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負荊請罪

bookmark

鄧奉也不理會朱祐,身形一轉,背對着朱祐,雙手向後一背,說道:“綁吧!”

朱祐提着繩子,走到鄧奉近前,收起玩笑之意,正色問道:“那……我可就真的綁了?”

“來吧!”

“你真的決定投降了?”以鄧奉的牛脾氣,朱祐真以爲他會死拼到底,非要鬥個魚死網破不可。

鄧奉深吸口氣,幽幽說道:“我不能讓我的家人都因我而喪命,也不能讓南陽老兵們,死的一個都不剩。”

朱祐深深看了一眼鄧奉,點點頭,再沒有多問,將繩索綁在鄧奉的身上。

他還算有手下留情,沒有往死了勒,只是把繩子虛纏在鄧奉的身上。所謂的負荊請罪,只是走個形式罷了。

將鄧奉捆綁完,朱祐老神在在地說道:“這段時間,你對我也算不錯,等見到陛下之後,若有機會,我會幫你說話。”

鄧奉回頭,有些詫異地看着朱祐。朱祐苦笑,聳聳肩,說道:“敗軍之將,本已是一件丟臉之事,被俘之將……”

說到這裡,朱祐忍不住搖了搖頭,說道:“回去之後,我自身尚且難保啊!”

他的這番話,鄧奉完全能理解。

在當時,戰敗被俘,這可是重罪。比如在新莽朝廷裡,一些戰敗的將領就直接被砍頭了,至於戰敗被俘,然後又跑回來的將士,那更是難逃一死。

鄧奉說道:“以你和劉秀的關係,劉秀不會殺你。”

朱祐嗤之以鼻,反問道:“你當我怕死嗎?”

“……”鄧奉默然。朱祐的確不怕死,自被俘之後,他在己方這邊就一直在作死。朱祐怕的是,他和劉秀的關係,會因爲他被俘這件事,而降到冰點。

在嚴光和鄧紫君的勸說下,走投無路的鄧奉,終於下定了決心,向劉秀投降。

他脫光了衣服,讓被俘的朱祐把自己綁了,押着自己,去往漢軍大營,向劉秀負荊請罪。

當朱祐、嚴光,帶着鄧奉來到漢軍大營的時候,以吳漢爲首的衆將,正在中軍帳裡向劉秀請戰。

鄧奉軍只剩下萬八千人,滿營傷兵,士氣全無,如此情況下,己方根本不用和鄧奉拖延,只需一輪強攻打過去,就能殺入小長安聚,將鄧奉擒殺。

劉秀在中軍帳裡,慢條斯理地喝着茶水,衆將們則是七嘴八舌地向劉秀請纓,表示自己願打頭陣。

就在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時候,一名羽林衛從外面走了進來,向劉秀插手施禮,說道:“陛下,朱將軍、嚴先生押着鄧奉,求見陛下!”

一瞬間,嘈雜的中軍帳立刻靜得鴉雀無聲。朱將軍?朱祐?他不是被鄧奉俘虜了嗎?怎麼現在是朱祐押着鄧奉回來的?

人們都是一腦子的莫名其妙。

劉秀則是眼睛一亮,喜形於色,興奮地問道:“他們現在何處?”

“就在營外!”

“速速帶他們到中軍帳!”

羽林衛插手施禮,應了一聲,轉身快步走出中軍帳。等羽林衛離開了一會,中軍帳裡才傳出嗡嗡的議論聲,人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吳漢眉頭緊鎖,向劉秀拱手說道:“陛下,仲先押着鄧奉回營,這……”

劉秀難以抑制心頭的激動,語氣輕快地說道:“鄧奉被困小長安聚,走投無路,只能投降,他讓仲先押着他,前來我軍大營,就是爲表明他投降的誠意。”

說到這裡,劉秀已經在中軍帳裡坐不住了,起身向外走去。

在場的衆將也都紛紛起身,跟着劉秀出了中軍帳。劉秀在中軍帳的門口來回徘徊,對於他來說,現在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麼漫長。

鄧奉投不投降,劉秀根本不在意,他肯投降,說明他還算識時務,他若不肯投降,那就是自尋死路。

劉秀真正在乎的是朱祐,他這位從小到大的玩伴、兄弟、同窗、摯友。

遠遠的,終於看到朱祐、嚴光、鄧奉的身影,劉秀的心情也變得越發激動起來,當朱祐等人距離他還有段距離的時候,劉秀已忍不住快步迎了上去。

見到大步流星,直奔自己而來的劉秀,朱祐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他向前小跑了幾步,噗通一聲跪伏在地,向前叩首,哽咽着說道:“罪臣朱祐,叩見陛下!”

劉秀三步併成兩步,搶步來到朱祐近前,伸手把他攙扶起來,然後上一眼,下一眼地仔細打量着他。

朱祐和以前相比,幾乎沒什麼變化,還是白白胖胖的,體態發福,劉秀都覺得朱祐被俘期間,好像都沒有清瘦一分。

看到朱祐這副模樣,劉秀安心了不少,他握住朱祐的手,說道:“仲先,這段時間,你可擔心死我了!”

