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

bookmark

但凡是親歷南征的漢軍將士,無不對鄧奉恨之入骨,一想到那麼多的同袍兄弟戰死在南陽,將士們就恨不得把鄧奉碎屍萬段。

而且吳漢的態度十分明確,就是要殺鄧奉,將士們也都願意賣大司馬一個順水人情。

劉秀看看跪下一片的衆將,他目光一轉,又看向鄧禹,問道:“仲華,你以爲呢?”

鄧禹和鄧奉之間沒有私怨,而且兩人還是本家,對鄧奉到底是要殺還是要留,鄧禹一直沒做過表態。

現在陛下問到自己的頭上,鄧禹無法再繼續保持沉默。

他琢磨了一會,說道:“微臣以爲,鄧奉之罪,誅滅九族亦不爲過,但鄧奉又的確有功於漢室,故,暫時收押鄧奉,帶回洛陽,再做商議,微臣以爲十分穩妥。”

鄧禹這是在打太極,他的話說了等於沒說,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鄧禹也的確不太好做出表態。

鄧奉和漢室的關係錯中複雜,一層套着一層。他若說該殺鄧奉,會得罪一批人,他若是不該殺鄧奉,同樣會得罪一批人。

鄧禹思前想後,覺得自己還是別做這個出頭鳥了,畢竟現在他自己的頭上還頂着一大堆的彈劾呢。

他會打太極,劉秀也會接太極,後者順着鄧禹的話說道:“是啊,要如何處置鄧奉,還是等回到洛陽之後再議吧!”

就內心而言,劉秀是不願意殺鄧奉的,而且他也向嚴光承諾過,只要鄧奉肯主動投降,他可饒鄧奉一命。

劉秀爲人,一向看重誠信,對嚴光這樣的至交,他更不願意出爾反爾。

隨着鄧奉的投降,這場爆發在南陽,耗時將近一年的戰爭,終於宣告結束。

佔據南陽,沆瀣一氣的鄧奉勢力、延岑勢力、董訢勢力,被御駕親征的劉秀,一舉擊敗,土崩瓦解。

南陽之戰過後,董訢率部投降,延岑敗逃南郡,鄧奉率部投降,以劉秀爲首的洛陽朝廷,於建武三年,公元二十七年,正式收服了南陽。

經過這麼多年的天災人禍,南陽早已是千瘡百孔,劉秀在南陽施行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幫助南陽復興百業,休養生息。

因爲南陽是帝鄉的關係,建武朝廷中的王侯、功臣,很多都是出自於南陽,現在南陽被收服,朝中這些南陽貴胄們也紛紛回到家鄉,在南陽置業置地。

劉秀時期,漢室江山有兩個地方是最難治理的,一個是洛陽,那裡是帝都,全國權貴聚集的地方,另一個就是南陽,這裡是帝鄉,也是權貴雲集之地。

鄧奉、延岑、董訢在南陽的作亂被平定,但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劉秀等人回到中軍帳後,紛紛落座。劉秀看向岑彭,說道:“君然!”

“微臣在!”岑彭插手施禮。

劉秀說道:“鄧奉已降,鄧奉軍的殘部,需要有人去接收,此事,就由君然你去處理吧!”

稍頓,他又提醒道:“這些南陽的老兵,有願意加入我漢軍的,可編入我軍治下,有不願意加入我漢軍的,可收繳其武器和甲冑,就地遣散就是。”

岑彭點頭應道:“微臣記下了。”

劉秀和岑彭的對話剛告一段落,吳漢欠身說道:“陛下,鄧奉造反期間,南陽各縣,有不少人明裡暗裡的資助鄧奉,也有不少人,心甘情願的爲鄧奉做事,與朝廷爲敵,微臣以爲,諸如此類,都應進行清算纔是。”

聽聞這話,劉秀沉默未語。岑彭想了想,躬身說道:“陛下,微臣以爲,大司馬言之有理,這類心懷叵測,暗藏禍心之徒,當及早誅之,永絕後患!”yuyV

見岑彭支持自己,吳漢底氣更足,拱手說道:“陛下,南陽之亂,皆因有這些不臣於漢室的害羣之馬,陛下若對此類賊子心慈手軟,日後,南陽還會再生禍端。”

劉秀沉吟了一會,揚頭說道:“嚴光、堅鐔!”

“微臣在!”嚴光和堅鐔急忙起身,向劉秀躬身施禮。

劉秀說道:“此事,就由你二人去處理吧!”

看得出來,吳漢是一心想把這個差事爭取過來,但劉秀不能如他的願。

吳漢對鄧奉,那是恨之入骨,恨屋及烏,對於和鄧奉有關係的一些人,吳漢是絕不會心慈手軟的。

如果真把這個差事交給吳漢去做,不知得有多少人要枉死在吳漢的手裡。

劉秀從來都不是個殺心重的人,南陽已經死了太多的人,現在戰事已經結束,得饒人處且饒人吧!這也是劉秀決定讓嚴光和堅鐔去處理此事的主要原因。

嚴光是修道之人,劉秀的性格就夠柔和的了,嚴光比劉秀更柔和。不過讓性情太過柔和的嚴光全權處理此事,也不太妥當,所以劉秀又想到了堅鐔。

堅鐔爲人公正,做事一板一眼,剛直不阿,他剛好可以彌補嚴光的不足之處,此事交給這一柔一剛兩個人,再適合不過。

見陛下沒有把此事交給自己去處理,吳漢大失所望,他再次提起鄧奉的事,說道:“陛下,鄧奉乃南陽之亂的罪魁禍首,此賊斷不可留,只要鄧奉還活一天,南陽之隱患,就多存在一天啊!”

