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解決

bookmark

就在北齊鎮外,經過一番友好的順利磋商後,樑暉很識趣地帶着他的人回返安陽而去。

古樸而狹窄的土石道路上,義軍隊伍不急不緩地朝東行軍,漫漫而行,顯得有點狼狽。坐在一輛板車之上,樑暉表情不算太輕鬆,卻也沒太壓抑。

不過,走在車旁邊的一名小校則稍顯興奮地在旁說道:“將軍,我們現在可是堂堂正正的官軍了,我們以後,得稱呼您爲留後了。”

提及此,樑暉嘴角終於翹起,神色舒展開來,自懷中掏出一封細絹,打開,上邊寫着三列字。一共就兩句話,意思也很明確,爲籌樑暉舉義護國衛民之功,以慰忠義之士,劉承祐任其爲相州留後,另奉表去晉陽,上稟此事。

目光下移,落在絹書的左下角,劉承祐的大印印痕十分清晰。樑暉小心地將此書收起,揣入懷中,嘴裡說道:“之後我憑此招兵買馬,可事半功倍......”

“將軍——”

小校剛開口,便被樑暉打斷:“你該換稱呼了!”

“留後!”小校很是機靈地改了口,隨口問道:“那皇子殿下邀您帶兵去林慮,您爲何拒絕?”

“這還需問?去林慮,哪有我們獨據一城,來得自在?”樑暉答道。腦中浮現出劉承祐那“善意”的邀請,心中卻是滿滿的戒備,那是明顯是想要吞併自己,他纔不會上當。

“契丹人就要經過經過相州了,殿下主動提出率軍到安陽,與我們一齊抵抗契丹人,您爲什麼還是拒絕?”

“要是讓河東的兵馬到了安陽,那安陽還是我們的嗎?”不屑地說道。樑暉忽然覺得,他的這些手下,都太過愚魯,若不是跟着他,恐怕一輩子都是草寇,甚至被官府剿滅......

“可是,聽說契丹人有十幾萬,他們若是北上經過安陽,就憑我們這點人馬,如何抵擋?”小校神情間流露出忌憚與害怕,緊張地提醒道。

“這豈用爾等擔憂?”對此,樑暉倒顯得挺自信,十分輕鬆地擺了擺手:“我們只要穩守城池便好,契丹人十幾萬人,既然要北撤,又豈會在堅城之下拖延滯留。實在不行,還可派人,表明心跡......”

“至於主動對付契丹大軍,還是讓河東朝廷的人去吧,我可不上這個當。我看二皇子,也不過是個黃口小兒,只怕他最後保不住小命!”樑暉眼神中,閃着狡猾的色彩。

“等契丹人退了,這相州就是我們的了!”

“將軍英明!”手下聞言,頓時陪着笑,拍了個馬屁。

“傳令下去,加快速度,回安陽!”

“是!”

暢想之餘,仍舊不免感嘆,此行的既定目標完全沒有達到。所幸,還得了一張“任命書”,也不算一無所獲。

思及此,樑暉嘴裡不由吐出充滿怨氣的感慨:“只可惜了那麼多好馬了。那個二皇子,太過貪薄,連一百匹都不肯給我......”

......

劉承祐這邊,輕易地擺平了樑暉,內心卻沒有太大的波動。樑暉這名賊帥給他的感覺,算不得平庸,應當有點淺識,整個人透着小器的狡黠,且,貌似沒什麼自知之明。

“殿下,那賊帥,恐怕不是真心相投。”跟隨在劉承祐身邊,往北齊鎮中而去時,馬全義低沉着聲音,對他說道。

“何以見之?”劉承祐瞥着馬全義,聊表興趣。

馬全義回答道:“殿下邀其率衆我我軍合兵與林慮,他不允;主動提出率兵去安陽助守,亦不允。這般戒備,由此可見!”

聞言,劉承祐卻是輕描淡寫地問了句:“你覺得,孤提出這兩條建議,目的是什麼?是真心,還是假意?”

劉承祐這話,一時間倒將馬全義問住了,微一凝神,若有所思。

韓通與羅彥瓌這邊,見問題得以解決,趕忙帶着人出來,恭敬地拜迎。

“你就是羅彥瓌將軍?”劉承祐親自扶起羅彥瓌,做足了禮賢下士的表面功夫。

就衝着劉承祐表現出的態度,羅彥瓌心裡稍稍放鬆,拱手應道:“罪將來投,以贖己過,望殿下接納!”

“將軍無罪,非但無罪,還有大功。屈身事賊,忍辱負重,而圖反正,如今方可辦得如此大事,行非常人之事,是真壯士......”劉承祐一張嘴便是一套勉慰話。

“聽聞,當初晉天子遣使宣慰河北,安撫軍心,挑選勇士十人隨行,將軍以弱冠之齡佼佼在列,膽氣勇武,令人心折啊......”

奉承話不要錢地往外說,羅彥瓌整個人徹底放鬆下來,一邊表示着謙虛之詞,一邊臉上又藏不住喜悅。見其狀,劉承祐便知,自己要的效果也達到了。

寒暄一陣,劉承祐這纔在將校的陪同下,去查看那些馬匹。具體數量,一千兩百又二十三匹,都是能上戰場的良馬,足夠劉承祐武裝起一支獨立作戰的騎軍了。

當然,這些戰馬中,沒有什麼絕世神駒、千里寶馬拿來專門獻給劉承祐。若真要那等寶馬,也不會交給羅彥瓌押送......

“真是好馬!”摸着一匹棕馬的脊背,感受着那強健的肌肉,劉承祐嘴裡感慨着。雖然,他並不知道這馬到底好在哪裡。

韓通在旁,則顯得尤爲興奮,向劉承祐介紹着:“聽羅將軍說,這些戰馬,都是原本石晉禁軍馬軍所用,都是經過精良選拔調馴,隨時可用於上陣殺敵的。中渡橋一戰,杜重威投降後,這些馬匹先後成爲了契丹人的戰利品。據說,這一千多匹馬,與契丹人繳獲總數來比,不足其十一,真是可惜了......”

觀察了一圈,心中有底之後,劉承祐才揮手,對馬全義等人吩咐道:“將馬匹,運回林慮!”

“是!”

吩咐完,劉承祐這纔看向韓通,目光漠然地對着他,淡淡地問道:“韓通,孤給你的命令是什麼?”

見劉承祐這副表情,韓通心裡打了個咯噔,收斂起了笑意,小心地答道:“南下,探查契丹軍情......”

“那你因何在此?”劉承祐繼續問道。

“羅將軍人手不夠,爲保戰馬......”

劉承祐突然粗暴地打斷韓通,眼神似電,冷冷地盯着他,重複問道:“孤的軍令是什麼!”

終於回過味來了,韓通額頭生出了些冷汗,撲通一下乾脆地跪下:“請殿下治罪!”

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8章 下獄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75章 高貴妃第13章 舉城同歡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53章 兵制改革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313章 晉王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91章 酬功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157章 劉老四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90章 老將可用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55章 拉開序幕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90章 老將可用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410章 剋制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92章 定州事第35章 楊村第3章 新皇詔制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15章 冬月第1720章 靜默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270章 立場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370章 劉鋹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00章 梁山濼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41章 探監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77章 吏職變動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52章 六穀土豪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57章 提親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454章 安東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