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

劉秀吸引了王郎軍的主力,自己好不容易兵抵邯鄲,謝躬實在不甘心就這麼放棄攻打邯鄲。但強攻的話,還真打不下來,謝躬只能率軍守在邯鄲旁邊,尋找機會。

謝躬部駐紮在邯鄲城外,這讓邯鄲城內的十萬大軍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死守在城內,與城外的謝躬耗下去。

邯鄲城的王郎軍不能增援鉅鹿城那邊,這給劉秀部帶來極大的便利。在劉秀的堅持下,十二萬衆的大軍繞過鉅鹿城,而後一路南下,直撲廣平城。廣

平郡算是冀州最小的一個郡,不僅佔地面積小,人口也並不多,不過廣平郡境內水域豐富,堪稱冀州的產糧重地。

劉秀軍出其不意地繞過鉅鹿城,直奔廣平城而來,這讓廣平郡郡府大吃一驚。

太守姚沛原本打算死守廣平城,可是當劉秀的大軍抵達城外,姚沛帶着郡府的官員們,登上城門樓,舉目向外一瞧,頓時間失去了鬥志。

只見城外,劉秀的兵馬實在太多了,放眼望去,城外幾乎看不到別的了,全都是人。

旗幟招展,豎立如林,一塊塊的方陣,鋪天蓋地,無邊無沿,其中還穿插着一支支的馬隊,在陣營當中來回穿梭。

見到劉秀軍這番陣勢,姚沛心涼半截,再沒剩下一絲一毫的鬥志。主戰的姚沛都尚且如此,其他那些主降的官員們,其心情也就可想而知。

衆官員們紛紛向姚沛拱手說道:“大人,漢軍來勢洶洶,且兵馬衆多,以城內的這點兵馬,又如何能獨守這偌大的廣平城?”

廣平郡夾在邯鄲和鉅鹿之間,不僅糧食被徵個精光,兵力也快被徵光了,現在整個廣平城內,上上下下,算上衙役,只勉強能湊足一千守軍。單

憑這一千人,想抵擋劉秀的十多萬大軍,無異於天方夜譚,真交上手,劉秀軍只需一走一過,便足以將廣平城踏爲平地。姚

沛現在也沒底氣了,他環視周圍的衆人,見四周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在充滿着期盼地看着自己,姚沛暗暗嘆了口氣,搖頭說道:“也罷!既然力敵必敗,不如……不如就降了吧!”聽

聞這話,在場的衆人無不是如釋重負,廣平郡功曹陳熙急忙拱手說道:“大人英明!下官聽聞,大司馬所過之城鎮,只要肯獻城投降,大司馬一律既往不咎。”姚

沛當然也有聽說此事,這也是他願意投降劉秀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沒有再多說什麼,下令道:“傳令下去,打開城門!”說着話,他帶頭向城下走去。劉

秀這邊,都沒來得及派人去城前勸降,只是在城外拉開了架勢,便把城內的太守姚沛,嚇得獻城投降。

看到前方的城門打開,從裡面走出來好多官員,劉秀對周圍衆人一笑,說道:“這位廣平太守,還算是個識趣之人!”

劉秀身邊的衆將此時都笑不太出來,很簡單,目前他們的後勤補給已經被切斷。這

沒辦法,繞過鉅鹿城,就意味着本方的補給必然要中斷,接下來,這十二萬大軍的口糧,將會成爲己方最爲頭痛的問題。劉

秀催馬向前走去,周圍的衆將齊齊跟隨,護在劉秀的左右。衆人騎着馬,來到廣平郡郡府官員面前,劉秀率先開口說道:“在下劉秀,哪位是姚太守?”

姚沛身子一震,急忙屈膝跪地,向前叩首,顫聲說道:“下官廣平太守姚沛,叩見大司馬!”與

此同時,姚沛周圍的官員們也都齊齊跪地,異口同聲道:“下官叩見大司馬!”劉

秀低下頭,看了看姚沛以及其它衆人,嘴角揚起,問道:“姚太守爲何現在纔來獻城?可是想過據城堅守,阻擊我部?”

姚沛臉色頓變,連連叩首,說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劉秀擺了擺手,說道:“行了,姚太守起來說話!諸位也都起身吧!”“

謝大司馬!謝大司馬恕罪之恩!”姚沛又磕了個頭,才顫巍巍地從地上站起。剛剛劉秀的一句質問,驚出他一身的冷汗。

劉秀回頭,看向銚期。後者會意,向前一揮手。他身後的探子們紛紛催馬,數十騎一窩蜂地衝入廣平城內。

正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兩軍交戰之際,不是對方說投降了,就真的投降了,劉秀這邊也要提防城內設有伏兵。

數十名探子進入廣平城內,過了接近半個時辰的時間,紛紛從城內跑了出來,見到銚期後,紛紛搖頭,表示城內並無伏兵。得

到探子們的確認,劉秀這才下令,前軍進城,中軍和後軍於城外紮營。鄧禹翻身下馬,快步走到姚沛身邊,拱手說道:“姚太守,在下前將軍鄧禹。”“

哎呀,原來是鄧將軍,失敬、失敬!”鄧禹可算是劉秀軍中的二號人物,可不是姚沛能得罪的起的,他急忙拱手還禮。“

請問姚太守,城內可有囤積之糧草?”這是鄧禹現在最爲關心的問題。

聽聞他的問話,姚沛怔了片刻,呆呆地搖搖頭,說道:“鄧將軍,廣平城內的屯糧,現只有百餘石,其餘的糧食,皆已被徵調到邯鄲。”鄧

禹暗暗皺眉,問道:“那麼,姚太守可知,廣平郡境內,哪裡還有屯糧?”姚

沛苦笑,搖了搖頭,說道:“全郡的糧食,都已被天……被王郎徵收光了,下官聽說,就連身在鉅鹿城的二十萬大軍,屯糧都不多,只勉強夠半月所需。”

