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

bookmark

“請坐!”劉承祐溫和一笑。

“謝陛下!”蕭護思淡定一禮。

觀其氣度,劉承祐也不得不承認,遼主手下,確實還有一批得力的臣僚,否則遼國也不會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就從那諸多的紛亂中走出來。當年的重創,可不是那麼容易就挺過來的。

“時光飛勢啊!”劉承祐故作姿態地感慨了一句,問道:“不知這些年,遼主可曾安好,是否仍好畋獵?三年前,朕原本想與他會獵於陰山,誰料他匆匆北返,終未能實現,朕至今引以爲憾啊!”

劉皇帝言語,挖苦譏諷,略顯刻薄,不過,蕭護思前者姿態已經放低了,此時又豈會因之生惱。迎着劉承祐的目光,淺笑從容,拱手應道:“有勞陛下惦念!我家天子,身強體健,年富力強,上馬能驅虎狼,下馬可擒熊豹。前者未能與陛下會面,我朝亦覺可惜,陛下如欲縱覽塞外風光,必刪草淨庭以迎。臨潢府雖不如開封廣大富麗,卻也足以供奉御駕,屆時,陛下自可與我家天子,盡情遊獵!”

蕭護思這番回答,倒是說得硬氣,一點也不露怯。劉承祐對此,倒也沒有生氣,而饒有興趣地看着他,輕笑道:“等朕駕臨臨潢府,定然召遼主侍獵!”

不待蕭護思接話,劉承祐又道:“你一口一個你家天子,這天下,豈有二日?”

“回陛下,世間有四季之陽,有朝夕之陽,又豈獨二日?”蕭護思從容應來。

聞之,劉承祐被逗樂,衝呂胤道:“你看,殿中遼使,機辯敏捷,滿口伶俐,哪裡像一個粗鄙的北狄胡蠻?”

“陛下乃中原天子,我大遼亦是北方強國,今大國來使,陛下如此折辱,是否有失大國禮度?”頭一次,蕭護思情緒激動了些,盯着劉承祐,慨然質問。

見狀,劉承祐也收起了他臉上的表情,沉下心來,異常平淡地說道:“遼使前來東京,所謂何事?應該不會,只是爲了在朕面前逞口舌之利吧!”

當劉皇帝露出這番認真之態時,蕭護思莫名地感受到了壓力,或許就是漢天子那浸醞已久的氣場作用吧。雖然話題都是皇帝在帶,蕭護思也無心反駁了,而是站起身來,應道:“啓稟陛下,臣此來,是奉大遼皇帝之命,欲與中國復歸於好,通商通道,重申友鄰之誼,消除禍亂,還兩國百姓以安寧,永爲兄弟之國!”

當蕭護思說出這番話時,劉承祐忽然有種想笑的感覺。這話,他不相信,估計說這話的人,心裡也不怎麼相信。

然而,迎着蕭護思那一臉坦然之態,劉承祐的迴應也十分乾脆:“朕素以仁德來遠人,漢遼皆是大國,交惡則禍及百姓,遼如有弭兵議和、消除干戈之意,朕又豈能拒絕?兩國交好,畢竟是惠及數百萬生靈的事情!”

對於漢帝的態度,蕭護思也有些意外,經過這幾日的避見,又有方纔的態度,按照他的預期,如要達成議和的目的,恐怕會有些周折與艱難。沒曾想,劉承祐三言兩語,就同意了。

一抹喜色在眼中閃過,蕭護思躬身再拜,道:“陛下真乃大德天子!”

劉承祐笑了笑,這不管什麼國家,什麼民族,拍馬屁都是共通的,如今令人欣喜。而此時的蕭護思,又哪裡還能見到方纔的不卑不亢?

“呂胤!”劉承祐招呼道。

“臣在!”

“你擬一道諭書,將朕的意思,通報廣政殿,至於兩國交好的細節條議,繼續商討,主持的大臣......唔,就讓陶谷負責吧!”劉承祐吩咐着。

“是!”

答應了此事後,二者之間的交談氣氛自然和洽了許多,乾脆移步備好的酒宴間,邊吃邊談。劉承祐又開始,問起遼國的事務,遼帝的西巡,對耶律屋質的去世表示可惜,對其內部的叛亂表示願意發兵幫助戡平以申友誼......

