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磁州賊

bookmark

“將軍,對方派人說,這些戰馬可是要獻給河東新朝的,我們若攻打強取,豈不是得罪了朝廷?”聞令,立刻有一名屬下謹慎地提醒道。

“這等胡話,你們也相信?”臉上恍過一絲比較明顯的忌憚,賊帥隨出聲反駁道:“他們分明是投靠契丹人的國賊,爲了保住那些馬匹,故意出言欺詐,迷惑我們的!”

越說着,樑暉的語氣越加肯定。不過顯然,他心中也是經過一番掙扎的。畢竟那麼多戰馬就在嘴邊,實在是太誘人,不吃下去,心中實難安定。

“要是他們說的是真的呢?那我們豈不是搶了朝廷的東西?”手下顯然把握不住樑暉的心態,有點耿直地追問。

麪皮抽搐了一下,賊帥很想給這名不知趣的手下一巴掌,尤其是看着他那一臉“愚蠢”像。深吸了一口氣,生生抑制住那股衝動,樑暉言不由衷地說道:“如果真是那樣,我再親自獻給河東。我等義軍,只是爲了保護這批馬匹,以免被其迷惑了,放跑了這些賊子......”

“好了,勿再多言,傳令去吧!”言罷,樑暉懶得再與之廢話,強勢地結束交談。

樑暉本是磁州滏陽人,此前因生活困苦,在當地爲盜。契丹南侵,河北諸州披靡,磁州也不例外。在劉知遠稱帝后,討賊之詔傳諭天下後,便動了心思。

沉澱了些許時日,暗中探聽着各地的情況,隨着不斷有豪傑起兵,殺胡寇、佔州縣的消息傳入耳中,忍不住了,糾集徒黨,扯旗舉義了。

下了山的磁州賊,頭一次沒幹什麼擾民害民的事,一路秋毫無犯,再加上是打契丹人,硬是讓他扯起了一支兩千多人的隊伍,直下滏陽。

窮盡滏陽府庫,雖有所得,卻根本不足用。恰好探得,南邊的相州,安陽府庫中積攢有大量的軍械甲具,且防禦空虛。幾乎不假思索,樑暉帶着他拉起的“義軍”,直撲安陽。

結果自然是樂觀的,安陽城被他一戰而破,城中的契丹軍吏與爲數不多的軍械被樑暉佔了,藉以迅速地又擴充了一波軍隊。

安陽與林慮相隔實則並不遠,直線距離也就百來裡。劉承祐率軍東來,並未大張旗鼓,注意力都放在南邊的契丹軍隊上,沒有顧及安陽這邊,故晚了一日,才收到消息。

而這磁州賊“義軍”的情報建設,則更加落後了,或者說根本沒有那個意識。拿下安陽,能用得意忘形來形容,派信使到各縣,勒令歸附。在派軍南下,準備接收富庶的湯陰縣時,也發現了羅彥瓌解運隊伍的蹤跡。

然後,就發展到如今這個局面。而在西來之後,才收到,河東朝廷派軍東來了。

事實上,哪怕到此時,樑暉心裡仍舊不免猶豫。他起兵,河東這張虎皮,總歸是要扯起來做大旗的。但是,此番......

然而,心底的一絲猶豫,很快便被掐滅了。只要自己動作夠快,河東也無話可說,只要實力夠強,朝廷也得拉攏。

樑暉屬趙地豪帥,見識或許不夠深遠,或貪鄙好利,但能於亂局之中拉起一支隊伍,自有其過人之處。長劍大刀,強兵壯馬,這些流傳了幾十年的“硬道理”,他還是有所認識的。

在樑暉的命令下,“義軍”蠢蠢欲動,然而等他們遲緩地做好準備,還未發起進攻,便宣告攻擊計劃夭折。

“將軍,不好了,打西邊來了一支軍隊!”有斥候急匆匆地來報。

臉色微變,樑暉還不算太蠢,哪怕心中有所猜測,還是忍不住確認道:“什麼旗號?多少人?”

“應該是河東的軍隊,有一千多人!”

表情一下子凝重起來,樑暉沉默了。

“將軍,還繼續進攻嗎?”手下一名統領一根筋地問道。

“蠢貨!”樑暉不留情面地呵斥了一句,隨即吩咐道:“暫停進攻。交待下去,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妄動。”

“唔......”停頓了一下,又指着此前提醒他的那名屬下道:“你,去問問,對方的來意。”

......

劉承祐這邊,原本只打算派一營軍士前來接應的,但在今晨,收到韓通二度傳來的意外狀況後,便動了心思,親自帶人前來。

第一軍的將士,整裝齊備,邁着有力的步伐,保持着嚴整的陣勢,直逼“義軍”營前。兵力雖然不多,但訓練有素的樣子,帶給了對方極大的壓力,尤其是馬全義手中令旗一揮,全軍猛然一起發出的一聲爆喝,如九天驚雷,磅礴猛烈,迴響在這一片山林間。

還沒交手,氣勢上已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樑暉縮在義軍中,瞧着大膽逼到己方營地前的龍棲軍,心中默默比較了下,對比結果很不友好,應該不是對手,一下子掐滅了武力對抗的打算,準備“和平”解決。

陣前,劉承祐也在重重防衛之中,他還是很惜命的。韓通那邊,早早地派人聯絡上來,“義軍”根本沒法也無意將鎮子封鎖住。此時,也與羅彥瓌率着騎士出閘,準備配合劉承祐進攻。

“回去告訴你們將軍,孤此來,是欲對付契丹人。這些戰馬,乃我軍軍用,多謝他一路護送,這便退去吧......”軍前,掃着那名忐忑的漢子,劉承祐淡淡地說道,平靜的語氣中,透着不容置疑。

也不給其多開口的機會,命人將之送出。

“殿下,這些草寇,膽大包天,竟敢打我軍的注意。何必與他們客氣,只要您一聲令下,末將敢立軍令狀,半個時辰之內,將之擊潰!”馬全義在劉承祐身邊,主動提議道。

“全義之勇略,我自然是相信的,對方縱使再多一倍,又豈是你的對手。”劉承祐平和地說道:“不過,終究是‘義軍’,響應天子號召的壯士,也是共同對抗契丹人的‘友軍’。”

“眼下,對付契丹人才是首要之事,僅靠我們這點人,是難以給契丹人造成太大的麻煩,還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若因爲這一點衝突,便輕言動軍,會使天下心向河東的英豪望而卻步的,不能因小失大啊......”

劉承祐這番話,顯得冷靜無比,顧念大局。但從其嘴中說出,總有種淡淡的不和諧的感覺。

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17章 修法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76章 王峻用兵第4章 西南事務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46章 底層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66章 朕要親征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72章 磁州賊第53章 兵臨刪丹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164章 監國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353章 信使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26章 名將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111章 動心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48章 還京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99章 御帳議戰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59章 還朝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84章 滅佛伊始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28章 用心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01章 大整軍第27章 出兵爭論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466章 經濟制裁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57章 劉老四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33章 面聖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59章 明貶實升第53章 遁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4章 武夫軍閥半島史話·奇葩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97章 擴*整頓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98章 山道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