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軍略

bookmark

“正因如此,比起王逵、潘叔嗣等輩來說,周行逢此人,要稍微難對付一些!”郭榮接話道:“王逵等人,粗鄙之夫,一朝富貴,便得意忘形。相較之下,周行逢發於貧賤,卻明顯更有心計,性格堅毅,知道明紀強法!”

“佔長沙,治潭州,取衡州,掠袁州,招流亡,撫驕將,一舉一動,皆穩中求進。臣料定,若讓其再將朗州佔據,接下來必然會着手削除南部兵將,一統湖南軍政!而佔據南部諸州的軍頭驕將們,也斷然不會束手就擒,湖南之事,還有變故!”

“還在淮南的時候,聞王逵之敗,當時朕就有意識,湖南必然多事,且猜測周行逢會成爲最後的勝利者!而今湖南局勢之變故,倒也未足奇!”劉承祐說道:

“周行逢此人,確有些能力手段,見機而動,趁勢而起,是個人物。只可惜,在湖南終究是小打小鬧,難成大器!”

“陛下說得是!”折從應道:“湖南轄地雖廣,但常年兵亂之下,人口銳減,幾成廢墟,縱使周行逢崛起,也不過收拾殘局,難與大國相抗。且周行逢爲人嗜殺,不知恤民,聞其斷獄,百姓犯事,不論過之大小,罪之輕重,一律處死,是故上下雖懾懼,但難服民心......”

劉承祐琢磨了一會兒,面帶悵然道:“自馬殷之後,諸馬食槽,政亂不休,兵燹不斷,湖南生民,飽受其苦,及至如今,仍舊處水深火熱之中。朕爲天下之主,湖南黎庶,亦是朕之子民,雖處千里之外,對其苦難,亦是感同身受,心如刀絞,恨不能拯溺於其災禍之中!”

聽皇帝吐這麼一番冠冕堂皇之言,折從阮與郭榮,臉上都不由露出一抹異樣。折從阮問:“陛下有發兵湖南之心?”

“有此考量!”劉承祐表露出的哀切熟練地收斂起來,臉上了無痕跡,平靜地點了下頭:“欲聽聽你們的看法。”

郭榮則直接說道:“恕臣直言,時機尚不成熟!”

迎着劉承祐的眼神,郭榮道出心中看法:“一者,西南戰事,尚未結束,貿然動兵,勞師千里,對於朝廷的負擔太重;二者,荊南高氏橫足於前,如鯁在喉;三者,湖南軍力薄弱,然地域廣大,敗之容易,安撫善後難,朝廷還需充足的準備;四者,嶺南的僞朝,不可不慮,以免其趁機取利!”

頓了頓,郭榮繼續道:“湖南而今就如一灘淺水,魚蝦爭食於內,縱使養出一條帶刺的大魚,也不足過慮,早晚爲大漢砧上肉!”

“郭卿這個譬喻,很形象!”劉承祐擡指,說道。

“不過,朝廷也不當放任湖南軍閥,私相攻伐,否則朝廷威嚴何在?”

劉承祐這話,顯然是不走心了,前番潘叔嗣殺王逵,結果還不是照允其所請,默認其對朗州的統治。事實上,劉承祐打心底,對於南下收取湖南,並不急於求成,只是不摻上一手的話,心裡會不痛快。

“陛下,周行逢不是打着弔民伐罪,爲國除奸平亂的旗號嗎,朝廷可詔允之。再將張文表北調,以其繼任武平軍節度使,看他周行逢,從是不從!”郭榮建議道:“觀那張文表,也不是善與之輩,若成,周、張之間難免相爭。不管如何,朝廷有澧州這顆釘子紮在荊湖,日後想要尋個動兵的藉口,不過聽憑聖意。”

“順便,可行假途滅虢之策,將荊南高家,一併收拾!”折從阮補充道:“盡取荊湖,控天下之腹,稍加整飭,則西可進孟蜀,南可滅僞朝,東可順流直下唐、吳,數年之內,天下可定!”

“聽公這番話,朕都有些迫不及待,想將荊湖收入囊中了!”劉承祐輕笑道,爾後吩咐着:“湖南之事,就照郭卿建議處置吧!”

“左右,湖南破敗不堪,就讓周行逢那廝,先行爲朕收拾收那個爛攤子,異日方便相迎天軍!”劉承祐說道。

“陛下氣略,令人欽服啊!”這話,居然是郭榮說出來的,劉承祐不由投以一個微詫的眼神。

略作沉吟,劉承祐又不禁長嘆:“唯可慮者,讓周行逢那等嗜殺武夫秉政,可憐湖南數十萬軍民,何日可得安寧!”

感慨一番,又問:“鳳翔那邊,有什麼進展?”

