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蠻瑤歸服

bookmark

青玉坊,既不是裡坊,也不是酒肆,而是開封城內極富盛名的一座伎院,坐落在汴河邊上,這些年來,名伎彙集,自從新開封落成之後,幾乎日夜充斥着絲竹之音、歡笑之聲。

身處在一間臨河的雅室之內,隔窗能夠清楚的看到外邊的水景,汴河之上穿梭的舟楫,兩岸攢動的人影,可謂盡收眼底。雖然顯得喧鬧,但這種繁榮的景象,還是令人陶醉的。

有衣衫單薄的胡姬,妖嬈舞動,展現着曼妙的身姿,席案邊,也是美人相伴,輕言細語,低眉順眼,恭順侍酒,予取予求......

這樣的日子,對趙延進而言,並沒有什麼新奇的,早已收心,家裡不乏美姬,在揚州時也有不俗的見識經歷。

因此,此番來這秦樓楚館,不是爲了漁色娛樂,釋放天性,主要是爲了招待賓客。而能成爲陝國公的座上賓,身份當然不一般。

在他對面,是一名身材精悍、面貌粗獷的壯漢,喝得面紅耳赤,眼睛卻盯着肚皮半露並朝着他拋媚眼的胡姬。這種身材飽滿、氣質妖豔、透着放浪的胡女,對他這樣的漢子而言,誘惑力是滿滿的。此人,正是平塹軍使、瑤族首領秦再雄。自當年進京,臣服朝廷之後,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入京了。

“我們瑤家女,雖然也不乏美人,但這等風情,還是難得啊!”秦再雄醉眼發亮,衝趙延進道。

當初秦再雄初至東京時,就是趙延進奉命陪吃陪喝陪玩,二者之間,終究是結下一份情誼。酒興上來了,這話茬子也就打開了,秦再雄對趙延進道:“我上次進京,想要尋趙兄,結果得知趙兄在揚州就職,未能謀面,甚爲遺憾。如今再度相會,兄已爲一方大將,爵至國公,不可高攀啊!”

這些年,秦再雄這瑤蠻,顯然學了不少漢文化,說話都顯得文縐縐的。感受到他羨慕語氣,趙延進笑了笑,道:“我也只是有幸承襲家父的蔭庇與恩澤,論功績,可還差得遠。相較之下,還是秦兄,奮起拼搏,上達天聽,只要再立些功勞,封公晉爵,也是早晚的事!”

聽趙延進這麼一說,秦再雄臉上也不由露出了些笑意,這些年,在湖南的日子,可謂滋潤異常。除了組建統領平塹軍外,更重要的,背靠朝廷,在招撫湘西蠻瑤族人的事情下,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而因爲他早年闖出的名氣,再加上他率本部部民投靠朝廷,生計得到改善,也吸引得諸州少民,爭相歸附。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李筠在當地的鐵腕手段壓迫。

於秦再雄自身而言,則是飛黃騰達,上得朝廷的嘉獎,下有諸部民的擁護,可謂名望、財富、權力多重收穫。

因此,這些年,招撫成果可謂顯著,雖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的蠻、瑤民,仍堅持舊有的生活習慣,但也承認了大漢朝廷對他們的統治。不過,那近十萬,完全歸附朝廷少民,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穫,尤其對荊湖官府而言。可以說,同化的成果顯著,漢化的進程再度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雖然,負責管理的官員,大多出自於他原本的族長、酋長,對於蠻瑤百姓而言,統治階級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只是頭頂又多了一個朝廷。

而其中,得利最多的,便是秦再雄及其家族了,同時,當年隨他一起到東京的首領們,或多或少,同樣得到了朝廷的封賞,回去之後,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也漸漸與他離心了。畢竟,共患難易,同富貴難。

但是,秦再雄在湘西蠻瑤中的影響,卻是在不斷提升的。所幸,此人雖是一匹夫,但確實有見識,夠聰明,並沒有飄。

此番回京,卻是來做引薦人的,陪同“漵王”苻彥通入朝。苻彥通,乃是一名蠻瑤老酋,崛起的時間很早,在馬殷崛起的時代,就開始縱橫湘西了,參與了一系列湖南的紛爭,在三代時期的湖南算是個風雲人物。

