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走私

bookmark

把玩着侍妾的胸脯,李業思緒卻在飄飛之中,思慮着近來朝廷的政策與關中形勢變化。他並沒有外在表現出來的那般不靠譜,只是保持着某些在東京養成的習性。

李業素有功名壯志,人也聰敏,想要成爲佐命之臣,留名青史。只是性格驕矜,纔不與志匹,在東京時又受太后溺愛。

直到觸了天子的忌諱,被趕出京城,發配到原州當刺史。當初,劉承祐還在憂慮,自己是否又給地方上添了個禍害,比如早期的劉信,包括慕容彥超在內,都爲地方一患。

但從後面的發展來看,遠僻京師,治一州數萬民,沒有任何掣肘顧忌,完全按照他的意志進行治政、馭民,取得的效果卻也不錯。至少,原州治下,人口在增長,田畝在增產,稅賦在增加。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整整兩年了啊!”在最後一對武士比鬥結束後,李業也沒了興致,摟着他的嬌妾,往內苑而去,嘴裡則說道:“一晃,我們在這邊陲之地,待了這麼久了!”

李業是乾祐四年春,因濮州案遭貶,到如今,雖然未滿整兩年,卻也差不了多少。兩年的時間,足夠一個人的能力、見識長足提升,而於李業而言,心性的磨礪鍛鍊,進步最大。雖然少不了驕氣,但是城府,深沉許多,至少不似在東京時,那般跋扈張揚。

“你在此地,待膩了嗎?”李業一邊摟着侍妾,一邊把着她光潔的下巴,問道。

侍妾一臉嬌憐動人的表情,怯生生地應道:“主君在此,妾得以侍奉,怎會膩。”

李業聞言則笑了,手指點在誘人的朱脣上,說:“你這張小嘴,倒是還蠻會說!這苦寒之州,不毛之地,不足留戀,我是待膩了!不過,你放心,再熬一熬,就該換地方了!下一地,我得向皇帝,請個舒適些的地方......”

這兩年,李業在原州,除了揮斥方遒之外,也在反思。身在僻遠,對朝廷的情勢、政策,也一直關注體會着。

當然,他最深的感觸,則是想明白了,皇帝將他貶到原州的用意。懲戒自是其一,鍛鍊當屬其二,這第三則是摻沙子,分原彰義軍節度使史匡懿政權來了。

李業也是,在去年史匡懿奉詔入京,滯留養病之後,才完全參悟出來的。對於皇帝外甥,李業是有些佩服了,並且按照他的估計,也差不多該遷調了。

飽暖思**,直入內室,翻雲覆雨一番,待盡興了,李業方纔一副大徹大悟的淡定表情,至書房,召來府中總管。

“我們的私鹽買賣如何?”落座一開口,李業便直接問道。

“最近一批二十石,已發出去,此番至少可牟利千貫!”總管帶着笑,回道。

原州雖屬邊地,但確是個發財的地方,李業就任的兩年中,免不了利用職務之便,賺些外塊。畢竟他府中,養着那麼多人,平日裡花銷也不小,後宅女眷穿金戴銀,府中部曲賞賜頗多,僅靠他的爵祿、官俸,再翻一倍,也不足支撐。

在原州並無長久打算,是故沒有似一般人,圈地種田,那來錢也慢。以李業的精明,在調查過原州形勢,對周遭的党項、回鶻、土谷渾等雜胡有所瞭解之後,便命心腹,在暗中搞起了商賈生意。

並且,不做一般絲綢、瓷器、糧食的生意,而是,朝廷禁什麼,他便做什麼,牟利甚大。除了鐵器之外,鹽、鐵、茶葉,都有涉及。

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通過這些交易價值的巨大貨物,從胡虜手中,換取了大量金銀、牛馬,賺了個盆滿鉢滿。

“人在開元關卡被抓了,你知道嗎!”李業突然暴怒,盯着總管:“蠢貨!用得着一次運二十石嗎?是不是覺得目標不夠大,這不是給人查嗎?是不是覺得,可以無所顧忌了,啊?原州境內,不至失控,出了原州呢?”

“你難道不知道,就這二十石鹽,我得費多大功夫,才能抹平賬面?蠢材!”