折從阮起身,取出地圖,按圖答道:“隨着朝廷增持兵力,糧械轉運到位,陳倉防線線,有趙公統率,已然徹底穩固住。向訓入關,集舟船,橫絕渭河,策應後方,拱衛京兆。

李廷珪疑兵出斜谷,暗遣蜀將孫漢韶走秦嶺,自子午谷,偷襲長安,爲永興軍節度使宋延渥所覺,率軍擊之,蜀軍驚走!

秦州一路之韓保貞,意圖繞過隴州,南下襲散關,威脅陳倉後方,亦爲史使相所拒!”

“諸鎮奮武,將士用命,西南可安啊!”劉承祐說:“如此一來,蜀軍當是進退兩難了!”

郭榮點頭,分析道:“而今,蜀軍主力近三萬人,由李廷珪統帥,屯於陳倉山一線,挫于堅城,銳氣已失,寸步難進,已至窘境。出走子午谷偷襲長安這等險計,都使出來了,隴州一線,亦無難進展,可見其黔驢技窮。於蜀軍而言,已成困局。其動兵已數月,靡兵靡費,已然入夏,天氣漸熱,料其已難支撐,用不了多久,當撤軍了!”

對於郭榮的分析,劉承祐顯然比較認可,盯着那張勾勒着前線形勢的軍事地圖,沉吟幾許,直接道:“可令趙暉、向訓做好準備,若蜀軍撤兵,見機而動,打一仗!養精蓄銳這麼久,既然來了,就不能讓其從容撤退!”

“樞密院這邊,即刻發令!”郭榮眼神之中流露些許笑意,顯然,皇帝的決策,很對他胃口。

“另外,告訴趙暉,軍需輜重,讓他不必擔心,朕會命閻晉卿,全力籌措,以補大軍!”劉承祐說道。

“是!”

三月,在派向訓前往關中的同時,劉承祐將原軍器監正閻晉卿調往關中,以其任事勤勉,克己奉公,將他擢爲西南轉運使,專事鳳翔諸軍的軍需供應。

天子有詔,就地籌措。名曰西南,實則整個關中方鎮,都在籌措範圍之內,直接插手財政。同樣是削藩,一個地方一個做法,河東以軍、以法、以政,關中則先收財權。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三人相談之間,潘美走了進來,手裡拿着一份公文,見禮。回朝之後,以徵淮之功,被調至樞密院爲院事,掌北面將吏、邊防、國信之事。受皇帝所鍾,這明顯是要大用的前奏,上下多有豔羨者。

“何事?”折從阮問道。

潘美道:“河東邊軍制置,已成令文,還請陛下與樞相審議!”

折從阮親自接過,呈報與劉承祐,同時向他解釋着:“經過樞密審定,綜合河東邊情,臣等擬議,於雁門府置定襄軍,兵額三千,以楊業爲軍使;岢嵐府置寧化軍,兵額三千,以李萬超爲軍使;保德府置保寧軍,兵額四千,以折德扆爲軍使。有此三軍萬卒,足保御備!”

郭榮補充說:“原河東諸州兵馬,除選派東京之外,令置餘萬軍,劃歸河東都指揮司,分駐各府!餘者各令返鄉,或爲氓吏,或爲鄉兵,耕農結合,以保靖地方!”

事實上,經過朝廷這麼一番整頓,河東的那諸多軍隊,真正被裁撤掉的,只是少數。但是,層次更加清晰,朝廷的掌控力則大大加強。

“依制下發吧!”對此,劉承祐心中也早有數,稍微審看一番,便吩咐着。

“讓折使君、李萬超、楊業,回京述職!”想了想,劉承祐又道。

說着,瞟向折從阮,輕聲道:“折使君爲國丈,說起來,這麼多年了,還未見過婦翁。戍邊多年,歷經寒署,着實不易,賢妃在宮中,也多有提及,念父之情,朕頗憐之,當使折公一家,團圓以敘親情......”

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284章 影響第1752章 放手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22章 睡仙第295章 難第132章 進宮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93章 升遷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37章 整編事第1章 柩前繼位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98章 軍心可用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27章 出兵爭論第37章 覆滅在即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154章 滅門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69章 夫妻密談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5章 名單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1690章 拼圖第74章 萬歲呼聲第323章 鬥法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313章 晉王第12章 河東之患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452章 皇孫第134章 東路軍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62章 兵事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21章 大朝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43章 不自知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67章彈冠相慶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242章 戰後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689章 高規格第46章 郭榮奏事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15章 瀛州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98章 秋獵第22章 荊南既定第30章 滿堂春宴第58章 回師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42章 殺肥第401章 老郭威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5章 襄陽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00章 城戰第321章 矛盾第118章 查抄第88章 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