當然,對於這些事情,蕭護思都是從容應付,陪着笑臉,該附和就附和,該婉拒也一點不猶豫。

“呂卿,你覺得漢遼兩國,再度議和通好,這份和約,能可靠嗎?”待招待完蕭護思後,劉承祐興致猶在,問呂胤道。

聞問,呂胤是不加思索,直接稟道:“陛下,臣以爲斷然難以長久!”

“說說你的看法!”劉承祐也未露任何驚奇之色,而是平靜地朝他伸伸手。

呂胤則稍微組織了下語言,而後說來:“大漢之立國,在於驅逐契丹,陛下名揚天下,在於大敗遼軍,收復河北。自大漢立國以來,漢遼之間,始終齟齬不斷,邊境衝突,幾成常態。

及遼主述律繼位,方纔有所緩和,但那也是迫於無奈,大漢忙於改革進取,削平割據,而遼國也因內亂、久戰,需休養生息。

當其國力漸復,便不復安穩,向我中國露出獠牙,因而有雁門之戰,引發北伐戰爭,北疆喋血。因此,漢遼雙方,仇怨已深,血債累累,僅北伐戰爭中雙方所掩埋的數十萬屍骨,就不是短時間內所能消除的。

因此,臣以爲,漢遼之間,當還有一場大戰。唯有將遼國徹底擊滅,使之喪失與朝廷對抗的實力,大漢北疆的威脅才當解除,北疆方可得安寧,漢遼之爭方有個結果!”

對於呂胤,劉承祐是越發滿意了,呂胤所想,正是他所慮,朝堂之上,能有這樣見識與看法的,並不多。事實上,哪怕有足夠多的殷鑑在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中汲取教訓的,自從北伐戰爭之後,朝中也有一種聲音,那就是燕雲既復,契丹北遁,北疆可得安寧了,大漢只需統一南方,就可從從容容地迎接盛世安樂了......

“方纔接見遼使,你全程作陪,以你看來,遼國此番主動遣使交好,目的何在?”劉承祐神情嚴肅了些,他所關心的,唯有此點。

對此,呂胤遲疑了下,認真思吟了一會兒,方纔對劉承祐道:“陛下,臣並不能確定,然而,通過此前收到的諸多消息,可以大膽,遼國恐有異動!”

“你覺得,是針對大漢的嗎?”劉承祐微凝眉。

“臣以爲,不大可能!”呂胤這倒是很肯定,說道:“一者,如若其欲謀我,以陛下之英明,漢臣之機敏,非但不會被其麻痹,反而可能提高警惕;二者,經過北伐戰爭的血戰,遼國受創之深,幾危及統治,絕非短短三載可以恢復的,貿然掀起戰端,有燕山、山南、河套防線,大漢幾可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党項的異動!”劉承祐指出他心中憂慮所在。

呂胤也憂思了一會兒,還是搖搖頭:“定南軍如今分裂,若李光睿膽敢舉叛,王師進入夏州,則易如反掌。契丹或有以定南軍亂我之心,但絕不會貿然行事!”

“那你說說,遼國的動作,當在何處?”劉承祐點了點頭,仍是一派鎮定的表現。

看了看皇帝,呂胤道:“陛下,此番遼國來使,締結和約,讓臣想起了乾祐四年,雙方第一次通使議和。彼時,遼生火神澱之亂,大漢則南征淮南,因而約爲兄弟之國,互不干擾。

此番,又當陛下掃平割據,一統天下之際,當求北方安定,而專心南事。遼國,未嘗不是抱有同樣的心思!”

呂胤這話,也算是起到了點醒的效果,立刻走到殿中那幅越加龐大、細緻的大漢輿圖前,自東到西,將大漢周遭的一系列勢力看了個遍,沉思良久,突然道:“契丹如欲動作,必在西北,或党項,或回鶻,或西域。但如果是朕要選一個目標,必是西域!”

“陛下英明,很有可能!”呂胤似乎也才反應過來,當即附和道。

盯着輿圖看着了良久,劉承祐突然道:“這樣看來,漢遼之間,或許又將是一個心照不宣的局面了!”

劉承祐的心情有些不好了,顯然,大漢要一統天下,遼國同樣也不會安分啊。

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384章 反響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18章 查抄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81章 廝殺漢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349章 邊情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83章 遼帝之亡第57章 七月大朝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12章 本非同道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91章 酬功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9章 武夫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36章 李業告狀世宗篇47 封禪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1章 黃袍加身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278章 軍務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94章 善後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351章 林邑國第62章 緊鑼密鼓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49章 求援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2章 父母兄弟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44章 太后相召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36章 虒亭第80章 進攻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5章 楊村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75章 軍略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