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欒城之戰(1)

bookmark

龍棲軍下轄馬步軍五軍一營,在各自指揮使的率領下,擦着黑,邁着堅定的步伐西向,朝着遼軍大營摸去。全副武裝,而又輕裝簡行,所有與作戰無關的負累物什,全部被拋卻。

爲保持隱秘,鈴鐺早已被摘下,每名士卒嘴裡都嚼着草莖或木枝,沙澀的味道刺激着神經,雖然滋味不好受,但還起到了點提神的效果。

小心翼翼地勻速前行,保持着體力,速度並不快,一直到遼營東面兩裡開外的地方。此地視野開闊,已然沒有多少遮蔽物,不敢再貿然前進。四周是廣袤的原野,中間則是一大片犬牙交錯的農田。

向訓此前勘察敵情的時候,自北向南,共選取了三處適合的進攻點,制定進攻計劃之時,劉承祐本來打算便將全軍分爲三個部分,同時發起進攻,給遼軍來個多點開花。

被向訓給勸阻了,原因無他,如此三面聯動,會明顯地攤薄龍棲軍本就不多的兵力。遼營佈置雖然分散,終究是十幾萬大軍,己方若是分散,只要敵軍隨便一處反應過來,集中起來的兵力都可能優於自己,會更添本就不小的襲營風險。

與其分三個方向進攻,莫若不想那麼多,集中全軍,一路衝擊,保證在襲擊點上的兵力優勢。

坐在馬上,劉承祐向西眺望,盯着遠處漫漫黑夜下的遼軍軍營。星火點點,綿延的敵營根本望不到邊。

深深地提了口氣,劉承祐申請肅重,眼神很堅定,滿臉的剛毅。他是統帥,系三軍之重,到了這個地步,只要表現出一點遲疑或者畏懼,都是對軍心的打擊。

不足一刻鐘的功夫,在這片田野上,龍棲全軍軍士已然在軍官統領下,擺出了進攻陣型。

見狀,劉承祐直接吩咐道:“傳令下去,準備進攻!”

時間已經過了丑時,遼營那邊顯得更加安靜了,本就不高的戒備也更加放鬆了。龍棲軍這邊,四周也是一片寂然,月光灑下,軍甲兜鍪與出鞘的刀劍反射着幽冷的寒光。

這本是身體最疲憊的時候,但在緊張心理的影響下,全軍上下,多少有些亢奮。耳邊,隱隱能夠聽到洨水流動的聲音,一直颳着的東南風,也意外地猛烈起來了。

仰頭,望着被吹得獵獵作響的軍旗,劉承祐心有所感,躍馬而出,在軍前徘徊,手揮動着,也不壓抑着聲音了,指着東南方向,用盡吃奶的力氣高聲做着攻擊前的動員:“將士們,行至此處,我等已無後路,進着生,退者死。此時大風起,便是上天襄助我軍,趁勢而進,一舉擊破胡寇!”

“昆陽之戰”的傳奇,這些日子,在行軍途中,劉承祐已命人在龍棲軍中擴散開來,並不斷重複洗腦,給衆軍灌輸“複製奇蹟”的思想。事實上,思想工作做得充足的緣故,此時龍棲軍上下,並沒有太過畏懼,因耶律德光暴斃的原因,士氣反而很高昂。

大概是在應和劉承祐所言,這場夏夜突起的東南風,颳得更加猛烈了!

“舉火!”

令下,軍中早就提前準備好的上千支火把,迅速地被點燃,周遭一下子被照亮了,明火堂堂,在這夜幕下,顯得格外得顯眼。

“進攻!”

緊跟着的一聲號令,几几面戰鼓擂響,龍棲全軍保持着陣列,跟着鼓點的節奏,向着中段遼營衝擊而去。全軍掠過田野,留下一地狼藉,兩裡地的距離,高速衝刺下,很快便接近了遼營,攻了進去。

在東面突然亮起火光大亮的時候,遼營警戒的哨卒便已發現,緊急示警,但龍棲軍遽然發動,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匆匆忙忙間,早已憊怠的遼軍又哪裡能反應得過來。

騎兵在前,步卒掩後,自東向西,龍棲全軍如一把利刃,狠狠地扎入遼營。敵營的防禦很是鬆懈,更沒有多少有用的守備工事措施,被馬軍輕易地擊破,蹈營踹帳,一直衝到洨水岸邊,方纔止住。

劉承祐如他戰前允諾的一般,身先士卒,在騎兵陣中。只是,被李崇距等人牢牢地守衛着,戰場之上,兇險難測,作爲劉承祐的牙兵,他們不管戰爭勝負,只負責保證劉承祐的安全。

勒馬而止,馬軍兩營在韓通、羅彥瓌的統率下,迅速地調整陣勢,集中在劉承祐身邊來,準備發起下一輪衝擊。

掃視一圈,眼前的一片營地,已經被龍棲軍衝了個支離破碎,周遭也已陷入一片混亂,突襲的效果很不錯。但眼前這一隅之地,相比起十數裡連營來講,實在微不足道,距離撼動整座遼營,還差得遠。

後方,伴着雄渾而熾烈的喊殺聲,四軍龍棲步卒,在軍將們率領下,也衝殺進來,有騎兵的開路之功,他們更加順利。

大概是體內的冒險基因被激活了,已在敵營腹地,危機重重,但劉承祐的頭腦卻更加清醒了,眼神之中流露出少有的偏執而瘋狂的色彩。

“殿下,當火速向北,朝欒城方向突擊,在遼軍徹底反應過來,組織起有力抵抗之前,將混亂擴散開來,徹底攪亂其軍!”向訓緊跟在劉承祐身邊,快速地觀察着周邊的情況,果斷朝劉承祐建議着。

臨陣指揮,非劉承祐所長,這點他有自知之明,當此之時,也完全沒有什麼猶豫的空間,這麼長時間下來,向訓之才早就得到了劉承祐的認可,他選擇相信他。

毫不猶豫地高聲下令:“大纛高舉,全軍向北衝鋒,所遇人畜,一概格殺,不鑿穿遼營,不準停下!殺!”

命令下達,早就調整好陣勢的馬軍,立刻啓動,慢慢提速,由緩轉急,向北馳去。東邊的步軍,很快也收到命令,循着火光蔓延處,跟着向北突擊。

在事前,此次夜襲的作戰方針早已傳達得很清楚。放火爲主,殺人爲輔,保持進攻速度,不與敵軍作任何糾纏,以攪亂遼營爲第一要務。

劉承祐率馬軍帶頭衝鋒,各軍指揮使率部踵其後,執行得很到位。

敵襲的動靜,已然傳開,向南北擴散,不知有多少人被驚起,初時還以爲又遭了那些不要命的“義軍”襲擊,但隨着動靜的越鬧越大,殺聲越演愈烈,頭腦再發昏的人都察覺到事情的不尋常了。

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3章 不宜擴大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99章 北使南歸第3章 新皇詔制第38章 賞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世宗篇51 皇太孫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82章 殺俘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29章 請纓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772章 處置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75章 敖萊小城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80章 春夜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408章 蠢兒子第455章 見聞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3章 相敬如賓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6章 進士樓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86章 賜死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3章 舉城同歡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339章 那一腳第24章 巡遊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295章 難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7章 武德司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371章 殺,不殺?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79章 父子問對第321章 矛盾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47章 戰略所向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62章 難得遲疑第349章 邊情第99章 又窮了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321章 矛盾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455章 見聞第37章 新政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421章 樑孝王第298章 事泄了第6章 遺奏十條第75章 西北邊報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