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

羣臣聽罷中尉張湯的講述,皆是唏噓不已,對那田蚡頗不以爲然。

陛下登基後,就將田蚡這國舅封了武安侯,雖沒提他的官位,但衛尉丞秩俸亦有千石,再加上在燕地武安縣的食邑,足以讓他坐享榮華富貴。

何況其弟田勝乃是田氏商團的大東家,是家貲鉅億的大漢豪富,因着兄弟有通財之義,平日也沒少贈他珠玉貲財,任他肆意揮霍。

豈料田蚡竟與無鹽氏等子錢家勾結,動用南軍禁衛,爲其張目助陣,甚至不惜暴力抗法,惹出這等大禍!

羣臣紛紛望向高居御座的皇帝陛下,琢磨着陛下會如何應對。

田蚡畢竟是皇帝的親孃舅,即便陛下不念甥舅之情,可還有太后王娡的情面擺着,此事還真有些棘手。

御史大夫劉舍掌劾舉百官乃至皇帝之責,自不願見陛下徇私,將大事化小,輕縱田蚡。

他毫不遲疑的起身離席,行至大殿正中,向劉徹躬身道:“陛下……”

劉徹擡手打斷他,沉聲道:“御史大夫不需急着進諫,且稍候片刻。”

朝臣們訝異不已,心道陛下即便要徇私,也不應在衆目睽睽下的堵言官的嘴,不讓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發話啊。

這若傳揚出去,對陛下的威望打擊不小。

劉舍亦是皺眉,梗着脖子仰頭望向御座之上的皇帝,執拗的再次出言道:“陛下……”

“朕讓你稍候片刻,你是老得耳目昏聵,還是想趁機煽動羣臣,重創天家的顏面?”

劉徹目光陰冷,毫不客氣道:“退回席位坐下,朕稍後若不能給羣臣乃至天下百姓滿意的交代,你再撞死殿前,以死相諫,給朕留個千古罵名,也是不遲!”

“臣不敢!”

劉舍心下驚悸,陛下這般言語真是誅心,若他再執意而爲,倒是真有煽動之嫌。畢竟陛下尚未聖裁,也沒作出甚麼徇私包庇之舉,確是他太急了。

劉徹擺擺手,待他歸席落座,方纔讓郎衛將田蚡押入殿內。

“陛下,微臣知罪……陛下,饒命啊!”

田蚡與衛尉張肅乃是被郎衛同時擒拿的,先前被捆縛在殿外,已是將殿內君臣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曉得情形不對,忙是請罪求饒。

劉徹鳳眸微闔,淡淡道:“你知罪?如此說來,中尉張湯適才所言皆是屬實?”

田蚡聽出他的語氣不善,也不敢妄言狡辯,免得再犯欺君大罪,便想動之以情,哀求道:“陛下,臣知罪,還望陛下看在太后……”

啪~~

劉徹抓起御案上七寸長的鎮山河,擡手就往田蚡擲去,端是又準又狠,結結實實甩到他的臉上,正中口鼻處。

“啊!”

猝不及防的田蚡痛呼一聲,跪伏在地以手掩嘴,卻是止不住口鼻不斷流出的污血乃至鼻涕和眼淚。

殿內羣臣看着跪地悶哼的田蚡,皆是脊背冒汗,心道陛下顯是怒到極致,這事怕是沒完。

田蚡悶哼連連,待得疼痛稍緩,正待出言繼續求饒,卻聞得宦官尖細的嗓音宣唱道:“太后懿旨到!”

田蚡心頭大石終是稍稍放下,只要太后今日能保下他的性命,不愁沒有東山再起之日。

劉徹當着殿內羣臣的面,起身雙手接過太后老孃的懿旨,稍稍掃了眼,復又交還前來宣旨的近侍宦官,緩聲道:“宣旨吧。”

“諾!”

