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迂迴之師

米倉山西南麓,人跡罕至的山林間,鑽出了一支爲數不少的軍隊,周遭地貌複雜,峰嶺雄踞,滿山的荒林透着股原始與野性,不過受到此不速之客的影響,鳥驚獸走,遠遠避開。

自三泉至於嘉川,約180裡曲折山路,狹隱小徑,耗費了足足6日的時間,方纔走完。旗幟被掩起,士卒將軍甲捆背在身上,不敢喧譁,不敢抱怨,默然埋頭進軍。

即便經過訓練,並且有了心理準備,這翻山越嶺的勞累,仍舊超乎了高懷德的想象,尤其是未經開闢的米倉小徑,隨軍的將士,也都齊裝整備,攜糧帶水,更添加負擔。

所幸,翻過北麓之後,地勢平緩了許多。高懷德身體力行,與士卒同甘共苦,並且待在先遣營中,開路的工作,要累得多,數百士卒,皆棄甲卸裝,手執砍柴刀,沿途清理雜草亂枝,流下雜亂足跡的同時,也開闢出一條勉強供大隊通行的道路。

“都監,嚮導說了,過了前邊的豁口,即可出山,有路直通嘉川縣城!”高懷德身邊,一名相貌倜儻,神色冷峻,隱含戾氣中年將領,指着前頭,對他道。

此人名爲郭進,軍職兩川行營排陣使,早年投效高祖劉知遠,因曾爲高祖侍衛,身上打着劉家的印記。立國以後,屢受升賞,嘗爲磁州刺史、隴州指揮使,後被劉承祐調入西南軍中,治軍甚嚴,殺伐果斷,天子以爲名將。

“不容易啊!”聞言,高懷德疲憊的面龐間流露出少許笑意:“傳報後面諸營,讓將士們再堅持堅持,我們直接進城休息!”

聽高懷德之言,郭進不由挑眉,說:“聽都監之意,是要攻佔縣城?”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聽其疑慮,高懷德點頭:“將士們連日行軍,亟待休整,補充糧水,有什麼地方,比縣城更適合休整?”

郭進道:“偏師迂迴行軍,重在隱秘,都監不怕暴露行跡,引起蜀軍戒備?”

高懷德微微一笑:“這就要看我們匿軍的本事了!再者,我們已至嘉川,繞至敵側,最需隱秘的時期已然成功度過,倒也無需過於擔憂!”

看了看天色,雲淡風輕,時辰尚早,高懷德說:“今日佔城,休整一夜,明日起行,轉向西北,走羅川徑,奔襲漫天嶺!”

“這占城的任務,就交給末將吧!”聽其考慮,郭進想了想,拱手道:“我查問過嘉川地勢,崇山突兀,壑谷縱橫,只一槽谷橫貫東西,縣城居其中,城東有宋江相隔。只需分兩師,一支控制西道口,一圍城,即可取城而不虞消息走漏!”

“郭將軍既有此意,本將斷無不允的道理!”聽其分析,高懷德露出了滿意的表情,吩咐道:“將軍需要多少兵馬?”

“嘉川雖屬利州,實則偏狹,若非繞道,大軍幾難注意此處。區區小縣,一千兵卒,即可下之!”郭進自信道。

“好!那便與將軍兩營先行,我與何將軍,率衆隨後,以防不測!”高懷德說。

“是!”

高懷德這支偏師,共計十四營,七千餘衆,以懷威蜀軍爲主,再加兩千西南精銳,高懷德則直接將兩營西南兵調撥給郭進。

出了丘嶺之後,腳下所踏,終可稱道路,雖則仍舊曲折複雜,卻也比在米倉山中轉悠要好多了。即將得到休整,有了期待,將士的士氣也回覆不少,一切的疲憊與苦累,都被振奮的精神所壓制下去。

懷威軍都將何重建趕了上來,老將已年近六旬,念其年老,本次繞襲,本不欲以其隨軍,但何重建固請之。結果證明,似乎小瞧這老傢伙了,隨軍翻山越嶺,縱非如履平地,也是從容不迫,跑起山徑,竟不下於諸多年富力強的將士。

“勞老將軍隨軍,受這一路苦楚了!”對何重建,高懷德態度寬和。

高懷德客氣,何重建可是小心地兜着,畢竟作爲一個有前科的反覆降將,稍顯謙卑地應道:“天子不計前嫌,施以厚恩,在下忝爲懷威都將,自當效死以報。我在蜀軍中時,平日可沒少翻走秦嶺,米倉小徑雖然難行,卻也還邁得開腿腳!”

打量着何重建,雖然鬢夾白髮,身形疲憊,但矍鑠氣質明顯。高懷德不由笑道:“老將軍之健鑠,實不讓青壯,足以使晚輩們汗顏啊!”

