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轉折點

bookmark

在場大臣,不乏知兵者,對於耶律璟的意見,稍加考慮,由南院大王耶律撻烈起身說道:“自應歷以來,大遼再無與南朝500人以上的戰鬥,雙方戰力、實力究竟如何,也確需試探檢驗。

陛下考慮,已有出奇之效,或可起迷惑南朝的效果。同時,我軍若突然發難,南下叩關,想來漢人也不會有所準備。

可領!

只是,河東地區,地勢複雜,關口艱險,不利於大遼騎兵施展,又有漢國精兵強將鎮守,如無大兵,想要有所建樹,取得突破,並不容易。

當然,若只是爲了策應在幽州的行動,亦可一試!”

耶律撻烈這番話,將他對於發兵雁門的見解都給說了一遍,從其所言,也可知多年南鎮南,對於南面漢軍的情況也有一定了解。總結來說,就是可以嘗試,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而在耶律璟這邊,顯然也沒有一舉破之的慾望,還是試探的想法居多,是以對於耶律撻烈的分析也表示接受。直接問:“何人可領兵趨雁門?”

耶律撻烈請命道:“臣自認對雁門地區還算熟悉,願領兵南下!”

看着耶律撻烈老邁卻頗爲強健的身體,耶律璟有所意動,但是顧及他年紀,又難免遲疑。畢竟已經是快60歲的人了,若在戰場上出了什麼差池,他可會後悔。耶律撻烈可契丹貴族中,難得文武雙全、見識卓羣、可負大事者,這些年在雲州,撫育軍民,積牲屯糧,也有莫大的成績。這樣的柱國大臣,用作偏師試探,有些大材小用了。

還不待耶律璟猶豫完,皇弟耶律敵烈站了出來,神情踊躍地道:“何勞南院大王親自上陣,我願率一支兵馬南下,與漢軍較量較量!”

注意力被吸引過來,耶律璟眉頭頓時就皺了皺,看了看年輕的弟弟,直接說:“你沒有打過仗,對南朝敵情又缺少了解,豈能獨領一軍?”

耶律璟這麼一說,耶律敵烈自然不樂意了,硬着脖子大聲道:“我契丹男兒,成年便是勇士,大遼男丁,15即入兵籍,我身爲宗王,更不例外,當爲表率,爲大遼建功。我平日追逐圍獵,亦是指揮作戰,演練軍陣,此次南下,我就當行獵罷了......”

耶律敵烈一番話,除了聲音響亮之外,倒也顯得豪情萬丈,躊躇滿志,這幅自信的面貌,還是很能感染人的。

不過,耶律璟的眼睛卻稍微眯了起來,打量着這個弟弟,若是他的情報沒有出錯,近來可與有些人走得甚近。

耶律德光總共五個兒子,長子自然是耶律璟。老三早年在耶律阮時期,參與謀反,年紀輕輕就被誅殺了。老二在耶律璟應歷三年,意圖謀反篡權,被流放到西北地區。老五年紀還小,老四就是這耶律敵烈了,同爲太宗之子,這長大了,似乎也有些不安分了。

看着耶律敵烈積極請纓的踊躍表現,耶律璟稍微猶豫了片刻,說:“你既有心建功,那朕就給你一個機會!”

“謝陛下!”聞言,耶律敵烈頓時大喜,躍躍欲試。

“別高興得太早!”耶律璟嚴肅道:“有幾點你需要記住,第一,此番南下,乃爲牽制試探,不可與漢軍死戰。第二,你沒有單獨領軍的經歷,朕當遣宿將輔助,你當聽取他們的意見。第三,漢軍非弱旅,漢將非庸才,不可輕敵大意!”

“是!我明白了!”面對皇兄的諄諄教誨與叮囑,耶律敵烈稍微過了下腦子,答應地很快。

又看了耶律敵烈一眼,耶律璟想了想,繼續吩咐道:“雲朔兩州不是有諸多南戍部族對南朝不滿嗎?那就徵召5000部卒,再調3000州軍,一併給巴速堇統帥南下!”

耶律璟衝着興奮的耶律敵烈說:“朕再以皮室詳穩耶律撒給率2000皮室軍,隨同你南下,輔助於你,你要和他好生配合!”

