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

bookmark

夕陽西下,天邊鋪滿了一層晚霞,配合着青山綠水,曠野密林,倒也構成一幅唯美景象。

欒城東面不足十里,廣袤的平原之上點綴着些許不高的山丘,遼軍毫無所覺地,劉承祐親自率着龍棲軍已然摸到此處。

幾座山丘背後,龍棲各軍隱藏在林蔭間,抓緊時間休整,進食,恢復體力,準備作戰。在劉承祐的授意之下,各軍已然來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思想動員活動,士氣還算高昂。

其中一道山樑上,劉承祐則打起精神,強抑着疲憊,與郭榮商討着接下來的行動。

“潛行到這兒,不枉一路的奔波折騰!”靠在一面土壁上,劉承祐嘴裡叼着根青草杆,面朝西方,地說道:“此番,若干成這件大事,我等必定名揚天下!”

劉承祐領軍北來,爲了掩飾行跡,避過沿途縣邑,實實在在地繞了一大圈,走不不少冤枉路,方纔從東面靠近欒城,吃了不少苦。

郭榮坐在劉承祐邊上,臉上掛着疲色,神情間卻凝着點興奮,眼神中亦有期待,但更多的,則是憂慮,他當然知道劉承祐所指的“大事”是什麼了。

聞劉承祐之言,郭榮說話,仍舊顯得很慎重,一副刻板的樣子:“殿下,我軍這一路,輕裝簡行,僅羸三日之糧,行軍雖然隱秘迅速,但平原之上,消息遲早會泄露出去的。既至此地,當果敢決斷,我們的時間並不多,要是讓契丹人反應過來了,事恐難成!”

“我這話裡,可沒有一點露怯的意思啊!”聽郭榮這麼說,劉承祐偏頭看着他,竟然難得地開了個玩笑:“不過,那可是十幾萬敵軍啊,耶律德光大纛所在,契丹國內最精銳的軍隊大概都在此處了。就我們這點人馬,竟欲衝擊其陣,想來,也是不可思議,瘋狂啊!”

“若非遼帝死了,末將實在不敢建議您輕兵而來的!”郭榮一副壓力很大的樣子,回答道:“殿下,說句實話,末將這心裡邊,也是懸着的。若殿下心存疑慮,此時撤軍,也還來得及。”

事實上,得知耶律德光暴斃之後,率兵北進突襲的建議,正是郭榮提出來的。雖然,劉承祐心底做着打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然而在旁人看來,劉承祐這又是被郭榮給鼓動而行的。

在郭榮的性格中,是有很重的冒險因子,但絕不是一味的行險,也是審時度勢,綜合考慮過後,方見機行事的,就如當日在上黨,勸劉承祐南下進攻耿崇美。

然而此次,他自己心頭都有些發虛的。能瞧得見突襲成功的巨大好處,自然能夠看到這背後的奇高風險。但是,劉承祐卻是毫不猶豫地支持了他的選擇。

“都已經摸到遼軍眼皮子底下了,哪有前功盡棄的道理!這遲疑不決、瞻前顧後的表現,在你郭榮的身上看到,卻是少見!”劉承祐則表現地很堅決,擡手一握拳,肅聲道:“遼帝暴斃,三軍無主,軍心渙散,這是天賜良機。這等以小博大的機會,若是不抓住,會遺憾一輩子的!”

再度聽到劉承祐那堅定的語氣,郭榮仍舊不禁感到些許意外。

畢竟,當初在潞、澤,對付耿崇美那數千燕軍的時候,劉承祐表現得那般謹慎,甚至“怯戰”。但何以這次,面對十幾萬契丹軍隊,卻決絕地要主動發起進攻。前後反差對比,實在太強烈了。

偏頭望着少年那張被戰火洗去稚嫩的面龐,那樣平靜,叼着的草稈在牙齒的撥動下無規律地晃動着,整個人都透着恬然自信。

“殿下,您此前踵敵軍之後而進,似乎,一開始就有突襲契丹大軍之意?”郭榮突然發問。

“被看出來了?”眉毛聳了一下,劉承祐斜了郭榮一眼,心中暗思。不過,仍舊很自然地說道:“若非遼帝暴亡,我縱使再膽大,也不敢行此瘋狂之舉。原本,我意奪鎮州,控成德,以定河北。但現在,比起一州一地的得失,我更願意給契丹人的有生力量,尤其是他們的精銳,造成一次刻骨銘心的損失!”

劉承祐之言,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郭榮迅速地收斂起了疑惑。

“殿下,向參軍回來了!”恰此時,侍衛頭領李崇距順着窄道,跑上了山樑,稟道。

劉承祐聞訊坐起,下意識地咬斷了草稈,苦澀的味道在嘴裡打轉,劉承祐卻顧不得,直接命人引向訓來見。

雖然已兵至此處,欲行奇險,但也不是莽打莽衝,劉承祐可不會拿他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龍棲軍去蹀必死之地。調查評估敵營的情況,還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出現什麼意外,可沒有後悔的機會,重視之下,劉承祐甚至命向訓親自去探查敵情。

“怎麼樣?”

“卑職親自探營,遼軍南北縱橫十數裡,首位不能兼顧,行營鬆散,旗伍混亂,壘壁簡陋,軍心動盪,由可知也!且內部恐有齟齬,歸來前,遙見有三處契丹騎兵,圍了燕兵,將其控制。”向訓慎重地將他費了半日時間觀察探得的情況向劉承祐彙報着,堅定地望着劉承祐,聲音都有些發顫:“殿下,可以一戰!”

“傳令,召集衆將!”聞言,劉承祐直接扭頭朝李崇距吩咐道。

很快,龍棲軍營級以上的軍官都被劉承祐召至一起,通報情況,分析着軍情,研究着作戰事宜,並做最後一輪思想工作。

耗費足足半個時辰的時間,一切商議既定,不容更改。一干軍官,或忐忑,或興奮,或遲疑,但都有了心理準備,各歸其營,下達命令。

天色已晚,進食完畢,龍棲全軍,除了必要的警戒哨卒,包括劉承祐在內,全部就地睡覺,睡不着,也得閉着眼睛,養精蓄銳。

一直到子夜過後,劉承祐親自,翻過一道道山丘,走遍一個個營隊,親自挨個給龍棲軍士做最後的激勵。從發兵始,劉承祐已經有過太多慷慨陳詞,這一回,沒有那麼多心靈雞湯,只是讓將士們再看看他們的統帥,向他們允諾,之後,與他們衝鋒在一起。

“楊業!”出發前,巡到騎兵軍的時候,劉承祐單獨與楊業敘了兩句話。

“殿下!”年輕的楊令公,神色透着興奮,沒有一點畏懼。

劉承祐看着他,沉聲道:“今夜,會死很多弟兄。還記得在晉陽初見之時,孤同你說過,他日你可爲一名將!現在,孤再告訴你一句話。活下來,你就是名將!”

第474章 立場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27章 冬至宴3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97章 財計第51章 詔令西進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81章 兩日而克第33章 西巡結束第274章 厚葬之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75章 按*不動第3章 不宜擴大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708章 格局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59章 睡王上位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5章 堂議第345章 剝削者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38章 濮州案(1)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45章 移鎮之議第132章 做媒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86章 鬚髮花白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395章 大商人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49章 求援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85章 賜宴第100章 梁山濼第153章 削藩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336章 怪圈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61章 “龍宮”第36章 西面來人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76章 王峻用兵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38章 濮州案(1)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70章 御宴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41章 探監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42章 難得積極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