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

bookmark

“啓稟陛下,經臣共審,擬以河內士子盧多遜爲進士頭名。此人文章樸實,但頗有見地,時勢分析,深切綮肯。”和凝答道,語氣中充滿讚賞。

“哦?”劉承祐當即道:“將卷子拿給朕看看!”

“是!”

和凝親自找來,呈與劉承祐。關於“填空題”,直接略過,劉承祐將目光落在實務之上,同樣是挑選刑案,考其審鞠律令,答得很好,有條有理。

劉承祐看向和凝:“此人年紀如何?”

和凝答:“不足二十!”

“朕觀此人所書,對於刑案訟獄,很有心得的樣子,有些出人意料啊!”劉承祐輕聲道。

察覺到天子語氣中的懷疑意味,和凝趕緊解釋道:“臣查問過,盧多遜爲官宦之後,或跟隨其父,耳聞目染,是故對政務刑律之熟悉,出衆於人!”

“官宦之後。”劉承祐呢喃了句:“其父何人?”

“平定知府盧億!”

“是他啊!這麼解釋,倒也有可能。盧億爲人儉樸,政務練達,能有子若此,倒也可以理解!”劉承祐語調沒什麼變化。

平定府,是以原河東遼州改置而來,朝廷選派官員,舉薦盧億,劉承祐暗使人調查,歷任多職,政績斐然,官聲不錯。上任前,還專門接見過,應對得體,算是個幹吏。

劉承祐又拿起其所寫策文,關於平蜀之議。對此,盧多遜和很多人一樣,建議先取荊湖,佔據天下之腹後,爾後自東、北兩個方向,兩路伐蜀。並指出,眼下並非伐蜀良機,除了囤積軍械糧草之外,還需訓練士卒山地行軍、攻堅作戰的能力。建議多遣細作,以作收買、刺探,達到知己知彼的效果。

對於那些誇誇而談的建議,劉承祐並不驚奇。倒是有一點,對於朝廷眼下毫不掩飾伐蜀意圖,並於秦鳳境外整訓兵馬的舉動,直接指出,是欲誘蜀軍出秦嶺,殲滅其有生力量......

通讀其文章,劉承祐只有一個感覺,少年意氣,自信輕狂,並有賣弄才學見識的意思。

“盧多遜之文,卿等都閱過?”劉承祐擡眼盯向和凝。

皇帝眼神有些駭人,和凝不敢怠慢,有些謹慎地答道:“正是!”

微微頷首,目光逐漸平和,劉承祐神色平靜地擲下嚴令:“曉諭衆官,對此文緘口,敢有走漏亂傳者,一旦查出,罪死!”

“是!”皇帝語調駭人,和凝嚇了一條,繃緊身體應道:“臣這便吩咐下去!”

“還有,將諸科文章上品者,選出二十人,進行殿試,朕再出題考之!餘者,按照錄取名額,放榜吧!”吩咐完,劉承祐便離開集賢殿。

在逗留東京士子的喜憂望切之中,皇榜放出,一片沸騰,一片感傷,還有不少意外。

翌日,天子劉承祐於崇元殿進行典試,親點狀元,不是見識不羣、深受讚揚的盧多遜,而是一名名爲董淳的士人。至於盧多遜,點爲榜眼。探花爲宣慰使趙上交次子趙曮。

又降詔,制舉狀元、榜眼、探花,皆受邀進宮,參與中秋御宴。

夜漸深,崇元殿內,御宴正酣,又是一年中秋,天子降詔,高官勳貴進宮赴宴,以盡君臣之歡,共度佳節。

新科狀元董淳方作一首詩,贊天子之聖德,大漢之昌盛,引得一片喝彩,滿堂歡呼。當然,起勁兒的是朝中數量激增的文臣才士們。

“盧郎,這狀元郎作詩一首,你這榜眼,也改一展才學,可有佳作?”宰相馮道,捋着白鬚,笑眯眯地看向盧多遜,朗聲道。

殿試三士,坐在靠中間的位置,以示對才士的重視。盧多遜緊挨着狀元董淳,情緒怏怏,自飲悶酒。何也,當然是心中不甘,殿試之時,他對比過董淳之文與自己所作,覺得不如自己,但皇帝偏偏點了董淳的狀元。

此時,被宰相馮道點名,卻也只能強顏歡笑,往御階上望了望,天子高高在座,目光也落到自己身上。

將杯中酒飲,盧多遜起身步至殿中,躬身一拜:“臣有一賦,拙作以賀中秋,請陛下與諸公評點!”

“那就讓我們,聽聽榜眼郎的大作!”劉承祐淡淡一笑,伸手示意了下。

從來有喜就有憂,在這一片熱烈氣氛中,總有人眼熱心酸。侍衛司將帥所處座位上,王峻望着進士表演,文臣起興,天子含笑,不由輕哼一聲:“我等創立江山,出生入死,尚不如一書生,談詩作賦。這些人,上陣不能殺敵,下馬不能治政,有何資格在這大殿之上,賣弄風騷!陛下重用文臣,輕視武將,由此可知!”