聽聞這話,走在前面的劉秀勒停了戰馬,扭轉回頭,問道:“只夠半月所需?難道王郎認爲,這場戰事,只會打半個月?”姚

沛欠身說道:“回稟大司馬,王郎的意思是,等到前方將士的糧草不夠了,再從邯鄲運送過去,如此……”

他話沒說完,劉秀接話道:“如此可以確保,前方將士不會發生譁變。王郎把二十萬大軍交到李育和張參的手裡,實則,還是不信任他二人啊!”

王郎的皇位得來的太容易了,更確切的說,是他的根基太單薄了,坐到至高無上的皇位後,對誰都不放心,即便是對李育和張參這樣的心腹重臣,都要留一手。姚

沛躬了躬身子,沒敢多言。劉

秀哼笑出聲,幽幽說道:“王郎是奇人,河北是奇地。”只

有河北這個神奇的地方,才能造就出王郎這個神奇的‘天子’。一個江湖術士,單憑一張嘴,竟然騙到了皇位,而且還有那麼多的郡縣歸順臣服,匪夷所思。

進入廣平城內,劉秀按照慣例,在城內巡視了一番。和

己方探子打探到的情況差不多,即便是廣平郡的郡城,城內都見不到幾個人,十室九空。現

在還留在城內的,大多都是老弱婦孺。整座城邑,死氣沉沉,如同一座死城。劉

秀在城內轉了一圈,找了一間較大的空宅子,作爲今晚的過夜之地。劉秀走到大堂,看到牆壁上掛了不少的字畫,他走到一副字前,忍不住定睛細看。這

副字的內容倒是沒什麼,類似於童謠,‘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不

過這幾個字寫的着實漂亮,龍飛鳳舞,剛勁有力,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劉秀心中暗歎一聲好字,看下面的落款,他眼睛頓是一亮,落款處寫的是史游,急就篇。

史游可是元帝時期大名鼎鼎的書法家,他雖然官不大,只是個縣令,但以一手好字名揚天下。以前劉秀還真沒見過史游的真跡,不知道這幅字是真是假。他

忍不住伸手輕輕撫摸着字畫的絹布。這

時候,有一人走入大堂,看到劉秀正兩眼放光地看着牆上的字畫,他躬身施禮,畢恭畢敬地說道:“下官郡功曹陳熙,拜見大司馬!”劉

秀回神,轉頭看了一眼陳熙,擺手說道:“陳功曹不必多禮。”

“謝大司馬!”陳熙應了一聲,而後向前了兩步,小聲說道:“下官來見大司馬,是有一事稟報。”“

哦?何事?”

“大司馬有所不知,廣平太守姚沛,並非真心歸順。此前,他一直主張據城堅守,抵禦大司馬的大軍,下官屢次勸說,曉以大義,卻屢次遭姚沛訓斥,今日大司馬率兵抵達廣平城,姚沛攝於大司馬之軍威,纔不得不獻城投降。下官叩請大司馬,務必提防此人!”說着話,陳熙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腦門頂在地上,一動不動。

手握兵權,也就等於掌握了很多人的生殺大權,這時候,便會有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出現。有剛正不阿者,有心懷叵測者,有正言直諫者,亦有讒言陷詬者。要

如何分辨這些人,既考驗掌權者的智商,也考驗掌權者的情商。聽

了陳熙的話,劉秀眯了眯眼睛,沉吟片刻,他說道:“我知道了,陳功曹起來說話。”

“是!大司馬!”陳熙應了一聲,繼續說道:“下官所言,句句屬實,大司馬可隨時派人去查證。”

“嗯。”見劉秀態度不冷不熱的點下頭,陳熙目光一轉,看向旁邊牆壁的字畫。看

清楚字畫下面的落款,他心中頓是一動,含笑問道:“大司馬可是喜歡史游先生的字?”

劉秀有感而發道:“史游先生的字,縱任奔放,又不失灑脫飄逸,見字如見人,令人神往啊!”

陳熙急忙撫掌讚歎道:“大司馬之言,可謂是入木三分,也道出了史游先生字法之精髓!”

劉秀笑問道:“陳功曹也喜歡史游先生的字?”

“下官雖談不上有多喜歡,但家中倒也收藏了幾幅史游先生的真跡。”

說着話,陳熙又特意向牆上的字畫瞥了一眼,正色說道:“史游先生的真跡,絕非這類仿體能比!”原

來這幅字是假的!但即便是假的,字也寫得着實漂亮。還沒等劉秀說話,陳熙立刻繼續道:“若大司馬喜歡,下官這就回府去取來!”

第二百二十五章 半路伏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動相邀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八百八十一章 趙王出面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三百八十三章 陰謀算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五十九章 求戰爲虛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爲刀俎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義之侯第二百五十一章 厄運降臨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