聞斥,總管頓露惶恐,雙腿一軟,跪倒在地:“是小的大意了,請國公息怒!我這便派人去處置!”

“處置?怎麼處置?拿我刺史府的官文出面,去搭救?”李業瞥了眼,譏諷道。

“怎敢!私鹽買賣,與刺史府無關,更與國公無關。”總管搖頭,應答一句,旋即面上閃過一道狠色,說:“小的派人,將那些走私罪犯,處置了!”

聽其言,李業眉頭皺得更深了,有點失望地說道:“你跟着我也有些年頭了,平日也算機謹,怎麼事急之時,盡是些愚蠢建議!”

不待其開言,李業直接道:“人已解來臨涇,既是走私,我自當以國法審斷論處!關鍵是,一般的走私罪犯,何以能聚如此一大批食鹽?這批食鹽的來源,如不能搞清楚,自圓其說,就是明擺着的紕漏,等着人去懷疑!”

“依國公之意,當如何?”總管終於聰敏了些,不再隨便出餿主意,直接向李業請示。

李業顯然有所盤算,雙目之中,透着點奸險,語氣卻平淡道:“我一直懷疑,有人監守自盜,鹽廩諸職吏,可以調查一番,蒐集證據。此番,我要藉機,挖出原州境內的蛀蟲,嚴厲打擊走私不法之徒!”

李業這番正義嚴辭,聽得總管一愣一愣的,若不是知曉實情,絕對會被這表象騙到。稍微琢磨了下,也明白,李業是打算找替罪羊,彌補紕漏。當即拱手道:“小的明白了,立刻去辦!”

“爲免走漏消息,打草驚蛇,暗中調查即可!”李業還不忘叮囑。

“是!”

“另外!”李業擡指,稍作猶豫,吩咐道:“從今日開始,手上那些走私買賣,可以全部丟掉了。徹底丟乾淨,不得再有任何牽扯!”

突聞此言,總管不禁愕然,望着李業,滿臉的不解,說道:“這是何故?那可是一條上好財路啊!盡數丟棄,府中進項,如何保證?”

“這一年多,所牟之利,難道還不能滿足府中的開支運轉嗎?”李業說:“沒什麼好捨不得的!”

“可是——”總管滿臉的可惜,還欲勸說。

被李業有些粗暴地打斷:“你以爲,我真在意這些錢財嗎?”

“我都捨得,你捨不得嗎?”李業的質問聲,抑揚頓挫的。

迎着李業的陰冷的目光,總管哆嗦了下,趕忙應道:“是!小的遵命,即可去辦!”

待其離開後,李業表情慢慢地恢復了淡然,坐在書案後,平靜而認真地思考着,如何收場。說到底,他搞走私,只是爲了保證府中開支,滿足他的富貴生活。

察覺到危險,發現底下出了問題,也毫不猶豫地做出正確選擇,金盆洗手。不過,要穩當地收手,還需要費些腦細胞。

念及方纔府中總管的反應,李業又不禁露出一抹嘲諷的笑意,嘴裡呢喃道:“莫以爲,能夠瞞得住我?”

又琢磨了一會兒,捏了捏短鬚,擡頭朝外喚道:“來人!”

“小的在!”一名家僕,在門前聽候吩咐。

“去,把孫教頭給我找來!”李業吩咐着。

孫教頭禁軍出身,在整軍的過程中,以年老被退役。終也不過四十出頭,尚具勇力,不怎麼聰明,被李業養在府中,雖然幹着看門護院,習武陪練的活,卻也覺威風,至少比在軍中逍遙。平日裡,也幫李業做些私下勾當。

第381章 功臣閣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48章 教誨第387章 就國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84章 夏州降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36章 迎奉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96章 楊邠案(4)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465章 遼奸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35章 坐不住了第53章 兵臨刪丹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85章 少壯派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765章 三郡公半島史話·奇葩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714章 百姓苦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42章 殺肥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44章 聽政湖湘第316章 不裝了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1章 劉信遭貶第397章 指點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40章 城塌了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73 王晏鎮洛第66章 請辭?不許!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323章 鬥法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87章第60章 “暴斃”第270章 立場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40章 潞州三傑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3章 取士不公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296章 缺人了第98章 封禪之議第268章 西縣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48章 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