近侍宦官躬身應諾,便是展開懿旨,朗聲宣唱道:“本宮出身卑微,蒙天家不棄,得冊後位,惶恐之餘,日夜躬身自省,戒慎恐懼,唯恐半分行差踏錯,有損天家威嚴。

田氏乃本宮親族,亦向來謹慎分際,不敢有違律法,敗壞綱紀之舉。只是樹大有枯枝,田蚡身爲國舅,仗勢胡爲,欺壓良善,本宮難逃失察之責,不敢多作奢求,唯望保全父母之命,並懇請陛下爲田氏留一絲血脈,以全本宮孝道。本宮深知此舉有違大漢律法,有損天家顏面,於此下詔罪己,望陛下成全。”

羣臣皆是倒吸涼氣,太后王娡果是狠辣果決,決然下詔罪己,以己身爲刃,將田蚡與田氏徹底切割,舍田蚡而保住田氏全族。

“陛下……”

田蚡驚恐萬分,正待求饒,卻被郎衛捂住滿是污血的嘴,拖出殿外。

“田蚡押往東市口,凌遲處死;準田氏以萬金贖罪,其族人再不得入朝爲官!與田蚡勾結的無鹽氏等子錢家盡數抄家夷族,涉事的南北兩軍將士着廷尉府追查,依軍律嚴懲,中尉張湯及衛尉張肅御下不嚴,罰俸半年!”

劉徹冷眼環視殿內羣臣,復又問道:“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陛下聖明!”

羣臣豈會還有任何異議,太后下詔罪己,田蚡凌遲,田氏遭受的懲罰也遠超漢律所定,堪稱嚴苛,此事傳揚出去,絕沒半個人會說太后和皇帝徇私,只會愈發稱頌其賢明。

御史大夫劉舍更是面色訕訕,早知如此,他先前何必急着去觸陛下的黴頭。

經由此事,劉徹深深感覺到了某種威脅,中尉和衛尉軍權過大,讓他生出極大的不安全感。

史籍記載,漢武帝恐中尉之權太重,又於光祿勳置羽林、期門,而後南北二軍之勢始均。

所謂的光祿勳即現下的郎中令,顯見漢武帝也察覺到南北兩軍的兵力過大,威脅到了他這皇帝的安全,故在光祿勳轄下增加羽林和期門兩個郎署,提升郎衛數量,以制衡北軍乃至衛尉下轄的南軍將士。

劉徹卻比史上的漢武帝更小心謹慎,便連郎中令都懷有戒備之心。

只因郎中令其職掌比較複雜,包括宿衛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

其中武官包括三大中郎將和三位郎中將,掌宿衛護從;文官包括中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和諫議大夫,此四大夫的人數沒有限制,掌故問應對,爲皇帝謀事。

皇帝身邊的幕僚和宿衛都歸郎中令管,長此以往是不成的,現任郎中令吳成是個莽夫,雖不至生出甚麼狼子野心,但日後他人繼任,遇着個沒出息的皇帝,難保不出個妄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

漢六十四年十月,大漢皇帝劉徹發佈詔令,對長安駐軍進行大幅改制。

劉徹將郎中令下轄文官盡數劃出,於蘭臺獨立設府,改中大夫爲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統率四大夫爲皇帝謀事。

