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

bookmark

盧多遜的眉目中,明顯帶有期待之色,劉承祐則慢條斯理地說道:“朕有一個差事,先說好,不是美差,甚至可以用艱苦、繁累、危險來形容,不知你願不願意接下!”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盧多遜聞言微愣,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思,試探着問:“敢問陛下,是否與隴右、河西有關?”

聰明人反應就是快,劉承祐兩眼之中也流露出少許笑意,悠悠道:“你方纔也提到了,上百年來,中原衰亂,以致西北數千裡江山,落於異族之手,漢家文明衰退,天朝威嚴不復。

如今,朕爲天下之主,致力於還復河山,如你所言,終有一日,當舉衆西進,奪回河西,重通西域。

眼下,朕雖致力於平天下,開盛世,但不得不慮遠。河西之地,脫離中原久矣,如今是什麼形勢,也多由東來商旅、使節所述,然其現狀究竟,終是一片混沌、模糊!”

說了一通,盯着盧多遜,劉承祐道出打算:“此番折逋嘉施進京,請朝廷遣使往鎮,朕允之,意欲派些職吏前往輔助之。

你既用心研究河西事,且頗有心得,朕想派你西行,躬身查看隴右、河西情勢,其部族、牛馬、城池、道路、山川,事無鉅細,悉察之以報。

順便,作爲朕的使節,撫慰河西諸族及中國遺民,宣揚大漢譽名!”

“此去數千裡跋涉,任重而道遠,安危難料,去與不去,朕不強求......”頓了下,劉承祐又道。

說完,就將放下的書冊又拿了起來翻閱,靜靜地等待着盧多遜的決定。

而盧多遜,明顯一副糾結的模樣。事實上,皇帝都這麼說了,留給臣子選擇的餘地又能剩多少呢?

誠然,有言在先,盧多遜可以拒絕,劉承祐也不會罪怪,但是如此以來,他估計要在昭文館繼續待下去了,或許能在三館遷職,但前途必定渺茫。或者熬些資歷,外放能當個知縣、判官的,但是,一輩子也就這樣。

而這,顯然不會是年少志高的盧多遜想要的,只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念頭便清晰了。唯一讓盧多遜猶豫的,就是西行差事的風險,如劉承祐所言,這是件苦差事,甚至有身家性命的危險......

眼神波動,內心掙扎,但盧多遜終究沒過於糾結,讓皇帝走太久,可失人臣之禮。見劉承祐的注意力似乎都在書冊上,盧多遜深吸一口氣,拱手應道:“臣願西行,揚我國威,不負使命,縱荊棘滿地,亦願趟之!”

“好!”見其鄭重其事,劉承祐的淡淡一笑,態度始終平和,伸手一擡,道:“你回家做好準備!”

“陛下,臣孑然一身,了無牽掛,隨時可動身!”盧多遜當即請道,態度積極。

劉承祐微微頷首,卻道:“此去關山路遙,張騫西行,尚有百餘人隨行,朕又豈會讓你孤身上路,還需挑些人手,輔助於你。折逋嘉施將歸涼州,趁着這段時間,你也可找些通道之人,朕另作安排!”

“是!”

自昭文館歸,劉承祐仍舊惦記着河西之時,輿圖上不甚清晰,頭腦中則更顯模糊,想得再多,也只能感嘆,力不從心。

重返河西,對於眼下的大漢朝來說,還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是,預先做些準備、查探、滲透,還是可以的。

“歸義軍......”輕靠在御案邊,劉承祐手裡把弄着御筆。

這幾年,歸義軍也來過東京幾次,進貢了些土特產,但也只是些沒什麼營養的接觸。朝廷還沒有實力,對沙、瓜之地施以影響。

思來想去,劉承祐終是暗下決心,要想法與歸義軍加強聯繫。然而,遠涉千里,中爲諸胡所阻,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史弘肇。”劉承祐忽然想到了在靈州的史弘肇。

“傳詔,讓鄭國公回京述職!”劉承祐召來一名崇政郎,吩咐道。

說起來,史弘肇坐鎮靈州,爲大漢朝戍收西北邊陲,已經有些年頭了。也該召還,聯絡聯絡感情,說起來,這麼些年下來,對這個當年的跋扈禁帥,劉承祐還真有那麼一絲莫名的想念......

......

冬至日這天,東京全城大慶,士民皆悅,穿新衣,吃餃兒。

宮中,劉承祐舉行了一場家宴,上下三代老幼婦孺加在一起,也算濟濟一堂,熱鬧非凡了。

天氣甚寒,漆黑夜幕下,有雪花飄動,落在屋檐、地面,發出些簌簌的聲響。身上穿着皇后親手所制錦襖,信步於宮室之間,喝了些酒,有些醉意,望着這宮廷雪景,劉承祐一時有些愣神,似迷似醉。

幾點雪花打在臉上,絲絲涼意浸人,精神清醒了些,劉承祐忽然想起了漢中的戰事。距離向訓兵臨西縣,已經有一個月了,而據前線軍報,蜀軍死守,一直未下。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天氣之故,一場持續十日的冬雨,大大阻礙了漢軍的進展。

因冬季鏖兵,挫于堅城之下,氣候又不對,新佔州縣不穩,人心未安,糧道更是拉長兩百多裡,轉運越發艱難。是故,沒能避免的,朝中又有臣子建議,勞師日久,徒耗錢糧,讓劉承祐下令撤軍。

“冬季進軍,終究是逆時而爲啊!”背手仰面,劉承祐不由吐出一口白汽,輕嘆道。

已是仲冬,氣候嚴寒,事實上,劉承祐已然心存退意。向訓那邊,始終不得進展,他已經有所決斷,讓向訓退兵回興州,休整一個冬季,待到明歲春,再圖進取。

這一次的狀況,倒也怪不得向訓,原本料想李廷珪那支由敗兵與新丁組成的烏合之衆,必不能擋。兵馬、錢糧、民夫,都準備好了,但那場雨,太致命了。

想到退兵,劉承祐最不甘的,卻是顧忌給蜀軍更多準備調整的時間。原本蜀軍大敗,漢中兵力薄弱,大漢趁勝勢而進,意欲一舉拿下,爲南進蜀中打好基礎。

但待到來年春,劉承祐只憂慮,蜀軍屆時恢復些實力,投入到漢中的守備上了......

第99章 又窮了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477章 三月初十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41章 劉信遭貶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86章 鬚髮花白第87章 兄弟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15章 名單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194章 減稅難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5章 王樸走了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85章 浮雕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239章 進退第100章 城戰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97章 擴*整頓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9章 寫得不錯!第1674章 爆發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337章 特權第345章 剝削者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9章 公府密議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41章 祭關公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38章 破寨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184章 教訓第249章 樞密院內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0章 收穫第428章 用心第346章 底層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268章 西縣第148章 教誨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376章 降臣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