“都監謬讚,在下可不敢當!”

言罷,高懷德收起了玩笑之心,表情恢復嚴肅,目光投向西北,說:“郭進此去,如無意外,嘉川可下。休整一夜,明日即轉道,還有百多裡的狹道,需要走啊!”

何重建道:“兩百里都走過來了,還怕那區區百里?”

“老將軍,真豪傑也!”

“不敢當,高都監纔是真英雄!”

在高懷德進軍的過程中,郭進那邊,驅使兵卒,快速推進,佔據交通道路,圍取嘉川,十分順利,完全達成作戰目標。

整個過程,就像朝一汪靜潭投入一顆石子,初起波瀾,而後迅速恢復平靜。克城沒有亡一漢卒,倒是有十幾名士卒,因實在難耐急進軍之苦,有所怠慢,被郭進砍了腦袋。

......

利州,綿谷城。

利州處嘉陵江東,自北向南,屬山地向盆地的過渡地帶,雖則羣山環抱,地勢地形崎嶇複雜,但作爲州治的綿谷城,卻非利守之所。

是故,蜀軍在利州境內的御漢軍力,主要屯於東北邊的漫天嶺一線,固守大小漫天諸寨。綿谷城內的守軍,倒也不多,僅三千卒,並且主要起支持作用,利州蜀軍的糧食、軍械等各類軍需資源,多屯於此。

北城頭,掛着一顆人頭,血跡早已風乾,面目難辨,但恐怖滲人。這是原三泉監軍劉廷祚,十餘日前在棧道間,帶人衝擊王審超的援軍,最後竟然成功活了下來,逃回了綿谷城。

原本打算回成都活動一番,以贖罪過,被後來趕到樞密使王昭遠命人鎖拿。作爲蜀廷委派,北面防禦漢軍的主帥,升帳的第一件事,便是當着諸蜀將的面,將劉廷祚給斬殺,懸首城樓,並擲下嚴令,再有戰敗者,軍法從事。

王昭遠此舉,既是要立威,也是想通過嚴厲的軍令,激發蜀軍將校的戰心,讓他們拼死領軍抵禦。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屬實欠佳。

王昭遠雖然主持後蜀軍政多年,也提出了多項積極軍事策略,但基本在成都朝堂間施展,與下邊的軍隊、將士之間,實則有所割裂。

一無大功,二缺威望,使氣耍威,僅是想當然地要嚴肅軍紀,造成的結果便是,離心離德。對於北邊的蜀軍將領們而言,王昭遠就是個倖進之徒,誇誇其談之輩。

蜀太后李氏曾對孟昶說,王昭遠出於廝養,無大功,不習兵,難掌軍事,俟邊疆有禍,必不能御大敵!此言後來傳開了,使得王昭遠名望更遭創,軍中將校多以此鄙之。

不過,蜀太后的話,孟昶根本聽不進去,仍舊重用王昭遠。舊恩情分固然是其考量依據,但除了王昭遠,孟昶似乎也找不到其他的人選了,似趙崇韜、伊審徵等領軍將帥,或不乏小才,當多仰仗父輩餘蔭,雖領軍,但也未必服人,比起王昭遠大抵也好不到哪裡去,也不似王昭遠那般同孟昶親近。

蜀太后唯一推舉褒獎,認爲可託大事的高彥儔,卻在三年前的秦鳳大戰之中,爲漢軍所俘,最後自殺殉國。爲此,劉承祐還特地命人,於鳳州給高彥儔立碑,記其事蹟,以揚忠名。

還是那句話,蜀中無大將,無可擔負擎天重任者。

而在此時的綿谷帥衙之中,王昭遠正自着惱着,他面臨着一個難題。昨日,漢將王全斌率軍攻破了金山寨,負責守備的蜀將趙崇溥力戰不敵,折兵上千,棄寨而退。

依照他此前的軍令,趙崇溥即被鎖拿,但要不要殺之,王昭遠自己也有些遲疑了。北上的這些時日中,他察覺到了軍中某些對他不利的氣氛。

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36章 奉宸營第84章 滅佛伊始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5章 春闈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68章 婚宴第34章 亡國之族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79章 滏陽之捷第47章 陶谷自薦第12章 方略第67章 宿州一線第39章 連夜南進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38章 殿議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99章 出宮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70章 御宴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79章 勢孤危第428章 用心第380章 投漢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314章 還京第364章 過韓府第65章 制舉進展第50章 喜訊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83章 抉擇第116章 掙扎無力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67章 遺表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60章 “暴斃”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53章 交代後事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49章 南國風起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04章 楚州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75章 軍略第159章 亂情第20章 屯務廢改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