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欒城之戰(1)

bookmark

龍棲軍下轄馬步軍五軍一營,在各自指揮使的率領下,擦着黑,邁着堅定的步伐西向,朝着遼軍大營摸去。全副武裝,而又輕裝簡行,所有與作戰無關的負累物什,全部被拋卻。

爲保持隱秘,鈴鐺早已被摘下,每名士卒嘴裡都嚼着草莖或木枝,沙澀的味道刺激着神經,雖然滋味不好受,但還起到了點提神的效果。

小心翼翼地勻速前行,保持着體力,速度並不快,一直到遼營東面兩裡開外的地方。此地視野開闊,已然沒有多少遮蔽物,不敢再貿然前進。四周是廣袤的原野,中間則是一大片犬牙交錯的農田。

向訓此前勘察敵情的時候,自北向南,共選取了三處適合的進攻點,制定進攻計劃之時,劉承祐本來打算便將全軍分爲三個部分,同時發起進攻,給遼軍來個多點開花。

被向訓給勸阻了,原因無他,如此三面聯動,會明顯地攤薄龍棲軍本就不多的兵力。遼營佈置雖然分散,終究是十幾萬大軍,己方若是分散,只要敵軍隨便一處反應過來,集中起來的兵力都可能優於自己,會更添本就不小的襲營風險。

與其分三個方向進攻,莫若不想那麼多,集中全軍,一路衝擊,保證在襲擊點上的兵力優勢。

坐在馬上,劉承祐向西眺望,盯着遠處漫漫黑夜下的遼軍軍營。星火點點,綿延的敵營根本望不到邊。

深深地提了口氣,劉承祐申請肅重,眼神很堅定,滿臉的剛毅。他是統帥,系三軍之重,到了這個地步,只要表現出一點遲疑或者畏懼,都是對軍心的打擊。

不足一刻鐘的功夫,在這片田野上,龍棲全軍軍士已然在軍官統領下,擺出了進攻陣型。

見狀,劉承祐直接吩咐道:“傳令下去,準備進攻!”

時間已經過了丑時,遼營那邊顯得更加安靜了,本就不高的戒備也更加放鬆了。龍棲軍這邊,四周也是一片寂然,月光灑下,軍甲兜鍪與出鞘的刀劍反射着幽冷的寒光。

這本是身體最疲憊的時候,但在緊張心理的影響下,全軍上下,多少有些亢奮。耳邊,隱隱能夠聽到洨水流動的聲音,一直颳着的東南風,也意外地猛烈起來了。

仰頭,望着被吹得獵獵作響的軍旗,劉承祐心有所感,躍馬而出,在軍前徘徊,手揮動着,也不壓抑着聲音了,指着東南方向,用盡吃奶的力氣高聲做着攻擊前的動員:“將士們,行至此處,我等已無後路,進着生,退者死。此時大風起,便是上天襄助我軍,趁勢而進,一舉擊破胡寇!”

“昆陽之戰”的傳奇,這些日子,在行軍途中,劉承祐已命人在龍棲軍中擴散開來,並不斷重複洗腦,給衆軍灌輸“複製奇蹟”的思想。事實上,思想工作做得充足的緣故,此時龍棲軍上下,並沒有太過畏懼,因耶律德光暴斃的原因,士氣反而很高昂。

大概是在應和劉承祐所言,這場夏夜突起的東南風,颳得更加猛烈了!

“舉火!”

令下,軍中早就提前準備好的上千支火把,迅速地被點燃,周遭一下子被照亮了,明火堂堂,在這夜幕下,顯得格外得顯眼。

“進攻!”

緊跟着的一聲號令,几几面戰鼓擂響,龍棲全軍保持着陣列,跟着鼓點的節奏,向着中段遼營衝擊而去。全軍掠過田野,留下一地狼藉,兩裡地的距離,高速衝刺下,很快便接近了遼營,攻了進去。

在東面突然亮起火光大亮的時候,遼營警戒的哨卒便已發現,緊急示警,但龍棲軍遽然發動,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匆匆忙忙間,早已憊怠的遼軍又哪裡能反應得過來。

騎兵在前,步卒掩後,自東向西,龍棲全軍如一把利刃,狠狠地扎入遼營。敵營的防禦很是鬆懈,更沒有多少有用的守備工事措施,被馬軍輕易地擊破,蹈營踹帳,一直衝到洨水岸邊,方纔止住。

劉承祐如他戰前允諾的一般,身先士卒,在騎兵陣中。只是,被李崇距等人牢牢地守衛着,戰場之上,兇險難測,作爲劉承祐的牙兵,他們不管戰爭勝負,只負責保證劉承祐的安全。

勒馬而止,馬軍兩營在韓通、羅彥瓌的統率下,迅速地調整陣勢,集中在劉承祐身邊來,準備發起下一輪衝擊。

掃視一圈,眼前的一片營地,已經被龍棲軍衝了個支離破碎,周遭也已陷入一片混亂,突襲的效果很不錯。但眼前這一隅之地,相比起十數裡連營來講,實在微不足道,距離撼動整座遼營,還差得遠。

後方,伴着雄渾而熾烈的喊殺聲,四軍龍棲步卒,在軍將們率領下,也衝殺進來,有騎兵的開路之功,他們更加順利。

大概是體內的冒險基因被激活了,已在敵營腹地,危機重重,但劉承祐的頭腦卻更加清醒了,眼神之中流露出少有的偏執而瘋狂的色彩。

“殿下,當火速向北,朝欒城方向突擊,在遼軍徹底反應過來,組織起有力抵抗之前,將混亂擴散開來,徹底攪亂其軍!”向訓緊跟在劉承祐身邊,快速地觀察着周邊的情況,果斷朝劉承祐建議着。

臨陣指揮,非劉承祐所長,這點他有自知之明,當此之時,也完全沒有什麼猶豫的空間,這麼長時間下來,向訓之才早就得到了劉承祐的認可,他選擇相信他。

毫不猶豫地高聲下令:“大纛高舉,全軍向北衝鋒,所遇人畜,一概格殺,不鑿穿遼營,不準停下!殺!”

命令下達,早就調整好陣勢的馬軍,立刻啓動,慢慢提速,由緩轉急,向北馳去。東邊的步軍,很快也收到命令,循着火光蔓延處,跟着向北突擊。

在事前,此次夜襲的作戰方針早已傳達得很清楚。放火爲主,殺人爲輔,保持進攻速度,不與敵軍作任何糾纏,以攪亂遼營爲第一要務。

劉承祐率馬軍帶頭衝鋒,各軍指揮使率部踵其後,執行得很到位。

敵襲的動靜,已然傳開,向南北擴散,不知有多少人被驚起,初時還以爲又遭了那些不要命的“義軍”襲擊,但隨着動靜的越鬧越大,殺聲越演愈烈,頭腦再發昏的人都察覺到事情的不尋常了。

第78章 滄州府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36章 李業告狀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344章 打個賭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693章 安西王第16章 軍中俊才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708章 格局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765章 三郡公第86章 發落南臣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339章 那一腳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13章 日常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50章 聽政第5章 王樸走了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68章 婚宴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406章 調任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336章 怪圈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193章 楊邠案(1)第17章 武德司第383章 敞開談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159章 亂情第121章 大朝第15章 名單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197章 財計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55章 山上山下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41章 小風波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45章 治安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43章 不自知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308章 新貴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6章 相形見絀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80章 進攻第286章 宗室第96章 壽春城內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52章 對峙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49章 降表第56章 彌月之喜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