他一句話,把朱祐說得淚如雨下,後者忍不住嗚嗚地大哭起來。

劉秀眼圈一紅,主動伸出雙臂,將朱祐摟抱住。朱祐一直都是個樂天派,很少有大哭的時候。

他和劉秀的身世很像,都是幼年喪父。區別是,劉秀被叔父劉良收養,而朱祐隨着母親,回到劉氏的孃家。

朱祐的母親和劉秀同宗,之間常有走動,朱祐也經常跟着母親,來舂陵拜訪親戚。他和劉秀年紀相仿,當時又都是小孩子,一見如故,很快便成爲最要好的玩伴。

兩人在舂陵,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長大後,又一同去長安求學,成爲同窗,再後來,朱祐跟着劉秀,一同揭竿而起,造了王莽的反,這麼多年來,兩人不離不棄,相互扶持,感情之深厚,遠非旁人能比。

此時,看到一向樂天,沒心沒肺的朱祐放聲大哭,劉秀眼圈也紅了,一手摟着朱祐的脖子,一手拍着他的後背,在他耳邊低聲說道:“是我讓阿祐受委屈了!”

朱祐聞言,更是泣不成聲。他本以爲自己這次這麼丟臉,陛下肯定會責罵自己,可見面後,陛下非但沒有一句埋怨,反而還把自己被俘的過錯攬到他自己身上。

過了好一會,劉秀的心情才漸漸平復下來。他放開朱祐,先是揉了揉紅彤彤的眼睛,接着又拍了拍朱祐的肩膀,樂呵呵地說道:“好了好了,別哭了,阿祐這不是平安無事地回來了嗎?都多大了,還像小時候一樣!”

朱祐老臉漲紅,擡頭看眼劉秀,緊接着又羞愧地低下頭。劉秀笑道:“勝敗乃兵家之常事。我以前敗過,這次阿祐也敗了,我這心裡,倒是舒服了不少啊!”

聽聞這話,朱祐邊抹着眼淚,邊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劉秀對朱祐的感情,不會因爲他戰敗了,被俘了,而發生任何的改變。同患難,難,同富貴,更難。劉秀做人不忘本這一點,的確是難能可貴。

在場的衆人,看着先是相擁而泣,而後又破涕爲笑的君臣二人,心中亦是連連感嘆,陛下和朱祐的感情,是真的深厚啊!

就連對劉秀和朱祐都喜歡不起來的鄧奉,在旁看着亦是羨慕不已。

直到這個時候,劉秀目光一轉,纔看向鄧奉。此時的鄧奉,上身赤膊,被五花大綁着,看着他這副模樣,劉秀揚了揚下巴,似笑非笑地道:“元之近來可好啊?”

他這話,既有勝利者的居高臨下,也有對鄧奉不自量力的嘲諷。鄧奉吞了口唾沫,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說道:“罪臣愧對陛下隆恩,特來向陛下……負荊請罪!”

劉秀對鄧奉的感情很複雜,按理說,有鄧晨這層關係在,他兩人之間的感情應該非常親近纔對,不過又因爲陰麗華的關係,兩人的交情,又始終沒能達到交心的地步,始終存在個心結。

即便有心結,劉秀在面子上還是過得去的,封鄧奉爲破虜將軍,對其委以重用。可鄧奉對他的回報,則是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在南陽起兵造反。yuyV

還是那句話,不管鄧奉是因爲什麼原因造的反,總之,他是造劉秀的反,而劉秀並沒有虧待過鄧奉。站在劉秀的角度上來看,鄧奉此舉,就是恩將仇報。

殺鄧奉,有太多的關係存在,劉秀下不了這個狠心,放了鄧奉,劉秀還沒有寬容大度到,人家都造了自己的反,他還能不當回事,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劉秀凝視着跪在地上的鄧奉,久久都是一言不發。

這時候,吳漢突然跨步出列,向劉秀拱手說道:“陛下,鄧奉於南陽造反,導致南陽戰禍不斷,生靈塗炭,微臣以爲,陛下當處死反賊,以儆效尤!”

鄧奉身子一震,緩緩擡起頭來,看向吳漢的眼神就如同淬了毒似的。

對上鄧奉的眼神,吳漢眼中的殺機更盛,此賊斷不可留!

沒等劉秀說話,嚴光拱手說道:“陛下,鄧奉主動來降,說明已有悔悟,還望陛下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饒過鄧奉這一次。”

耿弇出列,拱手說道:“臣啓陛下,反賊若不能誅滅,此先例一開,以後豈不人人都要效仿?”

吳漢和耿弇,一個是漁陽郡官員出身,一個是上谷郡官員出身,兩人以前的交情就好,投靠到劉秀之後,這兩位,就差沒穿一條腿的褲子了。

朱祐看看吳漢和耿弇,再瞧瞧鄧奉,向劉秀躬身說道:“陛下,鄧奉乃柱天都部之元老,當年追隨大哥,南征北戰,立功無數,陛下不看旁人的面子,也得看大哥的面子啊!”

一直以來,朱祐和劉秀一樣,都叫劉縯大哥。他們雖不同姓,但之間的感情,也和親兄弟差不了多少。

鄧奉沒想到,朱祐竟然會真的幫自己說話。他看向朱祐的眼神,柔和了許多,其中也隱隱含着感激之情。

吳漢和耿弇,都主張殺鄧奉,嚴光和朱祐,則主張放過鄧奉,劉秀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揮手說道:“先將鄧奉收押起來!”

伏黯答應一聲,揮手叫過來兩名羽林衛,將跪在地上的鄧奉拉起,帶走。

吳漢見狀,面露急色,說道:“陛下,鄧奉絕不能放啊!”

許多將官也跟着出列,齊齊跪地,向劉秀進諫道:“陛下,我軍有多少弟兄亡於鄧奉之手?倘若鄧奉不死,軍中弟兄,心中怨氣難平啊!”

堅鐔也跪地進諫道:“陛下,佞臣賊子,斷不可留,否則後患無窮盡!”

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向不同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八十章 收穫坐騎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臉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七十九章 純心試探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說真定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門接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一十五章 頭號酷吏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六百三十六章 識人不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臉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進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