“是!”

如此,耶律璟算是給了耶律敵烈一萬人馬,尤其兩千皮室軍的調動,更顯其對此次行動的重視。遼國的皮室軍,與大漢的禁軍性質相類,並且在倚重性上更勝於中原禁軍。動用皮室軍了,也從側面反應了,此時的耶律璟,對於漢遼之間的關係,已經下定了最後的決斷。

當然,那兩千皮室軍,除了給耶律敵烈兜底之外,也未必沒有監視的意思。對於這些宗室皇親,耶律璟實則也有些頭疼,在南有大敵的情況,他並不願意內部反叛不斷,但總有人要冒出來挑戰他的帝位與權威。

對於其他人,他手段硬些,狠辣些,但對於親兄弟,他還是希望能夠兄弟一心的。

耶律敵烈領命,興沖沖地退下,去做出徵準備。大帳內,耶律屋質起身,略帶遲疑道:“陛下,安平王畢竟太年輕了,讓他獨領一軍,是不是......”

耶律屋質話不說透,並且有種馬後炮的意思,但遲疑的態度也表達得明白。聞之,耶律璟揚了揚手,說:“朕二十歲時,也已經領軍隨徵。巴速堇此次南下,朕並不關心成敗。雛鷹想要展翅翱翔,也該放出去,經歷風雨的磨礪!”

遼帝都這麼說了,耶律屋質也不好再多諫言,否則就有離間皇親的嫌疑,並且如果傳到耶律敵烈耳中,怕也是個麻煩。

說完,耶律璟看向蕭護思:“北樞密,河東這邊,朕讓巴速堇鬧出個大動靜,接下來幽州那邊,就看你們的手段了!朕將增精兵5000,秘發居庸關,配合於你!”

“臣必當全力以赴!”蕭護思鄭重道。

“好!”耶律璟笑道:“朕就待在雲中,等候你們的捷報!”

安排完,耶律璟又轉而露出一副異常鄭重的表情,說道:“幽州的謀劃,不論成功與否,戰端一起來,漢國必然反應劇烈。時局的變化,或許不會依照我們的想法,但是諸公,從今夜起,大遼要開始備戰,準備全面對漢戰爭了!”

“是!”皇帝這般嚴肅,幾名大臣當然也是鄭重以對。

談完重要的軍政大略問題,耶律璟又不由伸了個懶腰,對幾臣道:“今日又是狩獵,又是喝酒,又議了這麼久,朕也乏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看耶律璟一副我想要睡覺的意思,耶律屋質等人也都識趣地退下了。

對於他們而言,今夜這場的殿帳會議,目的已然達到,皇帝的態度表明,國家的下一步戰略確定,這對整個大遼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事實上,這場遼國的君臣會議,意義巨大,這是兩國關係的轉折點,代表着遼對漢的戰略政策的變化,代表着漢遼之間和平的終結,代表着兩個東亞強大帝國之間的碰撞的開端。甚至於,關係到未來幾十上百年東亞秩序,乃至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

如果從表面來看,只是因爲蕭護思出使了開封一趟,北歸之後,就遽然而變。

這一夜,耶律璟難得地失眠了,他想了很多事情。

有對燕的謀劃問題的思考,能否成功,趙思綰是否可信,燕軍如果有預警怎麼辦?如果成功了,漢朝的反應會如何,他們的反擊又會從何處發起?如果失敗了,遼漢之間的此次衝突,將以什麼方式收場,又或者因此而直接進入全面戰爭階段?大遼真的準備好了嗎?部族、百姓們會支持嗎?

漢遼戰爭,契丹未來,一系列的問題,在耶律璟腦海中反覆糾纏......

第29章 請纓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695章 袁家莊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78章 會獵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285章 家務事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2053章 終章第35章 坐不住了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3章 夜宴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84章 影響第127章 冬至宴3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37章 特權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58章 回師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381章 功臣閣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188章 後續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474章 立場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351章 林邑國第6章 相形見絀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26章 冬至宴2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3章 舉城同歡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92章 大調整第110章 坦白第46章 郭榮奏事第61章 南北之爭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章 何謂開寶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31章 進軍令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243章 總結第243章 不自知第107章 巡幸江南世宗篇39 寇準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