哪怕大漢崛起中原後,也是湖南地區不可忽視的一個角色,當初,南平湖南之時,就曾遣使聯絡,爭取其支持。苻彥通呢,選擇了兩不相幫,坐觀成敗,因爲固有的印象,他也只把大漢當作以往的馬氏對待。

劉承祐聽說了這個“漵王”的名聲,也曾派人送信,邀請他的東京一遊,結果被拒絕了。東京再好,也沒有自己的草窩來得安全、舒服。

不過,在湖南歸治後這七年,湖南諸蠻的發展,卻讓他心驚不已,外有強勢的漢軍,內有秦再雄這種背離者,湘西諸州的蠻瑤局勢也跟着大變。

朝廷併吞蠶食的行爲,苻彥通感受到了,其中不是沒有反抗過,暗中鼓動組織了一些蠻人,離洞出山搶掠,結果面對的是漢軍果斷而殘酷的鎮壓。

這也與早年蠻民侵襲湖南州縣的結果大異,尤其是李筠,那老傢伙完全是個殺神,鎮壓蠻民,毫不手軟,在他手下死傷者達數千衆。甚至於,李筠曾直接放話,歸順朝廷、做大漢良民的人,都可得到善待與保護,敢有反抗、違法、作亂的,一律依漢法處置。

前番,李筠被調走,也是因爲鎮守湘西的這些年,李筠犯下了不小血債,固然震懾了蠻民,使之臣服,但也惹下了不小民怨。將之調離,也是進一步收心。

眼看着形勢不妙,蠻瑤之民,陸續臣服,歸於朝廷治下。這是有榜樣在前的,能夠得到土地,安定生產,而原本的首領基本都得授官職,並且通過與漢人的深入交流交易,生存狀態與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這等情況,就更吸引人了,再加上有秦再雄這樣的有名的豪傑勇士在帶頭。一直到如今,苻彥通終於坐不住了,幾經猶豫,終於決定上京,向天子表示臣服,徹底歸附朝廷,接受統治。

秦再雄屬於後起之秀,闖下了不小的名頭,然而,論及聲望,與苻彥通這樣的老蠻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苻彥通的入京,具備里程碑的意義,代表着湖南蠻瑤之民,徹底納入大漢的統治,編戶齊民的這種。等朝廷消化結束,那麼對於湖南的統治,其鞏固程度將遠超前代,當然,這也是在湖南上千年同化基礎上進行的。

而一旦成功,那朝廷的影響,也將向黔中、黔西地區深入拓展。

“我早就勸過苻彥通,只要歸附朝廷,朝廷都會厚待,地位、財產、名望乃至權力,都將得到保留,只是成爲朝廷的屬民罷了!”秦再雄還在向趙延進說:“可是,他就是不信,終究人老了,幾番拒絕朝廷的善意,到如今了,爲形勢所迫,方纔進京,豈不是晚了?我想他,肯定後悔......”

“識時務者爲俊傑,似秦兄就是黔中俊傑,如何不能功成名就!”聽其言,趙延微微一笑。

秦再雄也哈哈一笑,顯然很受用。見他目光始終遊弋在那胡姬上,趙延進也很貼心,說:“秦兄難得回一次東京,就好好享受一番吧!”

作爲同道中人,秦再雄嘿嘿兩聲,一副不客氣的樣子,不過臨時想到了什麼,說道:“此番來京,我從族中帶了幾名美貌少女,最美麗的明珠自然是獻給皇帝陛下了,次之的,我挑一名送到趙兄府上?”

“秦兄美意,那我可就卻之不恭了!”趙延進來了點興趣,眉色微揚,應道。

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3章 西巡結束第78章 火油彈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59章 睡王上位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86章 駕臨渦口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372章 封王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79章 大獲全勝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76章 視察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35章 瑤華春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30章 陳橋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379章 蕭思溫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95章 楊邠案(3)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66章 兄弟之國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5章 春闈第413章 分食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68章 二次北巡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1章 大典日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70章 衛公辭世第96章 言官第146章 黃羊平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773章 質問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38章 濮州案(1)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15章 馬楚內亂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18章 棉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54章 聘納郭女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368章 榮寵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70章 大禮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413章 分食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