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修法

bookmark

自至瓊林苑,皇帝住着就不動了,顯然要待上一段時間的樣子。因爲劉承祐別居於此,漢宮裡的貴婦們也都坐不住了,紛紛出宮,前來陪伴侍候。

說來也是,大漢的皇家園林,就這麼一處,供他踏青、遊賞、放鬆,也只是這麼一地,倒也簡單。隨來的,也少不了皇子們,到乾祐十五年,劉承祐的兒子們又長了一截。

皇長子劉煦,將滿十四周歲,而前不久,太后李氏已經召劉承祐商量,給他物色個正妻了。雖然劉承祐覺得還早,連大漢法定成親年齡都不到,但是太后着急,劉承祐也不得不考慮起此事。

劉煦可以說是在太后的一手育養下成長的,祖孫倆感情很深。太后如此着急,也是有原因了,這幾年,她的身體不佳,人也日漸蒼老,畢竟是將近六十歲的年紀了。

草長鶯飛的季節,風和日麗,徜徉在一片青色之間,平整的草地上鋪陳着長毯,以一個愜意的姿勢側躺着,身邊美人相伴,曬着太陽,吹着湖風,喝着小酒,聽着音樂,再看着遠處嬉戲的兒女,一副閒適的模樣。

一騎馳來,草屑飛濺,近前,一名衛士趕忙牽馬墜蹬。而來人見到劉承祐這番姿態,隔着一段距離,便笑道:“陛下好生自在啊!可令臣羨慕!”

聞聲望去,看着來人,劉承祐坐了起來,形容展開,道:“皇叔來了!還不快給皇叔設座!”

“謝陛下!”

慕容彥超也五十多歲了,不過身子骨保養得很好,很是硬朗,面色紅潤,鬚髮都不見白。事實上,慕容彥超這個皇叔,除了個性貪財之外,從其身上,倒也還能發掘出不少優點與可愛之處。而在劉承祐的約束下,這些年名聲也還不錯,爲朝廷辦了不少事。

因此,對於這個皇叔,劉承祐還是很厚待的,待其落座,笑眯眯地問道:“有何事勞你親自往瓊林苑跑一趟?”

慕容彥超也不客氣,先痛飲了一口酒,潤了潤喉嚨,這纔對劉承祐道:“臣來見陛下,自然是有要事相稟!”

“皇叔請講!”劉承祐擡手朝其示意了一下,心裡則比較放鬆,甚至在想,不會又來向自己請示建築工程吧。

慕容彥超則道:“陛下,臣近年來清查天下刑獄,對於一些刑罰判決,有些疑議,特來相稟!”

“嗯?”劉承祐眉頭下意識地皺了起來,心中敲響了警鐘:“莫非出了什麼冤案、弊案?”

慕容彥超道:“非也!只是在審定案件的過程中,臣覺得有些判罰,在量刑輕重上需要做些調整。臣也聽取了不少三司官員的看法,他們紛紛反應。”

劉承祐來了興趣,道:“說說具體的!”

見引起了皇帝的重視,慕容彥超道:“如盜竊律,《刑統》規定,贓滿一千足陌者處死,臣等以爲,稍顯嚴苛,懇請從寬量刑!”

按照定製,一陌百錢,當然實際情況是有很大的差異,官府輸給一陌定在九十三錢,而百姓輸繳如舊。其中的差額就叫作省陌,漢初的時候,在王章的主持下還要誇張,官府出則在一陌八十錢甚至七十七,雖然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壓力,但引起了極大的民怨。

暴斂談不上,但絕對是苛政。哪怕後來廢除了,到如今,在官府這邊出錢,也從未足陌過,畢竟“省陌”實在是筆極大的收入。

一千足陌,也就是一百緡,盜竊贓物價值超過則處死。客觀而言,確實有些重了,盜竊不是小罪,但因情節輕重,還是該有更適當的量刑。

想了想,劉承祐問道:“這些年,因盜竊而被判死的罪犯,有多少人?”

聞問,慕容彥超當即道:“近五年中,共由三百九十二人!”

