事情的起因,還在於武平節度使王逵,他奉詔攻唐,意圖朝南唐這塊肥肉咬上一口,卻沒想,鄂州是塊硬骨頭,被唐將劉仁贍打了個落花流水,損兵近半,狼狽而還,退回朗州。

馬楚被滅後,湖南軍政,除桂、郴以南,被南漢大軍攻佔以外,剩下的底盤,基本都被王逵這十兄弟瓜分了。其中,以王逵實力最強,佔據着朗州,麾下士卒也多爲武陵悍卒,是他們當初起兵對抗馬氏、對抗唐軍的骨幹力量。

但經過鄂州一敗,兵力大損,沒了冠絕諸兄弟的實力,使得湖南內部的平衡被打破。王逵,武夫一枚,原本也只是馬希萼手下的一名裨將,粗勇而少謀,又無遠見,性格乖張,貪得無厭,因緣際會,得以割據一地,節度一方。

當然,大概是作爲一種本能,自覺實力削弱,怕引起其他人的窺探,尤其是佔據潭州的周行逢。有心擴充實力,而最簡單快速的手段,便是吞併其他人的兵馬。

於是,王逵盯上了朗州以西的辰州,佔據那裡的,是十兄弟之一的潘叔嗣。他派部下,率軍兩千沿沅水西進,前去討要錢糧,以補武陵之用。

Www. ttκan. C○

王逵貪婪,他部下比之更甚,且更加無謀。潘叔嗣也不是泥捏的,面對朗兵逼迫,乾脆在沅陵城下,將王逵派去的軍隊給擊敗了。

動了手,便再無餘地,潘叔嗣一發狠,乾脆盡起辰州兵,迅速東進,打算趁王逵反應過來之前,先發制人。突襲武陵城,王逵無備,竟然被其一舉奪下,王逵被亂兵所殺。

潘叔嗣由此,順利地佔據的湖南的禍亂之源——朗州。

大概潘叔嗣,自己都沒有料想到,進展會如此輕鬆,意外大喜。不過動作倒也麻利,收編散卒,反吞併了王逵部下,得以佔據朗、辰二州,擁兵五千多,一躍成爲湖南境內一股大勢力,野心也跟着起來了。

佔據朗州後,潘叔嗣迅速地轉變了立場,開始擔憂起其他兄弟來,對他威脅最大的,當然是佔據長沙的周行逢了。

周行逢原本有被唐軍搜刮破壞過的長沙城,但此人夠狠,也夠幹練,控制長沙後,曾一日之間,殺了上百犯法之人,對手下矜功害民者,也都不留情,得以迅速穩定人心,恢復秩序。

其後,招攬流民,收容楚卒,在淮南戰酣之時,發兵南下,控制了衡州,並假漢廷之命,招撫桂、郴、永、道等州,主動建議讓張文表等其他兄弟去駐守。

後來與王逵發生齟齬,各自上書朝廷,指着對方。劉承祐自是和稀泥,讓周行逢領兵攻唐,周行逢也這麼做了,率軍傾城而出,東去攻打南唐袁州。

周行逢這個人頗有心計,入唐境,面對唐將死守州城,也不在意,自領一軍監視,而分遣部下,在袁州境內劫掠財貨、人口,獲七千男女及財貨而退回長沙。

在半年之內,周行逢得以實控潭、衡二州,擁兵上萬,實力完全壓過兵敗的王逵。

是故,當潘叔嗣得到朗州後,怎能不對周行逢這頭餓狼表示忌憚。一面訓練兵馬,修繕城池,搜刮錢糧,一面派人去長沙,向周行逢訴說自己攻殺王逵的“苦衷”,說自己只爲活命,並大度地邀請周行逢入住武陵城。

對此,周行逢表示理解,並主動提出,願意上表東京朝廷,請封潘叔嗣爲武平軍節度使。潘叔嗣推辭不受,將原本被他們十兄弟推爲“門面”的前節度使劉言給扶上臺,自己當副使,同時上表東京。

對於湖南的那些情況,漢廷並沒有插手的意思,持坐觀態度,降詔同意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大義”在手,潘叔嗣自覺安穩了,開始在武陵城中享受起來。

而周行逢,對於朗州豈能沒有野心,見麻痹潘叔嗣成功,開始地挑動其部下。此前在長沙,造邊鎬反的孫朗、曹進二人,進入了他的視野。

當初,此二人率部下投靠王逵之後,頗受重用,在驅逐唐軍的過程中,憑着對唐軍的熟悉,多有建樹。王逵被潘叔嗣殺了後,一齊被收編,但是,在潘叔嗣麾下,財富、官職都沒有得到提升,心生怨氣。

面對周行逢的暗中聯絡,果然動心,在不久前,設宴殺了潘叔嗣,並直接領軍突襲帥府,將節度使劉言也順便解決了。其後,二者佔據朗州,孫朗自稱武平軍節度,曹進爲辰州節度,並上表朝廷請封。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對此,漢廷這邊,還沒有反應,周行逢就先行動手了。

郭榮向劉承祐道:“周行逢打着‘替天行道,制暴平亂’的旗號,又廣佈檄文與南邊的兄弟,說是爲了劉言與潘叔嗣復仇。臣與折公商討認爲,朗州幾經叛亂攻殺,兵力銳減,軍心不穩,孫朗、曹進二人,只怕擋不住周行逢!”

劉承祐點了點頭,問:“針對湖南之亂,二位覺得,朝廷當作何應對?”

折從阮回道:“王逵、劉言、潘叔嗣,都是受到朝廷封賞的節度,屬下連叛,相互攻伐,完全無視朝廷權威。若依此,爲鞏固朝廷威嚴,當支持周行逢平亂。但是,周行逢未經朝廷允許,私發兵馬,分明是以平亂復仇之名,行吞併擴充之實,其野心昭然,也不能放縱!若是讓周行逢,再將朗州佔據,則其盡據湖南膏腴之地,勢必爲害,將來朝廷更加不好控制!”

“你們發現沒有,這個周行逢,扯虎皮做大旗的手段,卻是異常熟練!”劉承祐頷首,哂笑道。

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77章 安陽之殤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27章 皇城司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408章 蠢兒子第364章 沉默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91章 作別西行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67章 又去一老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364章 沉默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8章 澧陽之戰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243章 不自知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413章 分食第1689章 高規格第339章 那一腳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4章 大論第138章 破寨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92章 大調整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25章 頌公亭第376章 拷問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77章 安陽之殤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4章 亡國之族淺談兩點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65章 楊無敵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78章 滄州府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708章 格局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85 禮賓館第391章 暗箭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30章 湖湘之治第329章 遊市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5章 開寶新政第11章 大典日第221章 全線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