見吳漢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要殺鄧奉,嚴光眉頭緊鎖,說道:“大司馬,鄧奉肯主動投降,就表明他已有悔過之意!”

吳漢嗤之以鼻,說道:“嚴先生,鄧奉之所以會主動投降,是因爲他已經走投無路,插翅難飛,不投降,就是死,他是迫不得已,纔不得不投降!”

“陛下以仁德治天下,才引來天下有識之士,競相輔助陛下,仁德乃大漢之根基!”

“嚴懲反賊,誅殺叛逆,這並不與陛下的仁德發生衝突!”

吳漢和嚴光你一言,我一語,爭執不下。劉秀做出頭痛的樣子,揉了揉額頭,向兩人擺手說道:“好了,好了,我已經說過了,此事等回到洛陽再議!”

見劉秀露出不耐煩之意,吳漢和嚴光不約而同地停止爭辯,一同向劉秀躬身施禮,退回到自己的坐席。

劉秀說道:“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我也乏了,得回寢帳去休息!”

“微臣告退!”衆將紛紛起身,向劉秀躬身施禮,然後魚貫退出中軍帳。

朱祐要出去時,被劉秀叫住了。衆人對此都習以爲常,朱祐長年在劉秀身邊擔任護軍之職,常伴劉秀左右。

等衆人都離開,劉秀對朱祐一笑,樂呵呵地說道:“看起來,鄧奉待阿祐還不錯!”把你養得白白胖胖的。

朱祐撓了撓頭,咧嘴笑道:“雖說微臣也不喜歡鄧奉,但這段時候,鄧奉對微臣也着實是不錯。”

稍頓,他又道:“這還得感謝子陵,自從子陵探望我之後,我的待遇好了許多,每隔三天還能吃上一頓肉。”

劉秀聞言,哈哈大笑。笑了一會,他向朱祐招招手,示意坐到自己身邊來。他問道:“阿祐,你也贊成我該放了鄧奉?”

朱祐看眼劉秀,掰着手指頭數道:“一,鄧奉是姐夫(鄧晨)的親侄子。二,鄧奉對陰貴人有救命之恩。三,鄧奉是大哥的老部下。四,鄧奉的謀反也情有可原,這件事,大司馬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五,殺鄧奉,也不利於陛下的名聲。”

劉秀看着朱祐扒拉着他手指頭,說的頭頭是道,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問道:“怎麼此事還和我的名聲扯上關係了?”

朱祐探着腦袋問道:“陛下沒聽說嗎?”

“聽說什麼?”

“民間百姓都在流傳,鄧奉之所以造陛下的反,皆是因爲陰貴人。如果陛下殺了鄧奉,倒是坐實了傳言,百姓們定會認爲陛下是爲了除掉情敵,才殺的鄧奉。這當然有損於陛下的聲譽!”

劉秀眨了眨眼睛,接着哈哈大笑起來,搖頭說道:“竟然還有這樣的傳言。”

“人言可畏,陛下也不能不考慮啊!”朱祐提醒道。

劉秀樂道:“看來,我是不能殺鄧奉了。”

朱祐嘆口氣,說道:“陛下若不殺鄧奉,大司馬,以及軍中將士們,都會對陛下頗有怨言,衆憤難平啊!”

劉秀白了朱祐一眼,說道:“說來說去,你和仲華一樣,都在和我兜圈子。”

朱祐攤了攤手,說道:“到底該如何處置鄧奉,這本來就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

“是啊!”劉秀深有所感的長嘆一聲。一邊是鄧奉與己方的層層關係,一邊是羣情激奮的軍中將士,劉秀被夾在其中,左右爲難。

朱祐頗感同情地看眼劉秀,笑嘻嘻地說道:“還好我不是天子,不用爲這麼多的糟爛事煩心!”

劉秀差點氣樂了,擡手掐了掐朱祐臉頰上的肥肉,說道:“你戰敗被俘的事,我還沒找你算賬呢!起碼得罰你半年俸祿!”

朱祐一聽要被罰俸祿,立刻擺出一張哭喪臉,嘀咕道:“罰半年俸祿?那我吃什麼,喝什麼?”

劉秀笑道:“可領食邑。”

朱祐被封堵陽侯,以前只是個虛名,現在隨着朝廷收服南陽,朱祐的堵陽侯也不再是有名無實了,可領堵陽全縣的食邑。朱祐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連連拍打自己的腦門,喜笑顏開道:“我有封地了!我現在也有自己的封地了!”

“是啊,堵陽侯,堵陽的食邑,足夠把你養得更胖更多肉了!”劉秀站起身形,說道:“好了,我得回寢帳了!”

鄧奉主動來降的事,想必麗華也聽說了,現在她正在寢帳中着急呢吧!

朱祐笑嘻嘻地說道:“我也好久沒有見到麗華嫂子了!”

劉秀向朱祐一甩頭,邁步向外走去。朱祐則是咧着嘴,像跟屁蟲似的跟着劉秀一併走出中軍帳。

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亂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門挑釁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八十章 收穫坐騎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一百二十二章 順勢而爲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五百四十章 死士行刺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四百零九章 飢寒交迫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