“這麼多!”劉承祐顯得有些意外。

“那就改!”劉承祐也是果斷,當即對慕容彥超吩咐道:“將盜竊判死的標準上調!但是,這不代表對盜竊犯罪者的寬容,這仍舊是危害治安的惡劣行爲,對懲戒條律繼續完善!”

“是!”

表情仍舊嚴肅,劉承祐又問:“應當不只這一條一律吧!”

慕容彥超頷首,主動遞上一份奏章,嘴裡說道:“這是臣與諸僚整理所得,還望陛下審閱。其中多有需斟酌之處,尤其是商律,這些年,朝廷商稅收入激增,然律例仍多漏洞......”

劉承祐翻開,稍微翻看了一遍,羅列的條律還真不少,有好幾十條,每條之下還注有調整緣由。不由得以一種意外的目光看向這個皇叔,他前不久還在調侃他不務正業,這就給他來了個驚喜,背地裡做了不少工作!”

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劉承祐說道:“看來,大漢《刑統》,又該進行一次修訂了!此事,就交由皇叔牽頭來辦,挑選三法司官吏,對不適時宜的律令條文,進行修正調整。另外,除了刑事律令之外,對於民律也可以做一次檢察!”

“是!”

自《刑統》修成以來,大漢的律法,一直在不斷的增設、修訂、完善之中,不過都是些小修小補,像此番這種大修,還是頭一次。

修律修法,可是個極其重要的差事,交給自己,慕容彥超既覺振奮,也頗感壓力。想了想,道:“陛下,修定法律,乃國之大事,以臣的能力,主持此事,只怕難以勝任!”

對於慕容彥超的自知之明,劉承祐更加滿意了,當即笑道:“那便給皇叔找個副手!”

對慕容彥超的能力如何,劉承祐心中清楚,推鞠斷案足夠,涉及到法律條文,那可就爲難他了,真讓他全權負責,劉承祐還不怎麼放心了。

腦子裡搜索起適合此任的人選,恍過一個個名字,突然,劉承祐瞧嚮慕容彥超:“皇叔,你可有人選推薦?”

幾乎不假思索,慕容彥超道:“刑部侍郎竇儼如何?”

“就他了!”言方罷,劉承祐便拍板此事。

劉承祐方纔考慮的人選中,就有此人。竇氏五兄弟,竇儀、竇儼二人在律令制度上的研究是極有造詣的。竇儼當初就因此得到過劉承祐的賞識,後來調任東宮,去歲初又調任刑部。同時,劉承祐基本可以肯定,修法估計也是竇儼提出的想法,只是通過慕容彥超上奏罷了。

“皇叔難得來一趟,陪朕坐會兒,欣賞一番這金明池的風光!”談完正事,劉承祐又對慕容彥超道。

聞言,欣然受邀的同時,慕容彥超又忍不住開口向他建議道:“陛下,你富有四海,然而每年可供遊覽,緩解治國疲憊的地方,僅此一處,連跑馬都跑不痛快。臣知陛下不喜奇觀,然而你爲國操勞多年,建一座別宮,閒時用以休養。臣想,天下臣民聞之,也不會非議,甚至會理解的......”

好嘛,慕容皇叔所鍾愛的,還是在建築上。先有開封,前不久又建議修洛陽,如今直接當面提議修離宮了。

劉承祐反問道:“皇叔不會已經和你召集的那些友人同道,給朕規劃好一道別宮了吧?”

一下子來了精神,慕容彥超拱手說:“只要陛下有意,臣立刻安排人,着墨勾畫!”

“不用了!”劉承祐揚揚手:“皇叔的美意朕心領了!莫說朕志不在此,縱有此意,也非其時啊!”

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304章 楚州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0章 如此處置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720章 靜默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81章 兩日而克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47章 陶谷自薦第317章 修法第492章 事發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9章 新官上任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19章 幸西京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22章 “鄭州站”第118章 蒲陰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7章 武德司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1771章 襄陽王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03章 郭王會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33章 豪強第7章 小張探花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6章 “座談會”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264章 孺魏王淺談兩點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0章 老將出馬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288章 趙普使蜀2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118章 商賈第145章 了結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269章 愛將第192章 劉銖案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93章 噩耗連連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3章 不宜擴大第316章 不裝了第340章 定論第53章 兵臨刪丹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337章 特權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10章 坦白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