王峻的聲音不小,周邊的幾名將帥都聽到了,有的面露贊同,有得矜持一笑。

“韓將軍,你說是也不是?”王峻問身旁的韓通。

韓通在旁,尷尬一笑,輕輕地拽了下王峻的袖子,提醒道:“侍帥,文人吟詩作賦,與我們何干。佳節御宴,還是少說話,不要掃興。不然,惹得陛下生氣,就不妙了!”

說着,韓通還朝御座上瞟了一下,向王峻暗示。不過,韓通顯然不怎麼會說話,更不會勸人,他的話,在王峻聽來,卻是有些刺耳。

扭頭盯着韓通,輕蔑一笑,悠悠說道:“哦,本帥卻是忘記了,韓將軍是天子的心腹愛將,素受倚重,向來恭順。怎麼,要不要向皇帝奏我一本,要是天子下令,奪了我的職,這侍衛都指揮使的位置,可就是你韓通的了!”

韓通哪裡想得到,他一番好言相勸,竟得來這麼一個結果。本不是個好脾氣的人,面對王峻攻擊,兩眼一瞪,怒道:“我好言相勸,你卻不通情理,如此篾我,當我好欺?”

見韓通的反應,王峻卻不禁笑了,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你‘韓瞠眼’倒是通情理了?這可真是咄咄怪事,平日在軍中,跋扈肆威,言辭張狂,換到大殿之中,就低眉順眼了?”

“這般性急,莫不是被我說中痛處了?”王峻目光之中蔑視之意更濃,言辭如刀,撩撥着在暴怒邊緣的韓通:“只怕心中,當真急不可耐地想要看本帥倒黴,然後晉位吧!”

“哦對了,聽說你兒子也中進士了?難怪反應如此,不通謀略的武夫,莫非想要詩書傳家?哈哈......”

面對王峻這般挖苦嘲諷,韓通哪裡受得了,腦子一熱,猛地拍下桌案,傾身抓住王峻的衣領。論體格,論勇力,王峻哪裡是韓通的對手,再加喝了不少酒,直接被按倒了。眼瞧着那饅頭大的拳頭,快速地朝自己面頰侵近。

下意識地閉上了眼,不過,卻沒痛感。睜開眼發現,韓通被王殷、杜漢徽兩名侍衛都將給架住了,嘴裡還勸着。

這邊的動靜,堪爲崇元殿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再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視線投過,正見韓通侵壓在王峻身上,場面慢慢地靜了下來,熱烈的氣氛,如同被一盆涼水澆冷。

劉承祐這邊,正與回京的衛王符彥卿暢聊,翁婿之間,氣氛融洽。見此,笑容漸漸凝固了,用力地放下酒杯,“啪”得一聲,落入衆人耳中。

劉承祐有些納悶,爲何每到這種場合,總有人跳出來破壞氣氛,還都是他信重之將。上一次,是王彥升與孫立,這一回,變成了韓通,還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動起了手。

“怎麼,二位覺得歌舞不足樂,要當殿比試一番,給朕與諸公助興?”冷冷地,劉承祐盯着韓通。

面對天子冷淡的詰問,韓通冷靜下來,反應過來,鬆開王峻,擺脫王殷與杜漢徽,趕忙起身步至殿中,跪倒在地:“臣酒醉失態,請陛下恕罪!”

酒醉,真是個好藉口。

盯了韓通一眼,又看了看王峻,只見其氣息急促,臉色難看,他沒想到,韓通竟敢如此暴躁,今日他的面子,算是丟乾淨了。

“軍中酒徒,何其多也!”劉承祐收回了目光,朝文武一笑,似乎想要活躍一下氣氛:“來人,摻韓將軍下去,讓他醒醒酒!”

在場文武,附和着,不管怎麼樣,氣氛得維持着。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不過,王峻卻站了起來,理了理衣服,拱手向劉承祐,高聲道:“陛下,韓通目無朝廷禮制,值此佳節,崇元御宴,竟敢對同僚上官,揮拳相向,衝撞犯上,若不重懲,陛下與朝廷,威嚴何在?”

王峻此言落,又是一盆涼水澆下,劉承祐的目光也徹底冷了下來。

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69章 禍事了第38章 殿議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75章 西北邊報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336章 橐相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69章 禍事了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04章 平息第125章 冬至宴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95章 玩陰謀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64章 監國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34章 崇元殿中第421章 樑孝王第121章 道士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416章 尾聲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127章 不允第49章 南國風起第3章 新皇詔制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無題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676章 慘重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3章 楊業述職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98章 轉折點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7章 鼓譟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452章 皇孫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51章 壽國公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19章 難審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34章 驚陶谷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136章 趙都帥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465章 “教匪”第2章 父母兄弟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248章 西撤!第66章 朕要親征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75章 高貴妃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36章 李業告狀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53章 未來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