郎中令下轄郎官盡數改制,三大中郎將改爲殿內中郎將,左中郎將及右中郎將,秩比二千石,分掌三大中郎署;中郎署各轄三位郎中將,是爲護郎,車郎,騎郎。

三大中郎將並置,互不統轄,雖受郎中令轄制,但有權抗命,可有令不奉調,但無令不得擅自調動所屬郎衛。

意即若中郎將不奉令,郎中令也無法調動其所屬郎衛,但中郎將在抗令之後,本身亦不得調動所屬郎衛出營。

今後郎中令吳成真正能指派的唯有麾下死士,而非郎官和郎衛,只需做好不用動腦的死忠保鏢頭目就好,宿衛工作就不必費心勞神了。

現有兩千郎衛盡數編入殿內中郎署,黃埔軍學祭酒倉素改任殿內中郎將;各劃兩千羽林衛入左右中郎署,衛尉丞趙立改任右中郎將,衛尉丞李鬆改任左中郎將。

除張肅衛尉之職務,羽林校尉公孫賀升遷衛尉;着新任衛尉公孫賀以剩餘的千餘羽林衛爲班底,徵募滿萬名軍中遺孤,衛尉下轄將士統稱羽林衛,戍守宮城。

即日起再無南北兩軍,統稱城衛軍。

城衛軍分駐東南西北中五營,設五營都尉,城衛將士不再擔負維持治安之責,僅作爲拱衛京畿的駐屯軍;東南西北四營駐守長安四方中門之側,中營則駐在原本北軍大營。

原兩萬南軍將士撤出宮城,進駐城衛中營,原八萬北軍分駐東西南北四營,每營兩萬將士。

五營都尉並置,秩俸千石,互不統轄,雖受中尉轄制,但亦如三大中郎將對郎中令般,有權抗命,可有令不奉調,唯不得擅自調兵出營。

中尉張湯能真正轄制的就唯有中尉府卒,維持好京畿治安即可。

劉徹又急召隨虎賁騎鎮守桂陽郡郴縣的虎賁左監李當戶回京,着他改任城衛軍的中營都尉,由虎賁軍候秦立接任虎賁左監之職。

禁軍改制的詔令一經頒佈,自是引發朝野震動。

朝臣們倒是瞭解皇帝的心思,顯是忌諱衛尉和中尉乃至郎中令手中軍權太重,故將其權柄大幅削減。

六千郎衛宿宮禁,萬名羽林戍宮城,十萬城衛分作五營,每營兩萬,又分派都尉鎮守,讓其彼此制衡,皇帝如此方能睡得踏實。

羣臣是何等老奸巨猾,深知陛下必定不會容許城衛五營的都尉私交過密,以免日後彼此暗中勾連。既然中營都尉任用了李當戶,其餘四營都尉必然要擇取不同派系的將領出任。

秩俸千石,統領兩萬城衛!

這城衛軍的都尉雖非朝臣,但卻是位高權重的軍職,還是拱衛京城的中央軍,朝臣們看着直流哈喇子,皆想舉薦自家子弟出任。

反對皇帝的禁軍改制?

他們還不至蠢到這個地步,現下正是風口浪尖,皇帝心裡指不定多忌憚,此時誰跳出來蹦躂,難免被冠上居心叵測的嫌疑,惹得皇帝猜忌。

真正心懷不甘的是原本的兩萬南軍將士,驟然從戍守宮城的禁衛被編入城衛軍中,與原本的北軍爲伍,自是頗有怨言。

劉徹親手打造了虎賁和羽林兩大強軍,對如何穩定軍心自然有數,無非是胡蘿蔔加大棒。

所有城衛軍糧餉等待遇盡皆比照原本南軍,且往上加倍,將官在秩俸外額外追加軍俸補貼,爲原秩俸五成。尚是不滿者,則準允其退伍,拿上豐厚的撫卹解甲歸田。

若不肯退伍,又妄圖煽動軍心者,主謀視同圖謀篡逆,梟首夷族,從犯亦是連坐!

詔令頒下,無人再敢質疑皇帝的禁軍改制之舉。

北軍原本的待遇是遠不如南軍的,如今編入城衛軍,待遇比照原本的南軍加倍,自是欣喜得緊,皆是稱頌陛下仁德。

南軍將士見得糧餉倍增,也覺得着實不錯,入伍從軍不就爲了養家餬口,娶媳婦生娃,傳宗接代麼?他們又不是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將領,想着爭權奪利,盼着得成王侯。

南軍諸將則多是世家子弟,已被族中權貴再三叮囑,不要整甚麼幺蛾子,免得連累整個家族,皇帝此番是動了真格,夷族可不是隨意說着玩的。

劉徹倒是不管他們怎麼想,他已然是仁至義盡,若南軍的將士們還不識相,鬧出兵變,他不介意血洗兩萬南軍,乃至南軍諸將背後的世家大族。

動搖朝綱?

不存在的!

在現下的大漢,他劉徹乃是民心所向的賢君聖主,弒殺逆賊是順天應人之舉,有甚麼可顧忌的?

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